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自從那天安迪談到墨西哥和彼得·斯蒂芬以后,我開始相信安迪有逃亡的念頭。我只能祈禱上帝,讓他謹慎行事,但是我不會把賭注押在他身上。典獄長諾頓特別注意他的一舉一動,安迪不是普通囚犯。可以這么說,他們之間有密不可分的工作關系。安迪很有頭腦,但也很有心,諾頓下定決心要利用他的頭腦,同時也擊潰他的心。
就好像外面有一些你永遠可以買通的誠實政客一樣,監獄里也有一些誠實的警衛,如果你很懂得看人,手頭上也有一些錢可以撒的話,我猜你確實有可能買通幾個警衛,他們故意放水,眼睛注視著其他地方,讓你有機會逃脫。過去不是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情,但是安迪沒有辦法這么做,因為正如我剛才所說,諾頓緊緊盯著他,安迪知道這點,獄卒也都知道
這點。
只要諾頓還繼續審核"外役監"名單,就沒有人會提名安迪參加"外役監"計劃,而安迪也不像錫德,他絕不會那么隨隨便便地展開逃亡行動。
如果我是他,外面那把鑰匙會使我痛苦萬分,徹夜難眠。巴克斯登距離肖申克不到三十英里,卻可望而不可及。
我仍然認為找律師要求重新審判的成功機會,只要能脫離諾頓的掌握就好。或許他們只不過多給湯米一些休假,就讓他封口,我并不確定。或許那些律師神通廣大,可以讓湯米開口,甚至不用費太大的勁,因為湯米很欽佩安迪。每次我向安迪提出這些意見時,他總是微笑著,目光飄向遠方,嘴里說他會考慮考慮。
看來他同時在考慮的事情還不少。
一九年,安迪從肖申克逃走了,他一直都沒被逮到,我相信他永遠也不會被逮到。事實上,我想,安迪早已不在這個世上了,而一九七六年這一年,在墨西哥的齊華坦尼荷,有一個叫彼得·斯蒂芬的人正在經營一家小旅館。
我會把我所知道的和我猜想的全都告訴你,我也只能做到這樣了,不是嗎?
一九年三月十二日。當警衛在早上六點半打開第五區牢房的大門時,所有犯人都從自己的房間走出來,站到走廊上,排成兩列,牢門砰的一聲在他們身后關起。他們走到第五區大門時,會有兩個警衛站在門口數人頭,算完后便到餐廳去吃麥片、炒蛋和油膩的培根。
直到數人頭之前,一切都是例行公事。第五區牢房的犯人應該有二十七個,但那天早上數來數去都只有二十六個人,于是警衛去報告隊長,并先讓第五區的囚犯去吃早餐。
警衛隊長名叫理查·高亞,不是個很壞的人,他和助手戴夫·勃克一起來到第五區牢房。手上拿著警棍和槍,高亞打開大門,和勃克一起走進兩排牢房中間的走道。像這種情形,通常都是有人在半夜病了,而且因為病得太重,早上根本沒有力氣走出牢房。更罕見的狀況是他根本已經病死了,或自殺了。
但這次卻出現了一個大謎團,他們既沒有看到病人,也沒有看到死人,里面根本空無一人。第五區共有十四間牢房,每邊各七間,全都十分整潔——在肖申克,對牢房太過臟亂的懲罰是禁止會客——而且全都空蕩蕩的。
高亞及時個反應是警衛算錯人數了,要不就是有人惡作劇,因此他叫第五區的所有囚犯吃完早餐后,都先回到牢房去。那些犯人一面開玩笑,一面高興地跑回去,任何打破常規的事,他們都覺得很新鮮。
牢門再度打開,犯人一一走進去,牢門關起。愛開玩笑的犯人故意叫著:"我要找律師,我要找律師,你們怎么可以把監獄管理得像他媽的監獄一樣!"
