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作品推薦↓↓↓↓↓:
《關于現代建筑的16 章:空間、時間以及世界》(第2版):建筑系必讀經典,“當代建筑輕理論”日本新銳建筑評論家,五十嵐太郎,以16個關鍵詞為線索,帶來現代建筑的思想盛宴
愛德華 R 福特(Edward R. Ford),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建筑學教授,著有《當代建筑細部》(上、下)、《五宅十詳》、《建筑節點》,還為《今日建筑》雜志、《哈佛大學設計雜志》等知名學術期刊、雜志供稿,并參與了1992年《美國文化傳統字典》的編寫顧問。1990年,他榮獲麥特森圖書獎第二名、日本建筑大賽三等獎;2002年,其作品“福特之家”榮獲美國佛吉尼亞建筑協會榮譽設計獎;2004年,他跟隨美國總統托馬斯 杰弗遜一同訪問了劍橋大學道寧學院,并于2010年被皮耶特羅 貝魯斯基特聘為俄勒岡大學客座教授。 span>年,他跟隨美國總統托馬斯 杰弗遜一同訪問了劍橋大學道寧學院,并于2010年被皮耶特羅 貝魯斯基特聘為俄勒岡大學客座教授。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我們見到了不少大屠殺紀念碑的建設,而它們中的大多數本質上都是抽象的。而其中一個例外,它具有一些具象性,是詹姆斯 英戈 弗里德(Jame Ingo Freed)設計的,位于華盛頓的大屠殺紀念博物館(1993)。而具象性又是許多人批評它的原因。在主前廳中,兩組磚構的子結構相互交叉對應,一組由磚與鋼構組成,另一組由磚與混凝土組成。磚與鋼構組成的構造是為了能使人想到奧斯維辛中那由鋼鐵加固的烤箱,然而鋼構還有功能上的角色,它輔助支撐開口處周圍的磚(圖8)。而出于不那么明顯的原因,混凝土的構造在表面上讓人想起路易斯 康(Louis Kahn) 的印度管理學院(1974)。這兩組構造都是自為支撐的,它們都不是結構的主體;結構主體是一個隱藏的混凝土框架。盡管這個案例并不是一個構造系統,而是一個建造系統。它扮演著喚起歷史,甚至是象征性的角色。這或許看起來有些奇怪,但它是源遠流長的傳統的一部分。
弗里德是密斯的學生,而密斯是弗里德在建筑中使用的這種結構表達手法的祖師——至少在現代主義是如此。密斯的許多早期芝加哥建筑,例如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的校友紀念館(1946),就是混凝土防火層包裹的鋼構建筑,然后在外層再包以鋼構以展示其所隱藏的部分。而外層的這個相對應的構造盡管不是結構性的,也有著次要的目的,如支撐窗體或加固磚墻。除此以外的其他部分則只能被解釋為是象征性的構造,人們也是如此接受的。
芝加哥湖濱路860 號到880 號的建筑(1951)中,外層被覆以鋼構以表現其內層的鋼構。臨近它的同為密斯設計的湖濱大道公寓(1955) 看起來與它相似,但卻是混凝土的無梁樓蓋架構,其表層覆以鋁制幕墻;它的外輪廓與湖濱路建筑那鋼構的窗框相似。其結果是這樣的一個系統,它開始是作為結構的象征,卻很快就喪失了表面與被覆蓋的構造之間的關系。把用鋼構的幕墻覆蓋鋼構這種做法稱之為“表現”是一回事;然而把鋁制幕墻做成鋼構的形式并用來覆蓋混凝土結構,還稱為“表現”,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描述了構造系統之來龍去脈的是覆面的手法,而不是被覆蓋于內的構造。在密斯的晚期作品中,表現性的構造鮮有與被其覆蓋的真實構造是相符的。此種設計秩序,可以接受的偏差范圍則不明確。
密斯的另一位追隨者彼得 史密森(Peter Smithson)以他自己的方式嘗試整理這些秩序。在1962 年的標題為《平行秩序》(A Parallel of theOrders )的文章中,他論證道,這是建筑發展的自然進程——一個構造系統變為秩序,然后則變為裝飾。…… ize:10.5pt;font-family: 宋體;mso-bidi-font-family:宋體'>自主的細部
第七章
什么是細部設計?
