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你不知道的美國那些事兒圖書
人氣:43

你不知道的美國那些事兒

拼圖美國 拼圖是一種解決平面空間填充和排列難題的游戲,游戲中將數十成百以至上千枚印有局部圖案的零片進行拼組,構成一幅完整的圖案。拼圖美國的意思就是取其零片和拼組的意思,不敢說能再現美國的全貌,希望能...
  • 所屬分類:圖書 >成功/勵志>出國/留學  
  • 作者:[一嫻]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302467670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7
  • 印刷時間:2017-06-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作者專從華僑華人及留學生在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其他領域的生活視點出發,展示美國華人社會在融入美國主流社會,參政議政,反對種族歧視,爭取平等權利尤其是教育平等權利,以及涉及美國主流社會各種重大爭議問題如同性戀、同性婚姻、大麻合法化、禁槍和控槍問題的狀況,亦涉獵留學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生活,注重可讀性趣味性,是了解美國真實的華人社會和主流社會的關系,華人社會包括留學生生活及奮斗狀況的一本書。

編輯推薦

了解美國,你不得不看;了解美籍華人,你不得不看;想要來美國,你沒有理由不看。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一嫻一嫻現居美國洛杉磯。 現為香港《中國評論》新聞網評論員,美國《僑報》和中國“觀察者”網專欄作家,鳳凰網搏報天下欄目歷年十大名博,點擊訪問超過3200萬,也曾為人民網,網易、搜狐等專欄作家。出版散文集《心若能靜,紅塵亦桃源》(作家出版社)。

目錄

目錄

一.選票是政客的行動指南

1.美國選區劃分趣事

2.華人第二代從政心路

3.美國從政之道和中國處事之道

4.和共和黨.誰能贏得華人選票

5.白宮聯署活動有多重要?

6.華人選票能否左右選情?

7.黑函和違規-華人參選的遺憾

二.揮之不去的種族歧視

1.勿以惡小而姑息

2.不要忽視選票的力量

3.種族關系變化中的華人如何自處

4.華裔警察梁彼得是否會成為替罪羊

5.從間諜案看美國華人的忠誠問題

6.華裔科學家間諜案.難民和種族歧視

7.非裔和華裔對種族歧視抗爭的不同

8.美國的政治正確面臨恐怖襲擊的挑戰

9.美軍中是否有種族歧視?

10.白人警察免于起訴.華人警察就沒這么幸運了。

11.好萊塢洗白文華對亞裔的歧視

12.她是美國公民.也是華人

13.仇恨犯罪Vs言論自由

三.政治萬花筒

1.駱家輝仕途的尷尬

2.中美若開戰.你站在哪一邊?

3.政治訴求冷淡癥

4.大學華人兄弟會的迷失

5.一盤散沙今猶在

6.為什么在美國精英職場上華人難敵印度裔

7.過去你投票了嗎?

8.從弗格森騷亂看美國的問題

9.圣貝納丁諾槍擊案將進一步改變美國

10.美國穆斯林的境遇--從911到圣貝納丁諾

11.華人不再沉默.亞裔不是“啞裔”

12.從梁彼得案看ABC的困惑

13.沉渣泛起的美國“三K黨”

14.華人為什么拒絕“模范少數族裔”稱號

15.“華僑”還是“臺僑”?

16.華裔法官里聯邦較高法院有多遠?

17.從梁彼得案看民意和司法公正

18.陪審員的族裔問題

19.20美元紙幣上.為什么總統頭像會被換下?

20.白宮和美媒的友誼小船被這小子弄翻了

21.華人支持川普.是對失望?

22.奧蘭多槍擊案.川普和政治正確

四.華人生活點滴

1.公園跳舞和陽臺晾衣

2.美國福利是養懶人的啊?

3.華人不是最愛貪便宜的族群

4.如果房祖名在美國吸大麻

5.美國--中國富人的圍城

6.法不外乎人情和中餐館的自律

7.在美國投資移民的風險不容忽視

8.西餐鵝肝禁售令取消了.中餐魚翅禁售令呢?

9.他肯定有錢.因為他是華人

10.華人合法移民美國的窘境

11.中餐館的衛生是否永遠的話題

12.在家講不講中文?

13.不自律則容易受歧視

14.除夕的年味知多少?

15.新移民加快了唐人街消失的步伐

16.電信詐騙在美國?

17.美國為什么有家長反對打疫苗

五.撕裂美國社會的那些問題

1.華人為何不支持廢除死刑?

