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內心究竟隱藏了多少懲罰的欲望理想的法制真的能夠實現嗎?
當人不可信賴,可信賴的只能是規則。
張思之賀衛方陳興良張千帆聯袂推薦
本書風趣,詳實,充滿各種歷史軼事……使讀者獲得道德和政治上的洞察力,使我們能更好地理解今天這個不平靜的時代。本書堪稱一部真正的歷史杰作。
——《衛報》
薩達卡特 卡德里(Sadakat Kadri)
1964年出生于倫敦,半芬蘭、半巴基斯坦血統。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歷史和法律,之后取得哈佛大學法學碩士學位。紐約律師協會會員,倫敦道提街律師事務所成員。曾協助起訴前馬拉維總統海斯廷斯 班達。同時也是一名記者和作家,曾有作品入圍1991年度托馬斯 庫克旅行文學獎。目前居住在倫敦。本書曾獲2005年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非小說類作品金劍獎提名。
作為起點的案件發生在1983年8月12日。加州曼哈頓島海灘的朱迪 約翰遜(Judy Johnson)報警說,她兩歲半的兒子屁股疼痛。她懷疑一個幼兒園教師雷 巴奇(Ray Buckey)可能欺負了他。美國幾十年來一直在對虐待兒童案件進行報道和調查,所以大家對這一起訴非常重視——而且指控越來越嚴重。到1984年2月的時候,約翰遜告訴警察,不僅二十五歲的教師雞奸她的兒子,而且他的同事們也將剪刀插進男孩的眼睛里,用訂書機釘他的耳朵、乳頭和舌頭。此外,還發生了更奇怪的事。盡管教師們看起來都是受尊敬的基督教徒和相信科學的人,但他們卻把她兒子帶到一個點滿黑蠟燭的教堂里。在那里,巴奇七十多歲的老祖母彈著鋼琴,約翰遜的兒子被強迫把他被割破的手指插入一只山羊的肛門里。巴奇的母親佩姬 麥克馬丁(Peggy McMartin)以一個嬰孩作為祭品,燒了他的腦袋,給約翰遜的兒子飲血。然后約翰遜的兒子被關在密封的棺材里。148
約翰遜曾因酒精中毒而精神異常,她的兒子沒有任何身體上的傷痕,她的話聽起來也令人難以置信,但是官方并沒有懷疑她,而是一開始就假定她是對的。麥克馬丁幼兒園是由雷 巴奇的祖母弗吉尼亞 麥克馬丁(Virginia McMartin)于三十年前建立的。警方進入幼兒園搜查,巴奇本人在1983年12月7日被逮捕。因為缺乏證據,他被迅速釋放。但是警察在24小時之后,給所有的兩百個過去和現在的麥克馬丁幼兒園學生的家長寫了信,想獲得進一步的信息。特別是,他們想知道是否有人看到巴奇綁架別人,有沒有人曾被他愛撫、被迫,或者被他雞奸過。149
之前,這些家長從未聽說過有學生在幼兒園里遭到性侵犯,可想而知,這些家長們陷入了怎樣的混亂。警察勸他們聯系國際兒童協會——這個協會專門致力于兒童創傷工作——說它的負責人基 麥克法蘭(Kee MacFarlane)將會幫助他們。基 麥克法蘭盡管致力于保護被侮辱的孩子們,也曾經因此而受到過一些獎勵,但她并不具有專業資格,150結果不可避免地讓這起事件在隨后成為一場鬧劇,也是一場悲劇。麥克法蘭支持一種尖端治療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孩子不會對虐待撒謊;她還發展了一整套非正規的訪談技巧,包括不協調的衣服、不合常規的語言、帶有逼真性器官的玩偶等。151按照警方的指令,她現在開始運用這一方法來搜集證據。正像糾問式法官曾將他們對撒旦陰莖的直覺轉化為與惡魔集會的證據一樣,她和偵查人員僅僅依靠理論和熱情來拼湊案件的真相。
