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潤一郎是日本唯美派主義流派成就較高、影響的作家,他受到西方唯美主義思潮的深刻影響,但并未墨守成規,又在其中融合了日本文化特有的細膩優美的特點。他不僅在日本文壇上獨樹一幟,其獨特的風格也影響了如郁達夫等諸多中國現代作家。
隱秘的人性、的愛情,在施虐與受虐中追求病態的快感。
日本唯美派大師、“惡魔主義”代表谷崎潤一郎經典作品集
本書收錄:春琴抄 刺青 少年 異端者的悲
谷崎潤一郎是唯美派文學大師。早期作品追求從嗜虐與受虐中體味痛切的快感,在肉體的殘忍中展現女性的美,故有“惡魔主義者”之稱。中后期作品回歸日本古典與東方傳統,在與諸多社會關系疏離的背景下,幽微而私密地描述了中產階級男女之間的性心理與性生活。谷崎的小說世界充滿荒誕與怪異,在丑中尋求美,在贊美惡中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義。他的散文世界則洋溢著濃郁的日本風,耽溺于陰翳的神秘、官能的愉悅與民族的風情
春琴,原名鵙屋琴,是大阪道修町一位藥材商的女兒,卒于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葬在市內下寺町一座凈土宗的寺廟內。前幾日路過那里,突然萌生想去祭拜一下的念頭,于是移步寺里請求指引。一位小和尚告訴我:“鵙屋家的墳地在那邊。”隨即帶我走向正殿后方。只見一片山茶花郁郁蔥蔥,山茶花下便是鵙屋家歷代的墳墓。然而數座墳墓中卻不見春琴的,鵙屋家的女兒理應都是葬在這里的啊。那和尚沉思片刻:“還有一處,應該是那里吧。”于是帶我走上東面一處陡峭的臺階。我知道下寺町東面有片地勢較高的地方,有座生國魂神社,這段陡峭的臺階就是寺內通往那里的通道。那里有一片樹木,在大阪并不多見,郁郁蔥蔥枝繁葉茂,春琴的墓就在這片坡地中,建在一處稍微平緩的空地上。墓碑正面刻著她的法號“光譽春琴惠照禪定尼”,背面寫著“俗名鵙屋琴,號春琴,卒于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享年五十八歲”,旁邊寫著“門生溫井佐助立碑”。雖然春琴一生沒有改姓一直姓鵙屋,但事實上和這位門生溫井形同夫妻,所以去世后才沒有葬在鵙屋家的墓地而另尋他處了吧。聽這位和尚說,鵙屋家家道中落,這些年鮮有族人前來祭拜,春琴的墓更是無人問及,可能根本沒把她當自家人看吧。“這位施主豈不是孤零零的?”小和尚回答:“并非如此,住在萩茶屋的一位七十歲左右的老太太每年會來祭拜一兩次,然后是那邊,你看,有座小墓。”說著便指向左邊另外一座墓,“她一定會給那座墓燒香獻花并且留下誦經的錢。”我走到小和尚說的那座小墓跟前一看,墓碑只有春琴的一半大,正面刻著“真譽琴臺正道信士”,背面寫著“俗名溫井佐助,號琴臺,鵙屋春琴門生,卒于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日,享年八十三歲”。這就是溫井檢校①的墓地。萩茶屋的老婦人后文還會涉及,這里就不再贅述。溫井的墓比春琴的小,墓碑上寫明是春琴的門生,可見溫井希望死后依舊恪守師徒之禮。此刻正值黃昏,紅彤彤的夕陽照在墓碑上,我在山丘上駐足遠眺,欣賞著腳下廣闊的大阪市。也許難波津(大阪市的古稱)這里自古以來就是綿延的丘陵地帶,從這里向西一直延伸到天王寺附近。如今這些草木飽受煙塵之害顯得毫無生機,滿是灰塵的枯樹很是煞風景,我想建造這些墓地的時候這里還是一片郁郁蔥蔥生機盎然吧,即便是現在,市內的墓地也數這里最為清靜、視覺好了。現在,身陷奇緣的這對師徒長眠于此,在夕陽中俯視著這座聳立著無數高樓大廈的東亞及時工業城市。