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可以這樣讀,那樣讀。
可以當作是一本推理故事,因為里面暗藏了很多的推里線索,而這些線索在一刻才真相大白,波多里諾扮演著類似福爾摩斯的角色揭穿了詭計。
也可以當作是一本游記,因為里面的主體是波多里諾的冒險故事,的篇幅在尋找那遙遠的東方祭司國度。
也可以當作是一個叫做波多里諾的人的自傳,因為整本書的故事基本上就是架構在波多里諾這個人的一生(到故事結束前的那一刻)。
也可以當作是一個悲劇故事,因為腓特烈大帝真正的死因是挺悲情的(當然前提是要波多里諾說的故事不只是故事,而是歷史事實)。
不過,你也可以把這本書當成一個瘋子的白日夢……
懸疑推理與魔幻現實兼收并蓄的奇書。
從十字軍東征、圣杯傳說,到基督教城市的興起、教皇與皇帝之間的權力沖突,意大利西北部歷史名城亞歷山大的守護人波多里諾是一個天才的騙子,他聲稱自己講述的一切都是假的,但有趣的是,他的謊言總是一出口就變成真……
《波多里諾》像是一具多采多姿的萬花筒。它里面什么都有--戰爭、謀略、權術、愛情、神學、異國冒險、奇人異事……到了后半段還安排了一場華麗的"密室連環殺人案之你可以死五次",讓讀者過足重溫《玫瑰的名字》的癮。
《波多里諾》確實稱得上是一本"才子書",埃科就像是書中的波多里諾,滿口胡言卻又才華橫溢,引人入勝。
翁貝托埃科(Umberto Eco,1932- ),歐洲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小說家、符號學家、美學家、史學家、哲學家。出生于意大利亞歷山德里亞,博洛尼亞大學教授。著有大量小說和隨筆作品,如《玫瑰的名字》《傅科擺》《昨日之島》《波多里諾》《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布拉格公墓》和《密涅瓦火柴盒》等。
一 波多里諾開始動筆寫字........1
二 波多里諾遇見尼塞塔柯尼亞特........11
三 波多里諾對尼塞塔解釋小時候的文章........27
四 波多里諾和皇帝對談,并愛上皇后........43
五 波多里諾給予腓特烈明智的建議........53
六 波多里諾前往巴黎........65
七 波多里諾為貝阿翠絲寫情書,為"詩人"撰詩詞........81
一 波多里諾開始動筆寫字........1
二 波多里諾遇見尼塞塔柯尼亞特........11
三 波多里諾對尼塞塔解釋小時候的文章........27
四 波多里諾和皇帝對談,并愛上皇后........43
五 波多里諾給予腓特烈明智的建議........53
六 波多里諾前往巴黎........65
七 波多里諾為貝阿翠絲寫情書,為"詩人"撰詩詞........81
八 伊甸園里的波多里諾........89
九 波多里諾訓斥大帝,并誘惑皇后........105
一○ 波多里諾尋獲東方賢士,并為查理曼列圣........113
一一 波多里諾為祭司王約翰建造皇宮........127
一二 波多里諾撰寫祭司王約翰的信函........139
一三 波多里諾目睹一座城市的誕生........153
一四 波多里諾用父親的牛救了亞歷山大........175
一五 萊尼亞諾戰役當中的波多里諾........203
一六 波多里諾上了左西摩的當........213
一七 波多里諾發現祭司王約翰給太多人寫了信........227
一八 波多里諾和柯蘭迪娜........235
一九 波多里諾改變他那座城市的名稱........241
二○ 波多里諾找到左西摩........249
二一 波多里諾與拜占庭的恬逸........263