2.同性婚姻問題的糾結

3.大麻合法化爭論或使華人趨向共和黨

4.也談華人持槍的意義

5.華人同性戀者的困境猶在

6.安樂死和華人傳統觀念

7.大麻合法化對年輕人的影響不容忽視

8.你認為美國槍支問題有解嗎?

9.如果江玥手中也有一把槍

10.政治正確的衛生間

11.為什么美國有家長拒絕給孩子打疫苗?

六.移民與新移民

1.福建人與“偷渡客”的前世今生

2.“斷手足”之痛

3.“大熔爐”和“沙拉碗”

4.從“紙兒子”看華人移民之路

5.綠卡還是公民.To be or not to be?

6.美國是移民老人的天堂嗎?

7.是中國非法移民的菩薩還是美國聯邦罪犯?

8.非法移民應該合法化嗎?

9.華人在少數族裔中的尷尬

10.簽證新政策和雙重國籍

11.美國移民改革和華人非法移民的困境

12.月子中心何時走入正軌?

13.月子中心為何被掃蕩?

14.涉案中國孕婦為何會藐視法庭?

15.中國綠卡和華人卡

16.如何融入主流社會?

17.從中國孕婦入關被拒說起

18.定錨嬰兒.生育旅游和選舉政治

19.華人移民和生育力的影響

20.利用十年簽證謀利益的小聰明不足取

21.中國放開二胎政策和美國一胎化政庇

22.政庇造假案一二

七.留學美國面面觀

1.負笈美國應有良好平和的心態

2.在中國大家都這樣?

3.不必過分糾結融入美國社會的問題

4.誰應為留學生的安全行為負責?

5.留學生應低調行事

6.留學美國與游戲人生

7.各大CSSA被解散的教訓

8.從中國留學生白宮請愿說起

9.來美生子和留學的自由和不自由

10.誠信.又是誠信問題

11.中國家長應慎重對待低齡留學

12.留學美國和中國心

13.來美留學已經貶值了嗎?

14.從美國國安部嚴打假留學生說起

15.留學生.華人和教會

16.君子誠為貴

17.美國教育制度不是魔法棒

八.美國大學招生為什么歧視華裔?

1.從賴斯“虎媽”看中美兩國教育問題

2.“平權法案”和逆向歧視

3.反“平權法案”是否成為華人的雙面刃?

4.哈佛大學為什么被起訴?

