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邊緣人偶記圖書
人氣:30

邊緣人偶記

一個人的中國史及國際史。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西方研究中國國際化歷史的著名學者徐國琦先生的傳記
  • 所屬分類:圖書 >傳記>自傳  
  • 作者:[徐國琦]
  • 產(chǎn)品參數(shù):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220101830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7
  • 印刷時間:2017-07-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shù):--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這是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西方研究中國國際化歷史的著名學者徐國琦先生的一本傳記。作者從個人的不凡經(jīng)歷入手,通過個人讀書、寫書、教書等角度,為讀者提供了一種與眾不同的人文及人生風景線,揭示出1960年代迄今這個非凡時代中中國與世界的巨大變遷。并通過其個人人生和學術經(jīng)歷以及對世界和中國的獨到觀察和研究,來展示中國與國際社會復雜多變的國際化歷史歷程。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作者以個人的經(jīng)歷、閱歷、人生感悟為經(jīng),揭示周圍世界之緯。經(jīng)天緯地,用個性化的筆觸,展示一位受中西文化深層熏陶下的國際學人的文化人生、炎涼世態(tài)、及在浮華世界下的“手揮五弦,目送歸鴻”之心無旁騖的平靜書齋生活,和處處溢于言表的甘于寂寞的邊緣人心態(tài)的心路歷程。相信讀者閱讀這本小書后,不僅能激起奮發(fā)向上的意志,并能讀出異樣的中國與世界。

編輯推薦

●個人的人生經(jīng)歷往往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的時代背景,該書的每一部分都展現(xiàn)了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與命運抗爭的情況。 ●既是作者一生的精彩記錄,也是與作者同時代人的人生寫照。

作者簡介

徐國琦,安徽樅陽人,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香港大學教授。從1990年代開始,即在海外讀書、教書和寫書,腳踩東西文化,手寫國際文章。系西方著名國際史和跨國史學者。

目錄

自序

及時記 讀書記

我是樅陽縣高考狀元,發(fā)榜后,縣里立即通 知白柳派秘書通知我馬上準備體檢。 我記得很清楚,當天我正在田里干農(nóng)活。母 親得到消息后大聲喊我回家。待我把腳上的 污泥洗了,因家里特別窮,連一件像樣的衣 服都沒有,還找堂兄臨時借了件襯衫,隨后 立即坐公社安排的卡車到離家30里地的湯溝 鎮(zhèn)體檢。

不讀書

上大學

到南開

出國去

博士論文

第二記 寫書記

在西方要出版專著不容易,尤其是在大學出 版社出書更難。因為著名的大學出版社,不 管是他們約請的稿子,還是自己投稿的,首 先要得到至少兩位審查者的匿名推薦才能出 版。兩位匿名審查者是由出版社自己找人, 作者并不知情。有時審查者也可能是與作者 看法截然對立的人,不認同作者的學術觀點 或研究,其評價和書稿的下場自然可想而知。

及時本英文專著

奧林匹克之夢

“苦”與“力”

中國人與美國人

一本意外的書

第三記 教書記

美國的大學系統(tǒng)主要分三類,及時類是所謂 的研究型私立大學,像哈佛或耶魯,雖是私 立學校,但名氣響亮。第二類是公立大學, 像柏克萊、密歇根、威斯康星這種公立大學, 也以研究為主。第三類就是私立文理學院, 這類學校通常只收本科生,講求精英教育。

哈佛的“執(zhí)教”生涯

在美國正式執(zhí)掌教鞭

移師香港大學

第四記 師友記

這里之所以一再用“入江昭先生”之稱呼, 實際上有兩個用意,一是仿照魯迅先生以 “藤野先生”為題,記述他在日本留學時的老 師藤野先生。……入江昭先生不就是另一位 藤野先生嗎?只是入江昭先生的貢獻、影響、 學術成就遠遠不是魯迅的藤野先生所可比擬 的。入江昭先生是學界的開拓者,是世界級的學術偉人。