他們用黑色的玩偶代表教師,白色的玩偶代表其他人,鼓勵孩子們將玩偶放在胸部、陰莖、陰道等可能發生過什么的地方。152他們建議孩子通過毆打代表雷 巴奇的玩偶,以發泄自己的憤怒。麥克法蘭利用像美洲鱷先生(Mr Alligator)和小精靈(PacMan)這樣的故事人物,告訴兒童現在可以安全地講出真相——或者如她所說,揭露出他們“令人厭惡的秘密”153——因為“所有的媽媽和爸爸”都已經知道他們那些“暗中觸摸的游戲”了。她補充說,父母們對于那些對她誠實的孩子非常滿意。每一個講出受侮辱的回憶的孩子都獲得稱贊和擁抱。而對于那些沒有給予回答的孩子,她說,盡管國家必須相信他們,但是他們真是太健忘太沒用,她至少對一個孩子說過“笨蛋”。154
盡管在接受麥克法蘭訪談之前,這些孩子都沒提到遭受性虐待的事155,但不久許多孩子就改變了說法。當他們擺弄這些玩偶的生殖器時,一些孩子回憶起活躍的性行為,被某個物體插入。在麥克法蘭的熱情鼓勵下,一些孩子補充說,這些騷擾出現在充滿泛光燈、攝影用傘的工作室里。其他人描述他們教室下面的地道和秘密的暗室,說老師將他們從那兒趕到洗車場、動物園、機艙和熱氣球里來騷擾。有一個孩子則說,被沖到幼兒園的馬桶里,在下水道里被實施一次性侵害,之后才被洗干凈及時回家。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回憶起與性相關的邪惡儀式。一些人看到雷 巴奇穿著一件紅袍,其他人則被迫觀看像是馬和倉鼠這樣的生物被宰殺。一個男孩回憶起,巴奇為學生們提供刀子和針管,讓他們在課堂上殺死獸類。教師們還帶著孩子們到當地一個由牧師和修女看管的墓園里,強迫他們用鎬、鏟和滑車挖掘尸體。156到了1984年3月,麥克法蘭訪問了大約四百個孩子,她的結論像大家預期的一樣可怕。她憂慮地說,除了三十一個孩子以外,其他孩子都被一群邪惡的幼兒園教師實施了性侵害。157
她的一個同事勉強證實了她的這一發現。顧問兒科醫生阿斯特麗德 赫格爾(Astrid Heger)博士運用近期發明的設備來拍攝一百五十個孩子的生殖器,經過檢測,她發現在五分之四的孩子身上有“符合”遭受試圖雞奸或者雞奸的跡象。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比例,盡管世界上其他地方還未曾實施研究,來確定何謂“不符合”遭受試圖雞奸及雞奸的跡象。158在三個世紀之后,魔鬼的乳頭被重新發現了。
調查人員艱苦地尋找其他證據。警長辦公室雇用考古學家來探查學校的地基,看是否有地道和屠殺儀式的跡象,但他們只挖掘出一些龜殼碎片和雞骨頭159,隨后的分析結論沒有揭示出屠殺、儀式和其他的痕跡。FBI偵查員仔細閱讀了所有兒童色情書刊,希望發現麥克馬丁的照片160,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工夫。能夠有助于起訴的材料是從巴奇的房子里搜到的證物——這些證據的價值不大。被扣押的證物包括一些《花花公子》雜志、一件畢業典禮的禮服(被描述為惡魔的袍子)、一只橡皮鴨子——它之所以被扣押,是因為它表明巴奇“對孩子感興趣”。161
然而,一股駭人的毀滅力量正在運轉,現在單憑這股勢頭就可讓它繼續下去。洛杉磯KABC第七頻道進行了系列報道,整版的報紙廣告展示了一個只剩下一只眼睛的泰迪熊玩具162,這一切都在警告市民,邪惡的麥克馬丁在作惡。檢察官羅伯特 費里伯森(Robert Philibosian)在積極尋求連任,他在電視上露面,向人們保障他破獲了美國有史以來較大的兒童色情集團。163洛杉磯人的回應是,在汽車保險杠上貼上標語“我相信孩子”。164雷 巴奇和其他六位老師,包括他的姐姐、母親和七十九歲的祖母,全部在1984年3月被指控進行了一百多次性侵犯。這個數目不久就成倍增加了。165
