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影響開發技術(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美國上世紀90年代陸續發展起來的一項應對內澇和城市面源污染的城市排水領域專項技術。經過近2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美國以及許多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城市綠色雨水基礎設施技術。2014年我國開始在國家財政支持下,開展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工程建設實踐。
該書受美國環保局的非點源污染計劃和阿肯色州自然資源委員會的委托而作,主要內容是提出低影響開發框架,從保護或模擬場地雨水自然循環過程入手,著重介紹了如何利用綠色基礎設施來分散與吸納雨水、減緩與處理徑流,達到消除面源污染與降低內澇風險的目的。此書編寫于2010年,榮獲了當年ASLA 溝通交流類杰出獎。手冊的設計和研究團隊與美國國家機關、費耶特維爾市、市民環保團體和非營利組織合作來共同開發規劃模板、守則和實踐方案,從而促進了低影響開發的實施。
全書用圖示解讀,寓理念于實踐,適合參與海綿城市建設的城市房地產開發的人員及機構設計的,從業主到機構、開發商、設計師、城市和區域主管機關閱讀。本書又類似于生活讀物,甚至中小學生也可讀懂,指導專業讀者的同時還吸引了普通讀者,可作為可續性文明科普讀物推廣發行。
阿肯色大學社區設計中心UACDC起源于1995年,作為費德瓊斯建筑 設計學院的外展中心,通過設計,研究和教育解決方案推動阿肯色州的創意發展。該中心擁有自己的市中心設施和全職設計和規劃人員,為全國的社區和組織提供專業服務。 就像教學醫院,一些工作人員還提供教育服務作為實踐設計教授。UACDC定期與多學科的聯盟專業人員合作,該中心的非營利組織狀況允許其利用其私營部門合作者的工作。本書由美國阿肯色大學社區設計中心授權給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景觀生態與區域規劃研究中心城市生態學組。由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授權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緒論
及時章 什么是低影響開發
及時節 城市雨水基礎設施
第二節 低影響開發實施及設計原則
第二章 如何實施低影響開發
及時節 建筑
第二節 地產
第三節 街道
第四節 開放空間
第三章 低影響開發設施
及時節 設施選擇
第二節 設施應用
第四章 落實低影響開發
及時節 落實對象
第二節 落實保障
第三節 落實管理
更多信息
術語表
參考文獻
什么是低影響開發?
什么是低影響開發?
低影響開發是一種基于生態的雨洪管理方法,傾向于利用植被網絡等軟質工程來管控、處理區域內雨水徑流。低影響開發是利用滲透、過濾、儲存、蒸發、蒸騰等生態過程來維持場地開發前后的水文平衡。常見的“管道—水池”排水基礎設施主要利用集雨口、管道、路緣石以及溝渠將雨水徑流排往別處,而低影響開發則利用分散布局式的景觀設施來處理、修復雨污徑流。
不透水表面
在多數情況下,城市降雨初期所形成的‘及時波’徑流可能比日常生活污水含有更多的污染物……
2011-2012 ACSA獎(美國獎學金協會獎),評審團的評論:
美麗的構圖和非常通俗易懂的描述,簡潔、出色、生動、實用且息息相關。所有的年輕人都應該閱讀它,并且互相交流。
According to the 2011-2012 ACSA :“Beautifully composed and very accessibly written. Clear, brilliant, attractive, useful, and pertinent. All young people should read this, boy does it communicate.”
2011 AIA(美國建筑師協會區域與城市設計組榮譽獎),評審團的評論為: “這本手冊對于這個題目的突出貢獻在于它LID方面的進步,一套在地區、市政和區域的尺度上進行高度分布處理的網狀部署的管理措施。它將LID 從一個冷門的學科轉化成了一個以穩定地營造地區的模式為依據的模板。目標是通過采取的計劃和設計、鼓勵市政規范上的改革,來促進LID科學的在城區的實施”。
According to the AIA: “The manual’s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topic lies in its advancement of LID from a set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a highly distributed treatment network deployed at neighborhood, municipal, and regional scales. It shifts LID from an isolated technology to a planning model based on nestled pattern languages in making places. The goals are to promote implementation of LID technologies in urban areas through adoption of best in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encourage reform in municipal codes.”
這本書不僅提供了實施低影響開發的整體框架,還創新性地提煉出21 種常見的低影響開發設施,如植草溝、雨水花園,人工濕地等。這些設施適用于不同的尺度層級與不同的流域位置,既可用于舊城改造與新城開發,也可用于村鎮街道與集中居民點的建設,因地制宜、自由組合,為實踐提供了極大的自由度和很高的可操作性。
——何興元:2016 年3 月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
中國生態學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林學會常務理事(十屆)
“低影響開發”的概念引入中國已有些時日了,并逐步演化成很有中國特色的“海綿城市”理念。有政策指導,有學者專著。回顧人類發展史,任何一次人與自然關系的理念轉變,都需要達成廣泛的全社會共識,進而艱難地推進現實中行動的進展。
盧濤博士翻譯的這本書恰恰是一部很好的老少皆宜的科普讀物,它把前沿的技術理念常識化,把復雜的技術環節圖示化,承擔起向公眾傳播的職責,而這正是中國的專家學者所欠缺的,甚至是某些專家學者所不屑的。衷心地希望這本書如同其原著在美國那樣,能進入我們的中小學課堂,能擺上更多公眾的書桌,走出一條前沿理念和專業技術的大眾化傳播路徑。
——尹稚: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
清華大學生態規劃與綠色建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很不錯,書很好
還是很不錯的
好書,放心買!
很好的一本書,以前在國外看見時就想買,可惜全英文,現在國內終于有中文版的了,很激動,理念先進、思路清晰,在城市規劃的行業,這算是優選的書了。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可以說是我在中國買到的最實用的一本海綿城市系列圖書
很不錯啊 ,買來學習
不錯,給兒子買的!正版!
轉來轉去還是做回本行
很不錯,講了一些實用的東西
書是好書,內容豐富易懂,是典型的科普實用書。但是當當的包裝是比以前差了。
海綿城市開發改造的先例,以美國二十年前的經驗為基礎。
內容比封皮精彩!鄉建的,民宿的,改造的通通都能用,實用才是王道!
以前看見外文就想買了,現在有中文的了,哈哈哈
低影響開發,引入中國,形成很有中國特色的海綿城市理念。圖文并茂,易于吸收理解,不錯。
對于了解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有很大幫助,普及類的書籍,簡單易懂。特意看完之后,又在工作中回顧評價的。如果需要實用性強的書籍,建議去買海綿城市的圖集。
這是一本講海綿城市的書,內容非常的專業,講的很通透明白。里面圖片畫的非常好,雖然封皮看不出來,但確實是非常“內秀”的一本專業書。海綿城市案頭必備
很多講海綿城市的書或者資料,都是大而全,但是太宏觀。這本書講的很細,圖片到位,解讀的跟dk書一樣,孩子都能看。基本上拿來就能用。景觀、建筑設計者,案頭必備!其實現在的景觀都是在迎合市場,隨著環境的影響會對低影響的設計要求越來越多,我是想擴充一下這方面的具體知識,這本很多實操案例都能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