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文明的進程·黑石頭的愛與恨:煤的故事圖書
人氣:28

文明的進程·黑石頭的愛與恨:煤的故事

聚焦細小物品,洞見歷史全貌,文明的進程系列之⑤。長期從事環保事業的巴巴拉?弗利茲,以獨特的視角和情懷,揭示煤在人類工業化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魔鬼還是天使,終究取決于人類的選擇。
  • 所屬分類:圖書 >科普讀物>人類故事  
  • 作者:[美] [巴巴拉]? [弗里茲]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8662169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1
  • 印刷時間:2017-01-10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輕型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它有著黝黑丑陋的外表,它是那些曾經統治地球的生物高度濃縮后的遺跡,它用燃燒所得的一切構建著我們的世界,使之充滿了光明和動力。

煤就是這樣,提供了足以改變世界的能量,卻也有著不可預知的危險,讓使用它的人付出高昂的代價:無數礦工地獄般的悲慘生活,世界范圍內嚴重的環境污染……一度讓人把它與疾病、死亡和魔鬼聯系在一起。

這本書里,煤就像一個被束縛的黑色精靈,撩開中世紀神秘的面紗,讓我們看到:

在生存環境黑暗惡劣的礦井里,那些致命的毒氣如何出其不意地置人于死地?

19世紀的曼徹斯特,在以煤為燃料的巨大生產能力的驅動下,成了怎樣一個污水橫流、黑暗混亂的重工業城市?

美國的工業化進程從哪里開始?與煤的開采發現和充足供應有著怎樣必然的聯系?

為世界帶來光明和動力的煤,為何成為飽受爭議的產業,并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本書作者巴巴拉•弗里茲以客觀宏大的視角,揭示了煤在人類發展進程中的巨大制動力和致命破壞力。毋庸置疑的是,煤雖然具有許多缺陷,但卻帶領人類穿越了漫長的工業童年時代,終賜予了人類力量來建設一個不再需要煤的世界。

編輯推薦

以宏大的視角,揭示了煤在人類發展進程中的巨大驅動力和致命破壞力。

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煤工業的發展有著怎樣密不可分的關系?生活在終年不見天日的礦井中的煤礦工人,有著怎樣惡劣的環境?

通過本書,可以了解到,為世界帶來光明和動力的煤,為何會成為飽受爭議的產業,并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作者簡介

[美]巴巴拉•弗里茲

擔任明尼蘇達州助理檢察長長達12年,專門從事環保法律的執法工作。她目前與家人生活在圣保羅。

目錄

目 錄

第1章 “可以移動的氣候”

如果沒有煤鋪就的這條黑色之路,我們的命運將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將與現在不同。

第2章 英國寶石

要解決能源這個特殊的問題,不能靠煤,最根本的是要大量縮減人口,或許這要靠一場人類歷史上的大災難來完成。

第3章 踏上革命征程

“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種君主們夢寐以求的商品。”喬治三世不解地問那到底是什么,博爾頓回答:“是力量,陛下。”

第4章 全速前進

在這里,人類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無以復加的粗野;在這里,正上演著文明的奇跡:文明人又變回了野蠻人。

第5章 珍貴的種子

雖然動機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懷有共同的決心,要把別人眼中的幻想變成現實。他們還各自抱有同樣的幻想:未來將由我來創造。

第6章 君主沉浮錄

煤雖然從歷史舞臺上退場了,卻并沒有消亡。它只不過將在人類的生活中扮演一個新的角色,成為一個幕后英雄。

第7章 無形的力量

從歷史的觀點看,在文明的浪潮發展到具有威脅性的規模之后,氣候就在這搖晃和洶涌的浪潮中飄搖不定。

第8章 燃燒的傳奇

雖然煤具有許多缺陷,但卻帶領人類穿越了漫長的工業童年時代,最終賜予了人類力量來建設一個不再需要煤的世界。

在線預覽

第6章 君主沉浮錄

1876 年5 月10 日,美國在費城的百年紀念展覽會(thegrand Centennial Exhibition)上舉行了首次百年慶典。在此前幾個月中,900 萬游客朝圣般地參觀了那里眾多的展廳,并為那些造物的奇跡而驚詫不已。其中,那臺龐大的燃煤蒸汽機是最受矚目的展品之一,它將為展覽會“機械展廳”中架設的無數臺機械發明提供動力。開幕典禮上,唱詩班為10 萬名群眾演唱了亨德爾(Handel)的《彌賽亞》(Hallelujah Chorus)之