預審聽證程序在8月開始。這種法官主持的聽審會是加州特有的,目的是避免輕率的指控,但是在麥克法蘭案件中,這個程序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在十九個月之后,預審聽證程序結束。這是在加州歷史上最長的一次預審聽證。因為起訴理由不足,檢方撤銷了對五名被告的指控。但是,雷 巴奇和他的母親需要等待審判。盡管佩姬 麥克馬丁在一年半的羈押之后最終被獲準保釋,但是她的兒子被拒絕保釋。公開的聽審像往常一樣,只是加劇了旁觀者的熱情,而不是驅散這種熱情。電話民意調查顯示,有四分之三的人認為,五個被釋放的被告人逃避了司法審判。一個家長認為,他們可能逃避不了多久。羅伯特 柯里(Robert Currie)說:“他們好還是接受審判,否則,我認為他們活不了多久。”超過百分之九十的被調查者認為,雷 巴奇和佩姬 麥克馬丁是有罪的。166
這場審判在1987年開始,持續了兩年半時間。它是美國及時次被電視轉播的審判,也是在加利福尼亞這個充滿法庭鬧劇的州里所上演的最可悲的審判。在開庭之前,朱迪 約翰遜死于肝功能衰竭,審判法官認為她的兒子心理失常而不適宜作證167,結果這一案件依靠麥克法蘭精心挑選的十四個孩子的證言,她認為他們的證言最可能給陪審員留下深刻印象。在這些孩子中,僅有十個小孩最終出庭作證。十一歲的亞瑟回憶說,他看到雷 巴奇在牧場用棒球棍徒手殺死了一匹馬。168另外一個是十三歲的彼力,他看到他的老師用彎刀將一匹小馬切成碎片。彼力也記得,有一次雷 巴奇在圣克勞斯的主教教堂里供奉了一只野兔作為祭品,當時,他被蒙著眼睛、唱著圣歌,被因核輻射而突變的異形人猥褻。169
檢察官雷爾 魯賓(Lael Rubin)用赫格爾醫生無意義的醫學發現和巴奇住宅的扣押品作為證據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包括橡皮鴨子。170她還用一個慣犯喬治 弗里曼(George Freeman)的證言作為根據。喬治 弗里曼宣誓說,他和巴奇關在一個牢房時,巴奇告訴他自己有屠宰牲畜和儀式化雞奸的傾向。結果發現,弗里曼是在州檢察官的要求之下,被放入巴奇囚室內的。弗里曼在此之前曾告發過六名同監犯人。他有九個成立的重罪罪名,以及一個未決的謀殺指控。在此之前,他還犯過至少三次偽證罪。171
被告們疲倦而憤怒地證明自己的無罪,同時,他們的律師也盡力反駁可能確認的起訴案件的方方面面。有人聲稱巴奇用拳頭毆打馬匹,但該牧場的主人告訴陪審員,在最近三年內,沒有一匹阿拉伯牧馬死亡。172圣克勞斯主教教堂的記賬員作證稱,她從未看到過教堂的祭壇上有血跡。教堂的牧師則否認有穿著帶頭巾的長袍的核輻射突變異形人進入教堂。他解釋,大部分時間他都在教堂里,如果他要離開,都會確定把門鎖好。173
1990年1月,陪審團裁定,佩姬 麥克馬丁無罪,她兒子的六十五項指控罪名中除了十三項以外均不成立。至于剩下的十三項指控罪名,陪審團也無法達成一致的意見。大多數陪審員解釋說,盡管他們認為一些孩子可能被侵犯,但他們并不確定雷 巴奇是否應負責任,而且他們發現麥克法蘭的訪問是帶有偏見的。174經過美國歷史上最長的審判后,得出的結論是相當公正的。175但是,羅伯特 費里伯森的繼任者洛杉磯檢察官艾拉 賴納(Ira Reiner)正在競選州檢察總長,他的辦公室于是宣布,將重審本案。第二個陪審團再次陷入僵局,強烈傾向于無罪釋放被告,州檢察官辦公室決定放棄。至此,該訴訟花掉的費用已經超過一千五百萬美元,麥克馬丁家族已經一貧如洗,雷 巴奇被羈押了五年。176但是,檢察官辦公室發言人仍然補充說:“這并不意味著巴奇就是無罪的。”177
