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傳奇愛情中投下自身的影子
耗費十年搜集資料 張愛玲未刊英文遺作
道出真實的一千種面相 寫盡愛情的萬轉千回
隨書附贈精美別冊
含畫家何倩彤所繪插圖18幀;張學專家馮睎乾評析長文;張愛玲遺產繼承人宋以朗與馮睎乾對談文章
張愛玲(1920-1995),祖籍河北豐潤,生于上海。1943年開始發表作品,以一系列小說震動文壇,代表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余錄》等。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逝于洛杉磯,享年七十四歲。
少帥
The Young Marshal
府里設宴,女孩子全都走出洋臺看街景。街上有個男人把一只紙折的同心方勝兒擲了上來。她們拾起來拆開讀道:
"小姐,明日此時等我。"
一群人蜂擁著跑回屋里。她們是最早的不纏足的一代,盡管穿著緞鞋,新式的"大腳"還是令她們看起來粗野嘈鬧。
"肯定是給你的。"她們把紙條傳來傳去。
"瞎說,怕是給你的吧。"
"這么多人,怎么偏偏就我了?"
"誰叫你這么漂亮?"
"我漂亮?是你自己吧。我壓根兒沒看見是怎樣的一個人。"
"誰又看見了?大家跑起來我還不知是為什么。"
周四小姐年紀太小,無須替自己分辯,只笑嘻嘻的,前劉海黑鴉鴉遮住上半張臉。她們留下來過夜。次日那鐘點,女孩子們都說:
"去看看那人來了沒有。"
她們躲在一個窗戶后面張望,撅著臀部,圓鼓鼓的仿佛要脹破提花綢袴,粗辮子順著乳溝垂下來。年紀小的打兩根辮子,不過多數人是十八九歲,已經定了親等過門。她們對這事這樣興沖沖的,可見從來沒愛過。那種癡癡守望一個下午的情態,令四小姐有點替她們難為情。那男人始終沒來。
小說題材太好了,大時代背景,時代造成的英雄人物,然后有一段始終不渝的愛情故事。
——宋淇
其實在我看來,要去先讀讀《傾城之戀》,兩部小說是有關聯的。在《傾城之戀》這個愛情故事里,范柳原和白流蘇其實是沒有前途的,但一場戰爭成全了他們。同樣,少帥與四小姐也是沒有前途的,他們之間可以有一段情,但不可能過一生,結果因為一場事變,成全了他們。
——宋以朗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情節引人入勝,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
還沒有看,最近電視劇在熱播,電視劇沒看,張愛玲的書沒有看過,想先買本他的作品來看看喜不喜歡,喜歡再去買一系列的,覺得應該是不錯的。還送了個小畫本,很可愛。
特別特別喜歡張愛玲寫的小說,包裝很完整,字跡清晰
張愛玲的書,本本入手,包裝精美,整體感覺不錯,性價比很高^_^^_^^_^^_^
張愛玲眼中的“少帥張學良”究竟是怎樣的,想要一窺究竟!
張愛玲迷收,可以做研究用。一般愛好者,借借看就行。張愛玲最精彩的作品還是她早期的好
還是喜歡張愛玲的文風的,一起買的還有個小別冊評論該部作品。
……突然覺得只是在圈錢而已……果然對張愛玲和一切借著張愛玲消費的人都沒有好感
很不錯,有張愛玲的小說,內還有編者德繪畫還有她對于張愛玲的認識,包裝精美值得一贊
雖然有人說出版張愛玲遺著是靠炒作賺錢,也違背張氏本人意愿,但對張迷來說卻是福祉,對于研究張學來說也是功德無量。價廉物美,發貨迅速,沒得說,很滿意!
朋友很喜歡張愛玲,所以給她買張愛玲的書,投其所好,她很開心,我就很開心,所以很滿意
少帥這兩天在電視上熱播,給人的感覺很不錯,就找了一本原著來看,給人的感覺還是不錯,希望大家再看電視劇的基礎上讀一下原著,我覺得這樣給人的感觸會很深。
有點難懂的書 ,雖然集合了喜歡的少帥河張愛玲,非常期待。
張愛玲的書一如既往地具有吸引力,讓我一發不可收拾
中文+英文,,是張愛玲英文版翻譯過來的,怎么講,,如果你是鐵粉請隨意,翻譯再創作的文字造詣不如張本人,畢竟天才。排版紙質都很好。
翻譯的很有張愛玲的感覺 讀起來很享受 隨書附贈的小冊子有一些解讀文字 能加深理解 這點很用心
是張愛玲自己寫的少帥的故事,差強人意吧。與事實不太相符
張愛玲的書,永遠都籠罩著一層陰云,但是我喜歡。不過,英文原著一直還沒看
張愛玲的代表作之一,記錄了張學良將軍的戎馬一生,不錯!
張愛玲的最后一部作品,未完成的少帥與四小姐
張愛玲遺作,從之前的小團圓到這本少帥,又被拿出來炒作,喜歡和趙四小姐的愛情,但這本書并沒看出什么,向大師致敬吧。
張愛玲(1920-1995),祖籍河北豐潤,生于上海。1943年開始發表作品,以一系列小說震動文壇,代表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余錄》等。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逝于洛杉磯,享年七十四歲。
張愛玲用英文寫的書,不知道翻譯出來還有沒有張愛玲的味道?
張愛玲的書都買齊了,這本《少帥》是新發掘出來的。書很不錯,紙張、印刷、排版都好。描寫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作品。是張愛玲用英文創作,翻譯過來的。不錯,張迷不容錯過。
一直很喜歡張愛玲的書,基本上所有的書都看過。買回來之后就開始讀這本書,能看出她寫這本書后期比較糾結的心理,正好看完了電視開始播少帥...這個人,個人不喜歡,見仁見智吧
張愛玲的這本書我不想多說什么了,故事寫的是趙四和張學良,前面是中文版后面是英文版,其實個人覺得寫的太過簡潔,很多細節并沒有寫出來,還是她以前的書比較好看
這次的翻譯沒有張愛玲的味道。但是看英文又體會不到張愛玲寫中文的那種特有魅力。不過因為愛張愛玲就愛屋及烏了。
還沒進入狀態看。開始以為看一本書根本不需要它附屬的說明,看完第一章節之后才發現,張愛玲的思路確實很獨特,或許沒有這本附屬說明我還真得看不懂。現在決定,先抽時間看完電視劇《少帥》,對那個時期的事情有個大至的了解,然后再來拜讀張愛玲的作品。
第一本張愛玲的書,希望翻譯能把她的意味都表達出來吧。之所以會買,是因為之前看到有人評價在此書中,張愛玲顯露出了她的政治遠見。還沒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