后,尤利西斯• S • 格蘭特(Ulysses S. Grant)總統走向那臺巨型發動機,拉動了它的控制桿。在一陣嘶嘶的蒸汽聲中,發動機的橫梁開始搖擺,兩個巨大的活塞開始攪動,長達13 公里、橫貫展廳的連接軸也開始旋轉起來。人群發出一陣歡呼,因為周圍85 畝以內那些閃著微光的機器同時奏響了一支喧鬧的協奏曲:紡紗、鋸木、縫紉、抽水、印刷……和諧地訴說著這個國家成為工業強國的發展歷程。

在這個百年紀念展覽會中,歷史學家們看到的是一個美國新工業時代的生動縮影,一個陳列著美國的樂觀主義、發明創造能力和對科技的極大熱情的櫥窗。在歷史的進程中,同樣還是這些因素,再加上泛濫的廉價勞動力和充足的煤,不久將把美國推上世界工業強國的位置。在英國,煤這種新型動力,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還有空氣,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而對于成立不久的美國來說,煤對國家的政治權力結構造成了更大的影響。最明顯的莫過于,就在費城展覽會址上游的無煙煤礦區,對莫利• 馬格瑞斯(Molly Maguires)成員的審判則顯示出力量漸強的美國不同的另一面。

據說,莫利• 馬格瑞斯是一個愛爾蘭天主教煤礦恐怖分子的秘密組織,多年來靠縱火、打劫以及有計劃地謀殺礦主和其他阻礙他們的人來聚斂財富。他們以家鄉愛爾蘭為根據地,那里的秘密團體已經與英國的鎮壓斗爭了多年。至于莫利本人,傳說她腿上綁著兩把手槍,帶領著成組的男人們喬裝打扮混過愛爾蘭的農村地區,到英國制造夜間襲擊事件。逃離愛爾蘭的女人們來到賓夕法尼亞州的無煙煤礦區,卻發現自己仍處于熟悉的壓迫之中,于是,關于莫利• 馬格瑞斯的傳說又悄然盛行。1876 年5 月,全美都開始指責他們給無煙煤礦區罩上了暴力的陰云。他們之所以如此臭名昭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富蘭克林• B • 高恩(Franklin B. Gowen)。富蘭克林• B • 高恩是當時的鐵道部部長,聯邦政府里的大人物,卡特爾(同業聯合)的建立者,也一直在與犯罪行為做斗爭。

高恩跟隨一個煤商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涯。他在23 歲時曾在無煙煤礦區的鄉村經營過一個煤礦,但只用了大約一年的時間就賠掉了自己的積蓄。在那次失敗之后,他把發展的重點從煤轉移到了法律,先是成為斯庫爾基爾郡的一名地方律師,1867 年他來到費城后,便成為當時已頗具實力的瑞丁鐵路公司(Reading Railroad)的一名正式辯護律師。憑著特有的說服力和吸引力,高恩如魚得水,用一位歷史學家的話說,“他的論辯即使是荒謬的,也令人難以抗拒。”兩年之內,33 歲的高恩就已馳名鐵路界。