一代宗師入江昭

國際政治學大家亨廷頓

書生 俠客 出版商張建德

詩人王玉華

第五記 人物記

費正清以頑強的精神開始了他中國學研究的 漫長生涯。教鞭初執(zhí),他即提出新的學術主 張,像意大利哲學家及歷史學家克羅齊一樣, 認為一切真歷史都應該是當代史。……費正 清決心以哈佛為陣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建 立一個全新的中國學研究模式,來達到他所 說的中國學和他個人學術生涯的“輝煌時 刻”。

美國漢學界巨人費正清

霍布斯鮑姆的時代及其宿命

許地山與香港大學

第六記 邊緣記

小時候對被斥為邊緣人感到無奈,年輕時對 被貶為邊緣人感到憤怒,現(xiàn)在我對自己主動 當邊緣人感到十分平靜,甚至有些慶幸和驕 傲。回首前塵,檢點從邊緣到邊緣的點點滴 滴,雖百感交集,但還是有些欣慰的。

我是誰?

世界公民?

永遠的邊緣人!

鳴謝

在線預覽

在美國正式執(zhí)掌教鞭

前面提到,我到哈佛讀書時,哈佛歷史系平均拿博士學位的時間至少10年,我于1991年春報到上課,到1999年春天畢業(yè),才“八年抗戰(zhàn)”而已。我還長時間在哈佛的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做研究生級別的研究員,并且有自己的辦公室。我自1994年開始為哈佛幾位大師級教授做助教,可謂財源滾滾,加之以學生身份享受哈佛世界圖書館及講座,我當時真的是樂不思蜀,毫無必須馬上畢業(yè)的壓力。更重要的是我從這些真正的大師身上取得不少真經(jīng),學到不少教學方法和技巧,這對日后我在美國以教書謀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幫助。只是因為怕自己的孩子覺得爸爸在哈佛念了兩個世紀的書才畢業(yè),覺得很不光彩,我才趕在1999年畢業(yè),總不能等到21世紀開頭才畢業(yè)吧。所以我終于在跨入21世紀前的1999年告別了哈佛的學生生涯。

要畢業(yè),就要找工作。為老馬做了好幾年助教,我不僅把他當成我“mentor”,更當成我的朋友,當成能真誠指點迷津的“諍友”,所以我當然找老馬問前程。老馬說,你有三個選擇:做學問,賺錢,還是要呼風喚雨做官。做學問,老實待在美國;要賺錢,到香港教書,因為香港的薪水高;要想吆三喝四,回中國,在那里有做官的可能。老馬之識途,由此可見一斑。得到老馬的“三句箴言”后,我堅定了在美國教書的信心,決定在美國“教書育人”。

1999年我找工作時,整個美國就業(yè)市場環(huán)境不好,歷史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很多人找不到事做,若有學校要人,也經(jīng)常是兩三百個人競爭一個位置。入江昭教授在其學術自傳《我與歷史有個約會》中,也提到他的一位的芝加哥大學博士生畢業(yè)后很長時間未能找到教授工作,不得已開了整整一年出租車維持生計。身為外國學生,我還面臨簽證問題,連開出租車的機會都不可能有。在美國找大學歷史方面的教職有幾個步驟,其一是看哪兒聘人,然后送求職信和簡歷,說明自己是這一職位最合適的人,以及為什么對這個工作有興趣。美國歷史學會每年1月初開年會,如果用人單位對你感興趣,通常會邀請候選人到這個年會上進行 “年會面試”,一次可能面試七八個人。然后再選兩到三個人進入校園面試,即到學校去面試。在學校面試一般是要試講的,求職者會有一次試講并同學校和系里的負責人見面。

