一部厚重的澳大利亞家世小說,一段在澳大利亞宏大的歷史背景下令人蕩氣回腸的絕世愛情。家庭秘密、禁愛、新大陸的交織在這部暢銷傳奇之中。小說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寫了克利里一家三代的故事。問世至今在世界各國暢銷不衰,被多次搬上銀幕和熒屏。被廣泛譽為“澳大利亞的《飄》”。
考琳 麥卡洛(1937—)出生于澳大利亞,自童年起便酷愛閱讀,對文學和歷史興趣濃厚。因理科成績優異,她選擇醫學作為自己的職業。曾先后在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從事神經生理學研究,而在業余時間以寫作自娛自樂。《荊棘鳥》的出版及暢銷改變了她的人生,讓她
及時部 1915—1917 梅吉
第二部 1921—1928 拉爾夫
第三部 1929—1932 帕迪
第四部 1933—1938 盧克
第五部 1938—1953 菲奧娜
第六部 1954—1965 戴恩
第七部 1965—1969 朱絲婷
及時部 1915—1917 梅吉
1915年12月8日,梅吉 克利里過了她的第四個生日。媽媽收拾好早飯的盤碟,不聲不響地把一個褐色的紙包塞到了她的懷里,叫她到外面去。于是,梅吉便蹲在前門旁邊的金雀花叢背后,不耐煩地扯了起來。她的手指不靈活,那包包又扎得挺結實。它有幾分像是波利尼西亞人開的雜貨店里的東西,這使她覺得,不管它里邊包的是什么,反正不是家里做的,也不是捐贈的,而是買來的。這可真了不起。包的一角露出了一個好看的淡金色的東西。她更加起勁地扯著那紙包,扯下的長長的紙條亂成一團。
“艾格尼絲,啊,艾格尼絲!”她無比愛憐地說,朝在扯得稀爛的套子里躺著的布娃娃眨眨眼。
真不簡單啊。梅吉有生以來只進過一次韋漢的雜貨店,那是遠在5月間的事了。因為她已經是個像樣兒的姑娘了,所以她就規規矩矩地端坐在媽媽身邊的小車里,激動的心情使她對滿架貨物目不暇接,記不勝記。但那個放在雜貨店柜臺上的、穿著粉紅色錦緞裙子、上面綴滿了米色花邊的布娃娃艾格尼絲,她卻看得清楚,記得真切。就是在那個時候,她心里就管它叫艾格尼絲了,這是她所知道的的足以配得上這個無與倫比的小東西的漂亮名字。然而,在那以后的幾個月里,她空懷惆悵地思念著艾格尼絲。梅吉沒有布娃娃,也不知道小姑娘總是和布娃娃聯系在一起的。她高高興興地玩著哥哥們丟下的哨子、彈弓和玩舊了的兵偶,兩手弄得骯里骯臟的,靴子上沾滿了泥點。
她從來沒想過和艾格尼絲一塊兒玩。現在她輕輕撫弄著那粉紅色裙子的褶邊,這裙子比她所見過的女人身上穿的都要華麗。她溫情脈脈地將艾格尼絲抱了起來。這布娃娃的胳膊腿兒是接榫的,可以隨意扳動。甚至連她的脖子和纖細、勻稱的腰肢也是接榫的。她那金色的頭發梳成了漂亮的高高的發髻,上面插滿了珠子,別著珠花別針的米黃色三角披肩圍巾上隱隱地顯露出她白色的胸脯。畫在骨灰瓷上的臉蛋兒非常美麗,瓷面沒有上釉,這使那精心畫出的皮膚顯出一種天然的、無光澤的肌理。那對閃耀在真毛發制成的睫毛之間的藍眼睛栩栩如生,虹膜周圍畫著深藍色條紋和色暈。看得著了迷的梅吉還發現,當艾格尼絲向后傾倒到一定程度時,她的眼睛就合上了。在她的一側微紅的面頰上方,有一顆黑色的美人痣,她那顏色略深的嘴微微張開,露出了潔白的小牙齒。梅吉把布娃娃輕輕地放到膝蓋上,舒適地交叉起雙腳,坐在那里一個勁兒地瞧個沒完。
當杰克和休吉沙沙地穿過靠近柵欄的那片長柄鐮割不到的草地走過來時,她依然坐在金雀花叢的背后。她的頭發是典型的克利里家的標志,克利里家的孩子們除弗蘭克以外都長著一頭微微發紅而又濃又密的頭發。杰克用胳膊肘輕輕地捅了一下他的兄弟,興奮地指了指。他們相互齜牙咧嘴地笑了笑,分成了兩路,裝出正在追趕一個毛利叛逆騎兵的模樣。可是梅吉一點兒也沒聽見,她正在全神貫注地看著艾格尼絲,自顧自地輕聲哼唱著。
“梅吉,你拿的是什么呀?”杰克大喊一聲,撲將過去,“給我們看看!”
