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講授導演需要了解的攝影知識,明確攝影師的職能,讓彼此能達成專業且富有創造性的合作。作者以電影制作的具體流程為基本結構,引證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各位大師及著名導演的工作經驗、創作研討會記錄、專題訪談,對如何選擇攝影師、怎樣將劇本翻譯成視覺形象、怎樣為影片設定恰當的視覺風格和色彩基調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拍攝格式等導演和攝影師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指導。
本書每章末尾都附有詳實的具體建議,以《色,戒》《神之死》《英國病人》《血色將至》等攝影佳作為案例,并收錄了大量劇照、故事板以及繪畫和平面攝影作品等視覺參考。
來自ASC成員的工作經驗和訪談資料首度公開,其中多人數次斬獲奧斯卡獎項或提名
以電影制作流程為結構,闡明如何將美學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技術手段,從而使導演腦海中的畫面變成銀幕上的影像
收錄大量珍貴高清劇照、故事板及繪畫和平面攝影作品等視覺參考
中國影視攝影師協會會長、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主席作序推薦
我讀過很多有關電影攝影的書籍,而這本《導演的攝影課》是我感覺真切、務實、熟悉的一本。
—— 穆德遠,中國影視攝影師協會會長
本書包含大量有用的信息和真是的經歷,任何一位渴望精心打磨自己的拍片技巧、成長為電影人的人——即使他們不是一個導演或攝影師——都能潛入這碗偉大而多樣的濃湯,吸收其中所有的營養。
—— 理查德 克魯多,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主席
杰奎琳 弗洛斯特(Jacqueline B. Frost),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教授,主講電影攝影及前沿影視制作等課程,并為UCLA定期講授“導演的攝影課”,也繼續著自己的電影攝影師生涯。
鞏如梅,曾任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攝影藝術與技術系教授、系主任。編著有《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 電影攝影卷》《鏡頭后面的世界——中國電影攝影師研究》《制造的影像——與十五位電影人對話數字技術》。
推薦語
序
l 導演選擇攝影師的備忘錄:
(1)給將要合作的電影攝影師送上最終定稿的拍攝劇本。
(2)見面討論劇本,看看你們對這部影片是否有相同的視覺想象。注意一下你們的性格是否合得來。讓這個人成為劇組的一員并一起拍攝影片,你覺得舒服嗎?
(3)找一個以前同這個電影攝影師合作過的導演聊聊,了解他工作的速度。那位導演還愿意同這個攝影師一起工作嗎?
(4)參考他以前的作品或長片,這些影片要么同你計劃拍攝的影片很相似,要么符合你打算拍的影片的風格。你也可以同電影攝影師一起把他以前的作品放一下,告訴他你想要把什么東西帶進你的電影里,以及為什么你選擇他做你的攝影師。
(5)與電影攝影師討論一下他是否愿意親自掌機,他是否有自己經常合作的團隊如燈光師、掌機、攝影助理等。
(6)討論一下與你自己拍攝計劃相近的視覺參考。分享從雜志上搜集的可能與你的影片風格相類似的圖片或照片。繪畫作品也有可能成為一種視覺參考,那就可以一起去參觀博物館。如果是一部古裝片(period piece),參考一下關于那個時代的照片或明信片來幫助你為影片選定一種視覺風貌。
(7)給電影攝影師看你的故事板和所有你想到的視覺形象(例如照片或者是視頻片段)。
(7)如果拍攝計劃需要大量的美術設計,讓電影攝影師和美術指導見面討論一下布景和色彩的規劃。
(8)讓進組的電影攝影師進行一次開拍前的生產試驗,以確保可以得到你想要的那種視覺風貌。然后坐下來一起看試片。這同時也是一次在開拍之前摸清合作情況的試運行。另外,如果你打算做后期工藝如跳漂(bleach bypass)或消色,這個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9)一起看景。電影攝影師需要考慮供電問題,以及哪種類型的光源最適合當地的拍攝條件。在外景場地時,這也會給你討論調度和光效的機會。還應該考慮到在24小時中的什么時刻拍攝最合適。
(10)作為導演,清楚自己所需是非常關鍵的。如果你樂于接受視覺方面的建議,那么讓電影攝影師清楚地知道這一點,并聽取他們的想法。
(11)還要牢記電影攝影師也會評估作為導演的你,并決定是否愿意同你一起工作!
l 什么會使你(電影攝影師)遠離一位導演?
如果會見一位導演時,他只是一個勁兒地談論其他影片,那對我將毫無作用。我沒看過那么多電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仍想把看電影當成是一種娛樂。我不想非去研究每一個畫面,這很容易誤入歧途,使自己對電影過于吹毛求疵……我并不想復制看過的影片,更不愿復制自己。所以對于我來說,與導演討論以前的電影并不是非常有效的溝通方式。我一直希望與我一起工作的導演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
(丹尼爾 珀爾,ASC,弗洛斯特采訪,2007年7月)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觀點。一些電影攝影師還是非常樂于討論以前的作品的,并且相信導演有能力在保留自己獨立視角的前提下,去參考名垂青史的影片。
l 哪種類型的導演最難合作?
