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格文(JohnLagerwey),畢業于美國密歇根大學,1967~1975年間曾在荷蘭萊頓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大學學習,197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自1977年起成為法國遠東學院(EFEO)的成員,主要從事道教研究工作,后在法國高等實驗學院(EPHE)從事教學和科研活動。
總序I
前言I
及時節內陸的客家與臨海的閩南1
第二節白楊源:徽州傳統村落社會54
第三節許村:徽州的家族文化與歷史78
第四節婺源:村落宗族、經濟與民俗132
第五節里東鄉:歙縣傳統農村社會209
第六節歙縣:宗族與民俗241
三)民俗
在秀篆,“阿娘”即觀音,可以追溯到最早帶著她的偶像來開基的移民。拜觀音的廟有三個,俗稱“三姐妹”,都建在秀篆的風水寶地。最小的妹妹也是最靈的,其廟建在整個秀篆的水口,1783年興建,周圍官陂、霞葛、饒平的人都會來拜。第二個重要的神廟是五顯帝,是李姓“愛扛”的菩薩。五顯帝最重要的廟宇即青龍庵,是李姓第六世祖李涼峰在隆慶年間興建的。原來李涼峰有個朋友廖弼,他在屏山西坡找到了一處吉穴,可以建庵,可當他把此事告訴李涼峰時,在李家做客的一個呂姓外甥聽到后立即回家通報,第二天清早呂姓就在屏山西坡找到此穴建墳。于是,廖弼就叫李涼峰到屏山東坡去建庵,并說讓和尚每月十五日做儀式,用鐘鼓齊鳴把屏山的龍脈氣勢爭回來。所以當天晚上,李涼峰就到附近的五顯帝廟把神像搬到東坡上,第二天早上制造輿論,說五顯帝顯靈,要選在這個地方建庵。到了萬歷初年,廟已建好。
一個77歲的退休老師李樹林講了好幾個故事,說明這個五顯帝凡遇到有強盜來搶劫,都會派出陰兵來保護李姓。五顯帝由青龍山的十個村子輪流供奉。據89歲的李應炮回憶,他小時候曾看到十個村輪流扛菩薩。“上從泉源,下至水口”,這句話也差不多代表沿著青山溪兩岸十個村子的輪流次序。青龍山上游的及時個村子即林田村,有一個叫李日悅的,他講了一個故事。清末,一個來自官陂的信徒因遇暴雨迷了路,被李昆告殺害。李昆告偷偷把尸體埋葬,后來家里一直不順,他自己也死掉了,太太再嫁,剛好嫁到被害人的村子里。有一次,她無意中講出前夫家的故事,一個旁聽者得知此事原委后就開始告官。可是有一個很出名的訟師李伴仙馬上叫李家人把尸體挖出來改葬,因此官府派人來查找不到證據。過了好多年,李姓人對是否仍把官司堅持下去出現了爭議,后來有人提出去求五顯帝指示,結果五顯帝說會贏。而這時剛好運氣好轉,官陂人決定不再打官司,李姓人于是就用原來打官司的錢買了田地,并將此用于每年的五顯帝廟會使用,以表示感謝。這個廟會停止了五十年,至1986年恢復。2006年,李日悅當廟會的會計。臘月二十二日早上扛神,當天半夜設席,里面有十八桌供品,廟外有一百一十二頭豬、八只羊供于木架上。二十三日早上祭拜,由住廟老和尚的曾孫賴良州起師、請神,李日悅讀祭文。
