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由三位來自不同國度的古生物學家還原與重建的中國古脊椎動物演化的歷史,不僅回答了“我們從哪里來”,還讓我們看到生命演化歷程中充滿的驚奇、偶然與不可思議。作者把這縱橫5億年的歷史講得生動有趣,恢弘而不失其細節,充滿了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本書特別聚焦了“從魚到人”演化中的九個精彩轉折,也值得讀者悉心地品味。 這段史詩般的歷程藉由15個有代表性的中國古生物群以及數萬塊珍貴的化石為憑證。一些我國特有的綻放著幾億年生命之美的高清晰化石圖片和結構復原圖系首次精心呈現,引領化石愛好者踏上遠古生命的探秘之旅。同時,認知生命演化歷程中的這些記錄,正是古生物學的魅力所在。
動人心魄的生命足跡,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緩慢而堅定地進行著。中文典藏版在中英雙語版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工作,在相應章節中更新了近期國際古生物學界的重大研究成果和發現,為讀者貼心地增加了對古生物學術語和跨學科名詞的注釋。
舒柯文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本科畢業,多倫多大學獲得碩士,美國哈佛大學的博士畢業生?,F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學術刊物《古脊椎動物學報》的英文編輯。經常在中國和他的故鄉加拿大進行野外古生物考察。不忙野外的時候會在研究所做恐龍和其他中生代脊椎動物的研究,或者努力學習漢語。這本書是他對古生物科普的首次主要嘗試。王原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地質系古生物及地層專業,曾赴美留學獲文學碩士,在中國科學院獲得博士學位?,F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曾獲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和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發現和采集了很多重要的脊椎動物化石,喜歡研究化石青蛙和化石蠑螈。他傾盡心力擔任的中國古動物館館長一職,決定了他還是講述中國恐龍故事的高手。 楚步瀾生于新加坡,少年移居澳大利亞,本科畢業于默多克大學,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9-2013),現就職于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志留紀和泥盆紀的化石魚類,偶爾也發表一些中生代海洋爬行動物的論文。他還是位自學成才的畫家,曾為學術論文、科普文章、博物館展覽、圖書、電視紀錄片等繪制古代生命的科學復原圖。
前 言:遙遠和奇異的地球生命史
從這里開始:脊椎動物、深時與化石
及時篇 古生代 冷血與鱗片的時代
第 1 章 澄江生物群:脊椎動物的出現
大事件• 壹——脊梁骨的起源
第2 章 瀟湘動物群:“釣出”真正的答案
大事件• 貳——有頜的感覺真好
第 3 章 中寧動物群:脊椎動物的新類型
大事件• 叁——即將離開水的魚
第4 章 大山口動物群:獸與蜥的世界
第二篇 中生代 恐龍的帝國
第5 章 關嶺生物群:與搖曳的海百合伴生的生命
大事件• 伍——重返海洋
第6 章 祿豐動物群:中國最古老的恐龍
大事件• 陸——哺乳動物的悄然興起
第7 章 沙溪廟動物群:地球上的巨龍
第8 章 燕遼生物群:地層中的“華麗霓裳”
大事件• 柒——飛上藍天
第9 章 熱河生物群:帶羽毛的恐龍
第10 章 王氏動物群:巨大的恐龍墓場
第三篇 新生代 哺乳動物的大捷
第11 章 潛山動物群:劫難后的新生
第12 章 沙拉木倫動物群:各種各樣的蹄子和角
第13 章 山旺生物群:幾乎與現代一樣
第14 章 和政生物群:馬、豬和鬣狗們
第15 章 周口店動物群:最早的“北京人”
大事件• 玖——人類的黎明
結 語:演化在“槍林彈雨”中繼續
后 記
延展閱讀
附錄一:中國主要的脊椎動物(含人類)化石產地
附錄二:中國含古生物展陳的部分博物館名錄
附錄三:本書使用的重要生物種屬名索引
代序
講述“從魚到人”的中國故事
從古至今,“我們從哪兒來?我們往哪里去?”似乎一直就是一個永恒的問題。這是一個科學問題,但人們往往把它提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千百年來,人類從未停止過思考和探索的腳步,苦苦追尋其中的奧秘與真諦。19 世紀中葉,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人類的由來》相繼問世,及時次從科學的角度令人信服地向世人表明生物進化,萬物共祖,自然選擇是推動生物演化的主要動力和機制,而且作為哺乳動物大家庭的一員,人類的起源和演化也不例外。
一百多年過去了,盡管面臨了種種的挑戰,達爾文的進化論屹立不倒,不僅如此,遺傳學、古生物學、地質學、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極大豐富了進化的理論。著名的進化生物學家Jerry Coyne 曾這樣寫道:“現代古生物學的累累碩果已經徹底證實了達爾文的理論”。在這一系列的累累碩果中,來自中國的化石,特別是最近20 年的成就,無疑最為醒目。大量關鍵時期、過渡類型的化石的發現和研究在國際上不斷掀起陣陣波瀾,為世人講述一個接一個的生命演化的“中國故事”。
最近,中英雙語圖書《征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可謂恰逢其時,《自然》雜志及時發表了著名恐龍專家徐星撰寫的書評。本書的三位作者均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但卻是一個跨國的組合:加拿大籍的Corwin Sullivan 是哈佛畢業的博士王原長期兼任中國古動物館的館長,澳大利亞籍的Brian Choo 不僅是一名古魚類專家,還擅長科學藝術創作。3 位嚴謹的學者,在承擔各自繁重科研任務之余,歷時兩年合作完成這部科普著作,本身就足以令人稱道。
作者精心挑選并介紹了在脊椎動物5 億多年的演化歷史中,15 個具代表性的中國的化石寶庫,如產出了“及時條魚”的寒武紀的澄江生物群,來自貴州三疊紀的海洋爬行動物,產出了大量帶羽毛恐龍的熱河生物群,發現于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等,并且還穿插介紹了九次代表性的演化大事件——從脊椎骨的起源一直到人類的出現,因此從魚到人的演化脈絡清晰明了。本書可謂濃縮了中國古生物學近百年成果之精華,其中自然包括了大量近期的研究成果。從一個個有趣故事的背后,讀者還可以了解到為什么中國的化石,特別是最近20 年來的重要發現,在研究脊椎動物的演化過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書的另外一個特點是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圖,除了化石產地、重要人物、化石標本、生物結構示意圖外,還包括了大量滅絕動物的彩色生活復原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作者之一的Brian Choo 親手繪制了書中一些最引人注目的插圖,包括幾個全彩復原的生物群場景,從而盡量保障了復原的科學性。