二二 波多里諾失去父親,找到"葛拉達"........273
二三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波多里諾........285
二四 波多里諾來到阿祖魯尼的城堡........297
二五 波多里諾目睹腓特烈喪命兩回........313
二六 波多里諾與東方賢士之旅........331
二七 波多里諾在阿布卡西亞的黑暗當中........349
二八 波多里諾橫渡森巴帝翁河........363
二九 波多里諾抵達彭靼裴金........371
三○ 波多里諾拜見助祭約翰........387
三一 波多里諾等候動身前往祭司王約翰的王國........401
三二 波多里諾看到一名帶獨角獸的女子........417
三三 波多里諾遇見了伊帕吉雅........427
三四 波多里諾找到了真正的愛情........447
三五 波多里諾對抗白漢斯人........457
三六 波多里諾和洛克鳥........467
三七 波多里諾豐富了拜占庭的寶藏........479
三八 波多里諾進行清算........495
三九 柱頭隱士波多里諾........515
四○ 波多里諾已經離去........531
波多里諾目睹腓特烈喪命兩回
那一頓晚飯一直持續到很晚,大帝才提出回房的要求。波多里諾和他的朋友陪他回到房間里,他們在墻上兩把火炬的光線之下,再次將房間檢查一遍。"詩人"也想要檢視壁爐,但是他立刻就因為空間不容擠進一個人而退卻。"這個地方最多只能讓煙氣通過。"他表示。他們甚至檢查了排便的陋室,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從排水的井底往上爬。
靠近床的地方,有一盞已經點燃的燈,還有一壺水。波多里諾先嘗了一嘗。"詩人"認為他們也可能在枕頭上,腓特烈的嘴巴碰得著的地方施放有毒的物質。他表示,大帝好有份解毒劑在身邊,以防萬一……
腓特烈表示不要過分夸大這些恐懼,但是這時候所羅門拉比謙遜地說:"大帝,雖然我是一名猶太人,但是我忠誠地奉獻在為你的榮耀加冕的行動上。你的生命對我來說,就像我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貴。聽我說,我在加里波利購買了一份神奇的解毒劑,請你收下。"他一邊從長袍里掏出瓶子,一邊補充道:"我把它交給你,因為在我卑微的生命當中,不會有什么機會遭到強悍的敵人陰險追殺。萬一這幾天晚上你覺得不適,請立刻拿出來服用。如果有人讓你喝了毒藥,這東西會立刻救你一命。"
"謝謝你,所羅門拉比。"腓特烈感動地表示,"我們條頓人保護你們族人,還真是保護對了,我以我的族人之名向你發誓,我們在接下來的幾世紀也會繼續這么做。我接受你救命的藥水,你看看我怎么做……"他從旅行袋當中取出他一直小心翼翼帶在身邊的盒子和"葛拉達","你們看,"他表示,"我把你這名猶太人交給我的藥水,倒入這個裝過耶穌血液的杯子。"
所羅門鞠躬順從,但是卻有些困惑地對波多里諾嘀咕:"猶太人的藥水成了偽救世主的血液……希望上帝——愿他永遠受到贊美——能夠原諒我。不過,這一個關于救世主的故事,是你們這些異教徒所創造,而不是拿撒勒的約書亞——他是一個正直的人,而我們猶太拉比所描述的是關于他和約書亞賓培拉希亞拉比一起研讀《塔木德經》的事跡。再怎么樣,我很喜歡你的大帝,我想我們應該要聽從自己的心。"
腓特烈拿起"葛拉達",正準備放進柜子的時候,奇歐插了嘴。這24小時晚上,所有的人都覺得不需要經過指示,就可以直接對大帝說話:被封閉在這個敵我仍不明的地方,這一群忠臣和主子之間,已經衍生出一股熟絡的氣氛。所以,奇歐開口表示:"大帝,不要認為我懷疑所羅門拉比,但是他也一樣,也可能受騙。請允許我先嘗過這藥水。"