記得我“八年抗戰(zhàn)”終于獲得哈佛博士學位后,為了找工作,我同時申請了美國史及中國史方面的教職。因為我在哈佛的正式專業(yè)為美國史,博士資格考試的四個專業(yè)又分別包括美國史(梅教授主考),美國史/國際史(入江昭主考),中國近代史(柯偉林主考)和中國古代史(包弼德主考)。我的博士論文的三位指導老師中有兩位為美國史專家,即入江昭先生及梅教授。第三位是哈佛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家柯偉林教授。博士論文是關于中國與及時次世界大戰(zhàn)及兼顧中美關系歷史,因此我畢業(yè)找工作時就打算在這兩個行當都碰碰運氣。當時由于美國史專業(yè)職位僧多粥少,要人學校少且大多處于偏僻地方,競爭尤其激烈。在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時常聽說一個美國史的教職,會有多至幾百人競爭。我工作后參加了我所在學院的美國史教職的遴選委員會,也發(fā)現(xiàn)我們一個美國史教職的助理教授位置,竟然吸引了300多份求職信,其中不少是極其的學者。現(xiàn)在想來,我在1999年申請美國史位置的求職申請大多泥牛入海就在情理之中了。

幸運的是,一些大學對我受過美國史及中國史兩個學科雙重訓練的背景似乎很感興趣,另外我好像還會教書,因此垂青于我,很快給我寄來了聘書。我比較各校的條件后,最終將目標鎖定在兩個學校。一是當時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學、聲譽極佳的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其在1999年加拿大著名雜志Maclean's上的排名好像是及時,超過了多倫多大學。皇后大學聘任教師可謂嚴格。記得我去面試時,全系20多位教授圍成一圈,每個人都帶著提前商量和準備好的問題,將我圍坐在中間進行面試。因有兩位教授在國外不能出席,我的面試還要錄音,以備他們查考。由于我的表現(xiàn)不錯,加上給我工作的其他幾個學校一直催我早日定奪,Queen's University便以最快速度做出決定,正式聘任我為tenure-track助理教授,并愿意提供50萬加元為學校圖書館購置我想要的圖書。我感興趣的另一所學校是位于密歇根州的著名文理學院Kalamazoo College。該校是以長期性講座頭銜聘我的,而且我是該講座的及時個座主。

兩校性質不同,一個是研究型大學,對我的就任極其重視且寄望很大。另一個為側重本科教學的文理學院,但有講座頭銜。我不禁躊躇起來,因為選哪里都有利有弊。Queen's University名氣大,側重研究,如果能生存下來,就算名校教授了。但如果我到加拿大,盡管Queen's University給我的工資很高,但交的稅也高。我算了一下,我工資的51%將會用來交稅。在加拿大買房子的貸款不能抵稅,Kingston的房子又很貴,我有三個孩子,必須買大房子,這樣看來,我的經(jīng)濟條件不會很好。另外,Queen's University在加拿大是名牌大學,我去之后必須全力建立該校Modern China這個學科。作為新教師又要兼顧學科發(fā)展,又要養(yǎng)家糊口,又要出人頭地,我覺得壓力很大。

我孤陋寡聞,在申請教職之前,從未聽說過Kalamazoo College或Kalamazoo。后來才知道Kalamazoo這一地方還很有名,1942年好萊塢電影Orchestra Wives里有一首歌 I got a gal in Kalamazoo在美國非常出名。有幾句歌詞是這樣的:“A,B,C,D,E,F(xiàn),G,H,I got a gal in Kalamazoo.Don't want to boast but I know she's the toast of Kalamazoo。”但申請工作時我并不知道這些,只是因為看到該校聘人,就漫天撒網(wǎng),送了投名狀,沒想到一炮打響。

先說一下美國的高校體制。美國的大學系統(tǒng)主要分三類,及時類是所謂的研究型私立大學,像哈佛或耶魯,雖是私立學校,但名氣響亮。第二類是公立大學,像柏克萊、密歇根、威斯康星這種公立大學,也以研究為主。第三類就是私立文理學院,這類學校通常只收本科生,講求精英教育。密歇根州的Kalamazoo College就屬這類文理學院。它只收本科生,但學生特別,課堂師生比例很小,學生和教師的比例是10∶1。美國許多名人出身于這種小而精的文理學院,如2016年的總統(tǒng)候選人希拉里 克林頓和大名鼎鼎的宋美齡就畢業(yè)于位于麻省的衛(wèi)斯理女校,蘋果公司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曾就學于Reed College。研究型大學和文理學院的較大區(qū)別就是前者重研究,后者重教學。