勃克叫道:"閉嘴,否則我會要你好看。"
那人喊道:"我操你老婆。"
高亞說:"你們全都閉嘴,否則今天一整天都待在這里,不準出去。"
他和勃克一間間檢查,一個個數著,沒走多遠。"這間是誰住的?"高亞問值夜班的警衛。
"安迪·杜佛尼。"守衛答道。立刻,整個日常作息都亂掉了。監獄里一片嘩然。
在我所看過的監獄電影里面,每當有人逃獄時,就會響起號角的哭號聲,但是在肖申克,從來沒有這回事。高亞做的及時件事是立刻聯絡典獄長,第二件事是派人搜索整個監獄,第三件事則是打電話警告州警,可能有人越獄了。
例行的做法就是如此,標準作業程序沒有要求他們檢查逃犯的牢房,因此也沒有人這么做。何必如此呢?明明就親眼看到人不在里面。這是個四方形的小房間,窗子上裝了鐵柵欄,門上也有鐵柵欄,此外就是一套衛生設備和空蕩蕩的床。窗臺上還有一些漂亮的石頭。
當然還有那張海報。這時候已經換上了琳達·朗斯黛的海報,海報就貼在他的床頭。二十六年來,同一個位置上一直都貼著海報。但是當有人查看海報后面時——結果是諾頓自己發現的,真是因果報應——簡直魂飛魄散。
發現海報后面另有文章,已經是當晚六點半的事了,距離發現安迪失蹤足足有十二小時,距離他真正逃亡的時間說不定有二十小時。
諾頓暴跳如雷。
我后來是從老柴士特口中知道的,他那天正在行政大樓為地板打蠟,事發當天他不必再把耳朵貼在鑰匙孔上,因為他可以把諾頓的咆哮聽得一清二楚。
"你是什么意思?你是什么意思?他不在監獄里,表示你沒有找到他?這樣你就覺得滿意了嗎?你好找到他!因為我要把他逮到!你聽見了嗎?我要逮到他!"
高亞嘴里咕噥了幾句。
"不是在你值班的時候發生的?那是你自說自話,就我所知,沒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時候逃出去的,或怎么逃出去的,或他是不是真的逃出去了。我不管,我限你在今天下午三點以前把他帶回我的辦公室,否則就有人要人頭落地了。我說到做到,我一向說到做到。"
高亞不知又說了什么,使得諾頓更加震怒。
"沒有?看看這個!看看這個!你認得這個嗎?這是昨天晚上第五區的點名記錄,每個囚犯都在牢房里。昨天晚上九點鐘的時候,杜佛尼還被關在牢房里,他不可能就這樣不見了!不可能!立刻去把他找到!"
到了那天下午三點,安迪仍然在失蹤名單上。過了幾小時后,諾頓自己沖入第五區牢房。那天第五區所有犯人都被關在自己的牢房里,被那些神色倉皇的獄卒盤問了一整天。我們的答案都一樣:我們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見。就我所知,大家說的都是實話,我知道我沒說謊,我們只能說,昨晚所有的犯人回房時,安迪確實進了他的牢房,而且一小時后熄
燈時,他也還在。
有個機靈鬼猜測,安迪可能是從鑰匙孔鉆出去了,結果這句話為他招惹來四天的單獨監禁,這些警衛全都繃得很緊。
于是諾頓親自來查房,用他那一對藍眼睛狠狠瞪著我們,在他的注視下,牢籠的鐵柵欄仿佛快冒出火星了。他的眼神流露著懷疑,也許他真的認為我們都是共犯。
他走進安迪的囚房,到處查看。牢房里還是安迪離開時的樣子,床上的被褥看起來不像有人睡過,石頭放在窗臺上……不過并非所有的石頭都在,他帶走了最喜歡的幾顆石頭。
"石頭。"諾頓悻悻道,把石頭嘩啦啦地統統從窗臺上掃下來,高亞縮在一旁,噤若寒蟬。
諾頓的目光落在琳達·朗斯黛的海報上。琳達雙手插進后褲袋中,回眸一笑,上身穿了件露背的背心,皮膚曬成古銅色。身為浸信會教徒的諾頓看到這張海報一定很生氣,我看到他狠狠盯著海報,想起安迪曾經說過,他常覺得似乎可以一腳踩進去,和海報上的女孩在一起。
他確確實實就這么做了,幾秒鐘后,諾頓也發現了。
諾頓一把撕下海報來。"邪門玩意!"他吼道。
海報后面的水泥墻上出現了一個洞。
高亞不肯進去。
諾頓命令他,聲音之大,整個監獄一定都聽得一清二楚。但是高亞不肯進去。
"你想丟掉飯碗嗎?"諾頓尖叫著,歇斯底里地像個更年期熱潮紅的女人一樣。他早已失去了平日的冷靜,脖子脹成深紅色,額前兩條青筋畢露,不停跳動。"我說到做到,你……你這該死的法國佬!你今天非進去不可,否則就別想再吃這行飯了,以后也休想在新英格蘭任何一個監獄找到工作!"