大阪早已不是檢校在世時的模樣,可是兩座墓碑卻在這里訴說著師徒二人的深情。溫井檢校一家信奉日蓮宗,除了檢校,溫井一家都葬在故鄉江州日野町的一座寺廟里。檢校背棄祖祖代代信奉的日蓮宗,將墓地落在凈土宗,是為了長伴春琴。春琴在世時,早已定好法號,選好墓碑的位置和大小。目測春琴的墓碑大約六尺,檢校的不足四尺。兩塊墓碑皆立在低矮的石板底座上。春琴墓的右邊種著一棵松樹,翠綠的松枝伸展開,仿佛屋頂般籠罩著墓碑。樹冠之外,離春琴墓兩三尺的地方,檢校的墳墓形如鞠躬侍坐一旁。目睹此景,不禁讓人浮想起檢校生前畢恭畢敬勤勞侍師如影隨形的場景,如今碑石有靈,也在訴說著當年的幸福。我在春琴的墳墓前恭謙地跪拜行禮,隨后撫摸著檢校的碑石低首徘徊,直到黑暗吞沒城市遠方一抹夕陽。
最近我得到了一本叫作《鵙屋春琴傳》的小冊子,成為開啟我了解春琴之門的一把鑰匙。這本書用四號字印刷在楮樹皮制的和紙上,大約三十頁,也許是為了紀念春琴三周年,弟子檢校托人將恩師春琴的生平出版成冊的吧。內容用文章體記敘,檢校以第三人稱的方式出現,但是素材是檢校提供應該確信無疑,可以認為其真正的作者就是檢校本人。根據文中記載:
春琴家世代號稱鵙屋安左衛門,居于大阪道修町經營藥材,到春琴的父親已是第七代。母親出身京都麩屋町跡部氏,嫁入安左衛門生有兩男三女,春琴為次女,生于文正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又寫道:
春琴自幼聰穎,容貌端莊秀麗,高雅之姿無人可及。四歲習舞,舉止進退分寸拿捏極佳,身段優美艷麗,舞姬猶不可及,師傅經常嘖嘖不已:此女資質可成大器,名揚天下指日可待,生于良家幸兮哀兮。早年學習詩書,進步頗快,遠在兄弟二人之上。
此書出自檢校之手,而檢校一向視春琴為仙女一般,因此有幾分可信不得而知,但是春琴的端麗高雅卻是有證可尋。當時女性都不高,春琴也不足五尺,五官四肢生得嬌小。從現在流傳的春琴三十七歲的照片來看,她瓜子臉,鼻子眼睛精致小巧得好似手指捏出來的一般。這張照片大約拍攝于明治初年或是慶應年間,到處可見斑白,仿佛遠久的記憶般,所以才會給人上述的感覺吧。照片不是很清楚,給人的感覺像是出身大戶人家,倒也端莊秀麗,但是缺乏個性,讓人感覺印象不深。照片上的樣子說是三十七歲倒也符合,但是也有人說顯得還不到二十七八歲。此時的春琴已經失明二十余年,但照片上看起來更像是閉著眼睛。佐藤春夫曾經說過,聾者顯愚,盲者若聰。聾者想要知道對方說什么就不由得眉頭緊鎖眼口張開,歪著頭或是略微仰著,總讓人感覺有些呆板,而盲人端坐正視前方,神似閉目沉思,讓人覺得非常有內涵。不曉得大家是否認同。也許是因為我們看慣了菩薩的眼睛。菩薩慈眼看眾生,他半閉著雙眼,于是比起睜大的雙眼,閉目反而更讓人覺得慈悲珍貴,不由得心懷敬畏。春琴似閉的雙眼正是如此,或許是因為她慈眉善目,所以看她照片讓人覺得好像在拜一張舊觀音像,有種慈悲感。聽說春琴的照片只此一張,她年少時尚無照相技術,留下這張照片的同一年發生了什么災禍,之后春琴再也沒有照相,因此我們只能憑這張照片猜想春琴的風姿。看到以上描述讀者會想象出怎樣一個春琴呢?也許只是模模糊糊一個不夠清晰的影子,但是即使看這照片,我想也無法描述得更加清楚了,興許看到實物后反而覺得不如自己的想象美好。想想春琴留下這張照片時年方三十七,檢校也盲了,春琴留給檢校的影像應該和這張照片差不多,于是存留在檢校晚年記憶中的春琴應該同這張朦朧的照片是一樣的。也有可能記憶逐漸褪去,于是憑空想象,記憶中的春琴已是另外一個尊貴女人的模樣。
很細膩的筆觸,纖美的文字
這本書很值得一看裝幀精美 引人入勝
非常棒的購書體驗,當當一如既往的好。
還沒看,看好追評
好書,值得買!