“對,給我們看看!”休吉格格地笑著,包抄了過來。
她把布娃娃緊緊地摟在胸前,搖晃著腦袋:“不!她是我的!是給我的生日禮物!”
“給我們看看,快!我們就看一眼。”
驕傲和喜悅占了上風。她舉起了布娃娃讓她的哥哥們看。“你們看,她漂亮嗎?她叫艾格尼絲。”
“艾格尼絲?艾格尼絲?”杰克毫不留情地取笑道,“多傻氣的名字呀!你干嗎不叫她瑪格麗特或貝蒂呢?”
“因為她就是艾格尼絲嘛!”
休吉發現布娃娃的腕節是結榫的,便打了聲口哨。“嘿,杰克,看哪!它的手能動!”
“哪兒?讓我瞧瞧。”
“不!”梅吉又緊緊地摟定了布娃娃,眼淚汪汪,“不,你會把它弄壞的!噢,杰克,別把她拿走——你會把她弄壞的!”
“呸!”杰克那雙小臟手緊緊地抓住了梅吉的腕子,“你想來個狗吃屎嗎?別哭哭啼啼的,不然我就告訴鮑勃去。”他將她反轉過去,直到她的皮膚變得青白。休吉抓住了娃娃的裙子,拉著它說:
“給我,要不我真使勁兒啦!”
“別!別這樣,杰克,求你別這樣!你會把她弄壞的,我知道,你會弄壞的!哦,你別動她吧!別把她拿走,我求求你!”她也顧不得被粗暴地攥住的手腕,只是緊緊地抱著布娃娃,一邊哭著,一邊亂踢著。
“拿到嘍!”當布娃娃從梅吉交叉的前臂中滑落下來時,休吉歡呼了起來。
杰克、休吉和梅吉一樣,也覺得那布娃娃迷人極了,他們脫下了她的外衣、裙子和長長的、帶花邊的內褲。艾格尼絲一絲不掛地躺在那里,任憑男孩們拉拉扯扯。他們一會兒把她的一只腳強扭到腦后,一會兒又叫她低頭看著自己的脊背,所有想得到的柔軟術他們都讓她做遍了。梅吉站在一邊哭著,他們根本就不加理睬。她沒想到要尋求什么幫助,因為在克利里家里不為自己去爭斗的人是得不到什么幫助和同情的,女孩子們也概莫能外。
布娃娃的金發被掀掉了,那些珠子轉眼間就飛到了深深的草叢里,不知去向。一只骯臟的靴子漫不經心地踩到了被丟棄的衣服上,使那緞子面上沾滿了從鐵匠鋪子里帶來的油污。梅吉跪了下來,發狂似地在地上扒找著,收集著那些小巧玲瓏的衣褲,以防它們再受損害。然后,她開始在她認為珠子可能散落的地方撥草尋找。她淚眼模糊,這是她心中從未體驗過的痛苦,因為到目前為止,她還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值得悲傷的事呢。
弗蘭克“咝”的一聲將蹄鐵扔進冷水里,然后直起了腰,這些天來腰已經不疼了,這也許是因為他對打鐵已經習慣了吧。以前,他的父親總是說,六個月以后就不會疼了。可是弗蘭克很清楚,他與鍛爐和鐵砧打交道已經有很長的時日了。他懷著憎惡與怨恨的心情掐指度日。他把錘子扔到工具箱里,用顫抖的手將又長又直的黑頭發從前額掠開,把破舊的皮圍裙從脖子上拽下來。他的襯衫放在角落里的一堆稻草上,他步履沉重地向那角落走去,在那里站了一會兒,凝視著那鋪子的龜裂的墻壁,就好像它不存在似的。他黑色的眼睛睜得大大的,顯出了呆滯的神色。
他個頭很矮,還不到5英尺3英寸,依然瘦得像個少年,不過,那裸露的肩頭和雙臂卻由于操錘勞作而顯得肌肉發達;那又白又光滑的皮膚上有一層汗水在閃閃發亮。他的頭發和眼睛都是黑色的,頗有異國風味,雙唇豐厚,鼻梁寬闊,不同于家里人的模樣,不過他母親那方面有毛利人的血統,這在他的身上表現了出來。他已經快16歲了,而鮑勃剛夠11歲,杰克10歲,休吉9歲,斯圖爾特5歲,小梅吉3歲。這時,他想起來了,今天是12月8日,梅吉該4歲了。他穿好襯衫,走出了鐵匠鋪。
