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魚”二字指的是愛書人;“春秋”二字,取其本義,指春、秋兩季的古籍大型拍賣會。本書收錄了我國著名民間藏書名家韋力先生近兩年來(自2014年秋至2016年春)跟拍場的有關文字,約50篇文章,包括作者參加各大拍賣會、預展時的所見所聞,對各場拍賣會亮點的點評與綜述,以及作者幾十年關于古書分類、拍賣、收藏的心路歷程。本書不僅是對風云變幻的古書拍賣市場的真實記錄,也處處可見一位藏書家對古書和傳統文化的摯愛。書里既有經驗之談,又有好玩故事,可作為了解古書和古書業新動態的入門讀物。
1.韋力先生關于古籍鑒賞、收藏、拍賣的經驗之談,中國惟一的連續性古籍拍賣述評,一覽古籍拍賣市場概貌,了解古書行業新動態的必讀書。
2.四色精印,收錄近150幅古籍善本的珍貴書影,精美逼真。
韋力,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復旦大學古籍保護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曾任中國嘉德、上海博古齋等拍賣公司學術顧問。致力于藏書史及目錄版本的收藏與研究,已出版《古書收藏》、《古書之美》、《古書之愛》、《芷蘭齋書跋》系列、《魯迅藏書志(古籍部分)》、《書樓尋蹤》、《書魂尋蹤》、《覓宗記》等相關著作二十余部。
序言/1
拍賣雜談/1
嘉德二十年秋拍預展:搶了個“頭條”/2
兩代印緣:《銅鼓書堂藏印》歸來記/8
保利秋拍參觀記:天下第二/16
引玉之得:德寶拍品中的驚喜/19
爭輝斗艷:德寶和美三山/23
一口氣拍了五件西夏文經/27
特色拍品:土司刻本與御筆/33
西泠印社:大夫第里的拍賣公司/37
博古齋預展:看圖識寶/42
古書市場究竟有沒有規律?/48
拍賣述評/53
2015春北京泰和嘉成/54 序言/1
拍賣雜談/1
嘉德二十年秋拍預展:搶了個“頭條”/2
兩代印緣:《銅鼓書堂藏印》歸來記/8
保利秋拍參觀記:天下第二/16
引玉之得:德寶拍品中的驚喜/19
爭輝斗艷:德寶和美三山/23
一口氣拍了五件西夏文經/27
特色拍品:土司刻本與御筆/33
西泠印社:大夫第里的拍賣公司/37
博古齋預展:看圖識寶/42
古書市場究竟有沒有規律?/48
拍賣述評/53
2015春北京泰和嘉成/54
2015春北京海王村/67
2015春天津同方國際/79
2015春北京百衲/86
2015春北京保利/93
2015春北京匡時/104
2015春上海博古齋/112
2015春北京德寶/124
2015春中國嘉德/136
2015春江蘇真德/144
2015春上海工美/154
2015春北京泰和嘉成/165
2015春中國嘉德/175
2015春北京德寶/184
2015春北京卓德/191
2015春杭州西泠印社/203
2015北京德寶/214
2015上海博古齋/225
2015中國書店/236
2015中國書店/248
2015中國書店/257
2015秋北京百衲/270
2015秋北京保利/281
2015秋北京德寶/290
2015秋北京東方大觀/298
2015秋北京卓德/308
2015秋北京海王村/320
2015秋江蘇真德/331
2015秋上海博古齋/340
2015秋上海朵云軒/350
2015秋北京泰和嘉成/357
2015秋杭州西泠印社/366
2015秋中國嘉德/377
2016春北京保利/385
2016春北京海王村/394
2016春北京德寶/405
2016春中國嘉德/415
2016春北京泰和嘉成/426