"大帝,你就讓奇歐先嘗過吧。"所羅門拉比表示。
腓特烈同意之后,奇歐用一種舉行彌撒的姿勢舉起杯子,接著他將杯子輕輕地靠在嘴唇上面,就像在領圣體一樣。這時候,波多里諾也覺得房間里散布著一道強烈的光芒,但無疑應該是一把因為樹脂的堆積而開始順利燃燒的火炬。奇歐低頭靠著杯子一會兒之后,就像是為了吸收他所啜飲的一點液體而動了動嘴唇。接著他轉身,將杯子靠在自己的胸口,然后輕輕地放回柜子里。他慢慢蓋上圣體柜的蓋子,以避免造成任何聲響。
"我可以聞到一股芬芳。"波羅內表示。
"你們瞧瞧這一片光明。"阿布杜說。
"天使全都降臨到我們身上了。"左西摩抱著信念表示,一邊反向比劃了十字。
"婊子的兒子!""詩人"喃喃在波多里諾的耳邊說,"這是他用`葛拉達`做彌撒的借口。等他回去之后,就可以從香檳一直吹噓到不列顛。"波多里諾低聲響應他,叫他不要心懷敵意,因為奇歐表現得確實就像得到較高境界的喜悅一樣。
"沒有人能夠再讓我們退卻。"腓特烈這時候因為一股強烈、神秘的情緒而表示,"耶路撒冷很快就會得到解放。接著,我們大家一起去將這件神圣的圣物交還給祭司王約翰。波多里諾,感謝你將這件東西交給了我,我是一個真正的祭司國王……"
他全身顫抖地微笑。這個簡短的儀式似乎讓他十分震撼。"我累了,"他說,"波多里諾,現在我要用鑰匙把我自己關在這個房間里。好好地守衛,也謝謝你們的忠心。太陽還沒高掛天空之前不要叫醒我。然后我要去游泳。"他再次補充:"我累壞了,希望幾個世紀之內都不要醒過來。"
"好好地睡個平靜的大覺就行了,父親。"波多里諾充滿情感地表示,"你不應該清晨就出門。太陽高掛在天上時,河水比較不那么冷。安詳地睡個好覺吧。"
他們離開房間。腓特烈關上門。他們接著聽到門鎖轉動的聲音,然后他們全部都靠在長椅邊上。
"我們并沒有皇家茅房可用,"波多里諾表示,"所以我們輪流到中庭去解決需要,動作快一點,千萬不能沒有人留在這里。這個阿祖魯尼或許是個善良的人,但是我們應該只相信自己人。"幾分鐘之后,所有的人都回到了原地。波多里諾熄掉燈光,向所有的人道了晚安,然后他試著讓自己睡著。
"我覺得非常不安,尼塞塔大爺,雖然我并沒有適當的理由。我睡得非常焦慮,而我做了一些黏糊的夢之后就醒了過來,就好像我試著打斷一場噩夢一樣。我在半夢半醒之間,看到我可憐的柯蘭迪娜用一個黑石鑿成的`葛拉達`飲酒,然后全身僵直,倒地身亡。一個時辰之后,我聽到一個聲音。軍械室也有一扇窗子,夜里蒼白的光線就從窗外照進來;我想月亮大概露了四分之一的臉吧。我明白剛才的聲音是`詩人`到外面去了,他大概沒有排解干凈。過了一會兒之后——我不知道過了多久的時間,因為我睡了又醒,醒了又睡,而每一次似乎都沒過多久,但實際上肯定不是這么一回事——波羅內也到外面去。接著我聽到他進來的聲音,而奇歐低聲對他說,他自己也覺得很悶,想到外面透透氣。不過再怎么樣,我的工作都是防止外人進來,不是禁止里面的人出去,而我發覺我們所有的人都非常緊張。接下來的事我都不記得了,我不知道`詩人`什么時候回來,不過清晨之前,他們全部都睡得很沉,因為這就是我在太陽射進來及時道光芒的時候所見,而當時我已經清醒。"
軍械室這會兒已經被璀璨的清晨征服。幾名仆人端來了葡萄酒、面包和當地的水果。雖然波多里諾擔心打擾大帝的睡眠而交代大家不要制造聲音,但每個人還是情緒愉快地制造聲響。一個時辰之后,盡管腓特烈交代不要叫醒他,但波多里諾覺得時候已經夠晚了,所以還是去敲了門。沒有任何回音,所以他又敲了一次。
"他睡得像一只睡鼠一樣。""詩人"笑道。
"我希望他不要覺得不舒服。"波多里諾猜測。
他們再次敲了門,而且越敲越大聲。腓特烈并沒有回答。
"昨天晚上他看起來真的累壞了。"波多里諾表示,"他很可能身體不適,我們把門撞開吧。"
"冷靜一點。""詩人"表示,"闖進保護大帝睡眠的大門可是大不敬!"
