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為我出版一套六本的"張小嫻小說精選集》,收錄了我十六本小說,它們是:《面包樹上的女人》(收錄"面包樹上的女人》《面包樹出走了》)、《三個ACUP的女人》(收錄《三個ACUP的女人》《再見野鼬鼠》)、《荷包里的單人床》(收錄《荷包里的單人床》《三月里的幸福餅》《雪地里的蝸牛奄列》)、《蝴蝶過期居留》(收錄《那年的夢想》《蝴蝶過期居留》《魔法蛋糕店》)、《我們都是丑小鴨》(收錄《我們都是丑小鴨》《刻骨的愛人》《流波上的舞》)、《情人無淚》(收錄《賣海豚的女孩》《離別曲》《情人無淚》)。
這些都是我這些年比較喜歡的作品,應該可以一慰大家的"相思之苦"。未來的一年,我會有更多時間回到內地工作,找寫書的題材和靈感。我希望可以游走中國每一個城市,也讓這些城市的風光和故事在我心里游走。
愛情總是在患得患失的時候美好。如果不去開始的話,也永遠不會消逝。可是,誰又會按捺得住不去開始呢?
張小嫻的作品,善于描寫都市的男歡女愛,深受年輕讀者的歡迎。 她相信保障,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 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男人的諾言。 她找尋幸福,然后發現: 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 因為有所期待,才會失望。 遺憾,也是一種幸福。
及時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及時章
凌晨時分,夏心桔在電臺直播室里主持Channcl A。這幾天以來,她覺得特別的傷感。每個人生命中都會有這些時刻吧?連帶今晚月光也帶著幾分清冷。
"如果有一個機會讓你回到過去,你回到哪一個?"
今天晚上,她想和聽眾玩一個心理測驗。離家的時候,她隨手把一本很久以前買的心理測驗扔進皮包里。現在,她翻開其中一頁,看到這個問題。
"二十四歲。"她回答自己。
回到人生某個時刻,是因為當時有放不下的東西。
二十四歲的時候,她剛剛從大學畢業了兩年。那一年,她和孟承熙熱戀。她在電臺當實習生,薪水微薄,僅僅足夠養活自己。孟承熙在一家建筑行里當助手,收入也比她好不了多少。她的從小長大好朋友孫懷真也正在談戀愛。那個男人名叫邱清智,在機場的控制塔工作。四個年輕人剛剛開始在社會上奮斗。
是她向孫懷真提議四個人搬出來一起住的。這樣既可以和男朋友住在一起,也可以四個人分擔租金。做美術設計的孫懷真,愛下廚,做的菜好吃,又很會打理家務中。這么一位室友,最適合怕下廚和怕做家務的她。四個人就這樣說好了。
她的孫懷真在九龍太子道找到一所一百五十平的小房子。這所房子有二十二年的歷史了,雖然老了一點,但是,附近的環境很清靜,除了一個客廳和兩個房間之外,還有個平臺。四個人可以坐在平臺上吃早餐。只有兩個人的話,負擔不起這種好地方。
搬家的那天很熱鬧。孫懷真選了對著山那邊的房間。她選了可以望到街上的房間。對著山的話,到了晚上,看出去便像黑夜的海那么漆黑。她喜歡看到夜街上的燈和對面房子的光。
邱清智帶來了一支吉他,原來他念書時曾經有好幾年在樂器行里教授吉他來幫補學費。那天晚上,他們搬家忙了一整天,地上的箱子還沒有收拾。邱清智彈起吉他來,他們四個人就在那里一起唱歌。她靠著孟承熙,孫懷真靠著邱清智,唱的是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