2016春杭州西泠印社/439
2016春上海博古齋/450
后記/461
兩代印緣:《銅鼓書堂藏印》歸來記
今年(2014年)嘉德公司及時次舉辦了印譜專場,其中有兩部印譜很有故事。一部是《銅鼓書堂藏印》,另一部則是《秋室印?!?。
一個月前,我到上海開會,是關于上海圖書公司成立六十周年。在那次會上,我結識了中國著名的篆刻家童衍方先生。十幾年前,我就聽說過他的大名。童先生除了在篆刻界有名氣之外,他個人的收藏也極有特色。巧的是,我們在吃飯時,又相鄰而坐,我向他討教了一些篆刻界的情況,他也問到了我關于印譜的收藏。我向童先生簡要地匯報了自己收藏印譜的情況。從交流中,我能明顯覺出來,我與他在印譜觀念上的差異:童先生是從學術入手,注重于流派印譜;而我是從文物收藏角度來看待印譜,因此,自己的所藏更看重歷史性和稀見性。其實,這也源于自己對篆刻的外行。
在聊天中,童先生突然問我,你有沒有查禮的《銅鼓書堂藏印》。我說自己沒有。他耐心地告訴我,此譜極其稀見,幾十年來,自己僅見過一個殘本。他勸我若見到這個印譜,一定不能放過。因為他這句話,我記下了有這么一部稀見的印譜名叫《銅鼓書堂藏印》。
跟童先生見面后不足半月,嘉德公司就從日本征集回來一大批印譜,那是金山鑄齋的舊藏。在那一大批印譜中,赫然就有這么一部《銅鼓書堂藏印》。這么容易就見到了童先生所說的極為難得的印譜,多少讓我有點不敢相信。細細翻看該譜,確實是查禮的那一部,這個結果讓我興奮不已,但同時也讓我糾結。我不知道自己是該不吭聲,偷偷摸摸地把它拍下據為己有,還是應當仗義地把這個好消息報告給童先生。
就在糾結之際,我接到了香港林章松先生的電話。他告訴我嘉德上拍的這一大批印譜,其中很多品種他都想得到,但又不希望跟我“兄弟殘殺”,請我把自己必得之譜報給他,他肯定不會競價。于是乎,我列了數部欲得之譜,其中就有這部《銅鼓書堂藏印》。
接著我又接到了童衍方先生的電話,也談到了這批印譜。他說自己看到了《銅鼓書堂藏印》,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幾個印譜也想得到,跟我商量互讓之事。我只好含糊其辭,說香港林先生已經給我列來了他所需要的印譜,你跟他商量就可以。我不知道林先生是否告訴童先生,自己的欲得范圍之內已經有了這部《銅鼓書堂藏印》。第二天,童先生再來電話,他想讓我幫著代舉這部《銅鼓書堂藏印》。到了這個時候,我再要裝糊涂有些說不過去,只好答應下來,問他出價多少,他讓我舉到20萬。拍賣的當天,我又收到童先生的短信,他把上限價格提高到了30萬。以我的經驗,這種做法說明兩個問題:及時,當然是他勢在必得;第二,也可能他聽到了消息,別人也對這部印譜感興趣,擔心出價低而花落他家。 兩代印緣:《銅鼓書堂藏印》歸來記
今年(2014年)嘉德公司及時次舉辦了印譜專場,其中有兩部印譜很有故事。一部是《銅鼓書堂藏印》,另一部則是《秋室印?!?。
一個月前,我到上海開會,是關于上海圖書公司成立六十周年。在那次會上,我結識了中國著名的篆刻家童衍方先生。十幾年前,我就聽說過他的大名。童先生除了在篆刻界有名氣之外,他個人的收藏也極有特色。巧的是,我們在吃飯時,又相鄰而坐,我向他討教了一些篆刻界的情況,他也問到了我關于印譜的收藏。我向童先生簡要地匯報了自己收藏印譜的情況。從交流中,我能明顯覺出來,我與他在印譜觀念上的差異:童先生是從學術入手,注重于流派印譜;而我是從文物收藏角度來看待印譜,因此,自己的所藏更看重歷史性和稀見性。其實,這也源于自己對篆刻的外行。