高恩支持早期美國工業“謀求大發展的真理”。低廉的煤價和穩定增長的煤供應量,是他憧憬的目標,也是瑞丁公司的利潤之所在。為了保障這一點,高恩努力控制同業者的聯合和殘忍的競爭,他認為正是這二者擾亂了工業市場的平穩態勢。首先,高恩向那些被逼服從礦工聯盟要求的礦主們征收更高的運費,以此間接打擊一些新成立的礦工聯盟。但是,如果瑞丁公司直接占有煤礦,那么高恩就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那些聯盟的發展,所以,他讓州立法機構悄悄通過了一條法律,準許瑞丁公司開采煤礦,盡管這在公司的原始契約中是明令禁止的。不久,他就用4 000 萬美元買下了無煙煤礦區中瑞丁公司所在地的大多數煤礦。

然后,對于無煙煤區另外兩個地區的煤礦,以及被其他鐵路公司控制的煤礦,還有少數的獨立礦主,高恩不是跟他們競爭,而是在1873 年與他們一同簽訂了一份穩定價格的協議。這個被稱為“聯營體”的組織,就是美國及時個較大的工業卡特爾(著名的棋盤游戲專賣公司中也包括瑞丁公司和其他用鐵路運煤公司,這并非偶然)。這個聯營體既不是秘密組織,也沒有違法行為,因而對其的報道第二天就出現在紐約市的報紙上。經過僅僅4 年的努力,高恩不僅使開采無煙煤成了美國最有組織的工業部門,而且還嚴重削弱了礦工們自我聯合的能力。

在人們眼中,煤開始成為一個殘暴的君主,勢力范圍已經遠遠超出了煤的陣營。煤業卡特爾幾乎控制著美國的每一塊無煙煤,其觸角已經延伸進數百萬美國人的壁爐里。1875 年,當高恩和其他煤炭經營者們降低工人工資,礦工們因此舉行罷工時,人們都很同情礦工的遭遇。一向敵視罷工的各家報紙,這時也公開譴責煤業卡特爾“用一只手掏消費者的腰包,另一只手扼住工人們的喉嚨”。罷工持續了好幾個月,勞資雙方都有暴力行為。被毆打和殺害的不僅有參與罷工的工人,還有破壞罷工的人,以及煤礦老板。工人們搗毀了鐵路,砸爛了機器,燒掉了礦井的設施。但是,剛剛結成卡特爾的經營者們仍然控制著公司,結果,為饑餓所迫的工人們不得不零零散散地回到工作崗位,領取更加微薄的工資,他們的聯合實際上成了泡影。礦工們認為高恩是罪魁禍首,因此好多年里,他們每次提起高恩的名字都要使用詛咒的字眼。

不久,賓夕法尼亞州的立法機關開始調查高恩的壟斷行為。高恩單槍匹馬出現在調查委員會面前,他再次施展出色的口才,堅持說巨大的煤礦公司是有益于社會公眾的,因為只有他們才出得起巨額的投資經費。接著,他巧妙地變換了主題:開始宣讀一份長長的罪狀,恐嚇、毆打、縱火、槍擊,并指出這些都是無煙煤礦工中的“一些煽動者”的杰作。聽了他的話,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高恩公開了自己的陳述)關注的焦點,已經從瑞丁公司日益膨脹的勢力轉移到了該地區日益增多的有組織的犯罪行為上了。

高恩的那份罪狀書是由艾倫偵探所的私人密探編寫的。兩年前,高恩就開始委托這家偵探所深入調查莫利• 馬格瑞斯。偵探所派出了一名愛爾蘭天主教的密探潛入莫利黨內部,當他收集了他們的犯罪證據之后—也許其中一些還是由他煽動的,這個套子就開始收口了。1875 年9 月,幾十名莫利黨嫌疑犯被煤鐵警察局包圍,這是一支由高恩掌控的私人保安力量,也是當地的主要執法機構。

次年春天,一場盛況空前、被高調宣傳的謀殺案審判在無煙煤礦區的鄉村舉行,罪犯就是那些莫利黨嫌疑犯中的5 個。他們已經被高恩的私人警察逮捕了。在審判時,不僅高恩的密探出庭證實了嫌疑犯們的罪行,而且原告一方正是由高恩親自掛帥的,于是,這位先前的地方律師就成了這場審判與眾不同的原告。單單一個公司,其實只是單單一個人,就能如此明顯地掌握審判的主動權,這樣的訴訟案例在美國的歷史上很難再找出第二個來。