四個人都在家的日子,孫懷真和孟承熙會負責下廚。孟承熙也愛做菜,他做的鴨肉湯面,吃得他們三個人如癡如醉。每次做這個面,他要用新鮮的鴨,面條要用新鮮的闊面。那一鍋煮面的湯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用鴨骨和好幾種材料熬上半天。每當孟承熙在廚房里專心一意地做這個面的時候,她便好想吻他。男人下廚為心愛的女人烹調食物,舉手投足,有如君臨天下,控制全局。他搓揉食物的一雙巧手卻又溫柔而感性,那是他最性感的時候。
夏心桔和邱清智每一次也只能負責洗碗。他們兩個不會做菜,只會吃。洗碗的時候,邱清智愛把長柄的鍋當做吉他。他一邊彈著滿是肥皂泡的吉他一邊唱歌,她在旁邊和唱。沒有柄的鍋是她的鼓。
那個時候,夏心桔跟孫懷真約定了,將來他們有了錢,可以買房子,也要買兩座相連的房子,毗鄰而居。
孫懷真嚷著說:"好的!好的!到時候還可以吃到孟承熙做的鴨肉湯面。"
"我也可以和邱清智一起洗碗!他喜歡洗碗,洗得又快又干凈,我只需要站在旁邊用布把碗擦干。"夏心桔說。
然而,這樣一個美好的夢并沒有實現。
24小時晚上,夏心桔下班回家,看到邱清智一個人坐在漆黑的客廳里。
她亮了燈,看到他的臉是慘白的。
"你為什么不開燈?懷真呢?"
"她走了。"悲涼的震顫。
"走了?是什么意思?"
"她把自己的東西都帶走了。"
夏心桔呆了:"為什么會這樣?承熙呢?承熙也許知道她去了哪里。他不在家嗎?"
"他也走了。"
"走了?"夏心桔覺得難以置信。
"你怎么知道?"她問。
"我去你的房間看過了。"
她走進房間,打開衣柜的抽屜,發現孟承熙把所有衣服和證件都帶走了。
"他們兩個人一起逃走了!"邱清智站在門檻,慘然地說。
夏心桔整個人在發抖,她的雙腳變得虛弱了,虛弱得幾乎承受不起她身體的重量。她直挺挺地坐在床邊。孟承熙為什么會不辭而別呢?她今天下午出去上班的時候,他還吻過她。那時候,孫懷真在平臺上曬衣服。她跟孫懷真說再見,孫懷真的那一聲再見,她倒是聽得不太清楚。孟承熙即使要走,也不可能和孫懷真一起走。
"枕頭上有一封信。"邱清智說。
她回頭望,才發現那里有一個天藍色的信封,信封上寫著她的名字,是孫懷真的筆跡。
"我可以看嗎?"邱清智問。
夏心桔打開信封,信是孫懷真寫的。
阿桔:
我知道你不會原諒我。
為了一個男人,我同時出賣了自己好的朋友和男朋友。可是,愛一個人的時候,是沒有理智可言的,也只能對其他人無情。
我向來是個不顧一切的人,但是,這一次,我是考慮了一段很漫長的日子。那段日子太漫長了,你不會知道有多痛苦。曾經有無數次,我和孟承熙好想把我們的事情向你們坦白,但我們真的沒有勇氣說出來。
愛一個人,也許是沒有原因的。兩年前為什么會愛上邱清智,我也記不起來了。然而,我愛孟承熙,卻有許多原因。我們太相似了。當你的邱清智都上班了,家中只剩下我們兩個的時候,那是最甜美的時光。我們可以天南地北地談個沒完沒了。我們會分享大家的食譜,分享大家喜歡的畫家。當你們回家的時候,我們的甜美時光也要終結。然后,大家懷著內疚繼續偽裝下去。每一次,我都埋怨上帝為什么不讓我比你早一點遇上他。那么,我和你仍然是從小長大的好朋友,將來有錢買了房子之后,也還可以毗鄰而居。
我曾經嘗試離開他,但我辦不到。他也許不是你一輩子的選擇,卻是我這一輩子遇過好的。我曾經有一個很傻的想法。我想,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四個人一起呢?這個想法太荒唐了吧?我不想失去你。可是,我和孟承熙也做不到。我們都開始妒忌對方的另一半了。
我不知道怎樣去墾求你的諒解。我們選擇了離開,離開這里,離開香港,去一個不會碰到你和邱清智,也不會碰到我們的朋友的地方。那是我惟一能為你做的事。
懷真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的?"她問邱清智。
邱清智悲傷的搖了搖頭。
"那你剛剛怎知道他們是一起走的?"