"那我們就大不敬吧,"波多里諾表示,"我覺得事情有點兒不對勁。"
他們亂七八糟地一起去撞了那一扇又結實,又上了鎖,所以應該相當牢固的房門。
"再一次,大家一起來,看我的信號,一起用肩膀撞。""詩人"表示,他也開始覺得,如果一個大帝在別人撞他門的時候還不醒,他的睡眠肯定出了狀況。房門還是繼續堅持。"詩人"解開了拴著鐵鏈睡覺的左西摩,他安排大家站成兩行,然后一起沖撞兩扇門。第四次嘗試的時候,房門終于讓了步。
他們看到腓特烈幾乎全身赤裸,一動也不動地躺在房間的中央,就好像他是躺在床上一樣,已經空無一物的"葛拉達"則翻倒在他的身旁。壁爐里面只剩下燃燒之后的灰燼,看起來似乎曾經被點燃而終于熄滅。窗戶仍然緊閉,而房間里彌漫著一股木材和焦炭的味道。波多里諾一邊咳嗽,一邊打開窗子讓空氣流通。
"詩人"和波羅內擔心有人曾經闖進來,并仍然待在房間里,他們倆立刻匆匆拔劍,仔細檢查房間里的每一個角落,而波多里諾則跪在腓特烈身旁,扶起皇家腦袋,輕拍他的面頰。波伊迪想起了自己在加里波利購買的活血藥,于是打開戒指的底座,撐開大帝的嘴唇,將藥水倒進他的口中。腓特烈還是沒有任何生氣。他的面孔看起來十分嚇人。所羅門拉比傾身靠近,試圖拉開他的眼睛,然后摸摸他的額頭、脖子、脈搏,接著他顫抖地說:"這個人已經死了,上帝——愿他永遠受到贊美——憐憫他的靈魂。"
"我的耶穌基督,不可能!"波多里諾吼道。但是就算他不是醫術的專家,他也看得出腓特烈、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至圣"葛拉達"的守護人、基督教世界的希望、愷撒、奧古斯都和圣查理曼的惟一合法繼承人已經不在人世。他立刻哭了出來,親吻那張蒼白的臉孔,對他說自己是他親愛的兒子,希望他能夠聽得見。然后他發覺這一切都已經沒有用。
他站起來對他的朋友大叫,要他們再仔細四處查看。他們甚至檢查了床底和每一面墻來尋找秘密的通道,但是很明顯不僅沒有人藏匿,也不曾有人藏身在這個地方。紅胡子腓特烈已經死在一間從里面上了鎖的密閉房間里,房間外面由他最忠心的兒子負責守衛。
"去把阿祖魯尼叫來,他是醫術的專家。"波多里諾叫道。
"我也是醫術的專家,"所羅門拉比抱怨道,"相信我,你父親已經死了。"
"我的天,我的天啊!"波多里諾開始胡言亂語,"我的父親死了!通知衛兵,通知他的兒子,我們趕快抓兇手去!"
"等一等,""詩人"表示,"為什么你會提到謀殺?他在一間密閉的房間里,他死了。你在他的腳邊找到裝著解毒劑的`葛拉達`。或許他覺得不舒服,擔心自己被下了毒,所以將解毒劑喝了。另外,壁爐里的火也被點燃了。如果不是他自己的話,還有誰會去點燃呢?我曾經認識一些人會感覺胸口劇痛,全身冒出冰冷的汗水,他們會一邊牙齒打顫,一邊試著取暖,而他們接下來沒多久就死了。或許壁爐的濃煙讓他的情況更加惡化。"
"但是,`葛拉達`里面裝的到底是什么東西?"左西摩這時候一邊轉動眼睛,一邊抓住所羅門拉比吼道。
"住手,你這個陰險的家伙,"波多里諾對他說,"你也親眼看到奇歐嘗過那瓶藥水了。"
"太少了,太少了,"左西摩一邊搖晃所羅門,一邊重復念道,"不足以刺激一個喉嚨!你們真是傻,怎么會去相信一名猶太人呢?"
"我們確實很傻,所以才會去信任一個像你這樣的小希臘。""詩人"一邊說,一邊用手肘撞了左西摩一下,讓他放開嚇得全身哆嗦的可憐拉比。
奇歐這時候撿起"葛拉達",并虔誠地擺回柜子里。
"總而言之,"波多里諾問"詩人","你的意思是他并非遭到殺害,他的死是上帝的意愿?"