美國的文理學院和著名研究型大學一樣均屬,在美國社會受到同等尊重和承認,只不過分工各有不同。顧名思義,研究型大學側重研究生培養(yǎng)及高端研究,文理學院則在本科教育方面的質量比名牌研究大學甚至還更勝一籌。許多文理學院畢業(yè)生在就職或申請研究生院時比起名牌研究型大學畢業(yè)的本科學生來說不但沒有劣勢,在很多情況下更受青睞。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接受了的本科教育。我也奉勸國內學子及家長在考慮就讀美國學校時,千萬不要忽視美國的文理學院。對于國內學子來說,竊以為文理學院可能為更好選擇,因為它們更重視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及個人關注。和國內的許多人一樣,我當時也對美國的文理學院了解甚微。

在研究型大學工作尤其要有專著,研究成果好以獨創(chuàng)思想見長。它的評鑒很簡單,如果你得到的位置是終身職,美國一般是先給受聘者三年合同,如果這三年你生存下來了,合同會再續(xù),到第六年或第七年校方還不想解雇你的話,就會給你終身職,不給你就得走人。研究型大學或非研究型大學對終身評估都有三方面的考量,即研究、教學和服務。研究型大學視研究為及時,教學型學校則是教學及時。但無論如何,這三大要素都很重要。研究型大學拿終身職,一般是憑出版博士論文。美國學界的“不出版,即淘汰”,顯現(xiàn)的是對學術的一種敬業(yè)態(tài)度,研究是學者的身家性命,是一輩子的事。在非研究型的大學任職可能發(fā)表幾篇論文就足以獲得終身職了,但在教學上一定要過得硬。就整體而言,美國的評鑒機制相當公正、透明,有多年積累的行之有效的規(guī)范程序。

當時為了了解美國大學內幕并為自己的決策做參考,我曾經(jīng)仔細拜讀過哈佛大學Henry Rosovsky在1990年出版的 The University:An Owner's Manual一書。Rosovsky是哈佛大學頂級教授,其頭銜為The Lewis P.and Linda L.Geyser University Professor。任何哈佛教授的頭銜有別人姓名再加University字樣,表示此人已到頂級,享有哈佛在學術上所能給予的較高榮耀。迄今為止,在哈佛能享此殊榮的可謂鳳毛麟角。此外,Rosovsky曾擔任哈佛文理學院院長長達11年之久,其后還成為哈佛較高權力機構Harvard Cooperation成員。以其經(jīng)歷及閱歷,他對美國的高校當然了如指掌,談起來如數(shù)家珍。該書可謂任何一位要在 大學生存及發(fā)展人士的必讀著作。在有關研究生章節(jié)中,他寫道,一位初出茅廬的博士尋找工作時如有選擇,好選擇研究型大學。因為將來要從文理學院跳到研究型大學會很難。Rosovsky在書中用黑體字寫道,剛獲博士學位者,“在挑選及時份工作時,應盡可能選好的學校,即使這樣的選擇可能導致一時經(jīng)濟上的損失,即使意味著晉升的可能更為渺茫,也應在所不辭。”

此書的建議是要我到研究型大學了,但我還是舉棋不定。不得已,問老師。我在做決定之前,自然前去征詢入江昭及梅兩位教授的意見。梅生于美國德克薩斯州,個性顯然是心直口快,快人快語。聽完我的處境后說,這根本不是問題,到研究型大學去,沒有什么好考慮的。梅的看法實際上很有道理,他的說法與Rosovsky如出一轍。梅認為先去再說,因為要從不好的學校跳槽不容易。入江昭教授在我征詢他的意見時同樣斬釘截鐵:謝絕研究型大學,到那個給我講座頭銜的文理學院去。但他并未給出詳細理由,只說這是一所好學校。我也不敢多問,兩個我最信任的老師的建議還是沒給我解決難題。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入江 昭教授也鼓勵我到Queen's University的話,我無疑會做此選擇的,但他給出了相反的建議。