"是在我發現懷真不見了的那一刻才想起到的。"
"她有沒有信給你?"
"沒有,也許她并沒有覺得對不起我。"
"你猜他們是什么時候開始的?"
"我不想知道。"
"你猜他們在哪一張床上做愛?是我這一張,還是你那一張?"
"我不想猜。"邱清智痛苦地抱著頭。
"我猜是在你那張床,因為孫懷真喜歡看著山。"然后,她又說,"孫懷真一定是在孟承熙做鴨肉湯面的時候看上他的。"
"為什么?"
"因為他那個時候最性感。"震顫的聲音。
"我不覺得。"
"他什么都比你好!"她驕傲地說。
"我不同意!"他不屑地說。
"若不是他什么都比你好,你女朋友為什么會把他拐走!"她向邱清智咆哮。
"那是因為懷真什么都比你好!"邱清智冷冷地說。
"是你女朋友搶走我男朋友!"夏心桔哇啦哇啦地哭起來。
"是你男朋友搶走我的女朋友!多么無恥!"邱清智心憤怒地說。
"真是無恥!趁著我們兩個不在家的時候偷情!"她一邊哭一邊附和邱清智。
邱清智的眼睛也濕了。
被背叛的兩個人,相擁著痛哭。
夏心桔失去的不單單是一個男人,還有一個相交十五年的好朋友。孫懷真的信寫得那樣冠冕堂皇,仿佛她才是受害者。她搶走了摯友的男朋友,然后又把自己的愛情說得那樣無奈,委屈而又偉大,她憑什么說孟承熙不會是夏心桔一輩子的選擇呢?她太低估她對這個男人的愛了。
她太后悔了,是她邀請孫懷真和他們一起住的。這兩個人騙了她多久?她深深愛著的這個男人,每天晚上想念著的卻是隔壁房間的另一個女人。
她記起來了。四個人同住的日子,當兩個男人出去了,她和孫懷真有時會靠在平臺的椅子上曬太陽。那個時候,她們會分享彼此的性生活,那是兩個女人之間的私密時光,男人是不會知道的。
她告訴孫懷真,孟承熙喜歡舔她的肚臍。
"不癢的嗎?"
"感覺很舒服的昵!"她說。
"我也要叫邱清智舔我的肚臍。"孫懷真說。
"他沒有舔你的肚臍嗎?"
"他是還沒斷奶的,最喜歡吮吸我的奶子。"
"男人為什么都喜歡為個?我覺得他們那個模樣好可憐啊!總是像吃不飽的,口里銜著不肯放開。"
她們兩個臉也不紅,撲哧撲哧地笑。
從某天開始,孫懷真對這方面的分享變得愈來愈沉默了。很多時候,她只是在聽,沒有再提起她的邱清智在床上的事。愚蠢的夏心桔,當時還以為那是邱清智在床上的表現乏善足陳,沒她那個孟承熙那么會做愛。
24小時,她們兩個又靠在平臺的椅子上曬太陽。她告訴孫懷真,她很喜歡孟承熙每次做愛之后抱著她睡。
"他從后面抱著我,我們弓著身子,像一只匙羹那樣。那種感覺很溫馨。我太愛他了!"
