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桃之夭夭——花影間的曼妙旅程圖書
人氣:51

桃之夭夭——花影間的曼妙旅程

(考證花卉名字的由來,詳解相似種的辨析,引述詩詞歌賦里的花卉,鉤沉古人與花的典故。百道網中國好書榜,中國圖書評論協會中國好書榜·新知類)
  • 所屬分類:圖書 >科普讀物>生物世界>植物  
  • 作者:[王辰] 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100104708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7
  • 印刷時間:2015-07-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結合科學與中國傳統文化,交融古代與現代博物學視角,《桃之夭夭》給我們帶來了認識傳統花卉的一種全新視角。對這些傳統花卉,書中詳述了她們中文名字的由來,記錄了她們在詩詞歌賦里傳遞的悲喜憂傷,以及古人與她們情感交織的典故,此外,亦披露了作者與她們邂逅相遇的故事。這些內容,或清新,或厚重,同時兼具現代都市生活的情調和傳統經典的美。伴隨著文字的引領,讓我們得以重拾身邊的美好和大自然的詩情畫意。

編輯推薦

以傳統的觀花植物為主線,連接歷史與文學,將人世間的芬芳與風雅,娓娓道來。

作者簡介

王辰,筆名天冬,1981年生于北京,科普作家,自然攝影師。

北京師范大學植物分類學碩士,現從事科學傳媒相關工作。

曾出版《華北野花》、《中國濕地植物圖鑒》、《親近野花野草》、《聆聽樹木之語》等十余部圖書,發表科普文章四百余篇。游走于城鎮與野地之間,接受荒郊野嶺與繁華都市的雙重磨礪。

目錄

目錄

其一 迎春

先折東風及時枝 1

其二 桃花

人面桃花相映紅 9

其三 木瓜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17

其四 櫻花

記得花開雪滿枝 23

其五 丁香

丁香空結雨中愁 31

其六 海棠

艷妝一出更無春 39

其七 紫藤

長條柔蔓轉依依 47

其八 棣棠

棠棣黃花發 忘憂碧葉齊 53

其九 薔薇

滿階狼藉許多紅 61

其十 芍藥

滿院勻開似赤城 69

其十一 瓊花

二月輕冰八月霜 77

其十二 杜鵑

啼血萬山都是紅 85

其十三 鳶尾

裝成蝴蝶滿纖枝 93

其十四 石榴

火光霞焰遞相燃 101

其十五 梔子

閑著中庭梔子花 109

其十六 鳳仙花

更饒深淺四般紅 117

其十七 萱草

向人空自綠 無復解忘憂 125

其十八 石竹

春歸幽谷始成叢 133

其十九 木槿

可憐榮落在朝昏 141

其二十 百合

森森心地也清涼 149

其二十一 玉簪

嫩瓊飛上紫云車 157

其二十二 紫薇

紫薇花對紫薇郎 163

其二十三夾竹桃

愿言歲晚長相隨 171

其二十四 桔梗

空花根蒂難尋摘 179

其二十五 雞冠

隔江猶唱后庭花 187

其二十六 秋海棠

自然腸欲斷 何必更秋風 193

其二十七 木芙蓉

看來卻是最宜霜 201

其二十八 山茶

燦紅如火雪中開 209

其二十九 水仙

可惜國香天不管 217

其三十 蠟梅

披拂不滿襟 時有暗香度 225

后記 233

在線預覽

[前言]

他們如何認識世界

“這是什么花兒啊?”

當你和單純熱愛自然、樂于觀察卻并未能系統地學習過相關學科知識的朋友同行,當他們恰好知道你在大學讀了生物學,上面那一句話,就成了出現頻率較高的疑問句。無論行道樹還是墻角的野草,無論掛著開業大吉的花籃還是黃昏時枯槁的老人推車販賣的自家盆花,興之所至,這個問題便會出現在你的耳畔。若能夠回答得出,待你說出那種植物的名字,往往你會聽到第二個問題——

“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啊?”

第二個問題是尷尬,也是傷痛。我在大學里頭,學了四年生物學,又學了三年植物學,專業是植物分類,而最基礎的訓練,就是識別不同的植物,并將它們按照固有體系,分門別類,歸入各個級別的類群里,界門綱目科屬種。然而,要回答“某個植物為什么叫這樣一個名字”的問題,在教科書里,大約十之八九找不到答案。

有一種折中的辦法。如今的植物學,用國際通用的拉丁文雙名法作為植物的學名,例如銀杏樹,它的學名就是Ginkgo biloba,剩下無論是中文的銀杏、白果、公孫樹、鴨腳樹,抑或其他國家其他語言文字的表述,那些名字統統算作邦名、俗名。我們可以通過解讀拉丁詞語,勉強來解釋植物名字的由來——Ginkgo指銀杏屬,biloba指二分叉的,銀杏的葉子先端經常二分叉,所以叫這個名字。