那天,高恩身穿正式的晚禮服,風度翩翩地出現在法庭上。他奉獻給震驚的觀眾們的這場訴訟,不僅針對這5 名嫌疑犯,也針對所有的莫利黨成員,而且更針對當時已不存在的礦工聯盟。還有人說審判針對的不僅是這些嫌疑犯被指控犯下的謀殺罪,更是針對他們所有的犯罪行為,這種說法尚且可以存疑。在高恩條條有理的推論之后不久,新聞界就對莫利• 馬格瑞斯發起了攻擊,譴責他們在1875 年礦工罷工期間唆使礦工們多次舉起暴力的拳頭。經過一系列的審判,20 名莫利黨被告被絞死,另外26 名被監禁。高恩,這個如今已飽受公眾嘲笑和質疑的人,當時卻贏得了新聞界的一片贊揚,說“他完成的是一項造福于公眾的偉大工程,澤被后世,利國利民”。

關于莫利黨,有兩種相互矛盾的說法,一種認定他們是十惡不赦的罪人,另一種卻把他們奉為因反抗“煤業大亨”和公司的殘暴統治而犧牲的烈士。現代的歷史學家們一般認為,莫利黨的傳說在很大程度上是被高恩的演講才能和新聞界的宣傳夸大了的,而1875 年大罷工之后的礦工斗爭浪潮,是礦工們絕望無奈的必然產物,而不是因為他們組織了什么秘密社團。可以確定的是,礦工聯盟并不是莫利黨手下的恐怖組織,而是在礦工們發生暴力行為時盡量阻止他們的一種團體。但是,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有組織的無煙煤礦工們就是恐怖分子,于是那些支持礦工們努力聯合起來的聲音也漸漸消失了。莫利• 馬格瑞斯的陰云久久不散,這使得后來把礦工聯合起來的努力落空,誰也無法成功地把無煙煤礦工們組織起來,直到19世紀末“礦工聯合會”的出現。

高恩還沒有善罷甘休。他在購買這些礦井時欠下了太多債務,瑞丁公司因此已經處于非常艱難的境地。瑞丁公司的大部分股票和債券都掌握在倫敦大金融家手中,而他們對公司的現狀很不滿意。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高恩仍繼續擴張他的公司,而且,憑著與煤產業者的合作,他與其他鐵路公司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當他與威廉• H • 范德比爾特(William H. Vanderbilt)聯手,試圖建立通往紐約和匹茲堡的富有挑戰性的鐵路時,卻挑起了東部鐵路公司之間較大的矛盾之一,因此樹立了新的強大對手。

,擴張過度的瑞丁公司已無力償還債務,這時,一位名聲漸響的紐約銀行家,J • P • 摩根(J. P. Morgan),打算收購并重組瑞丁公司。摩根當時已經擁有東部好幾家鐵路公司的股份,并且與倫敦的財政界關系密切。他之所以投資鐵路公司,其原因正像高恩當年投資煤礦一樣:力圖控制那些他認為沒必要存在的競爭。但摩根對高恩擴張瑞丁公司的方法并不滿意,因此,1886 年,他以過度競爭為名,迫使高恩這位反競爭商業手段的開創者離開了瑞丁公司。

在設法把高恩趕出公司的第二天晚上,摩根去參加了一個家庭聚會。他的兒子后來說,“爸爸為瑞丁公司的事而異常高興”,并且感覺特別“愉快、舒心”。高恩重新操起了律師的舊業。但是3 年之后,12 月的一個星期五,他把自己反鎖在旅館房間里,開槍自殺了。20 年來,他是美國人最津津樂道的商界領袖,在當時與安德魯• 卡耐基或約翰• 洛克菲勒齊名。盡管他不是從經營煤礦起家的,但在那個時代,正是他使得煤在美國人心中成了一個大肆擴張的君主。幾十年后,高恩基本被歷史淡忘,有時僅僅以原告的身份,出現在莫利黨審判的腳注中,并且那名字還是拼錯了的。