孫懷真的臉色忽然變得慘白,她當時還以為她身體不舒服,現在她明白了,那個時候,孫懷真已經和孟承熙睡過了,開始妒忌了。
她恨透這兩個人。
現在,這所房子里只剩下另外兩個人。他們同病相憐,沒有誰比對方更了解自己,那兩個會做菜的人走了,剩下兩個會洗碗不會做菜的人,這也許可以說是另一種匹配吧。
孫懷真和孟承熙才走了幾天,夏心桔和邱清智上床了。他們都太傷心,太需要慰藉;能夠慰藉對方的,也只有彼此了。這一種感情,幾乎不需要說出口,不需要追求和等待,也不會患得患失。兩個被所愛的人背叛的人,為對方舔傷口,肉體上的,心靈上的。夏心桔要邱清智為她舔肚臍,那一刻,她會閉上眼睛,幻想他是孟承熙。當孟承熙在舔孫懷真的肚臍時,邱清智也在吮吸她的奶子。他像一頭饑餓迷路的小羊,終于找到了母親的乳房,便怎樣也不肯再放開口。他們流著汗,也流著淚,激烈地做愛,他們潛進彼此的身體里,躲在那個脆弱的殼里,暫且忘卻被出賣的憂傷和痛苦,身體撫慰身體。然后,她抱著他,兩個人化成一只匙羹,再也分不開。
他們是情人,也是情敵的情人。他們互相扶持,互相憐憫,也許還互相埋怨。誰能理解這種感情呢?這是愛嗎?她當天和邱清智一起,是為了報復孫懷真和孟承熙。邱清智也不過如此吧?然而,這種日子可以過多久?再不分開的話,她怕自己再也和他分不開了。然后,有24小時,他們會互相仇恨。他們太知道了,他們只是無可奈何地共度一生。
她離開了邱清智。他沒有問原因,甚至沒有挽留。兩個受傷的身體,一旦復原了,也是告別的時候。那樣,他們才能夠有新的生活,不用面對從前的自己。
她搬回去和妹妹夏桑菊一起住,邱清智也搬離了那所房子。他們好像很有默契的,不相往來。惟其如此,兩個人才可以重生。
24小時,一個朋友告訴她,他在東京新宿附近見到孟承熙和孫懷真。他們好像在那一帶工作。
他們說要離開香港,就是去了日本嗎?他們兩個在那里干什么?
那天晚上,當她下班回家的時候,夏桑菊還沒有睡。她問夏桑菊:
"我應該去找他嗎?"
"你自己一個人去?"
"嗯。"
"不是和邱清智一起去嗎?"
"為什么要和他一起去?"
"你也應該通知他呀!你們是一同被背叛的。"
"不,我們又不是去捉奸。"她笑笑。
"為什么要去?你還愛他嗎?"
"我恨了。"
"那就是還愛他了。我陪你一起去吧。"夏桑菊說。
夏桑菊剛剛和男朋友李一愚分手了,她想不到有什么更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暫時離開這里陪姐姐去尋找當年不辭而別的舊情人,然后,兩個人互相慰藉。或許,也是療傷的一種方法。
到了東京的那天,她們來到新宿。午飯的時間剛剛過去了,那位朋友沒說清楚在哪一帶看到他們。夏心桔和夏桑菊只好分頭在街上尋找。
夏心桔沿著一條小巷去找。她忽然很害怕找到他們。見面的時候,說些什么好呢?她有點后悔來到這里。
就在那個時候,她看到孟承熙了。她不能使自己的目光從他身上移開。他看上去老了許多。他瘦了,改變了。他在一家簡陋的湯面店里,正在收拾客人的剩菜殘羹。她走到一根電線桿后面偷看他,不讓他看到自己。她在那里久久地看著這個闊別多時的男人,突然感到強烈的惋惜。他從一個建筑師變成一個廚師了,那不要緊;但他從一個清朗的男人變成一個猥瑣的異鄉人。他口里叨著一根煙,滿臉風霜。然后,她看到孫懷真了。她穿著白色的圍裙,臉上涂得粉白。她老了,變平凡了,眼睛失去了光彩。她拖著一大袋垃圾嘮嘮叨叨的,跟孟承熙好像在吵架。孟承熙把煙蒂扔下,拿著那一大袋垃圾走出店外。夏心桔連忙轉過身去,不讓他看到。他就在她身邊走過,認不出她來。