幾經(jīng)掙扎和反復之后,我最終選擇到密歇根州的文理學院任教。之所以選擇Kalamazoo College是出于幾個考慮:及時,它提供一個endowed chair的講座頭銜,我是該校第八個所謂有endowed chair的人。我倒不是追求虛榮,但講座教授的好處是每年有固定的研究經(jīng)費,因而我不必再花時間和精力去申請經(jīng)費;經(jīng)費由我自己控制,不受其他任何人支配,同時我也不會遭人嫉妒,因為研究經(jīng)費是屬于這個講座職位的。第二,Kalamazoo College位于密歇根州的一個小城,這個地方物價很便宜,比較安定,適合孩子尚小的家庭居住。另外我聽說它還有自己品牌的啤酒。Kalamazoo College以教學為主,又有研究經(jīng)費,我在那里進可攻,退可守,進退自如。如果我有動力做研究,有固定研究經(jīng)費為后盾;如果我喜歡純教學生涯,因這是一個endowed chair,被解雇的機會也比較小。最關鍵的是這地方物價很便宜,我可以買得起大房子。還有就是我個人秉性是那種“寧為雞頭,不為牛后”的人,與其守在高消費地區(qū)的名牌大學,給人當牛做馬的使喚,又是銀行的奴隸,倒不如到一個小學校去呼風喚雨,不受人支配。所以如果為了留在研究型大學而不惜做牛做馬七八年,非徐某人性格。此外,對入江昭教授的信任也是我選擇此文理學院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不按常規(guī)出牌及逆向思維也是本人性格之一。阿Q精神可能也扮演了一定角色。要知道在當時能找到一份所謂有終身職的美國人文學科教職已經(jīng)相當不容易了,何況剛畢業(yè)就能找到有講座頭銜的終身職教職!走在難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這實在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博士一畢業(yè)就得到這樣的職位,不僅在當年哈佛歷史系未有第二例,可能在全美也是不多見的。我當時自信地認為,如果我能做出研究成績,不管在哪里,哪怕是在文理學院,將來也會有出人頭地或者跳槽的機會。如果我做不出很好的研究成績,那么即使在研究型大學也是濫竽充數(shù),日子難免不好過。茍如此,不如留在文理學院教書育人,同時不但不受博學教授及銀行欺辱,還可享受住美國豪宅的待遇,不可謂不是上策。但假如沒有入江昭教授堅定的直言建議,我可能還會為抉擇煞費周折。

如果說我1991年陰差陽錯地投到入江昭教授門下攻讀博士學位是奠定我一生賴以謀生的學術基礎的話,那么入江昭教授1999年在我因到哪里就業(yè)舉棋不定時的一語定乾坤,則決定了我未來十年的安身立命之所。為感謝入江昭教授的教育和知遇之恩,我剛到Kalamazoo College不久,就聯(lián)合我的同事David Strauss斗膽向校方提出贈予入江昭教授Kalamazoo College榮譽博士學位的建議。我的提議被歷史系的博學同事附議,并得到校方的批準。2001年入江昭教授到Kalamazoo College接受榮譽博士學位,并發(fā)表演講。我代表學校撰寫并致賀詞,并在賀詞中引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描述他。在這篇賀詞里我特別強調了入江昭教授的三大美德或貢獻:一是真正意義上的“先生”;二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是一代宗師及國際史的開山鼻祖。當時忘記提的是他的第四大美德“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是孔子的自狀,更是入江昭教授始終遵循的準則。按照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的說法,孔子生日應為陽歷10月20日,而這24小時恰恰也是入江昭先生的生日。當年蔡元培等人贈給美國哲學家杜威“美國的孔子”之美稱,我們則有一百個理由稱入江昭先生為國際版的“孔子”。我在致辭時還開了入江昭教授的玩笑。我說:“幾年前您給了我哈佛學位,我因此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我希望今天我們給您的學位也可以幫您找到一個好工作。”