誠如作者在后記中寫到的那樣,在書稿的撰寫過程中,作者最感困惑的就是內容的取舍,中國的化石寶庫實在是如此豐富,但限于書的篇幅,并盡可能考慮在演化不同階段上起關鍵作用的化石,最終還是有不少有名的中國化石沒有被收錄到書中。
總之,在我看來,這是迄今為止我所知道的,基于中國的精美化石寶庫,描繪“從魚到人”的故事中,內容最為豐富、具性、并且最有趣味的一本書。本書裝幀精良,文字也盡可能做到了通俗易懂。我有理由相信,這本書將成為經典,并為各國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所喜愛。
周忠和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古生物協會主席
注:此文為周忠和院士為中英文雙語版撰寫的書評文章,原文發表在《光明日報》
這是迄今為止我所知道的,基于中國的精美化石寶庫,描繪"從魚到人"的故事中,內容為豐富、性、并且有趣味的一本書。我有理由相信,這本書將成為經典,并為世界各國的讀者所喜愛。
周忠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古生物協會主席)
這是一部的古生物科普讀物。立意新穎,創作精心。15個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古生物群各具特色,脊椎動物九大演化事件的介紹形象生動。不僅從科學知識方面擴展了讀者視野,也處處浸透著文學與藝術的風采。
孫革(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沈陽師范大學古生物學院院長)
人類對自然歷史的探索永無止境,化石是研究自然歷史的重要鑰匙之一。這是一本關于化石的書,但作者的情懷已經超出了化石。這樣的好書現在太少了。
孟慶金(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
China is the most fascinating source of paleont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world right now. From fossils shedding light on the origin of vertebrates to fantastic sites that bear witness to some of the early stages in the evolution of our own species, passing through astonishing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from Cretaceous strata - it's all there in this marvelous book! A must for any paleo-enthusiast!
Alexander Kellner (Academician of the Brazilian Academy of Sciences, Professor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 Brazil
A wonderful, up-to-date account of the rich fossil vertebrate sites of China. The discoveries are very new, and the authors are an international team that can give unique insights into the discoveries and their meaning. A beautifully written and illustrated book.
Michael Benton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Palaeontological Association, Professor of University of Bristol, England
China is blessed with a spectacular fossil record populated with feathered dinosaurs, fallout from the Cambrian explosion, and sea serpents swimming among giant crinoids, but the language barrier has hindered them from becoming familiar to Western readers. Here the authors present these discoveries alongside the long and fascinating history of paleont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a, with archival images of the foreign adventurers and homegrown scientists who made the discoveries.
James M. Clark(Professor of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and a renowned dinosaur expert
In recent decades, China has yielded a wealth of spectacular fossils thatspan a period of some 500 million years and have already rewritten manychapters of the history of back-boned animals. This book presents aneasily accessible, richly illustrated survey of the key discoveries andthe history of their exploration.
Hans-Dieter Sues (Senior Scientist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讀后再評論
非常不錯!良心極了!
五星好評五星好評
包裝太簡陋 希望加強包裝 加快送貨速度
發貨速度快,服務態度好!支持當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