"這么想比較簡單一些,而不是去想象一個像空氣一樣的人,鉆進我們嚴密看守的房門。"
"那么我們去把他兒子和守衛找過來。"奇歐說。
"不行,""詩人"表示,"各位朋友,我們是在拿我們的腦袋開玩笑。腓特烈已經死了,而我們知道沒有人能夠進到這個封閉的房間里。但是他的兒子,還有其他的侯爵并不知道這一點。對他們來說,兇手可能就是我們。"
"多么可悲的想法!"依然淚流滿面的波多里諾說道。
"詩人"表示:"波多里諾,聽我說:他的兒子不喜歡你,他也不喜歡我們,而且一直對我們保持戒心。我們擔任守衛,而大帝死了,所以我們必須為這件事情負責。我們什么話都還沒說之前,他的兒子就已經把我們吊死在樹上,如果在這個該死的山谷當中找不到樹木,他也會把我們吊在城墻上面。你很清楚,波多里諾,他的兒子一直認為這個`葛拉達`的故事是一個陰謀,是為了拖他的父親前往他不應該去的地方。他會殺了我們,他一下子就可以把我們全部擺脫。那些侯爵呢?大帝遭到謀殺的傳言會刺激他們互相指責,那將會是一場大屠殺。我們將會是每一個人都樂見的代罪羔羊。誰會相信像你這樣的小雜種所說的話——原諒我的用詞,還有我這樣的酒鬼、一名猶太人、一個教會分立分子、三名不務正業的學者,還有波伊迪這個比誰都更有理由痛恨腓特烈的亞歷山大人?我們全都死定了,波多里諾,就像你的養父一樣。"
"那怎么辦?"波多里諾問道。
"所以,""詩人"表示,"惟一的方法,就是讓他們相信腓特烈死在其他的地方,在一個我們保護不到的地方。"
"怎么做?"
"他不是曾經表示要到河里去游泳嗎?我們失禮地幫他穿上衣服,并幫他在背上披上大衣。我們一起下樓到沒有人,而幾匹馬從昨天晚上就一直在等候的后院。我們將他系在馬鞍上,一起前往河邊,然后他就從那邊被河水沖走。對于這名已經年邁,卻仍無畏對抗大自然力量的大帝,這是一種光榮的死亡。他的兒子會決定是否繼續前往耶路撒冷,或者是調頭回家。至于我們,我們可以表示為了完成腓特烈的愿望,所以決定繼續前往印度。他的兒子似乎并不相信`葛拉達`這件事。我們帶著走,然后去完成大帝想要完成的事。"
"但是我們必須假裝一次死亡。"波多里諾眼神狂亂地表示。
"他已經死了嗎?他已經死了。我們全部都覺得很難過,但是他已經死了。至少我們不是在他有生之年告訴別人他已經去世。他已經死了,上帝和他的圣徒在他的國度歡迎他。我們只是單純地表示他淹死在河里,在寬闊的室外,而不是在這個我們應該保護他的房間里。我們說了謊?很少。如果他已經死了,死在外面或死在里面還有什么重要?我們殺了他嗎,我們?我們全部都知道事情并非如此。我們只是讓他死在對我們最不具好感的人無法污蔑我們的地方。波多里諾,這是惟一的一條路,沒有其他路可走了,如果你還想保住你的一條命,如果你還想前往祭司王約翰的國度,并在他的面前頌揚腓特烈至上的榮耀。"
盡管波多里諾詛咒他的冷酷,但是"詩人"說得并沒有錯,所有的人也都同意他。他們為腓特烈穿上衣服,抬他到后院,用一根支柱撐住他的背部,然后將他系在馬鞍上,就像"詩人"曾經在東方賢士身上所下的工夫一樣,設法讓他挺立在坐騎上。
"波多里諾和阿布杜兩個人帶他去河邊就夠了。""詩人"表示,"因為護送的隊伍人數太多的話,會引起哨兵的注意,而他們或許會想要加入護送的隊伍。我們其他的人繼續留在這里守著房間,讓阿祖魯尼和其他的人不會想進去,而我們順便將房間整理一下。好是我到城墻邊去和衛隊聊天,在你們經過的時候讓他們分心。"
"詩人"似乎成了一個還能夠做出合理決定的人。全部的人都照著他的話去做。波多里諾和阿布杜騎著馬,將腓特烈夾在他們中間,然后慢慢從后院走出去。他們從側門的小徑轉入主要的通道,像麥穗一樣擠在一起走下厚厚的階梯。接著他們以細碎的步伐,朝河邊的方向奔馳在平原上。衛兵從城墻上面向他們的大帝行禮致意。這一段短暫的旅程就像沒有止盡一般,不過他們還是抵達了河邊。