在麥克馬丁案中,惡魔崇拜和性侵害的這種聯結,其來源很難加以確定。1986年,作為家長的羅伯特 柯里放言被釋放的五名被告活不了,后來他聲稱發現了其中的關聯。178其他人則追溯到1980年的一本暢銷書《米歇爾的回憶》(Michelle Remembers)。該書的作者米歇爾通過治療師(該書的合作作者,作者未來的丈夫)的幫助,回憶自己遭到施魔法者乃至撒旦攻擊的經歷。該書令人回想起海因里希 克雷默和皮埃爾 德 朗克雷的著作,而這暗示了,這個源頭甚至更久遠。但是,無論它的來源是哪里,它確實牽動了一種普遍性的恐懼。
在1983年12月雷 巴奇被捕后的數月中,明尼蘇達州(Minnesota)喬丹(Jordan)地區的警察就把單純的性侵害案件變成了對撒旦崇拜的調查案件,不久,二十四人被指控舉行性侵害的儀式。州總檢察長辦公室認為,其中二十三人根本沒有實施犯罪179,但是,這次逮捕標志著這個國家危機的開始。1984年12月,麥克法蘭警告國會委員會說,美國正面臨“難以想象的以兒童為對象的犯罪網絡”。1801985年5月,美國廣播公司(ABC)在收視率很高的《20/20》節目中,展示麥克馬丁“恐怖的性房子”。181來自俄亥俄州托萊多(Toledo)地區的警察官員,則滿懷希望地在夏至日挖掘一個垃圾場,據說那里埋葬著許多死去的孩童,但結果是徒勞的。由社工、原教旨主義者、搜查邪教的警察組成的非正式聯盟,開始在全美國宣傳反撒旦的福音。1821988年12月,帕特里夏 普林(Patricia Pulling)——她特別關注角色扮演游戲“龍與地下城”(Dungeons and Dragons)——估計美國有三萬撒旦崇拜者,其中有許多為社會高層人士,而在六個月前她曾估計這類人約有三十萬。183有趣的是,這兩個數字與16世紀法國亨利 博蓋推測的法國巫師數量,恰好是同樣的。184
兒童談到怪獸和巫師時,不能排除他們曾經遭受性侵害的可能,甚至可以拿來證明性侵害現象。盡管官方調查顯示,在一些案例中,罪犯利用神秘的儀式來嚇唬兒童,使他們不敢講出真相,但是,沒有人發現直接與神秘對象相關的性侵害證據。185盡管許多人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被指控吃人,進行儀式性屠殺,但是,在對抗式審判之后,這些都未曾構成定罪的基礎。186
在這類案件中,有一個人認罪,但他聲言確有惡魔性侵害的供述簡直是要多無力有多無力。1988年,華盛頓州的警官、新教原教旨主義者保羅 英格拉姆斯(Paul Ingrams)被他的兩個女兒指控實施性侵犯。他不久承認了犯罪——還自愿承認了其他幾起。在牧師的說教鼓勵之下,他開始回憶起身穿長袍的魔鬼信徒及動物獻祭的景象。他的女兒補充說,在一場殺嬰的儀式中,她們被強暴,身體被按在地上,被山羊的陰莖插入。英格拉姆斯撤回認罪答辯,他說他對那些罪行并不是真的有印象,只是由于擔心撒旦已將相關記憶從他的大腦中抹去,所以才承認了。而他女兒對性侵犯的記憶,只不過是一位很有魅力的信仰治療師告訴她們的。對兩個人的身體檢查沒有顯示相關的傷害,對一個所謂的魔鬼墓地的挖掘,也僅僅發現一塊麋鹿的骨頭。盡管許多熟悉這個案件的人——包括一名作為檢方證人的異教專家——都認為英格拉姆斯和他的起訴者們在幻想,但上訴法院不允許他撤回認罪答辯。187英格拉姆斯在服刑十四年之后于2003年4月才被假釋。
任何認為20世紀80年代的魔鬼恐慌是美國獨有現象的人,都是錯誤的。1989年,起訴巫術的風潮同樣席卷了英國。當傳聞四起,保護兒童的研討會越來越多時,類似的案件也在其他英語語系國家出現過。188每個地方關于魔法的指控,都和對雷 巴奇的指控一樣沒有得到證實。在互聯網上的搜索顯示,即使到現今,也不只是美國的檢察官和上訴法官擔心邪惡性侵害者會降臨到地球上。只有刑事司法程序提供的脆弱的保護措施在捍衛著疆界,將這種恐懼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每個人都知道獵巫行動是“非理性的”,但是,從這種非理性中得到的教訓,卻常常會產生爭議。1953年,亞瑟 米勒的《煉獄》在百老匯上演后引起的反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初次公演恰逢美國人對共產主義滲透的擔心逐步升級,這種恐慌是被約瑟夫 麥卡錫參議員和反美行動委員會所挑起的。人們立即意識到,米勒是拿17世紀的故事來類比20世紀。一些批評家抱怨這種比較徒有其表,但他們同時也指出,塞勒姆的術士并不存在,美國的共產黨員卻是的確存在著的。189
