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馮廣藝、李慶福等的《南方少數民族語言生 態研究》把南方少數民族語言作為重點研究對象。對 黎語、瑤語、瑤族古文字、女書、仡佬語進行了深入 的田野調查和研究,深入南方少數民族地區調查少數 民族語言及其生態環境,先后參加調研活動的老師和 研究生、本科生有三十多人次。通過調研,我們和少 數民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加深了對少數民族 民族語言文化的了解。本書就是歷次調研成果的匯編 。
馮廣藝,湖北武漢人,1977年考上大學.先后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博士后出站于復旦大學。1992年破格晉升為教授,現任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二級教授,華中師范大學語言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學術作18部,承擔各級各類項目16項,曾被評為湖北名師、全國教師、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和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李慶福,瑤族,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人。曾任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黨委副書記。現為中南民族大學離退休工作處處長,老年大學校長,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碩士生導師。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一一中南少數民族審美文化研究基地副主任,女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廣西瑤學會副會長。
黎語研究 黎語生態研究的基本構想 黎語杞方言生態發展論 論黎語杞方言生態環境的幾個問題 黎語哈方言區語言使用情況調查研究 黎語生態現狀調查研究——以三亞市郎典村為例 語言生態學視域下的海南黎語發展探究 黎語杞方言與漢語生態接觸的類型與趨向研究——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為例 黎漢名量詞的語義異同對比研究 黎族普遍兼用漢語的現狀及成因研究——以三亞郎典村為例 論海南黎族語言兼用的特點、功能和成因——以海南省三亞市郎典村為例 海南黎族諺語的語言生態學研究 瑤語、瑤族古文字、女書研究 瑤族古文字考察報告 女書文化的探索與破解 試論女書作品《貓(瑤)文歌》的學術價值 開展女字規范化研究 傳承和保護女書文化 難解的中國“女書”文字之謎 中國港臺和國外學者對女書習俗文化的研究 女書文化研究二十年 語言生態學視野下的瑤族女字和喃字 語言生態學視野下的女書詞匯探究 試論楚文化對女書的影響 女書作品《女子成長歌》的民俗文化內涵 仡佬語研究 貴州仡佬語調研報告——以遵義平正鄉、普定縣白巖鎮為例 附錄一 田野調查的典范,語言研究的碩果——《戴慶廈文集》讀后 附錄二 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間歌謠的審美特色 附錄三 三亞黎族民歌的審美特征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