高亞默默掏出手槍,槍柄對著諾頓,把槍交給他。他受夠了,已經過了下班時間兩個小時,眼看就快超時工作三個小時。那天晚上,諾頓真是氣得發狂,仿佛安迪的叛逃終于揭開他長久以來不為人知的非理性的一面。
當然,我沒有看到他非理性的那一面,但是我知道那天晚上,當暮冬的昏暗天色逐漸變得漆黑一片時,二十六個在肖申克經歷過多次改朝換代的長期犯一直在側耳傾聽,我們都知道諾頓正在經歷工程師所說的"斷裂應變"。
我仿佛可以聽見安迪·杜佛尼正躲在某處竊笑不已。
諾頓終于找到一個值夜班的瘦小警衛來鉆進海報后面的洞里,他的名字叫洛睿·崔門。他平常并不是個聰明人,或許他以為將因此獲頒銅星勛章。算諾頓運氣好,居然碰巧找到一個身材和安迪差不多的人。大多數監獄警衛都是大塊頭,如果他們派了個大塊頭來,一定爬到一半就卡在那里,直到現在還出不來。
崔門進去時把尼龍繩綁在腰上,手上拿了一支裝了六個干電池的大手電筒。這時高亞已經改變心意,不打算辭職了,而他似乎是現場頭腦還清醒的人,找來了一組監獄的藍圖。從剖面圖看來,監獄的墻就像個三明治,整堵墻足足有十英尺厚,內墻、外墻各有四英尺厚,中間的兩英尺空隙是鋪設管線的通道,就好像三明治的肉餡一樣。
崔門的聲音從洞中傳出來,聽起來有種空洞和死亡的
驚悚題材永遠的王者!暢銷霸主 斯蒂芬.金
為人津津樂道的杰出代表作!
同名電影獲奧斯卡獎七項提名,被譽為電影影片之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現代驚悚小說大師。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美國緬因州波特蘭市,后在州立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畢業后因工資菲薄而走上寫作之路。自一九七三年出版及時部長篇小說《魔女嘉莉》后,迄今已著有四十多部長篇小說和兩百多部短篇小說。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其作品是美國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常客,有超過一百部影視作品取材自他的小說,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肖申克的救贖》。
二○○三年,他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杰出貢獻獎",其后又獲得世界奇幻文學獎"終身成就獎"和美國推理作家協會"愛倫·坡獎"的"大師獎"。
在斯蒂芬·金的眾多作品中,以歷時三十余年才完成的奇幻巨著"黑暗塔"系列(共七卷)最為壯觀,書里的人物與情節,散見于斯蒂芬·金的其他小說中。近年來的新作有短篇小說集《日落之后》,中篇小說集《暗夜無星》和長篇小說《11/22/63》、《穹頂之下》等。
目前斯蒂芬·金與妻子居住于緬因州。
春天的希望肖申克的救贖
夏日沉淪納粹高徒
不再純真的秋天尸體
暮冬重生呼—吸—呼—吸
后記
每個美國家庭都擁有兩本書——一本是《圣經》,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小說。
——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
要找到斯蒂芬·金成功的秘密,你得把他跟馬克·吐溫和愛倫·坡作比較——老金的故事擊中了我們每個人心里埋藏著的對神秘事物的好奇心。
——《洛杉磯時報》
老金的小說具有奇妙的可讀性,讀者會瞬間和書中人物對起話來,這是老金成為到的說書人的原因。他的確是說書人的終結者。
——《休斯敦紀事報》
這本書不容錯過,我保障你會一頭栽進去而無法自拔……他創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得讓你幾乎可以感
覺到他們的存在。
——《明尼阿波利斯星壇報》 無疑,《肖申克的救贖》是斯蒂芬·金從事寫作四十年來公認最棒的作品之一,堪稱他的生涯代表作。
——臺灣斯蒂芬·金網站站長 林尚威
看了前面一部分,第一章講監獄里面還不錯,可是為什么第二章就講其他的呢?最后有關系嗎?還沒看完,不過第二章已經不想看了。
奔著第一部分的故事買的,太喜歡安迪了,雖然沒有電影生動,但一樣是經典,值得一看。
經典之作,不過書名應該是四季奇譚,畢竟里頭有四部小說,而肖申克是最棒的一部...希望其它三部同樣精彩
作者想象力奇特,人物描寫很生動,情節也還不錯,有一絲斯蒂芬金慣常的血腥,但還好,還能接受。
這本書最好的故事就是肖申克的救贖這篇,其它那幾篇都是買廋肉搭上塊肥豬肉。無奈。。。
看了電影,又被人推薦這本書,書和電影有不同的地方,其實電影里的局設的比書里描繪的更精妙一些。這本書里有四個短篇故事,還在看,感覺會不錯。
大學時候買過這個,但是只看了肖申克那一篇,后來就弄沒了,再買一次,也是圓滿吧
剛看完第一篇肖申克的救贖,一開始為主角要承擔莫須有的罪責的命運感到不公平,后來又感嘆他的堅持不懈,用自己的才華在監獄那種黑暗的地方得到了別人對自己的尊重那一節給人很大的啟發,讓人感到是金子在哪都能發亮,監獄長不支持他上訴那一段讓人很憤怒,但是主角那時候很冷靜,看到最后才發現其實他一開始就在考慮最終要實施的那個越獄計劃,竟然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來挖那個洞,而且忍著讓人難以忍受的氣味通過了那個洞,文章最發人深省的地方是在監獄那個地方長時間的規律生活讓人在出獄后竟然變的無所適從
電影看了無數遍 還是想看看書 就買啦 包裝看來還不錯 因為買的書太多 沒來得及看內容呢 物流配送也很好 打電話問了地址一直送到家門口
老金的小說具有奇妙的可讀性,讀者會瞬間和書中人物對起話來,這是老金成為完美到極致的說書人的原因。他的確是完美說書人的終結者。
整體上很好,就是紙張稍微暗淡了一點。小說與影劇有點出入,看完小說后,個人覺得覺得電影美化了劇情,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點
這本書是史蒂芬金的四本書——肖申克的救贖和納粹高徒,尸體,呼吸呼吸綜合的,很滿意,就是,,,,快遞太草率了!就用一張塑料薄膜裹著,書的邊角有點變形,心痛!
