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萍編著的《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以8051微控制器為核心,硬件從微控制器原理、內部功能模塊到外部串行總線與接口、人機接口、模擬接口、數字接口等技術與應用,再到系統性設計和微機系統設計案例分析;軟件從指令系統、匯編程序設計到C51程序設計等,循序漸進、逐步深廣。精心設計、選編100余個程序設計和接口設計實例,大部分實例均給出了匯編程序和C51程序。內容組織上,兼顧內容的基礎性和先進性,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應用性。本書可作為相關專業學生的課程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和參考。
是2010年國家精品課程、2013年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采用的教材《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是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2009年被評為國家精品教材;新版教材是國家首批"十二五"規劃教材(于2015年1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與之配套的實驗教程《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 實驗教程》在2012年5月出版。
第0章 課程概述
0.1 教材內容
0.1.1 微控制器原理
0.1.2 微機接口技術
0.1.3 微機系統設計
0.2 課程教學設計
0.2.1 課程教學目標
0.2.2 教學內容設計
0.2.3 教學方法設計
及時部分 微控制器原理
第1章 微機技術概述
1.1 微機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1.1.1 微機技術的兩大分支
1.1.2 通用微型計算機
1.1.3 微處理器、嵌入式系統與微控制器
1.1.4 微控制器的發展與應用
1.2 微控制器的體系結構
1.2.1 哈佛與普林斯頓兩種存儲結構
1.2.2 CISC與RISC兩種指令集處理器
1.3 微控制器的典型結構與運行管理模式
1.3.1 CPU系統
1.3.2 CPU外圍單元
1.3.3 其他功能單元
1.3.4 結構特點與運行管理
1.4 微控制器的性能與發展趨勢
1.4.1 微控制器的性能指標
1.4.2 微控制器的發展趨勢
習題與思考題
本章內容總結
第2章 8051微控制器硬件結構
2.1 微控制器結構
2.1.1 組成結構
2.1.2 功能特點
2.1.3 引腳與功能
2.2 微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2.2.1 CPU的結構與組成
2.2.2 微控制器的工作過程
2.3 存儲器結構與地址空間
2.3.1 存儲器配置
2.3.2 程序存儲器ROM
2.3.3 數據存儲器RAM
2.3.4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2.4 P0~P3端口結構與特點
2.4.1 P0~P3端口的內部結構
2.4.2 P0~P3端口的功能分析
2.4.3 P0~P3端口的結構特點與應用特性
2.5 時鐘與復位
2.5.1 時鐘電路與時序
2.5.2 復位與復位電路
2.6 微控制器的工作方式
2.6.1 低功耗工作方式
2.6.2 程序執行與復位方式
2.7 8051微控制器的技術發展
2.7.1 內部資源擴展
2.7.2 內部資源刪減
2.7.3 增強型8051微控制器簡介
習題與思考題
本章內容總結
第3章 8051指令系統與匯編程序設計
3.1 指令系統基
好
愉快的購物
貴死了
好書,希望能學好專業課!
好評
是關于51單片機的
挺好的
值得閱讀,非常滿意
書脊破損嚴重
考研指定用書
收到啦,感覺還不錯大致看了下是我喜歡的類型,最近有可能不能讀完,等我讀完再來追評
好書好書好的
挺好 新書
物流飛了兩天,沒貨也不及時通知我,我幫同學一共買了9本,才送4本。還是我自己有習慣每天查物流才發現的。
書壓壞了一本,還有就是買了7本發5本。沒有第一時間通知書缺貨,為什么買的時候就沒缺貨。
6051單片機,比學校發的教材好,自學也很好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