雖然一些個體無煙煤經營者在無煙煤礦區發了家、致了富,但在幾十年內,美國的絕大部分無煙煤生產仍控制在瑞丁公司和少數其他鐵路公司手中。由于無煙煤受控于卡特爾,并且引發著無休止的勞工斗爭,因此,即使無煙煤生產實際上由摩根手下輪流做東的金融家們的鐵路公司掌控,但在人們的觀念里,煤的統治地位和煤業巨頭仍然長留不去。從煤炭產地到費城、紐約甚至倫敦的動力中心,仿佛是一條經濟領域內的食物鏈,它為區域經濟的發展供應能量,為食物鏈上的各個環節贏取利潤,而無煙煤則處于這條食物鏈的最底層。高恩已經鑄

造了這條食物鏈上非常重要的一環,卻終究被一條更大的魚從這一環的頂端踢了下來。從此以后很長時間內,這條大魚就將一直盤踞在那里。

1876 年,美國從木頭中獲取的能量仍是從煤中獲取能量的兩倍,但木頭燃料的用量正在急速減少。而在1850 到1890 年間,每過10 年,煤的消耗量就翻一番。19 世紀90 年代晚期,美國終于超過了英國,煤產量躍居世界及時(另一個新興工業強國德國居第三位)。到1900 年,煤已經成為美國實力最雄厚的基礎。

雖然無煙煤仍是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但美國煙煤的產量已經超過了日益發展的工業和中西部涌現的城市的需要。到1900 年,美國所消耗的煙煤已經是無煙煤的4 倍,其中一個原因是煙煤分布得更廣泛。除了從匹茲堡到亞拉巴馬州這一帶沿阿巴拉契亞山分布的豐富煤層外,在伊利諾伊州和印第安納州也有集中的煙煤田。與無煙煤工業不同,煙煤工業由于較為分散,因而沒有被專賣或者壟斷。事實上,煙煤開采已經成為

美國競爭最激烈的工業部門。

煙煤礦主之間的競爭,使得煙煤礦工比無煙煤礦工的境遇稍好了一些。無煙煤礦主們會聯手破壞短命的礦工聯盟,但煙煤礦主們不會這樣做。不但如此,美國中西部煙煤田的一些礦主,甚至把礦工聯盟看作可以使過度的競爭趨于緩和的手段,尤其是當它能夠聯合一些頗具實力的煤田礦工的時候。1898 年,在中西部的煙煤田上,一個礦工聯盟成功贏得了正式的認可。這是及時個能夠在美國長期存在下去的礦工聯盟,不久它就發展成為美國較大、最強的聯盟:礦工聯合會(theUnited Mine Workers)。

礦工聯合會的領頭人物是一位年輕的理想主義者,名叫約翰• 米切爾(John Mitchell)。米切爾12 歲就開始在礦井工作,因而落下了長期的駝背。幾年后,他離開礦井,開始為促進工人們的聯合而奔忙,足跡遍布伊利諾伊州的各個煤田。1898年,28 歲的米切爾成為新成立的聯合會的領袖,他計劃著去實力雄厚的煤田擴充力量。他看準了無煙煤礦區,雖然自從幾十年前的莫利黨審判過后,那里的礦工聯盟沒有一個成功站穩腳跟的。

無煙煤田的工人們勞動時間更長,所受的監管更嚴,因而境況比美國中西部的礦工更差。礦工們通常住在公司的宿舍里,這樣一來,他們不僅遠離了礦工聯盟的關懷,也更多地暴露在公司密探的監視之下。這里的童工更是泛濫。在地面上,數千名所謂的撿石少年被分揀煤塊的工作累得疲憊不堪,他們懸坐在傳送帶上方,雙腿分開,要從源源不斷的傳送帶上把煤中的石片和石頭揀出來。而在地下,少年們的工作則一般是驅