在孟承熙回來之前,她匆匆地走了。
當她轉過街角的時候,她感到一陣撕心裂肺的悲哀。她一直沒法忘記孫懷真和孟承熙對她的出賣,然而,這一刻,她原諒了他們。他們為愛情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犧牲了自己的前途,流落異鄉。他們本來不需要走,因為要向補償,也就放棄了自己的生活。他們愛得如此之深,她憑什么去恨呢?那個女人畢竟是她從小長大的好朋友。而那個男人,她已經不愛了。只是曾經不甘心。
從東京回來的那天晚上,她想起了邱清智。那時剛好接近他下班的時間。她打了一通電話給他,約他在機場的餐廳見面,他爽快地答應了。
這個曾經和她互相慰藉的身體,再一次坐在她面前。邱清智沒有改變,她自己也沒有改變。當年被背叛的兩個人,竟然活得比另外兩個更好。跟孫懷真比較,她是多么的幸福。
"我在新宿碰到他們,"她說,"他們在湯面店里打工,生活不見得很好。"
"我知道。"邱清智說。
"你知道?"她詫異。
"懷真寫過一封信給我。我是那個時候才知道他們在日本的。他們在那里半工半讀。"
"為什么你不告訴我?"
邱清智沉默了片刻,終于說:
"我害怕你會去找孟承熙,我怕我會失去你。"
夏心桔望著眼前這個男人,難過得說不出話來。她曾經有沒有好好地看過他和愛過他?她一直認為他和她是無可奈何地走在一起。他們互相報復,也互相憐憫。她從未察覺,從某天開始,他已經愛上她了。
她為什么要否定這段愛情?沒有追求,沒有等待,沒有患得患失,便不值得留戀嗎?當他吮吸她的乳房的時候,他愛的是她。當她抱著他睡的時候,她心里是快樂的。她卻害怕去承認她已經愛上了他。她的愛是高尚的,他的愛卻是次一等的。她堅持那不是愛。她一再懷疑他的愛。他們幾乎不再相見了,才讓她知道他愛她?她虛度了多少光陰?
現在,她坐在電臺直播室里。今天晚上的一支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那是他和她一起唱的及時支歌。他們兩個在廚房里洗碗的時候,有柄的鍋是他的吉他,沒有柄的鍋是她的鼓。那些日子曾經多么美好。他們才是一對。為什么她要等到這一刻才猛然醒覺?
多么晚了?多么遠了?
之前一直很喜歡張小嫻的寫作風格,但是覺得這本書并沒有什么新穎之處,跟她的其他小說的故事都差不多。
張小嫻的《蝴蝶過期居留》,剛開始的時候,不明白它的意思,覺得很懵懂,但是在看到后面的內容后,我才知道它的意思,那蝴蝶那就是代表愛情,我想她想告述我們的就是,當一段愛情結束后,過期后,那些把自己,把別人困在里面的人,就像生活在居留所里的人一樣,相同點就是都是想逃去牢籠的人,不同的便是,一個是自愿的,一個是被動的。當其中一個醒過來后,那種想法就會越發的強烈的,在這部小說里,我看到了很多的主人公在愛情里迷茫,在愛情里盲打莽撞,把自己弄的傷痕累累,同時也把別人弄的哀怨連連,最后兩敗俱傷,在彼此的回憶里不堪重提。書中人物關系就像圓…
張小嫻的這個大陸新版本出來,我馬上購買了一整套,這個版本質量不錯,收錄了她的精品。其實她的書其它版本的我已經都有了,作為收藏吧。
多個故事,每個故事的主人公,前后都互有聯系,儼然一幅都市男女愛情畫卷,雖然都不是很完美,但感覺很真實,或許其中就有屬于你自己的愛情故事。值得一讀。
看張小嫻的小說,總讓自己遺憾沒有生活在她那個城市。那樣的話,感覺她的故事就在我身邊。希望我們的城市也出現她那樣的作家。