在聊天中,童先生突然問我,你有沒有查禮的《銅鼓書堂藏印》。我說自己沒有。他耐心地告訴我,此譜極其稀見,幾十年來,自己僅見過一個殘本。他勸我若見到這個印譜,一定不能放過。因為他這句話,我記下了有這么一部稀見的印譜名叫《銅鼓書堂藏印》。
跟童先生見面后不足半月,嘉德公司就從日本征集回來一大批印譜,那是金山鑄齋的舊藏。在那一大批印譜中,赫然就有這么一部《銅鼓書堂藏印》。這么容易就見到了童先生所說的極為難得的印譜,多少讓我有點不敢相信。細細翻看該譜,確實是查禮的那一部,這個結果讓我興奮不已,但同時也讓我糾結。我不知道自己是該不吭聲,偷偷摸摸地把它拍下據為己有,還是應當仗義地把這個好消息報告給童先生。
就在糾結之際,我接到了香港林章松先生的電話。他告訴我嘉德上拍的這一大批印譜,其中很多品種他都想得到,但又不希望跟我“兄弟殘殺”,請我把自己必得之譜報給他,他肯定不會競價。于是乎,我列了數部欲得之譜,其中就有這部《銅鼓書堂藏印》。
接著我又接到了童衍方先生的電話,也談到了這批印譜。他說自己看到了《銅鼓書堂藏印》,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幾個印譜也想得到,跟我商量互讓之事。我只好含糊其辭,說香港林先生已經給我列來了他所需要的印譜,你跟他商量就可以。我不知道林先生是否告訴童先生,自己的欲得范圍之內已經有了這部《銅鼓書堂藏印》。第二天,童先生再來電話,他想讓我幫著代舉這部《銅鼓書堂藏印》。到了這個時候,我再要裝糊涂有些說不過去,只好答應下來,問他出價多少,他讓我舉到20萬。拍賣的當天,我又收到童先生的短信,他把上限價格提高到了30萬。以我的經驗,這種做法說明兩個問題:及時,當然是他勢在必得;第二,也可能他聽到了消息,別人也對這部印譜感興趣,擔心出價低而花落他家。
我給這個專場辦了電話委托,此譜的起拍價是12000元,因為有朋友所托,只能一口一口跟著加價,到19萬元才落錘。拍得之后,我短信告訴童先生,他聽到后很是高興。我跟他講,這個事情太巧合了,是您告訴我這個印譜如何的稀見,但沒想到不出一個月,您就得到了該譜,這個故事有些戲劇性,我想把它寫在微信中,但需要您告訴我一些關于此譜的故事。
童先生告訴我,他的老師葉潞淵先生,20世紀20年代在上海的金氏書肆中,看到了《銅鼓書堂藏印》。當時在金氏書肆,葉先生還看到了其他的印譜,可能是因為當時的資金不那么充裕,葉先生就跟方介堪先生商量,決定先購買《齊魯古印攈》,而考慮將《銅鼓書堂藏印》緩后再買。沒想到的是,在此之后的二十多年,《齊魯古印攈》竟然陸續地讓葉先生見到過十幾部之多,而《銅鼓書堂藏印》卻再也沒有出現過。直到1942年,葉先生才收到了《銅鼓書堂藏印》的一個殘本,而且僅僅是四冊中的一冊。當時見到此殘本,感覺就像吉光片羽,令葉先生大為興奮,于是在這個殘本后面寫了兩百多字的跋文,以說明這個失去與得到的故事。
聽到這個故事,我更加覺得,這個印譜歸了童先生也是適得其所。我說葉潞淵先生如果知道有這么個大圓滿的結局,也一定很是高興。童先生黯然地說,他的老師在二十年前已經離世了。我又惦記起葉先生所藏的那個殘本《銅鼓書堂藏印》,現在不知去了哪里。童先生告訴我,在二十多年前,葉先生把那個殘本贈送給了自己,現在還存在他的書齋里。他的這句話,多少又勾起了我的嗔念:我以為您僅知道故事,而沒有印譜,既然印譜已有,那為什么還要再來一部呢?早知如此,我真應該狠一狠心把它舉下來。若這部《銅鼓書堂藏印》在我手里,我還可以好好地顯擺一下。但我忍了忍,沒有把這些心里話說出來,因為他一再說感謝我,再到上海時一定要請我吃飯,為了這頓飯,我只好繼續做出大度狀。