趕拉煤的騾子(這些騾子通常專門在地下工作,往往好多年見不到太陽,吃不到青草)。

無煙煤礦井也很危險,每年都有數百名工人死于坑道陷落、爆炸、毒氣和洪水。一次較大的事故可以使100 名或者更多的礦工喪命,因此政府出臺了一些防止大型事故的安全立法,但諸如小塌陷這樣的事故仍不時對礦工的生命造成威脅,卻沒能引起管理者的重視。礦工們只好轉而求助于其他的安全措施,比如與井下的老鼠友好相處。人們都知道井下的老鼠比地面上的老鼠更大、更卑下、更丑陋,但它們在礦井作業中卻被當作敏銳的感應器:如果它們突然轉身就跑,礦工們也跟著跑。在煙煤礦也有這種情況,一位觀察者寫道:“常常可以看到一名礦工養6 只或者更多的老鼠,他節約自己的口糧給它們吃。它們大多很溫順,當礦工坐下吃午餐時,它們就爬到他腿上,擠在他旁邊,等著分享他的午餐,這都是他平時教的。”

數千名移民滿懷希望地聚集到這里,過的就是這樣的生活。這些移民中,包括新來的一批斯拉夫人、匈牙利人和意大利人,他們中的一些人是受了歐洲勞工中介處的誘惑,遠道而來的。說英語的工人們并不喜歡這些新來的人,因為這些新人們工作更努力卻愿意拿更少的報酬。但是米切爾和礦工聯合會卻齊心協力地拉攏他們,為此甚至雇用了與他們語言相同的工頭。不久,來自南歐和東歐的礦工們就對米切爾忠心耿耿了,當他們在1901 年聽到消息說“會長”被殺時,他們成群地聚在一起,抱頭痛哭。后來,當他們得知被殺的只是麥金利,而

不是米切爾時,他們才放心地各自回了家。不管這些移民在剛踏上這片土地時心中怎么想,他們都愿意擁護合適的領導,與他們所被迫接受的非人生活和工作條件進行斗爭。

1902 年5 月,斗爭開始了。米切爾代表美國較大的工人聯合會,向控制著美國最重要商品的最強大的工業聯合體攤牌了。有將近15 萬名無煙煤礦工參加的這次罷工,后來被評價為“比美國以往的任何一次罷工都更有秩序”。各煙煤礦井并沒有停止生產,但是由于無煙煤的生產停頓了,整個國家的用煤都從無煙煤轉向了煙煤,因而也造成了煙煤的一時短缺。美國面臨著一場真正的能源危機,但是社會公眾、新聞界和政

界,都沒有一味譴責罷工者,而是普遍對他們抱以同情,這是礦工們正義的罷工原因以及米切爾非武力的斗爭方式贏來的。用米切爾傳記的作者,克雷格• 費倫(Craig Phelan)的話說,公眾眼中的米切爾是“一個和緩節制的王子,一個提倡用正義的方法而不是革命的手段的進步人士,一個隨時準備仲裁任何爭論的人”。

由于罷工一直持續下去,西奧多• 羅斯福總統于是邀請米切爾來到白宮,與接替高恩執掌瑞丁公司的喬治• F • 貝爾(George F. Baer)一起,共同商議解決的辦法。貝爾不善于維持與公眾的關系,他曾經宣稱,保護工人福利的應當是神派來掌管美國財富的人,而不是工人鬧事的煽動者。在發表了那次講話之后,他得到了一個綽號:喬治•“神授權力”• 貝爾。在白宮,貝爾十分傲慢無禮,一次次地冒犯米切爾會長,以至于羅斯福總統說差點兒想“把他從窗口扔出去”。