5.先是猶太人被歧視后是華人被歧視

6.華人為什么選擇和白人站在一起

7.不能姑息的校園霸凌

8.為什么亞裔對大學招生的平權措施有不同看法

9.哈佛大學為什么提高亞裔入學率

10.聯邦較高法院的裁決對華人教育平權的不利影響

在線預覽

及時部分: 選票是政客的行動指南

美國選區劃分趣事和對華人的影響

美國的人口普查和中國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人口普查目的單純,和選舉無關。美國人口普查,意義很多,除了各州可以有的數字得到聯邦的撥款,很重要的是和選舉有關,根據美國憲法,參議院的議員每州兩個,50州共100個。將來假如美國還有州加入進來,也是每州2個,不會有增減的可能。眾議院則是根據人口比例而得,因此選區劃分就顯得十分重要。 有意操縱選區劃分的手法,在美國早已有之。1812年,馬薩諸塞州州長杰里簽署一項法令,在該州實行不規則劃分選區,劃出的選區有的像蜥蜴的尾巴,應運而生的是“gerrymandering(杰里蜥蜴)”這個名詞,專指不公正地操縱選區劃分。這種現象現在還時有出現。 最有趣的是2003年在德克薩斯州發生的劃分選區的事件。德克薩斯州傳統上是的地盤。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共和黨的選民已經超過的選民數量,但是由于傳統的選區劃分,共和黨議員在州一級的下院和聯邦眾議院還是少數,因此共和黨在2002年奪取州議院以后,就著手籌劃重新劃分選區,準備一勞永逸地壓倒。 當有關法案進入投票時,德州議員才發現大事不妙,但這時議員已經成為少數派,大勢已去又心有不甘,于是有人想出下策,集體閉門不出,拒絕投票以消極抵抗。共和黨州長聞后大怒,決定派警察“請”議員來投票。消息傳來,正是月黑風高時,議員52人集體漏夜逃到俄克拉荷馬州“避難”。 美國各州有各州的權限,德州州長盡管暴跳如雷也鞭長莫及無可奈何。妥協的當然是議員,因為在體制內沒有任何辦法,議員們身家都在德州,不能長期遠走他鄉。眾議院通過了,然后就輪到州參議員。11名參議員束手無策,于是有樣學樣,也選擇了集體出走逃難,不過避難地點換成新墨西哥州。 消息傳開,輿論頓時大嘩,憤怒的共和黨人下手也狠,甚至令州法院對領頭出走的女議員海倫吉斯丁發出了通緝令,還有聯邦眾議院德州籍議員打電話要求FBI介入,去 “請”這些議員回來投票。一時間,德州議員輪番集體出走事件成為全國媒體關注的焦點,媒體大炒特炒,熱鬧非凡,民眾大樂,飯后茶余議論紛。 俗話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議員們終究還得回來投票。這個法案在參院需要有2/3的票才能通過,共和黨人的票還差一點點,的結果是,在共和黨議員軟硬兼施下,議員有一人臨陣“叛變”,投了贊成票,法案才得以通過。這一次劃分選區的后果是,在聯邦眾議院,德州共和黨人從人手中一舉奪走六個席位,使德州人至今一蹶不振。 選區劃分對黨派有影響,對族裔如華人也有影響,通常劃分選區的辦法有幾種,其中一種是“packing”(打包),例如將某個族裔劃在一起,這樣可以保障少數群體可以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這種做法也可能使少數族裔邊緣化。另一種劃分是“cracking”(分散),意即把某種群體打散,這樣做,少數族群可能成為被爭取的對象,但也認為可能出現少數群體處于劣勢,不容易選出自己的代言人的現象。 華人人數較少,過去參政意愿也不高,在選區劃分中一直都是被“cracking”, 很多華人希望采取“packing”的分法,這種分法可以是華裔能夠在自己的選區選出華裔議員,可以讓華人選票發揮較大的力量,有利于爭取華人群體的利益。但這種分法也有弊病,容易使華人群體自成格局,長此以往就有可能被邊緣化,導致不容易被主流社會重視?,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華人融入當地社會。 在2010年人口普查后,被打散的現象雖有所變化,但總體還是沒有出現被“packing”的選區,這與華人人口較少,分布較散有關系。事實上如聯邦眾議員趙美心。孟昭文等,都是在華人選民只占一部分的選區被選出來,其中華人選民功不可沒,也與她們爭取其他族裔的選民有很大關系。

(原刊于美國《僑報》修改2016-05-01)

華人第二代的從政心路

紐約州新任美國國會眾議員的華裔孟昭文,在出席美國國籍領袖基金會的農歷新年慶祝會上發言,其中提到自己成長的心路。孟昭文說,自己生長在紐約皇后區,從小就是典型的亞裔女生,很害羞,也不常參加課外活動,自認為是地道的美國人,長大后一度想離開父母,也不愿意為亞裔工作,直到后來參與政治活動,才逐漸改變以致顛覆兒時的想法。 這樣的心路歷程在現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身上也出現過。駱家輝出生在美國,小時候希望做地道的美國人,同時又受到來自父母中國文化傳統的影響,夾在中間的駱家輝,一度和父母關系緊張。成人以后駱家輝才慢慢認同自己的華裔身份,并且在就任駐中國大使前表示要學習中文。當然成年的駱家輝要學習中文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至少是一種心愿或姿勢。 在華人中,及時代移民或者13歲以前隨父母移民的被稱為是及時代半移民,一般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這一類新移民,出生在大陸或臺灣,母語是漢語,移民美國之前接受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這一類新移民即使加入了美國籍,也很清楚自己的華裔身份。有極少數華人加入美國籍以后,不說中文,不和華人來往,但最終也割不斷和祖籍國的千絲萬縷的親緣關系。 春節期間和朋友網友閑聊,提及華人在白宮網站聯署希望春節能成為美國國家節日一事,就有人談及硅谷華人第二代,說那里的ABC很多都不會說中文,不喜歡吃中餐,甚至連春節都不知道。事實上這種情況在20世紀80年代及以后來美的留學生第二代身上很常見,究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希望孩子做地道美國人,因此在家不說中文,更不用說談及中國文化傳統了。 及時代移民之所以移民,是希望自己和后代過上更好的生活,因此希望自己的子女融入美國社會,成為地道美國人,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在同時,家長應該明白,子女可以不說中文,不懂中華文化,但作為華人,血緣和血統是無法改變的,和祖籍國千絲萬縷的聯系是割不斷的。孩子慢慢長大,會開始認識自己與其他族裔孩子的不同,從外表不同開始到文化的不同,總有24小時,孩子會探究這些不同,開始尋找答案。作為高等群居動物,人是需要有文化的根的。 什么是地道美國人,如果說出生在美國,說英文,接受美國教育就是地道美國人,那么第二代移民可以說是地道美國人。但是華人移民,無論多少代,華裔的身份是無法改變的,因為那與人種與血緣與文化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駱家輝和孟昭文兒時的中國,是貧困不發達的中國,祖籍國貧弱,出生在美國的移民下一代在文化上的隔膜和感情上的淡漠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現在不同了,三十年來中國快速崛起,已經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盡管還有很多問題,然而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大,近年來美國人對中國的認識越來越多,華人第二代不受影響是很難的,學習中華文化以利尋根和傳承,還可以多一門一技之長以利未來就業謀生。華人家長應該正視這個問題。 孟昭文和駱家輝都以自己的心路歷程,鼓勵華人年輕人從政,年輕一代的華人開始認同華裔身份,是華人從政后備力量的重要準備。希望有更多華人年輕一代有志從政之路,只有認同自己的族裔身份,了解華人群體在美國社會的地位,才能貼近華人族群,參與華人社區的建設,進而在政壇上進步上位,提高華人的地位,為華人群體服務和爭取權益。

