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傳(修訂插圖本)》撰著謹嚴、敘述翔實、生動具體、內容豐富。通過作者李凡的筆觸,孫中山先生為拯救祖國、振興中華而艱苦卓絕奮斗一生的光輝事跡和崇高品德,歷歷呈現于讀者眼前。 《孫中山傳(修訂插圖本)》曾被評為全國書市十大暢銷書,榮獲全國及省市等圖書獎、普及歷史讀物獎等。
李凡,原名李貴臣,河北省灤南縣楊嶺村人。河北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工作。曾發表一些考稽孫中山活動的文章。所著《孫中山全傳》受到海內外學界及圖書界積極評價,成為全國第四屆書市十大暢銷書,先后榮獲北京市、華北地區、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及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北京市出版工作者協會、孫中山基金會等有關部門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圖書獎、普及歷史瀆物獎等八項大獎。本次修訂再版,又進行了大量擴充增補,更加完整、系統、翔實地敘述了孫中山革命生涯中許多方面的活動,內容更加豐富、精彩、感人。
及時編 青少年時期
及時章 貧困之農家子
第二章 隨母到檀香山
第三章 四大寇
第四章 上書李鴻章
第二編 興中會前期
第五章 組織興中會
第六章 及時次武裝起義
第七章 倫敦蒙難
第八章 三民主義的創立
第九章 對菲律賓獨立黨的支援
第三編 興中會后期
第十章 對改良派的爭取
第十一章 第二次武裝起義
第十二章 與?;庶h的論戰
第十三章 聯合洪門會
第四編 同盟會時期
第十四章 同盟會的成立
第十五章 連續組織發動武裝起義
第十六章 發動黃花崗起義和流亡美洲籌款
第十七章 武昌起義后的外交活動
第五編 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十八章 就任臨時大總統 組織共和國政府
第十九章 歷史性的錯誤——讓位于袁世凱
第二十章 著手經濟革命要富強中國
第六編 為捍衛共和國政府繼續奮斗
第二十一章 二次革命——無力的反抗
第二十二章 組織中華革命黨 發動護國戰爭
第二十三章 護法斗爭及時次失敗——桂系軍閥的排擠
第二十四章 護法斗爭第二次失敗——陳炯明的叛亂
第七編 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首次國共合作
第二十五章 改組國民黨
第二十六章 開辟革命新局面的戰斗旗幟——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義
第二十七章 粉碎帝國主義的顛覆——鎮壓反動商團叛亂
第八編 北上和逝世
第二十八章 為召開國民會議謀求祖國和平統一北上
第二十九章 的呼聲:"和平——奮斗——救中國——"
附錄
注釋
瀕臨祖國南海的珠江口外伶仃洋的西岸,北距廣州72公里的地方,在峰巒起伏的檳榔山腳下,潺潺長流的蘭溪河畔,有70多戶毗連的房舍,這就是廣東省香山縣…的翠亨村。村西南,有一間四米寬、九米長的舊磚房。1866年11月12日晨(清同治五年農歷十月初六寅時),中華民族的兒子、中國革命的先行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奠基人、世界聞名的革命家、偉大的孫中山,在這里誕生了。
這一年是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侵入北京,清政府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的第六年。繼及時次鴉片戰爭失敗、《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后,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我國沿海各省,進而深入內地,領土又一次被割奪,中國半殖民地程度加深。經過兩次鴉片戰爭,中國在政治上、經濟上喪失了獨立性。
這一年,又是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南京)被曾國荃(曾國藩九弟)指揮的湘軍攻陷后的第三年。太平軍余部與捻軍聯合,在遵王賴文光(原太平軍將領)、梁王張宗禹(捻軍將領)率領下,仍在與清軍作戰。這年秋,他們在河南許州分東西兩支,東捻軍由賴文光率領進入山東,西捻軍由張宗禹率領進入陜西。