那種失控的、極端的自大狂,那種不懂得如何合作的人。我同這種人合作過,他們更關心的是4點鐘能不能收工,以便可以在天黑之前打幾洞(高爾夫)。“你是在拍電影,你是享有特權,可是老兄,這就是你操心的東西嗎?”有那么一類導演,整天操心的就是,導一部片子是不是可以讓他們在搶手的餐廳里有個好座位,或者能不能和一個模特約會。我想告訴他們說:“伙計,如果你閉上嘴,在接下來的幾周里多花點心思好好干活,你想的那些東西會一大卡車一大卡車地運來堆到你家門口,多得你收都收不過來。所以你還是別想那么多吧,好好工作,努力拍一部好片子。”
(理查德 克魯多,ASC,弗洛斯特采訪,2007年7月)
我常想到當導演和攝影師意見不一致時常常發生的沖突,而我總是問為什么。因為我覺得攝影師應該是導演的助手,并非那種主-仆形式的助手,而是一種合作關系。所以導演可以走向你說“那你覺得怎么樣?”,你們來來去去,達到一種平衡:導演作為老板,攝影師是助手,而兩者之間有一種很好的專業關系。我同樣也會將美術設計師引到圈子里,因為實際上三個人都要參與:導演、攝影師、美術設計師。隨著你們接近拍攝,力量分配也在不斷改變。先是美術設計師作為1號得力助手開始工作,然后攝影師進入,開始拍攝影片,這時他變成了1號得力助手。美術設計師則退居二線,直到影片完成。要補拍鏡頭時,攝影師又會加入美術設計師和剪輯師的工作。所以有各種專業人馬幫助導演制作他想制作的影片。我并不覺得攝影師在導演對他的需求和他對影片的貢獻上比美術設計師、剪接師、錄音師、服裝師等等更優越。我們都是小齒輪,圍繞在偉大的中心——導演——周圍,導演才是老板。我們大家齊心協力,都是為了拍好那同一部影片。
(約翰 希爾,ASC,弗洛斯特采訪,2007年10月)
l 導演應該作什么準備?
這里有一些給新導演的建議,以幫助他們準備好與電影攝影師成為“富于創造性的合作伙伴”。導演應該對影片拍攝出來后的樣子具有視覺想象,并且應滿懷熱情地把他的視覺想象與電影攝影師分享。
(1)參觀器材展,例如NAB(全美廣播電視設備展)、DV Expo(數字視頻器材博覽會)、Cinegear(電影、視頻和數字媒體器材展覽會),在這些地方你會有機會看到可利用的新技術,認識市場上新型的攝影機規格,了解一些近期的技術資源。
(2)學習電影攝影的基本原理:鏡頭的種類、鏡頭焦距和景深的使用、基本的用光風格及光的性質(硬光、柔光、色光)。對于自己想要的東西有想法,但也聽得進去建議。
(3)從大師繪畫、某一時代的照片以及其他影片中尋找視覺參考。花時間與你的攝影師一起討論你的影片的貌和風格。
(4)讓電影攝影師變成你的搭檔。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感覺到與你是合作關系,以及他們是受到尊重的。
(5)另外,建立關系(就像婚姻的關系)。學會接受建議或者是委婉且滿懷尊重的拒絕。團隊的溝通也很重要。
(6)準備妥當。導演們需要心里清楚電影成片后的樣子。故事板對電影攝影師非常有用。記住電影攝影師是使用視覺語言的作家,那種不作太多闡釋,但在情緒上有更多渲染的作家。
(7)與電影攝影師談一下劇本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電影攝影師從視覺角度進行思考,并可能就如何用電影的方式增強你的故事提出建議。
(8)與美術指導一起看景,討論場景的色彩和視覺設計。
(9)對于相對重要些的鏡頭心中有數。不要在一個對于故事不重要,并且很可能會剪掉的鏡頭上浪費時間折磨攝影指導。對“能做”和“應該做”的限制有所了解。
(10)確保你做好了自己的功課并且準備好了場面調度。一個好的攝影師同樣也會做好準備。
(11)一起去洗印廠觀看你為后期制作考慮到的生產試驗樣片,例如跳漂或者是消色畫面效果。了解如何在你的電影中運用這些工藝去打動觀眾的心。
(12)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導演應該做好自己的工作,電影攝影師也會做好他們的工作,各司其職。責任過界的話會引起問題。攝影指導并不掌管整個電影,而是促進導演的創造性想象。
記住,好的電影攝影師會與他們的導演站在一起。他們知道是導演雇用了他們,他們也準備好與導演一起努力,得到盡可能好的畫面效果。
不錯的書
不錯誒
好
好
實用性強
很棒!!!!
挺好
書不錯,質量好,物流給力
單位開展4.23世界閱讀日活動,挑選了部分圖書(包括這本)放在圖書室讓職工閱讀,希望職工能喜歡,閱讀經典,增長知識和視野。感謝當當!
還行,200減100買的,當當的套路萬年不變,先漲再減,搶券完全是扯淡,10點開搶,9:59進去券都沒了,這算搞活動?
很不錯的書,正在看
所有人都能看懂的,絕對值得買
挺好的,前一天下單,第二天就到貨,速度贊
感覺還不錯
書本不錯,配送速度慢得像用爬的!!!5-6天才到!出國都夠了!
很好的書,不錯,影視專業案頭必備。
紙張很好!
挺不錯的額喜歡哦
很快就收到了
快遞較快,內容超贊
這本書非常贊,這個系列都很贊,真希望能早幾年看到這個系列,也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這個系列的書
這本書說良心話還是不錯的,對于從事影視行業的新生代導演或相關專業的人員來講非常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