(2013-02-24刊于美國《僑報》)

美國的從政之道和中國的做人之道

美國第213屆國會對華人來說別具意義。這屆國會是歷史上最為多元化的一屆。女性議員,少數族裔議員,同性戀議員人數等,都是歷史新高。值得華人們振奮的是眾議院重新有了三位華裔議員,而且都是籍女性議員。 這三位女性華裔眾議員分別是加州的趙美心,紐約的孟昭文,伊利諾伊州的譚 達科沃斯。其中以來自紐約的籍議員孟昭文最為引人注目。據媒體報道,孟昭文參加過宣誓儀式后,到會議廳看望專程趕來觀禮的紐約民眾,受到了熱烈歡迎,擁抱握手,短短十幾米的路程,用了十多分鐘才走完,場面熱鬧以致不少路過的議員和工作人員都以為發生了什么事情,紛紛打聽。 孟昭文是華人聚集的美東地區及時位華人聯邦眾議員,1975年出生于紐約,父母均來自臺灣,父親曾任過紐約州議員。 孟昭文畢業于密歇根大學,在紐約葉史瓦大學卡多索法學院獲得法律博士學位,曾兩度就任紐約州眾議員。孟昭文年輕有為,作風謙虛溫和又有原則性,親民愛民,多年來踏踏實實為社區服務,難得的是得到了不同階層不同族裔的廣泛支持。 過去美國聯邦眾議院曾有三位華裔眾議員,但都在美西,為加州的趙美心,俄勒岡州的吳振偉以及夏威夷的。這屆國會選舉之前,眾議院只剩一名華裔女議員趙美心。紐約是美國華人聚集的第二大地區,多年來沒有華裔國會議員,是許多華人心中的一個解不開的結。坊間曾有評論論及美東地區為何沒有華裔國會議員,把紐約州華裔政壇人物排了一遍,其中也提到孟昭文,那時候的孟昭文,并不被看好,年輕從政資歷較淺是一方面,行事謙和低調是一方面。在很多人看來,在美國從政,需有相當的從政年頭以積累經驗和人氣;需能說會道,作風較強硬,以顯示魄力和能力等等。 孟昭文雖然年輕資歷較淺,但孟昭文是有心人。孟昭文出生在美國,英語為其母語,孟昭文下大力氣學習中文,為華人社區服務創造良好的條件,幾年來勤勤懇懇服務華人社區,贏得華人們的一致好評。在競選上,孟昭文聘請了多個主流社會包括全美著名政治政策戰略公司、媒體對外關系咨詢公司以及專業助選人員等加入競選團隊,充分提升競爭力。孟昭文在爭取其他族裔方面也很用心,例如投票最為積極的猶太裔,孟昭文曾拜訪以色列,積極學習猶太人文化、宗教,并深入猶太裔社區,這次紐約皇后區有超過十個猶太教堂派代表參加她的宣誓典禮,說明孟浩文已經獲得猶太裔的充分認同。 過去不被看好的孟昭文終于當選了國會眾議員。孟昭文做事溫和委婉,待人誠懇認真,既有原則立場,又親切熱心,被譽為把美國的從政之道和中國的做人方式很好的融合起來的榜樣,這樣兼具東方女性和西方女性優點的政治人物,特別容易獲得民眾的認可,所以民眾都很喜歡她。孟昭文的這些特質和卓有成效的努力,顯示了她的相當的魄力和能力和潛力,足以抵消她年輕和從政時間不長的不利因素。 孟昭文當選國會議員的經驗,對華裔社區立志從政的年輕人來說,十分值得借鑒,如何做一個有心人,努力融合東西方文化,利用和發揮自身的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創造更多的條件,立足社區服務社區,不僅團結華裔,而且團結爭取主流社會民意和其他少數族裔選民,努力爭取上位。希望有更多的年輕華人投身政壇,從政之道不易,但機會永遠只給那些有準備的有心人。