他們躲在一叢樹木后面,"從這里沒有人可以看到我們,"波多里諾說,"而且水流也十分湍急,尸體馬上就會被卷走。我們騎著馬進到河水里,試圖營救,但是河床崎嶇不平,我們沒有辦法接近。接著我們沿著河岸跟著尸體,一路高聲呼救……河水朝著軍營的方向流動。"
他們解開腓特烈的尸體,脫掉他的衣服,留下一名皇帝游泳的時候用來遮蔽身體的一點兒衣物。他們才將尸體推入河水中間,水流立刻就接手,尸體也跟著被拖往下游。他們進到河水里面,扯動馬銜讓馬匹激動,然后爬上河岸,騎著馬跟著晃蕩在河水和巖石之間那具可憐的尸體,一邊做出警報的手勢,并朝著營區的人大叫,要他們去拯救大帝。
一些人遠遠看見他們的信號,但是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腓特烈的尸體被卷進了漩渦,一邊迅速前進,一邊打轉,一會兒沉入河底,但是一會兒之后又浮出水面。從遙遠的距離,他們很難理解一個人正在溺水的信號。有一個人終于明白,三名騎士進到水里,但是尸體流向他們的時候,卻和驚嚇的馬蹄沖撞在一起,然后又被河水卷向更遠的地方。前面有幾名士兵帶著長矛沖進水里,成功地攔下尸體,拉向河岸。
波多里諾和阿布杜抵達的時候,腓特烈已經因為和石塊的沖撞而沾滿了污漬,也沒有人認為他還活著。他的兒子在一片哀號聲中得到通知,他匆匆趕到,一臉蒼白,發燒的情況也更為嚴重,一邊悲嘆自己的父親又一次試圖對抗河里的湍流。他將怒火發泄到波多里諾和阿布杜身上,但是他們提醒他,他們兩個人就像土堆里長大的人一樣,并不會游泳,而他自己也非常清楚,當大帝決定跳入水中的時候,任何人都攔不住。
如果《波多里諾》的前半部分是一段虛構了的歷史,那么后半部分則是有關中世紀人們所追尋的一個夢想——對祭祀王約翰及其王國的追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具有現實和政治的意義。這個從拜占庭東部最遙遠的邊境,一直延伸到印度群島的富庶、強大的烏托邦式的基督教王國,成為了西方基督教國家的一個非常理想的潛在聯盟對象。但是,波多里諾和他的朋友所追尋的只是一個未成形的理想,一種半精神的、半浪漫主義的幻想。很明顯,祭祀王約翰的王國并不存在,但在這里這個事實已經不重要。正如波多里諾所說:"教士王國是真實存在的,因為我和我的同伴用了我們人生的三分之二的時間來尋找。"同時,他也相信,虛假的宗教遺物——包括被他當作"葛拉達"的木碗(其實是他父親的遺物)——也因為其引發的人們一系列行為而成為真正的遺物。能夠創造信仰的就是奇跡。
New York Times Review by Peter Green
如果《波多里諾》的前半部分是一段虛構了的歷史,那么后半部分則是有關中世紀人們所追尋的一個夢想——對祭祀王約翰及其王國的追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具有現實和政治的意義。這個從拜占庭東部最遙遠的邊境,一直延伸到印度群島的富庶、強大的烏托邦式的基督教王國,成為了西方基督教國家的一個非常理想的潛在聯盟對象。但是,波多里諾和他的朋友所追尋的只是一個未成形的理想,一種半精神的、半浪漫主義的幻想。很明顯,祭祀王約翰的王國并不存在,但在這里這個事實已經不重要。正如波多里諾所說:"教士王國是真實存在的,因為我和我的同伴用了我們人生的三分之二的時間來尋找。"同時,他也相信,虛假的宗教遺物——包括被他當作"葛拉達"的木碗(其實是他父親的遺物)——也因為其引發的人們一系列行為而成為真正的遺物。能夠創造信仰的就是奇跡。