,羅斯福跳過貝爾,責成當時仍控制著各鐵路公司的J • P • 摩根來解決罷工的問題。雖然礦工們的工資只增長了10%,這個結局卻贏得了很多歡呼,因為這標志著團結的勝利,也是對煤業巨頭們的一次有力的沖擊。它是美國勞資關系中的一塊里程碑,因為總統及時次介入大型勞資辯論并且站在工人這一邊。它也在全美人民面前樹立了煤礦工人領袖和平、懷柔的形象,用費倫的話說就是,“一個聯盟領導者爭取權利的新模式”。

1902 年的罷工也給人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從中可以看出美國已經多么依賴煤,而一旦煤的供應出現短缺,這個國家將遭到怎樣的傷害。在罷工已經平息之后,又過了幾個月,煤的供應和價格才恢復正常,而一些地區也因此而面臨困境。1903 年1 月,伊利諾伊州阿科拉市的300 名市民,溫和地襲擊了一列運煤的火車,那火車是開往芝加哥的,只在中途稍事停頓。之所以發生這次襲擊,是因為阿科拉市的煤供應已經中斷一個月了,一半的市民無煤可用,商店不得不停業一個星期。當鐵路公司拒絕賣煤給這個小鎮后,這些好市民只得用他們的馬車包圍了火車,然后爬上裝煤的車廂,開始鏟煤。這次襲擊行動的倡導人包括鎮上的兩位銀行總裁、兩位牧師和一位警官。其中一位銀行總裁還細心地計算了每個人運走的煤的數量,以便以后向鐵路公司支付賠償。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7-02-16 16:15:22
來自s***n(**的評論:

單位買的書,不錯。

2017-02-17 09:31:41
來自q***2(**的評論:

很喜歡!快遞給力

2017-03-20 20:45:38
來自***(匿**的評論:

整體感覺很好

2017-03-22 10:20:2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字很大

2017-04-24 12:58: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好書好書好書

2017-04-25 16:55:15
來自1***y(**的評論:

讀書節折扣買的!便宜實惠!

2017-04-25 18:59:0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有意思的黑石頭

2017-04-27 20:48:49
來自剎***6(**的評論:

4月22號搶的,雖然當當的百元禮金券沒搶到但這套書滿減200減100還是值得的,等了五六天才到有點著急,不過書的品相完好。

2017-04-30 12:29:55
來自八***(**的評論:

書店精挑細選的,待促銷活動大量囤書,慢慢看

2017-06-11 01:41:0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印刷,紙質,排版,內容都好

2017-06-12 17:56:32
來自波***(**的評論:

在看 有點看不懂啊。再仔細瞧瞧

2017-06-14 12:39:2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先買著慢慢看

2017-06-19 09:11:20
來自寶***(**的評論:

它有著黝黑丑陋的外表,它是那些曾經統治地球的生物高度濃縮后的遺跡,它用燃燒所得的一切構建著我們的世界,使之充滿了光明和動力。

2017-06-30 17:39:2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正版好書!

2017-07-25 17:52: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當當做活動的時候買的,一次買了很多,價格很優惠。

2017-09-02 23:07: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經典五本,今天終于湊齊了

2017-09-04 13:12: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的書

2017-10-17 12:52:5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很滿意。必須點贊。

2017-10-28 10:56:55
來自醉***8(**的評論:

用一個新的角度看歷史,有點意思,這套書只讀了一本,繼續中。。。

2017-07-03 14:53:4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煤具有雙重面目:既能產生巨大的動力,也讓使用它的人付出高昂的代價。

2017-02-28 20:51:28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宁陵县| 徐州市| 双辽市| 龙井市| 剑河县| 苍南县| 保康县| 当涂县| 铅山县| 留坝县| 苗栗县| 正安县| 双柏县| 丹凤县| 城市| 敦煌市| 常山县| 丹阳市| 双桥区| 个旧市| 仁寿县| 绍兴市| 余庆县| 武汉市| 兴化市| 台东县| 关岭| 额尔古纳市| 界首市| 马山县| 资兴市| 平遥县| 汾西县| 逊克县| 咸阳市| 琼海市| 曲松县| 广丰县| 同仁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