入江昭先生在Kalamazoo時,我們有時間長談,我問他為什么當初建議我到Kalamazoo College教書。因我對入江昭教授特別尊敬,他的建議對我至關重要,但我對入江昭教授為什么給我這個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決斷性的建議一直感到好奇。他究竟對這個我可能終老一生的文理學院知道多少?在閑談中我才發(fā)現(xiàn),他對這個學校不僅了解,而且入江昭夫婦還曾到該校做過學術研究。Kalamazoo College建于1883年,曾經(jīng)有好多日本學生來此求學,其中包括日本著名作家永井荷風。入江昭教授夫人的博士論文便是研究永井荷風,所以他們夫婦曾多次到Kalamazoo查找資料數(shù)據(jù)。入江昭教授夫人后來在1990年代還把永井荷風基于在Kalamazoo College的讀書經(jīng)歷所寫成的小說翻譯成英文發(fā)表。此外,直到我前幾年讀入江昭教授自己的回憶錄時,我才意識到他有很深的文理學院情結。入江昭教授在美國讀本科時是在距費城不遠的一個文理學院(Haverford College)讀的,因此他對文理學院的優(yōu)越之處有深刻的個人體會,一輩子念念不忘。我真是非常慶幸有入江昭教授在我找工作的關鍵時刻能為我規(guī)劃出一個選擇。

來到Kalamazoo College后,我覺得我的選擇是對的。作為密歇根學費最貴的學校,這里的學生極其。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還說,君子有三樂,其中一樂即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就有這種“患”和“樂”。我喜歡教書,尤其喜歡教聰明的學生。Kalamazoo College還有一個開風氣之先的地方,就是它的K - Plan。早在1960年代Kalamazoo College就開始重視送學生到國外學習,學生在國外學習的時間從半年到一年不等。其80%的學生都有海外游學的背景。記得2003年我就任Kalamazoo College的International Studies Committee主席時,Kalamazoo College的Study Abroad Program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志評為2003年全美大學及時。現(xiàn)在似乎全世界所有學校都已意識到海外游學背景的重要,但Kalamazoo College早就獨領風騷幾十年了。

Kalamazoo小城盡管不大,但也有兩所大學,除Kalamazoo College外,西密歇根大學也坐落在此,兩個學校一墻之隔。世界著名的制藥公司The Upjohn Company和Pfizer,Inc.都曾在Kalamazoo立足。我在Kalamazoo期間,有不少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在Kalamazoo為Pfizer,Inc.工作。

我在Kalamazoo College的講座職叫陳文昭講座教授。陳文昭先生,山西人,軍人出身。“二戰(zhàn)”期間被國民政府派到美國讀書,后留在美國工作。他長期擔任Kalamazoo College的副校長并一度過校長,德高望重,深受校友和社區(qū)尊重。他退休時,Kalamazoo College特地設立長期性陳文昭講座教授一席,以示表彰和紀念。我到校后,陳先生夫婦對我照顧有加,為我在學校和社區(qū)站穩(wěn)腳跟不遺余力。每年的7月他都邀請我們一家吃飯,為我們都出生于7月的三個孩子過生日。通過他的引薦,我還認識了當時任西密歇根大學教務長的Tim Light教授和當?shù)刂つw科大夫兼書畫家王聞善先生等。因為陳文昭先生的鄭重推薦,他們都對我以朋友視之。Light教授為著名漢學家,中文極好。因為繼承了大筆遺產(chǎn),家境殷實。他曾經(jīng)當過Kalamazoo College的教務長,對Kalamazoo College極有感情。當他后來得知我可能離開Kalamazoo College時,曾托其夫人問我,怎樣才能留住我,他可以盡一切努力。只是當時我主意已定,覆水難收了。但對他們的深情厚誼我還是特別感激的。