孫中山誕生的第八天,即1866年11月19日,曾國藩因進攻捻軍連敗,奏請另簡欽差大臣接辦軍務。12月7日,清政府命曾國藩回任兩江總督,命李鴻章為剿捻欽差大臣。
孫中山兩歲時,即1868年1月,東捻軍在揚州瓦窯鋪戰敗,賴文光被俘就義;同年8月,西捻軍在山東茌平縣徒駭河戰敗,張宗禹投河自盡。至此,捻軍全部失敗。當月,清政府因李鴻章平捻有功,加太子太保,并授以湖廣總督協辦大學士。在此前后的10年中,南北各城鄉居民為反抗外國侵略,搗毀焚燒教堂、打死打傷外國傳教士的事件不斷發生。這年,是同治七年,也是載淳生母那拉氏慈禧太后(因曾住西六宮的儲秀宮也稱西太后)與鈕祜祿氏慈安太后(因曾住東六宮的鐘粹宮也稱東太后)垂簾聽政的第七年。
孫中山乳名帝象,此名之由來,是因當時粵俗婦女多信神,其母楊氏因村廟中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簡稱北帝)而起的。先生自述稱:"因我母向日奉關帝像,生平信佛,取號帝象者,望我將來像關帝耳。"譜名德明。1875年9歲入學時,由塾師取名孫文。1883年17歲在香港拔萃書室讀書時,取號日新,系取《大學》中"湯之盤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義。 瀕臨祖國南海的珠江口外伶仃洋的西岸,北距廣州72公里的地方,在峰巒起伏的檳榔山腳下,潺潺長流的蘭溪河畔,有70多戶毗連的房舍,這就是廣東省香山縣…的翠亨村。村西南,有一間四米寬、九米長的舊磚房。1866 年11月12日晨(清同治五年農歷十月初六寅時),中華民族的兒子、中國革命的先行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奠基人、世界聞名的革命家、偉大的孫中山,在這里誕生了。
這一年是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侵入北京,清政府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的第六年。繼及時次鴉片戰爭失敗、《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后,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我國沿海各省,進而深入內地,領土又一次被割奪,中國半殖民地程度加深。經過兩次鴉片戰爭,中國在政治上、經濟上喪失了獨立性。
這一年,又是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南京)被曾國荃(曾國藩九弟)指揮的湘軍攻陷后的第三年。太平軍余部與捻軍聯合,在遵王賴文光(原太平軍將領)、梁王張宗禹(捻軍將領)率領下,仍在與清軍作戰。這年秋,他們在河南許州分東西兩支,東捻軍由賴文光率領進入山東,西捻軍由張宗禹率領進入陜西。
孫中山誕生的第八天,即1866年11月19日,曾國藩因進攻捻軍連敗,奏請另簡欽差大臣接辦軍務。12月7日,清政府命曾國藩回任兩江總督,命李鴻章為剿捻欽差大臣。
孫中山兩歲時,即1868年1月,東捻軍在揚州瓦窯鋪戰敗,賴文光被俘就義;同年8月,西捻軍在山東茌平縣徒駭河戰敗,張宗禹投河自盡。至此,捻軍全部失敗。當月,清政府因李鴻章平捻有功,加太子太保,并授以湖廣總督協辦大學士。在此前后的10年中,南北各城鄉居民為反抗外國侵略,搗毀焚燒教堂、打死打傷外國傳教士的事件不斷發生。這年,是同治七年,也是載淳生母那拉氏慈禧太后(因曾住西六宮的儲秀宮也稱西太后)與鈕祜祿氏慈安太后(因曾住東六宮的鐘粹宮也稱東太后)垂簾聽政的第七年。
孫中山乳名帝象,此名之由來,是因當時粵俗婦女多信神,其母楊氏因村廟中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簡稱北帝)而起的。先生自述稱:"因我母向日奉關帝像,生平信佛,取號帝象者,望我將來像關帝耳。"譜名德明。1875 年9歲入學時,由塾師取名孫文。1883年17歲在香港拔萃書室讀書時,取號日新,系取《大學》中"湯之盤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義。