上述的解答,看似滿懷科學性,實則多少有些答非所問的嫌疑。問題原本是:銀杏為什么叫銀杏,回答則變成了,Ginkgo biloba是什么意思。然而當我們自小學到大學,乃至讀了研究生,我們所學習到的所謂知識,就只能做如此的解答了。沒有課本也沒有人,會告訴你銀杏這個詞語的由來,是“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更不會有人對你說,這名字相傳是北宋仁宗皇帝親口所賜。

我也見到過另一種尷尬。在花團錦簇的公園里頭,小女孩問爸爸,芍藥為什么叫芍藥啊?爸爸說,啊,因為古代的時候,芍藥可以當作藥材。小女孩蹙眉良久,表情凝重地問:“芍藥的‘藥’我懂了,可是芍藥的‘芍’呢?”相似的尷尬,還有“蠟梅”被許多輸入法默認為“臘梅”,大約解釋為“臘月開花的梅”極其順理成章。這些問題,無關衣食住行,可謂小而無用的細枝末節,然而在某些不經意的瞬間,我們會驟然發覺,似乎某個環節缺失了什么東西,那些缺失,在人的心里揚起一條條淺淡的不愉快的漣漪。

大約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如今風行的教育方式開始大行其道,人們大都難以逃脫。以西方科學為基礎構筑起來的教育框架,延伸到高校的教育體系之中,進而延伸到人們的思考問題、認知世界的方式之中——這就是何以我學了七年生物學相關課程,依舊不能解答“某種植物為什么叫某個名字”的根源所在。這種現象,我國自古以來,約莫只有當下最為顯著:先秦時的青年男女,就知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秦淮河畔的藝妓,能夠詳細解讀何為“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至如今,縱然是植物學博士,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怕是不在少數。

曾有一次,我去某個學校做講座,講古代人們對于植物的看法、命名、傳說、歷史故事,生物專業出身的教導主任一直鐵青著臉,尚未聽完,便轉身拂袖而去。事后,學校的另一位老師悄悄告訴我:“你講的那個,我們主任評價說:‘根本不科學!’”我想,如果所謂的“科學”是指西方科學體系下對于世界的認知方式,那么,我說的那些當然不科學。早在這所謂的“科學”出現之前,我說的那些,已然我行我素地存在許久了。

讀大學的那些年我并不明了,而后來才漸漸覺得,大學學到的,所謂知識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學到了一種方法論。一種名為“科學”的方法論。我們用某種方式,去觀察、認知、感悟、記錄并試圖詮釋這個世界,如此這般的一種方法論。于是,我天真而單純地盼望,所謂的“科學”并不是,應當還有其他的方法論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無關乎是非對錯。

中國古代的博物學,大約也是這些方法論中的一種。人們用最原本的視角去觀察自然,并加以解答,如今看來,那些說法或許怪力亂神,或許白癡弱智,抑或和如今的“科學”恰好不謀而合。我無意評判,只是將這些對于世界的認知方式記錄整理,我想,當人們已然對西方科學熟稔于心的時候,遇到類似“為什么叫這個名我無意評判,只是將這些對于世界的認知方式記錄整理,我想,當字”而難以解答的問題時,或許中國古代博物學的視角,會提供更多的選擇。

這亦是我編寫這套叢書的初衷。如今我們能夠見得到太多基于西方科學體系之下的科普讀物,而我只是提供另一種可能性,借中國古人的眼光,去詮釋身邊的自然界,花草樹木,鳥獸蟲魚。記得曾在一本小說里讀到,倘使青年男女攜手走在路邊,男子隨口便能說得出一草一木的名字,界門綱目科屬種,以及相關傳奇故事,你的女伴定會作癡呆狀,將你尊為神奇的存在。那么,我想,學習過植物分類學的孩子們,或許能做到整個要求的前一半,而我所編寫的這套叢書,則希望解決后一半的問題。——因為無論中國古代的博物學也好,西方博物學或者科學也罷,最為原本的初衷,是希望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

所以,這些絮絮叨叨的千百年前的故事,不解決吃喝問題,不涉及工資上漲或住房貸款,只是偶爾能夠在人們心中的角落里頭,埋下一點點美好的可能性。若如此,那也便足夠了。

王辰

癸巳年蘭月初九 子夜于京

媒體評論

在起伏錯落的詩文詞句之間,窺探傳統而經典的觀賞花卉,看它們如何綻放和凋落,如何承載這世間的愛與哀愁。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的評論:

春天的時候就想買。可惜好多花生活中不常見了。

2017-06-19 12:02:24
來自S***h(**的評論:

這本書從頭到尾都看了,很不錯。喜歡,花的品種可以再多一點

2017-06-15 09:18:23
來自***(匿**的評論:

對于花的知識普及,除了植物的屬性還包括植物的故事。非常喜歡的作品之一。

2017-02-08 09:42:00
來自菲***4(**的評論:

作者用各種故事來填充花朵背后的歷史與傳說,不枯燥,很有趣味性

2017-01-25 11:23:05
來自止步在**的評論:

啊啊啊好喜歡好喜歡,心水這本書很久了,收到也是很喜歡,紙質特別好,內容也是很棒,圖美文美

2016-11-11 20:37:47
來自hola92**的評論:

紙是那種光面的紙,非常適合里面漂亮的照片以及手繪圖,配上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我已經深陷這段花影的旅程無法自拔了。

2016-07-20 16:28:1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從古典詩文植物習性個人經歷三個角度入手,對30種花卉進行了簡明扼要又充滿感情的介紹。另外插圖非常精美,有手繪有照片。

2015-10-14 12:37: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覺得很不錯的一本書,對植物的介紹挺全面的

2017-09-24 18:08:22
來自落***子**的評論:

桃之夭夭——花影間的曼妙旅程 讀書群里推薦的,果然是好書,文風清新自然,可以做為休閑讀物,也可以仔細研讀,而且老少咸宜。

2017-06-03 20:38: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攝影師王辰的作品,然而里面最美好的部分是手繪植物。從一個人文的角度讓我們認識植物。全新的視角。

2015-11-07 21:04:2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桃之夭夭——花影間的曼妙旅程 總感覺作者主觀評論得過了 有許多作者自己的經歷 和我想象的有些出入 不過圖很不錯 有古風也有紀實

2017-03-09 18:58:31
來自***(匿**的評論:

圖和文字都很棒啊!還有很多區別花類的小知識~

2017-07-16 13:38:4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近來尤其喜歡看這個系列的書 自然感悟 花花草草的 貼近大自然的秘密 我們重新親近自然

2017-06-01 19:25: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桃之夭夭——花影間的曼妙旅程 寫植物的書,作者對生活觀察細心,知識淵博,很有人文情懷,不錯值得推薦。

2017-11-01 17:52:05
來自s***y(**的評論:

購買的書好多都是網上搜查的,質量不錯的。不評論白白可惜了那么多評論積分。所以書沒啥問題的,都給予好評。特別好的給予特別的注釋。

2017-05-06 17:00:29
來自你是我**的評論:

書很不錯~由歷史小故事引出的物志。不過還是覺得沒有在雜志上看著令人耳目一新。可能因為相比而言它的語言太不拘一格了吧。

2017-05-03 13:46:2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唯美的一本書,里面對花卉的介紹很生動,圖片也很精致。喜歡。

2017-08-31 09:54:5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介紹了一些與花卉相關的詩詞知識,科學的植物學知識與傳統詩詞結合,很好。

2016-08-26 14:27: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圖文并茂的一本書,圖片有花卉的實物照片也有手繪圖,作者博古通今對詩文詞句信手拈來。在每個人都匆匆忙忙的網絡時代,如果能夠靜得下心來看這本書,會是一種享受。

2015-12-30 16:44:10
來自菲格萊**的評論:

關于一草一木,所見所思,由眼前上溯至上古的八卦。植物看似尋常,其實都是有歷史有文化有背景撐腰的低調老頭。這系列書,讓人肅然起敬。 以及書里各種讓人吐槽的植物八卦……古人也很好玩。

2015-11-01 14:06:18
來自浮***(**的評論:

喜歡植物在大自然的角色。正因為學了園藝,所以對植物總有一種說不清的喜歡和好感。而天冬大大的這本書,無論從文學性質還是從自然的角度,都是非常適合園藝愛好者的。

2017-05-04 18:37:45
來自嚇***(**的評論:

朋友推薦的,還沒細讀,感覺不錯。,值得一讀。封面好看,包裝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性價比很高,印刷很正,紙質好,是正版。

2017-04-23 22:34: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桃之夭夭》,王辰編。介紹花卉三十種(文中還附帶介紹相關花卉)。以我國古代博物學角度描寫相關花卉。文筆清新自然。不僅了解花卉的形狀特點,還可以了解與之相關人物故實。

2016-12-19 15:14:3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桃之夭夭——花影間的曼妙旅程 真的太喜歡這本書了,最初是被書名吸引,而后被內容俘獲。結合古代詩詞與典故,來介紹各種花,著實有趣,很容易就讓人記住。

2017-03-15 21:08:30
來自winterb**的評論:

看了第一篇迎春花,作者多借用古文典籍,把教科書上介紹的植物賦予了生命與情感。書里的插圖很精美,不論是手繪還是照片,有一種想把花臨摹下來的沖動。

2015-08-28 11:11:4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平县| SHOW| 长治市| 贵阳市| 万年县| 昭苏县| 冷水江市| 高清| 凯里市| 太康县| 常德市| 息烽县| 静安区| 凉山| 青铜峡市| 习水县| 芒康县| 漳浦县| 莱阳市| 都匀市| 镇沅| 新余市| 辰溪县| 黎平县| 江山市| 四平市| 定结县| 东丰县| 八宿县| 富川| 昌黎县| 鹤山市| 安多县| 乾安县| 深州市| 柘荣县| 民和| 梅州市| 常德市| 昔阳县|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