看完了,挺不錯,原諒我最后一個故事沒怎么看懂不知道要說明什么。前面肖申克,納粹,尸體值得一看,聽說都拍成了電影,多讀書,沉淀豐富自己
書是好書不多說,但人民文學這本的排版真的不怎么樣,字號太小目測小五,目錄等也很簡單,希望能重出個排版好點的版本順便把書名改回去。
這本書的排版很密,行間距、字間距、字符大小都很密,每頁的留白也很窄,閱讀的舒適度受到影響。一開始我都懷疑這是不是正版或者是多年前的老版,結果一看是2016年印制的。有點失望。
喜歡安迪那種有目標并且不放棄希望,最終獲得成功的執著救贖之路!
非常贊!四個短篇小說。最有名的當然是書名這一篇,太深刻了,三個小時大概就能讀完,但保證你讀一遍后還想再讀,總覺得對作者要表達的意思還沒琢磨全琢磨夠,內涵非常豐富而深刻。對小說里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興趣,當然那些姊妹請忽略。如果有時間,再去看看同名電影,電影會表現得更直接更震撼,演員的表演也很不錯。總之,書和電影,都堪稱經典。
驚悚題材永遠的王者!暢銷霸主!同名電影獲奧斯卡獎七項提名,這部小說展現了斯蒂芬·金于擅長的驚悚題材之外的過人功力。書中的另兩篇小說《納粹高徒》與《尸體》拍成電影后也贏得了極佳的口碑。
當當的物流很貼心,書都是用泡沫紙包了好幾層,贊。斯蒂芬 ?金,現代驚悚小說大師,驚悚題材永遠的王者,本書收錄了他的四部中篇小說,其中之一《肖申克的救贖》尤其展現了他驚悚題材之外的過人的功力
因為看了電影而想要看原著的我 似乎沒有太多的耐心看前面的章節 不知道是否因為翻譯的語言不夠吸引我 不過每每看到一些劇情便會想起電影里的情節倒是挺好的 好評啦
早就想看書的,電影看了好多遍,讀完書才發現電影拍得很遵照原著
《肖申克的救贖》看過電影,在過還是再買本書給孩子看看。還清晰的想起了那句:有些鳥注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里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真的是很不錯啊,包裝沒有破損。還沒看完,不過很喜歡。看過電影,早就想買了。最喜歡的是諾頓把海報撕下來的那一幕,百看不厭。那一瞬間,他內心受到的震撼絕不比任何一位觀眾或讀者少,一個人要有多么卓絕的毅力和超群的頭腦才能鑿出這樣一條隧道!這種震撼長久地存在在我的腦海里,這就是它的魅力。
看過電影覺得很震撼,從未想過一個人花費20年的時間越獄,神不知鬼不覺。驚嘆于他驚人的忍耐力,智慧和交際能力,羨慕他那段監獄友情,難得可貴,盡管監獄會磨滅人生存的意志和能力,喪失本心,但是安迪仍能在出獄后選擇返璞歸真,過隨心所欲的船夫生活,生活雖然給了他無所適從的巨大的災難,他用心讓讀者看到了怎樣讓自己過成自己想過的樣子。電影由書改編而成,相信這本書一定給我帶來同樣的文字震撼
一紙文憑不見得就可以造就一個人,正如同牢獄生涯,也不見得會打垮每一個人。自我教育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已經看了很多遍,每次都被感動。這次決定讀電影的小說原著,讀讀史蒂芬金筆下是否會有不一樣的肖申克。文學與電影,一個談論的話題。希望閱讀帶給我感動,也帶給我啟發。
無限的正能量,電影雖然已經很經典,不過原著也是必讀的,讀書,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每個人的年齡,生活環境,經歷不同,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讀者頭腦中確會有不同的景象,我想這就是讀書區別于影視作品的獨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