New York Times Review by Peter Green
自埃科的及時部中世紀小說《玫瑰的名字》問世,到《波多里諾》的出版,已經有22年了。后者被認為是《玫瑰的名字》這一發生在修道院里的偵探故事的續集——雖然《波多里諾》的基調有些類似流浪漢的冒險故事,不是那么具有宗教色彩,但對讀者來說,埃科能夠如此地再現中世紀的人物風情,實在是讓人非常驚喜的。他在中世紀的故事里探索真理的意義以及想象對現實的作用。正如波多里諾說:"我還沒有意識到,想象另外的世界可以改變你所處的這個世界。"埃科非常了解中世紀人們的思想,即在編造故事和進而相信這些故事之間并不會有什么沖突。《波多里諾》比《玫瑰的名字》更具趣味性,開了很多關于歷史學家和符號學家的玩笑,也為普通讀者準備了很多幽默,被稱為經典之作實不為過。
The Telegraph Review by Matthew d'Ancona
好評好評~
很厚一本,包裝還行,希望一直保持
很滿意,好評
還好還好還好
呵呵 我想爭取看完再來補評價
促銷有力度!
這本書想了很久才買的,因為埃科的書太多了。
包裝完好,慢慢品讀,喜歡閱讀,支持紙質書。
還不錯吧,沒事兒的時候打發時間。
做活動時買的,劃算
還沒看也就是裝幀精美
埃科必讀作品,兼用來收藏。包裝完整,印刷精美,紙質優良。好評。
我覺得這本要慢慢研究,文學性很高,值得慢慢看懂。
因為最近很喜歡埃科,所以把埃科的書買了,這本還沒看,整體包裝很好,做的很精致,但是聽說里面人物眾多,有點怕到時候記不住人名。
還可以,書籍裝幀很好,紙張質量也不錯,內容就是作者的散文集吧,或者說是小文章合集。
神作,從玫瑰的名字開始知道這一系列,就是有些許小貴
看了玫瑰的名字 覺得很喜歡 所以又買了這本~好期待呀
書包裝的封皮沒弄正,有折痕,破損。整體感覺不錯。
本書好像有關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還沒拆封,先給自己留點懸念。
很喜歡書的封面,紙張,字體,非常精美。贊一個當當。
整體不錯 不過書中沒有標點符號 需要自己了解來分符號
子夜書社里,劉偉先生說波多里諾是韋小寶。這本書看起來比傅科擺輕松趣味不少
雖然我沒有讀,但我很滿意。這回發貨超快,書的設計和印刷都很好,至于內容,自己去讀吧。
《波多里諾》像是一具多采多姿的萬花筒。它里面什么都有--戰爭、謀略、權術、愛情、神學、異國冒險、奇人異事……到了后半段還安排了一場華麗的“密室連環殺人案之你可以死五次”,讓讀者過足重溫《玫瑰的名字》的癮。
清算三九柱頭隱士波多里諾四○波多里諾已經離去出版信息書P名波多里諾(精裝版)作者10意翁貝托
真偽莫辨的東方之旅構筑圣杯傳說奇幻迷宮,鼎力尋繹模糊、真相和謊言本質的曠世奇書。雖然歐洲人關于“遙遠東方由教士統治的神圣王國”實際上指的是克烈王國,但在想象中,它無比奇特,埃科的這部著作號稱是逾越《玫瑰的名字》藝術巔峰的世界超級暢銷小說。
其實不管是波多里諾的結尾,奧托的編年史,玫瑰的名字,還是 烏爾里卡的開篇,都是在致力于模糊文本的真實性,但同時讓敘事看起來更誠實。它們就像艾柯在文中不留痕跡地轉換著敘事人稱(“我”—我—波多里諾的變換明目張膽卻難以覺察)一樣令人迷惑。還有荷馬式的比喻,以及開頭波多里諾第一次提及獨角獸…… 說到底,艾柯才是那個比波多里諾更會說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