就這種反對意見并不僅是針對米勒的自由主義政治立場進行的投機取巧式的攻擊而言,它瞄錯了對象。早期獵巫行動的關鍵本質,不在于他們把焦點集中于并不存在的邪惡上。它們的瘋狂行為以及致命性之所以出現,是緣于它們所施加的懲罰是靠恐慌的力量來推動的。個人被傳喚出庭來解釋他們無法預防的重大事件,是因為他們好像是導致這些事件發生的人。證據的欠缺,成為強化調查而不是放棄調查的原因。
這種觀念并不是特別針對巫術的,在冷戰的頭幾年,就好像20世紀80年代一樣,這種想法又復蘇了。那些迫切想要指控共產主義者和惡魔性侵害者的人,認為他們正在對付真正的犯罪,而且他們是出于最無懈可擊的動機——或者是基于對祖國的熱愛或者是出于對孩子們的保護——但是,他們正直的動機無法抑制非理性,反而讓非理性的因素增加了。對現代起訴程序本質上的理性抱有信心,反而讓人對刑事司法的另一個側面熟視無睹。這個側面與對象的真實和確鑿的事實沒有關聯: 不是無罪推定,而是定罪的可能性刺激了刑事審判——而懲罰的欲望,隱藏在每個起訴的核心。
一場審判不是一部偵探小說。審判里只有一個嫌疑犯——對證明被告有罪的期待,在情感強度上通常遠大于堅持他(她)可能無罪的正式主張。某種意義上,看到無罪裁決被做出是讓人高興的,但是,看到有罪的人受到處罰往往更讓人感到興奮。在任何備受矚目的案件中,人們都可以看到或者感受到這一說法的證據。對于麥克馬丁的指控,大眾的普遍反應典型地說明了這一慣例。在人們歇斯底里的情緒中,《洛杉磯時報》1985年7月的民意調查顯示,擔心有罪的被告不用接受審判的人數,是擔心無罪者承受審判危險的人數的三倍。190
人類發自內心的懲罰欲望究竟緣何而生,目前還不清楚。一位心理分析學者可能會認為,人類雖然壓制違法者,但在潛意識里是認同違法者的欲望的191;那些關注案件審判的人并不關心被告人與自己的不同點,而較為關心如何懲罰那些自己與被告人令人恐懼的相似之處。這在直覺上聽來好像是合理的,但很明顯,抑制偏見是起訴活動在歷史上的功能之一。起訴經常像一場祈雨舞蹈一樣,它們僅僅運用聲音和動作驅散懷疑。在接下來的章節中,你會更加清楚,某些儀式是在缺乏犧牲者的情形下落幕的。
這本書的出現正當其時!卡德里使我們明白司法審判制度經歷了多么漫長的過程才達到現在的高度,本書向那些企圖破壞這來之不易傳統的人發出了一記警告。——《觀察家》
卡德里用熱情、智慧、幽默的筆調,清晰地追溯了刑事審判的發展史,他將奇聞軼事與嚴肅的思考巧妙的融于一體,真是一部令人難忘的著作。——《泰晤士報》
記錄了許多有趣的通俗歷史故事,是一本寓教于樂的好作品。——《華爾街日報》
《審判為什么不公正》脫穎而出,對法律和正義感興趣的人都會因它感到喜悅。——《巴爾的摩太陽報》
卡德里用廣闊的歷史鏡頭,向我們展示了過去審判的缺陷如何頑固的出現在當下。——《華盛頓郵報》
這本立意深遠、結構巧妙、充滿機智的書為我們呈現了審判錯誤的警世故事,同時贊揚了那些為了保護無辜者而不知疲倦地戰斗的人所取得的成就。——《愛爾蘭時報》
了解西方審判的歷史,懂得法理的精神,很有趣味性,準備把那些案子的相關電影都翻出來看看
游戲是否公平,取決于游戲規則的制定和裁判的依規執行,兩者缺一不可。
為什么?這個世界有太多為什么?為什么你是對的?為什么你是錯的?這樣的不公正又從何而來?