中英文專業詞匯對照表
參考文獻選摘
插圖來源
圖片版權
索引
譯后記:不談建筑細部
……
是一本專門研究建筑細部設計的專著,對于建筑師理解建筑細部的特點和重要性大有幫助。
很大很細,棒棒棒
書不錯,喜歡~
內容好,快遞快,封面也好,棒棒噠
雙十一半價,經典書籍,值得細讀
蠻好的,包裝整體都不錯。
很好,待學習中
當當買書是性價比最高的質量最好的
好好好好好
有些句子略顯冗雜,但作者講的內容比較深刻入里,所舉案例嚴謹有力,配圖十分準確明了。
封面設計舒適,大師的書,朋友推薦的,看看
好書,大家。
不錯,配送還是很快的,這次活動也很給力。
活動購買便宜
涉獵之選,看個偷閑。
挺好的,還沒來得及看
到貨率快,很感謝當當
看到是大師的作品買的,還沒細讀。
goood
《建筑細部》細部是理解一座建筑的基礎,而非附屬品。這并不是說細部包含著整座建筑的概念;這本書其實是要論證與之相反的觀點,對整座建筑的理解不能脫離對細部的理解,而且細部的角色并不僅僅是要創造自然的影射與聯系。深刻的細部遠遠超出構造本身,但是它們源自于構造。建筑,在我看來,是建造的藝術,如果它要傳達出某種深刻的意義,就會通過構造來表達。構造并非僅僅意味著建造,也不僅僅是對實際需求的滿足,而是通過我們的詮釋、我們的理解被視作為科技的展現,被視為會引起我們的直覺反應的事物,也被視為我們所知的歷史的一部分。我堅信建筑會表達出很多信…
大致翻閱,很不錯
買對了,不錯
看起來不錯~印刷品質很高~
對我的知識擴展很有用的
剛剛一女同事在幫男同事捶背,用手捶了幾下后說,我的兇器呢?本意是想找捶背的木錘。結果男同事說:不是長在你身上嗎?辦公室一下子熱鬧了,男同事們紛紛說沒看見……
內容哲理探討性需要仔細揣摩,總覺得翻譯有些冗長
看完了、很不錯、雖然不是很懂、但我相信多看幾遍必能有所收獲
這本書是我研究生導師說讀園林景觀的學生必讀的書,里面說的很詳細,很不錯的書,推薦!
嗯建筑師可以好好的閱讀,的確很不錯,書的編輯排版質量都很好
包裝很差!!好歹用紙箱裝吧!一單四五百的書用個破麻袋裝快遞來到每本書邊角都撞歪了,折痕很多,和商店買的沒法比。對于這點很失望,以后盡量不在當當買了
內容還沒看翻了一下 版式就讓人驚艷 看著版式感覺是本不錯的書
還不錯,但是書的翻譯稍微有點拗口..要自己琢磨好幾遍講的是什么意思。
還沒有看,大概翻了一下,里面內容還是很豐富的。紙摸起來也很舒服
有關建筑的書一直都是高大上的,而且也是質量很好
雖然是學風景園林的,但是這本書還是很有用的,比較實在。從建筑細部上來講,建筑城規以及我們都應該改深究一下的。
剛剛看了一點不適合建筑學入門需要對建筑有一定的理解目前看還不錯對于建筑的更深層理解有一定幫助
建筑細部,建筑學的經典必讀書目,很好,值得細細閱讀。建筑專業人士和喜歡建筑的童鞋都會有所收獲。
還沒仔細看呢,字體很小,內容豐富,具體好壞看完再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