11886年20歲在香港中央書院上學時,由補習國文老師區鳳墀按日新粵語諧音改號逸仙。從1892年以后行醫和1894年以后多年在國外進行革命活動中,他在與外國人交往時常用"孫逸仙"這個名字,故歐美國家沿稱至今。1896 年30歲時,即廣州起義失敗后的第二年流亡到英國,到倫敦清駐英使館宣傳革命,時自稱陳載之。嘲1897年31歲,孫中山在日本東京與日本追隨者平山周訪友歸途中,在銀座的"對鶴館"旅店投宿時,店掌柜請署名,平山周執筆代書"中山",先生接筆加了"樵"字,化名中山樵,先生自述"是中國山樵之意也"。革命黨人和日本友人皆以中山稱之。而革命黨人章士釗貿然以"中山"二字綴于孫字之下,以孫中山稱謂,"始也廣眾話言,既而連章記載",章雖然受到革命黨人指責,但因符合中國姓前名后三字的習慣,于是一呼百起, "孫中山"這個名字便公開稱用起來,從此成為當時和以后人們對他的尊稱,他自己從未用過這個名字,只署過中山。因中山之名已為眾人所知,失去秘稱作用,以后又易新名。平山周據日本維新志士、著名醫生高野長英之名給他改名為高野長雄。
在此前后,進行革命活動時,根據所在的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意向,曾化名:陳文、杜嘉諾、高達生、林行仙、興公、中山二郎、張宣、吳仲、山月、肅大江、武公、逸人、高野方、無恙生、東山、艾斯高野等。
發表文章用名,也是變換多樣,有:南洋一學生、南洋小學生、廣東香山來、杞憂公子、洪大哥、翠溪、中原逐鹿士等。孫中山的名、字、號和化名、筆名,多達30余個,反映了孫中山在組織、發動、宣傳革命活動中的艱辛歷程。辛亥革命后在國內的宣言、著述、函件、電文以及革命烈士寫的挽聯等都署名孫文,與外國政府和友人書文信件有時署名孫文,有時署名孫逸仙。清政府及其爪牙把他喻為洪水猛獸和罪人,在通緝諭文或奏章中把孫文寫成孫汶。前清時,凡是犯罪者,人名都加三點水旁,把"孫文"寫成"孫汶",無非妄圖在人民中詬毀歪曲孫中山的形象。而孫文、孫逸仙、孫中山這些名字卻更激勵著學生、教師、士兵等各階層愛國志士,他們勢如潮水般地匯集在這些光輝名字之下,形成不可抗拒的革命洪流。
在孫中山一生革命活動中,與發動、組織、領導人民向反動勢力拼搏并行的是對革命目的、政治理想和國計民生問題的宣傳。
……
李凡,原名李貴臣,河北省灤南縣楊嶺村人。河北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工作。曾發表一些考稽孫中山活動的文章。所著《孫中山全傳》受到海內外學界及圖書界積極評價,成為全國第四屆書市十大暢銷書,先后榮獲北京市、華北地區、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及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北京市出版工作者協會、孫中山基金會等有關部門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圖書獎、普及歷史瀆物獎等八項大獎。本次修訂再版,又進行了大量擴充增補,更加完整、系統、翔實地敘述了孫中山革命生涯中許多方面的活動,內容更加豐富、精彩、感人。
紙質很差,差評,邊上不白
書沒有外包裝,還有裝訂的像盜版
挺不錯的一部人物傳記,內容上看記錄很真實,有憑有據,作者的觀點也很客觀,對孫一分為二的看。印刷上有些瑕疵,不過不影響
不錯 內容豐富精彩!物美價廉!
學習中,學習體會!
采購了一批圖書,客服態度好,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書很好的。
紙質很好,很滿意,就是我想找的
一如既往的好評
不錯不錯不錯
囤著慢慢看
紙張很好!
單位圖書室集中采購,質量很不錯!
還行吧,紙張有瑕疵
正版不錯。
喜歡傳記的老人喜歡
very good!!
作為研究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內容非常詳細。但是很不容易閱讀,因為不夠通俗,太專業的書籍,老公看著看著就看不下去了,需要有耐心慢慢地閱讀。
不錯,挺好的。講述了孫中山從青年時期直到逝世的歷史故事,內容挺全面。
看了這本書,感慨頗多,在字數有限的框欄里只能一筆帶過,了解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孫中山的傳記不少,這是一本從各方面來說都很好的一本傳記,傳人名傳記,值得收藏和閱讀。
給學院黨員活動室買的圖書,中山先生的傳記,我自己還未看呢,期待。
對于了解偉人孫中山來說 這確實是一本好書 很詳細
看了宋氏三姐妹 去南京轉轉 然后覺得可以好好了解下孫中山就買了 希望值得
很厚的一本,沒有塑料薄膜,感覺稍有點質量差。仔細研讀偉人的一生!
內容非常翔實,信息量龐大,但敘述客觀扼要,沒有太多廢話和主觀議論,很不錯的一本大部頭!繼續看ing
《孫中山傳(修訂插圖本)》撰著謹嚴、敘述翔實、生動具體、內容豐富。通過作者李凡的筆觸,孫中山先生為拯救祖國、振興中華而艱苦卓絕奮斗一生的光輝事跡和崇高品德,歷歷呈現于讀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