歷史上一個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審判故事,它們到底是怎樣開始又是怎樣結案。意料之外,情理之外。
…使讀者獲得道德和政治上的洞察力,使我們能更好地理解今天這個不平靜的時代。
許多以前似乎理所當然的審判,今天回頭看只感到荒誕。人們總不免被當前的視野局限,打破這種局限之時便是進步之日。
幽默而又有份量的社科書,從千奇百怪的審判中可看到人們追求正義的曲折之路,沒學過法律也看得津津有味呢。
印刷紙質都不錯 只是 正文350頁 附錄就有100頁。。。
包裝不錯,正版圖書,對法學專業的學生有一個對審判故事比較好的吸引力,專業性和通讀性把握得很好。
西方審判史,從獨特的角度去討論審判程序,很新穎。我是從事法律行業的,個人認為這樣書有助于讓我們反思國內的審判制度,乃至整個司法制度
作者的功底太深厚了,這么多案子,不是簡單按時間順序排列,而是以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主題,案例信手捏來,絕對不是輕易能做到的。受益頗多。
早就看中的,就等著機會出手,好書,推薦,當當網,好書網,必須給好評!服務一流,尤其是退書服務也好,要是有在線客服就更好了!
好友推薦的,說是通宵看完的,題材是我感興趣的,整體感覺不錯,多了解點有關法律的知識總是好的。
書中充滿了匪夷所思的歷史軼事,以及無數著名審判背后少為人知的細節,審判史上奇葩事件薄。
內容很開眼界,中國人對法律的認識 太淺了,太空白 要學要知道
被書的題目給吸引了!西方審判與我國審判有太大的差異……了解歷史才能掌握未來!好書值得一讀!
“風趣,詳實,充滿各種歷史軼事……使讀者獲得道德和政治上的洞察力,使我們能更好地理解今天這個不平靜的時代。”評價中肯!
整個看下來的感覺是書的主題和內容雖然看似嚴肅,但在講述方式上面卻有一種特有的親和力,令人讀的時候很有代入感,也很帶勁。個人覺得,市面上就應該多一點像這種簡單易讀但內容有料的書,才能讓現在的書市不再充斥那些和快消品沒什么兩樣的純消遣圖書。
你是否想知道,審判為什么總是不公正?張思之,賀衛方,陳興良,張千帆聯袂推薦!
直譯應該是審判的歷史,書的中心與審判不公正的原因沒啥關系,只是梳理歷史,順便加些評論。不過可讀性還是很強的~
審判為什么不公正(你是否想知道,審判為什么總是不公正?張思之、賀衛方、陳興良、張千帆聯袂推薦!)
看美萊事件湯普森的選擇時,眼淚都掉下來了,在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面前,經過這么多年的審判,最終是人性取得了勝利。這里面很多案子都值得深思,現在才發現審判真的不易,當時的政治環境,權力等等都會造成影響。了解西方審判的歷史,懂得法理的精神,很有趣味性,準備把那些案子的相關電影都翻出來看看.
非常好,自己在圖書館的偶遇,里面寫了很多有關審判的故事。從圣經神話寫到現代,凸顯作者對審判以及刑罰的思考。
從蘇格拉底之死到辛普森案,懲罰欲望與避免誤判之間的緊張關系;源于神意裁決,上溯雅典和羅馬共同體審判初狀,在蠻族報復血性、基督教義、羅馬法復興和教俗爭斗中,從神明裁決、共誓滌罪、決斗審判中,形成歐陸糾問審判和英美陪審團審判兩大路徑。糾問以理性調查真相為目的,首重意識能力,以供述為證據之王,刑訊難以避免;陪審源于共誓鄰里,受迷信習俗所限,開公開審判之風,仰賴常人情理的集體判斷與直覺;巫術審判揭示深藏人
看美萊事件湯普森的選擇時,眼淚都掉下來了,在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面前,經過這么多年的審判,最終是人性取得了勝利。這里面很多案子都值得深思,現在才發現審判真的不易,當時的政治環境,權力等等都會造成影響。
好像買重了……買了兩本一樣的,不過看著是楊雄翻譯的買兩本攢人品
本書,我還是比較不失望。有歷史維度。從1,從伊甸園到神明裁判。二,糾問式審判。三,陪審團審判。4,巫術審判。五,動物,尸體,和物品的審判。六,莫斯科的審判秀。七,戰爭犯罪審判。八,陪審團審判,(2),一場司法的戲劇。為什么4顆星,不了評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