他家的房子坐落在比鐵匠鋪和廄棚高出一百來英尺的小山頂上。像所有的新西蘭房子一樣,那房子是木頭的,零零散散地占了很大一片地面。那是一座只有一層樓的房子,從理論上說,如果來一次地震的話,還有一部分可能會保持不垮的。房子四周長滿了金雀花叢,眼下,正怒放著一片艷麗的黃花,草地蔥綠而繁茂葳蕤,像所有的新西蘭草地一樣。即使是在仲冬季節,背陰處的白霜有時終臼不化,草地也不會變成棕褐色,至于那漫長溫暖的夏日則只能使它更加郁郁蔥蔥。那緩緩飄落的細雨不會傷害所有滋生著的植物所散發出來的柔和的芳香。這里沒有雪,陽光充足,恰到好處,使萬物滋長而從不蔫萎。新西蘭的驚雷與其說是自天而降,倒不如說是拔地而起。這里總是潛藏著一股令人窒息的、等待的氣息,那不可捉摸的戰栗和錘擊,事實上像是從腳板底下傳來的。因為在大地的下面,潛藏著一股令人生畏的力量,這力量在30年前曾使整整一座高聳入云的大山消失得無影無蹤。在那無害的山峰邊緣的裂縫里蒸汽咆哮著奔涌而出,火山的濃煙直抵云天,山間的河川淌著熱氣騰騰的水流。巨大的泥漿湖油鍋似地沸騰著。海水神出鬼沒地拍擊著懸崖峭壁,當下一個浪潮席卷而來的日寸候,這些峭壁或許已經不復存在,而不能前來迎候了。在某些地方,地殼表面的厚度只有900英尺。
然而,這是一片溫厚的、景色優美的土地。房子的遠方,伸展著一片迤邐起伏的平原,它像菲奧娜?克利里訂婚戒指上的綠寶石一般翠綠,星羅棋布地點綴著成千上萬的黃白色的團狀物,走近時方才看出那是成群結隊的綿羊。藍天襯托著起伏的丘陵,高達10,000英尺的埃格蒙特山拔地而起,它那斜插入云的山坡上依然白雪皚皚,兩麓的對稱是如此,甚至像弗蘭克那樣每天都能看到它的人也總是贊嘆不已。
……
如今距《荊棘鳥》首次出版并風靡世界已經二十五載了,考琳 麥卡洛這部發生在澳大利亞的有關夢想、掙扎、郁積于胸的熱望和禁愛的家世傳奇故事已經吸引了新一代讀者。和當初一樣具有感染力、感人肺腑和令人難以忘懷,《荊棘鳥》是里程碑似的文學成就,是一部引人注目的代
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書。我看完電子版后,又買了這本紙質書,想再讀一遍并且珍藏起來。這本書的最大特點是描寫細致,不管是景色描寫還是人物刻畫都是細致入微,引人入勝,仿佛親身經歷,親眼所見。這是一本非常經典的名作,小說內容情節波瀾起伏,溫情感人,引人遐想。
想要這本書很久了 但是之前沒找到 現在買到了很開心
一部傳奇式的家世小說,描寫了三代人的生活經歷,反映出澳大利亞社會的發展,包括畜牧業的進步、牧場主的“苦心經營”及其對雇工的殘酷剝削。全書分七部,每部以一人為中心,但又彼此聯系,前后呼應。貫串全書的線索是女主人公麥琪與神父拉爾夫之間的愛情糾葛。
一個很凄美的愛情故事,小時侯只看了幾集電視劇,有了空閑還是看看書好,女主人對愛情的執著很感人,盡管這個愛情的結局里只留下了女主人,但是有這些回憶也應該感到是幸福的吧,為了看結局沒有仔細的讀,有時間還會再翻翻
這么久才來評論,我看了5遍,感觸很深,荊棘鳥是世界上一種奇怪的鳥,在荊棘叢中覓食,最后在荊棘刺上歌唱而亡,用最美麗的聲音結束生命。令人震撼。 很多人的生活也如荊棘鳥一樣,面對坎坷的命運從不低頭。奮力歌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夕。
不知道這種愛情是否只在小說中才會出現,無法理解。但是很羨慕書中的人物,他們都有很深沉的情感,梅吉對拉爾夫神父,她的兄弟們對那邊莊園,甚至盧克對勞動這件事。可是我到現在都沒有過那種感覺,對什么特別熱愛,沒有過,為什么。。。。。。。。。
總是不自覺地將記憶停留在梅吉還是可愛的小女孩的時候,不知不覺中長大直到老去了,成長中不斷得到又不斷失去。朱絲婷最后結婚了真是再好不過的結局了。我一直不理解克利里家的男人怎么都不結婚呢!