仆人與琴師之間關系,極致,病態,是愛情的一種奇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這本好薄啊~~ 很棒的小說~ 四個短篇~~
還沒看過,但封面很好看…內容應該也值得期待??
最近對作者的生前生活很感興趣,所以買了他的書看看,哈哈哈哈
和圖片上一樣。排版干凈整齊,書頁摸起來很舒服。還收錄了兩個短篇
第一次在當當買書 非常不錯啊 也沒有過度包裝
拿到了就莫名喜歡。不過打包方式太簡單粗暴了(????`)
本書是谷崎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典型地表現作家風格的名作,發表后引起巨大反響。仆人出身的佐助盡管身心都受盡孤傲乖僻的盲女琴師春琴的折磨,卻依然對她忠貞不二。在春琴被毀容之后,佐助為了在自己的腦海里永駐她的美艷姿容,并能與她生活在一起,竟用針刺瞎了自己的雙眼。春琴與佐助的主仆、師徒、夫妻等錯綜復雜的關系,為這種奇異的不可理喻的情愛行為提供了合理性,將感官體驗與精神體驗的結合擴展到最大化,并通過感覺器官的轉換完成了比感官享受更高層次的心靈審美過程。佐助閉上了現實之眼,但他的心靈之眼卻永遠睜開,從而進入永劫不變的觀念世界,達到與…
阿倫拜啦阿里里ion錯nowKKKKKKKKK
不是十分能理解這兩個人,或者即便能明白,也不太接受的了,價值觀太奇特
很薄很小的一本,買的時候降價,十塊錢,還是劃算的。
小小一本書,印刷和裝幀還不錯,幾個小故事,日本人骨子里的那種毀滅性寫的很詳細。
還沒有看,封面甚得我心,緞樣的封面,頗有古典的味道~內容么,嘿嘿~
日本式變態的解讀,動情處無語淚下,人生不堪處,向誰傾訴?
書還可以,內容的話感覺還是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更吸引我,這本屬于虐戀類的吧
快遞挺快,書籍無破損 然而手一抖買了兩本??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非常不錯
不是很能理解這種畸形戀。但是短短三萬字能寫得讓人印象深刻也真是不容易。對作者的其他作品有些期待了。
怎么說 建議買其他版本 谷崎潤一郎作品本身很好 但是這本書早中晚期都有啊什么的 我不是特別喜歡
看完了,谷崎有一種罌粟般的魔力,其小說很重口會有不適感卻又想看
谷崎潤一郎的作品好像還沒看過 慚愧 這么大家的作品一定會好好拜讀
谷崎先生的作品都很有他的風格w看完陰翳覺得很有意思要來看他的小說
一直非常喜歡谷崎潤一郎的作品,特別是春琴抄,新版本收入。
最隱秘的人性、最極致的愛情,在施虐與受虐中追求病態的快感。是日本唯美派大師、惡魔主義代表谷崎潤一郎經典作品集。值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