我想我開始大概是被名字所吸引。開始并不知道過期居留是什么意思,只是覺得書名有一種留戀的味道在里面。于是買下來想要看看。書里的人物很多,一個接一個,開始看的有點慌亂,后來慢慢明白過來,我不需要記得人物的名字和經典段落,只要能夠了解他們的心情就夠了,也因此愛上了longer這首歌。書很不錯,值得慢慢欣賞。
張小嫻的散文看了不少,在經歷了滄海變桑田之后,會理解個中滋味。張小嫻的小說總是錯過,A愛B愛C愛D愛E愛F愛G,如果有一個人能回頭去愛愛,或許人生就會不同。每個人都是在愛的輪回里遇到錯過遺憾再遇到。這本書看得很是糾結,卻又很是深刻,仿佛在某個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張小嫻的書一向不錯,總是給人傷感的感覺。但還是很喜歡,因為故事很有情趣。文字也很美,有些語句還是很喜歡的,比如:“you'll love me yet——你總有愛我的一天。人總有不愛另一人的一天。”所以沒有絕對的事情,但也相信愛情的美好。書中的三個故事都很喜歡。值得看看,豐富內心的情感。
她的書大概高中的時候就都看過了!后來借給朋友,就都一去不返了!這次正好是套裝,平面做得也淡雅,很是喜歡!雖然不是什么名家,但還是想擁有一套,也許這就是張小嫻的書!
一段時間,很想看張小嫻的書,感覺小嫻的書寫得很有一種小女人的感覺,所以就買了這本書,在書中感覺到愛情是那麼的不靠譜。使我看到了不同生活環境下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
每個人的悲歡離合都能夠牽動讀者的心,在書中都是信仰愛情的孩子,都是因為這個信仰執迷不悔的孩子。不管是傷害過別人的,還是被別人傷害的,背叛者和唄背叛者都很無奈, 讓人同情憐憫。
以前沒怎么真正看過張小嫻的書,這次的這本書沒有讓我失望,故事細膩,每一個人物都富裕了鮮活的生命,讓我們能夠真實的隨著去體驗他們的人生,又能反映出不同人的不同愛情觀,很不錯
12年在上海買的書,過了4年昨天拿出來看的時候還是很有味道!很喜歡張小嫻的小說,文靜!
記得書中的一句話:無法在一起的時候,男人說會永遠等你,也許不過是一種風度和禮貌,或者一個期待。將這句話發給男友看,他嗤之以鼻,沒錯,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愛情的理解。看完這本書的另一個收獲是:更加喜歡吃蛋糕了,同時搭配黑咖啡,苦澀而甜蜜,這也是愛情的滋味。
張小嫻的書還是很喜歡的,但是這本書里的包含的故事是否太多了些,所以讀后有些暈的感覺,前后故事有太多的伏筆,太多的延續,所以需要很細致的讀,才不至于在眾多的人物中迷失,感覺不是很輕松,一個字——累!讀得累,心也累,情感果然是這般的無奈嗎?
看完整本書 發覺人物幾乎在重復的關系中 來回的穿梭 似乎是現代人生活的縮影 愛我的人我不愛 卻往往向往著愛著別人的我愛的人
應該算是小嫻的忠實FANS了。感覺這部作品和其他的作品不太一樣。整本書的每個故事的男女主角彼此間都有著冥冥的關聯。感情很糾結,情結很深刻,道理很明了。很喜歡這種緩緩的感受。里面總有一些文字能夠觸動我的心弦,讓人久久不能平靜!
不知從何時迷上了張小嫻,喜歡她小說中特殊的愛情味道。體會人生、品嘗愛情,就讀張小嫻。無論是在旅途,還是家,無論你是在何處,靜下來讀一下,就會體會其中的不同。不一定美酒+咖啡才是生活,反而有時生活中恰恰就缺少這種小說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