用了好長一段時間看完了這個悲切的愛情故事。。。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要付出最高的代價才能得到。梅吉為了幸福不顧一切得到了拉爾夫的兒子。。可終究要付出代價。。所以偷來的終究要還給上帝。。。很感人的小說名著。。
挺厚的一本書,也是別人推薦很多次之后決定買的,紙張質量不錯,包裝得挺好的,內容豐富,發人深省,對自己很有啟發,而且在雙11當天買很劃算。雖是雙11但是快遞挺快的第二天就到了。希望看了之后有所收獲。
故事中的各個人物都個性鮮明,菲奧娜,帕迪,弗蘭克,盧克,戴恩,朱絲婷…… 當然還有兩個主人公梅吉和拉爾夫的愛情故事,凄美又悲壯。讀起來愛不釋手,值得一看呦,強烈推薦。
買了好長時間了,沒時間看,紙質不錯,翻譯的還行吧
梅吉和神父的禁愛是整部小說的主線也是最令人以泣下的部分,德羅海達的時代過去,但他們的故事依舊在一代一代延續的人身上重演,在這個故事中,可以讓人懂得許多生活的道理,即使再痛苦,為了愛情哪怕犧牲一切也值得。
很喜歡的一本書,讓人想要多讀幾遍,為了體會拉爾夫神父和梅吉之間的愛情。雖然他們并沒有一直在一起,但有了戴恩作為愛的延續。當然,戴恩最后死了,雖然很難過,但我知道這是故事發展的必然結果。
如今距《荊棘鳥》首次出版并風靡世界已經二十五載了,考琳·麥卡洛這部發生在澳大利亞的有關夢想、掙扎、郁積于胸的熱望和禁愛的家世傳奇故事已經吸引了新一代讀者。和當初一樣極具感染力、感人肺腑和令人難以忘懷
昨日在網上在線閱讀。便已被這本小說深深吸引。梅吉早熟得讓人心疼,拉爾夫神父真的是個正人君子,被他徹底迷倒。他只是不知道該怎么權衡情感與權利。盡管最后,結局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但正如書名荊棘鳥一樣,最美好的東西總是要用最痛苦的代價去換取。
上星期讀完的,很好的一本書,深深為了梅吉和拉爾夫的愛情而震撼,當拉爾夫面對茫茫人海自問一句:"一句你幸福嗎,梅吉?"感覺找到了一生所追求的那種愛,給你愛不愛我的自由,但不給我自己愛不愛你的選擇,值得一讀。另:紙質和字體都太棒啦!
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注定不完美,盡管拉爾夫很優秀,但還是一個神父。而且,其實女孩子應該多接觸一些男孩子的,不然女孩子很容易愛上她第一個認識的男人,選擇性很小,容易受傷害,也不知道是不是適合自己。
很喜歡這本書,就是有點長,需要慢慢讀。包裝挺好的,也很完整,就是后面稍微有點皺,不過不影響。譯林出版社的這個版本和另一個版本比裝幀設計是高級些,于是就買了這本噗,雖然貴了些但是很滿意,好評~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但卻極少鳴叫。它耗盡一生精力尋找荊棘樹,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尖的棘刺上,唱出一曲動人心魄的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曲終而命竭。讓血盛開出一朵嫣紅的玫瑰。如此華麗盛大的死亡讓生命也變得絢爛。那么勇敢執著又驕傲。最美好的東西,只有用深痛巨創才能換取。這段話深深的感動了我,時隔多年我還能復述這段文字,說真的,故事沒有這段傳說精彩。
所謂用全部的生命去愛,不計一切代價。聽起來很美,但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做到。所謂等價交換,你既然希望擁有刻骨銘心的愛,就要準備去接受刻骨銘心的痛苦。對拉爾夫,他選擇了教會和上帝,他也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梅吉分開,但他時時卻又想起她,夾在書中的那只花,即代表拉爾夫對梅吉的愛。梅吉不僅是是他一生的摯愛,也成為了一個符號,代表希望,代表美好,代表自己對美麗的憧憬和向往。別忘了拉爾夫原來是個窮人,正是他為了教會和上帝的義無反顧才使他擁有了巨大的財富。財富和愛情,你選擇哪個?你可能覺得,這是一個道德的問題,可我覺得,若你沒有真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