01-07-2013刊于美國《僑報》

共和黨,誰能贏得華人選票

還是共和黨,這是在美華人在各項競選投票中常常被問到的問題。 坊間一般的說法,華人都是支持,華人聚集的地區也大都是的鐵盤,例如加州和紐約。但是細究起來,華人并不是鐵板一塊地支持,很多華人企業家和成功人士是支持共和黨的,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共和黨的稅收(減稅)政策對這些企業主和成功人士有利。有的華人,剛來美國的時候,會因為社會福利等問題偏向主張加稅和擴大福利的,一旦事業成功或躋身成功人士之列,往往就轉向支持共和黨。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官方網站近日的2013年美國合法長期居民(綠卡)報告,2013年,美國有99.0553萬人成為美國合法長期居民,中國以7.1798萬排名第二。報告還顯示,從2011年到2013年,中國移民取得綠卡的人數逐漸遞減,但入籍成為美國公民的人數呈增長趨勢。就是說,相較2011年,有更多的持有美國綠卡的來自中國的移民歸化成為美國公民,同時獲得選舉權。另外一項數字是:在所有這些成為美國長期居民的人中,高達65.6%是通過家庭親屬移民,職業移民取得綠卡僅占16.3%,排在第三位的是12.1%的難民。就是說,華人移民主要渠道是家庭親屬移民,而家庭親屬移民來了以后,其中的很多人,需要依賴美國的社會福利。當然富人也許不要,但是親屬移民的排期通常很長,富人們則熱衷于職業移民中的投資移民。這些依賴社會福利的移民及他們的親友,自然是支持移民和主張擴大社會福利的的擁護者。在去年關于移民改革的爭論中,共和黨人提出的取消親屬移民以此換取技術移民名額的增加,這項提議遭到了華人社區的強烈反對,對重視家庭團聚的華人來說,共和黨人的這項提議,加重了他們對共和黨離心的趨勢。 但是,在加州議員提出試圖取消禁止以膚色作為公立大學錄取標準的SCA5提案在加州參議會獲得通過之后,遭到大多數華人的強烈反對。至少在加州,視教育為核心利益之一的華人對的觀感一落千丈。曾經被認為幾乎是天然盟友的大多數華人,在SCA5這個涉及華裔群體切身利益的提案中,站到了共和黨一邊。 在加州,華人和華人組織發起大規模的網上網下抗議活動,最終出乎很多人意料,成功地阻止了該提案進入下一輪眾議會投票,從而暫時阻止了SCA5提案進入公投階段。在接下來的加州初選中,從選民登記開始,華人們紛紛呼吁華人選民轉而投票給共和黨人或者至少保持中立,以阻止SCA5提案可能的死灰復燃,同時顯示華人選民的力量。 最尷尬的是那幾個在參議院對SCA5提案投贊成票的華人議員。這幾個華人議員被嚴厲批評在參議會投票支持SCA5提案,是對華人選民的忽視甚至是背叛。這幾個華人議員不得已要迅速出來滅火,重新調整立場。其中劉云平議員因為參與叫停SCA5提案,被6名州議員宣布撤回支持從而在國會競選中受挫,但在同時,一部分華人開始重新支持劉云平。加州華人議員在SCA5提案中的表現,使得在中期選舉以致2016年大選華人是投票給還是共和黨的問題再一次被提出來,或者對大多數華人選民來說,可以表述為,是一改過去投票給自己族裔的候選人,轉而投給共和黨?還是繼續投給自己族裔的候選人?投共和黨的華人選民會不會超過投?這個結論恐怕不容易下,畢竟涉及華人切身利益的因素很多,不僅僅是教育問題,還有移民福利稅收等其他議題。 (2014-07-09刊于美國《僑報》)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看了一半,非常了不起

2017-11-13 11:07:3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国市| 东台市| 栾城县| 江川县| 辛集市| 砀山县| 洞口县| 宜君县| 饶阳县| 砚山县| 通化县| 勐海县| 监利县| 崇义县| 天峻县| 阿拉尔市| 苗栗县| 抚远县| 张北县| 息烽县| 岢岚县| 兴化市| 两当县| 宜兰市| 万州区| 天镇县| 平谷区| 秦安县| 山阳县| 南靖县| 杨浦区| 临高县| 茌平县| 信丰县| 五指山市| 家居| 保靖县| 黄平县| 福泉市| 徐闻县|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