嘉德的這場印譜專場,我真正想得到的另一部書,則是汪啟淑所輯的《秋室印?!贰S星逡淮瑢τ∽V貢獻較大的人,我覺得有兩位。及時位就是汪啟淑,而第二位則是陳介祺。當然,我的這個觀點印學專家肯定不同意。汪啟淑所制的印譜,當今以收藏數量而言,西泠印社藏得最多。但即使如此,他們也沒有這部《秋室印?!?。關于該書的國內公藏,僅上海圖書館藏有一部,可見其流傳的確稀見。但是金山鑄齋卻藏有《秋室印?!?,這當然讓我大感興奮。
我覺得汪啟淑實在是個很奇特的人,按說他也沒有做過大官,雖然曾經當過水部都水司、兵部職方司郎中,但這兩個官職都不大,按今天說來,大約是個副局長。然而,他卻搞了二十六種印譜,也有人說是二十七部,以至于他搞印譜的名聲掩蓋了他的藏書之名。乾隆年間編《四庫全書》,向天下藏書家征求底本,汪啟淑一人就貢獻了六百多種,是藏書家獻書最多者之一。為此,乾隆賞賜了他一部雍正銅活字本的《古今圖書集成》,并且在他所進獻的兩部書中,分別給他題了詩詞,然后還給他,這兩部書就是《建康實錄》和《錢塘遺事》。但是在歷史上,關于他藏書的資料卻并不多見。
汪啟淑對藏印極感興趣,從他自號“印癖”就說明問題。篆刻界流傳一個故事,說他的朋友錢泳藏有一枚漢銅印,上面有“楊輝之印”字樣,汪啟淑看到后,特別喜歡,想讓錢泳轉讓給他,但錢泳也極喜歡這方印,不愿割愛。于是,汪啟淑跪在地上就不起來,直到錢泳不忍心了,同意把這方印送他,他才站起身來,可見他對印章是真的摯愛。
汪啟淑收集了那么多的藏印,并且又做了那么多的印譜,但是他從哪里籌來資金,卻從沒見人提到過。有人把他的二十多種印譜一一列出名來,但其中的一半,今天都見不到了。因此,我對汪啟淑的印譜極為關注,只要是自己沒有的品種,就會盡力買下來。這次意外地在金山鑄齋的舊藏中得到了一部他所制作的印譜,使我所藏的汪氏印譜又增加了一部,當然是值得浮一大白的事。
此本書不錯
韋力先生親歷古籍拍賣的記錄,有較強的參考價值
當當很給力當當很給力當當很給力當當很給力
不錯,很好的一本書
韋力的書,習慣性的購買。
了解古籍拍賣行情及價值,看看不錯。
不錯,至少5個字.
先生的書很棒,趁著打折入手,準備好好讀一讀。
韋先生拍場縱橫,功課做足。
好書值得收藏,特別是韋力的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據說內容不錯,買來一觀,漲姿勢!
非常好、非常好!
品質不錯,值得收藏。
值得收藏。裝幀獨特。
和以前出的那本大不一樣 這家伙 好書
圖文并茂,值得收藏。
正版好書,裝幀精美,內容不錯,價格實惠,發貨迅速,服務熱情,包裝周到。
書的質量很好,還沒有看,早就想買了,終于等到降價的時候,果斷下手!
韋力老師的書我都收齊了,值得收藏。
包裝很好,值得一讀
很好很不錯的一本書非常值得閱讀欣賞。
名家名作,值得一讀。
非常好的書。值得收藏。
設計很獨特
收錄了我國著名民間藏書名家韋力先生近兩年來(自2014年秋至2016年春)跟拍場的有關文字,約50篇文章,包括作者參加各大拍賣會、預展時的所見所聞,對各場拍賣會亮點的點評與綜述,以及作者幾十年關于古書分類、拍賣、收藏的心路歷程。
韋力的著作,值得閱讀,值得收藏
是本很好的書
書非常好,值得購買,珍藏了
品質不錯 可讀性強 內容扎實
了解古書的許多事。
當當圖書,全是正版,買的放心,而且比其它網站便宜。
當當圖書,引領圖書潮流,是愛書人必選之網。
韋力作品,很不錯,值得一讀。
品質不錯值得收藏
古籍拍賣的后黃金時代,聽韋力暢談那些拍場書事
韋先生每出一本就先收一本,很好很不錯非常值得閱讀欣賞!!!
裝幀完美,韋力老師的新書不容錯過。而且,這次滿100減50活動太給力,就忍不住買了,贊贊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