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成人高等法學教育通用教材"之一,該書共分7個章節,具體內容包括"夏、商、西周——中國法律思想的產生""春秋戰國——中國法律思想的繁榮""秦漢——中國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形成""宋元明清——中國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僵化和衰敗""中國古代關于若干具體法律問題的爭論"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侯欣一,遼寧省錦西人,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法學博士。長期從事中國法律史的教學與研究,先后執教于西北政法大學和南開大學法學院,主要學術興趣為中國近現代法律史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主要學術兼職:中國法學會理事、教育部法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律
及時章夏、商、西周——中國法律思想的產生
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介紹夏、商、西周時期的法律思想。要求領會中國古代法律思想產生的基礎即中國文明產生的"早熟性",理解中國古代"刑"、"法"、"律"、"禮"字及其所反映的法律觀念,并以神權法和宗法思想為重點,掌握禮治與"明德慎罰"思想和《呂刑》中的法律思想。
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考古資料證明:早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建立了父系氏族制度,朝著擺脫蒙昧、發明文字、創建國家的文明方向,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一般說來,國家是伴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私有制的產生、階級的出現,以及氏族的崩潰而逐漸形成的,即國家的出現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特定的歷史條件,卻使中國國家的形成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中國的國家是在部落戰爭的刀光劍影中誕生的。
大約五、六千年以前,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先民正在經歷著一場曠日持久的部落戰爭。戰爭中,具有防御功能的城鎮逐漸產生,部落首領的權力越來越大,維系部落成員之間團結的父系血緣紐帶更加牢固,部落之間融和的規模日益擴大,這一切都為國家的誕生創造了條件。,在戰爭中獲勝的部落為了維護自己的勝利成果,并使戰敗的其他部落臣服于自己,建立起了軍隊、監獄等暴力機構和其他管理機關,制定了禮法,強迫其他部族遵守。于是,中國最早的國家法律便誕生了。而這時,支撐國家存在所必須的物質條件,如牛耕和鐵制工具等在中國還并未發明或大規模使用。這就是學術界所說的中國進入文明的"早熟性"特征。這一特征決定了日后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基本走向。
……
書皺了?。?
挺好的書
不錯
挺喜歡,挺實用的。
偏思想而非應用
有折痕,感覺不是很舒服
不知道是新的還是舊的,沒有外包裝膜!
好好好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