同事和校方對我也很尊重。我剛到Kalamazoo College報到時,即發(fā)現(xiàn)我的辦公室里有校長Jimmy Jones送的一瓶品質法國葡萄酒,并附有卡片,竭誠歡迎我到Kalamazoo College工作。我2005年評鐵飯碗時,教務長Gregory Mahler和校長Bernard S.Palchick不僅在董事會3月投票前的2005年初即雙雙告訴我他們已正式向董事會推薦我獲終身教職,Mahler還在董事會正式通過后的現(xiàn)場,立即給我打電話報喜。校長 Bernard S.Palchick在給我的正式信件中告訴我,在2005年3月12日陳文昭夫婦與我的三個孩子上午8點54分董事會一致通過我的終身教職申請,并在信中寫道:“Again,I will cherish your well - deserved promotion as a high point of my watch.”意思是說,我名至實歸的晉升和獲得鐵飯碗是他做學院校長的一個亮點。學院院刊 Lux Esto和學生報紙 the Index對我獲得終身教職均以頭版顯著位置加以報道。

我在Kalamazoo College 10年,可謂如魚得水,過得很愉快。學院和小城對我都禮遇有加。2008年我的《奧林匹克之夢》一書出版后,城市報紙 Kalamazoo Gazette在頭版以最顯著位置加以報道。不過陳文昭先生一直有個擔心,他老人家?guī)状螌ξ艺f:“Kalamazoo is a small pond,you are a big fish.”翻譯成中文就是說,“你終究是一條大魚,此地是一個小水塘,遲早會容不下你。”他預計我可能會離開。誠如陳先生的預見,我在2009年真的離開了。

網(wǎng)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xyfeloi**的評論:

非常非常好

2017-11-14 03:39: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書,值得一看,版本不錯,物流迅速,值得點贊。

2017-08-22 18:08:45
來自愛書就**的評論:

多年來,當當帶給我發(fā)現(xiàn)好書的驚喜、購買好書的快樂、閱讀好書的愉悅和收藏好書的滿足。當當是愛書人的明燈、向導和天堂。當當是我友,我是當當友。感謝當當!為當當點贊!

2017-08-23 21:05:07
來自yang釗**的評論:

整體感覺不錯,性價比超高,包裝不錯

2017-08-24 20:15:37
來自yangyon**的評論:

看的很投入。好得很

2017-08-25 20:35:00
來自知識販**的評論:

收到貨后特意和書店的對比了一下,沒有發(fā)現(xiàn)和書店的有什么不同,裝幀印刷都非常好,相信是正版的,還比書店便宜好多。物流也相當?shù)目臁H宸郑院筚I書就找當當了。

2017-09-08 14:41:54
來自jmjt**的評論:

好書 大家學的小書

2017-09-09 13:12: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值得閱讀收藏

2017-09-14 09:06:10
來自gqa777**的評論:

聽完徐老師講座后買的!

2017-10-15 10:49:0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看看再說吧

2017-10-19 16:37:5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不錯,正在讀,經(jīng)歷引起興趣,內容誘發(fā)思考

2017-11-04 13:05: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評!很好!

2017-11-08 17:56: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邊緣人偶記 這本書的品相非常完美,我很喜歡,書中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共鳴!!!

2017-11-01 20:37:4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阴县| 丹棱县| 定西市| 桑植县| 湘潭县| 涟源市| 望谟县| 巫山县| 定陶县| 桃园县| 齐齐哈尔市| 庆元县| 清河县| 西乡县| 镇雄县| 岳池县| 苏尼特右旗| 芦山县| 九龙坡区| 灵川县| 成武县| 东宁县| 苏州市| 三都| 旅游| 徐水县| 清河县| 奉贤区| 靖江市| 玉门市| 崇阳县| 余干县| 台南县| 安岳县| 武平县| 同江市| 平安县| 清水河县| 临夏县| 莎车县| 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