秀篆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游敢生,黃敢死,姓李愛扛五顯帝,是說黃、游二姓繁衍快,每年在宗祠辦(男)丁桌,特別隆重。黃姓則有孝義會,對去世老人做夜燈,請和尚超度、擔經,女性身故則破沙墩(地獄)。官陂長林寺每年七月十五要為順治年間鄉民暴動中犧牲的將士做一場超度。官陂的醮會由道士來請鬼,和尚來超度。這個儀式可能是建寺的道宗禪師所創。建于1567年的龍光庵位于主龍脈龍口上,據說建庵是為避免各村爭奪,維持公眾利益。
霞山堂則原是一所私塾,因一次漲水漂來一尊關帝而改建成廟。每年正月初二至初七,張廖氏七房人輪流游神。上龍庵屬多姓多村的寺廟,供奉注生娘娘和陶祖(男生殖器陶塑)。長久無生育的婦女喝一碗洗過陶祖的清水便可有孕。靖天宮原只是一塊蛇頭大石。有一年,一位從臺灣回來的張廖氏后人把護身用的靖天大帝香袋掛在從石縫中長出來的小樹上,他準備回去時香袋說要留下,于是靖天大帝成為三個屋場之福神。一次求雨應驗使靖天大帝成為全官陂共信的神明。一位乩童表示這位靖天大帝就是三國時的劉備。
霞葛五顯廟建于1403年,由黃氏二世祖倡建,1708年詔安知縣改成鄉約所,下廳供奉與反清復明鄭成功一起作戰的劉相公將軍和黃調陽都督,二人均受到南明的追封。鎮龍庵始建于1584年,由黃仕陽倡建于墟場。傳說此地原是風水先生替沈氏點的墓地,霞葛民眾得悉后,偷偷把五顯大帝雙靴脫下,從穴地倒印靴模同村,以此說明神明自選靈穴,沈氏只好作罷。廟中有大明都督黃調陽提的“精忠洪門”之匾額,表示這座廟宇以前也是天地會活動的一個據點。1949年前每年七月十五都由管廟的和尚替抗清復明的亡魂超度,同治年間南陂村發生天花瘟疫,因抬龍山巖觀音游村而得止。光緒年間在詔安知縣的協調下排定每年正月初二到二月初二迎請龍山巖觀音的次序;每年的正月二十輪到南陂村,在一年內新婚的新郎會爭相迎抬,以庇佑早生貴子。
官陂和霞葛都提到一個特別的習俗,老人歸天時會抓來一條狗,用容易摔破的碗打飯給狗吃,并趁狗不備時把碗摔在狗頭上,聽到狗叫子孫方可放聲大哭。在官陂,老人“過身后”要請香花和尚來超度,出殯前24小時和尚手提雄雞,拳握紙錢、信香和瓷碗,碗中放糖果、餅干、米和鹽,從亡者住房開始由內向外一邊撒米、鹽,一邊念冗到三岔路口,倒扣瓷碗,名曰“送煞”。第二天早上出殯,下午回來紙靈牌放人紙靈屋,香花和尚開始超度。靈牌放滿三年,要在紙靈屋四周灑一圈米酒,然后焚化,以免惡鬼哄搶。紙靈牌則用黑紗蓋上,送到小房祠堂,并在門神前上香求準人祠。人祠后紙靈牌焚化,紙灰放人堂前香爐內,另用新毛筆把朱砂點在新靈牌上,再把毛筆丟到祠堂屋頂上,靈牌才送入祠堂神龕中。
在霞葛,老人歸天后,后人要到附近掘一株連頭帶尾的竹子,把竹子尾巴透向天井、窗戶或從瓦房中透出一洞,讓竹子伸向天空,以示把晦氣帶到天涯海角,子孫繁榮。人殮蓋棺時要先留下一條縫,和尚高叫一聲,然后把事先準備的、用來避邪的香草水、鹽和米拋灑在屋內,再用雞冠血畫符,貼在棺木頭上來止煞。釘棺時要從棺頭到棺腳,下午下葬。
華南民俗的深入考察之作
好書好書!
不多說,好東西
專業度高,內容翔實,嚴謹
這個還沒仔細看,但是包裝精美
經常在當當網上購書,當當網發貨及時,書注重品質,一如既往的好!!
書本寫得不錯
好書好書,值得收藏
很有意思的書。
內容不錯,下了很大的功夫,傳世經典著作
似乎只是零散文章
算不錯,是個田野報告的性質,研究歸納得觀點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