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拍電影圖書
人氣:66

拍電影

電影大師費里尼人生自述,我的生活就是拍電影,那是我,那是我的生命
  • 所屬分類:圖書 >藝術>影視/媒體藝術>影視制作  
  • 作者:〔意〕[費德里科·費里尼]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44284646
  •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7-01
  • 印刷時間:2016-12-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精裝
  • 套裝:

編輯推薦

奧斯卡金像獎、威尼斯電影節(jié)終身成就獎得主,電影大師費里尼人生自述

只有費里尼,同時征服藝術電影與好萊塢電影;只有費里尼的作品,四次獲奧斯卡外語片獎

講述費里尼電影內外的寫意人生,像《蛤蟆的油》一般趣味滿溢,像《雕刻時光》一般執(zhí)著動人

費里尼的文筆讓卡爾維諾贊譽有加,費里尼的電影讓侯孝賢贊不絕口

我的生活就是拍電影。那是我,那是我的生命——費里尼

新經典電影人書系全新力作,精心設計,精裝典藏,帶你走近真正的電影大師

作者簡介

費德里科 費里尼(1920-1993

知名導演。生于意大利北部的里米尼小城。年輕時做過記者、編輯、電影編劇等,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擔任導演工作,先后拍攝《大路》《甜蜜的生活》《八部半》等二十余部影片。他執(zhí)導的電影4次獲得奧斯卡外語片獎,他本人也在1993年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此外,他還獲得過戛納電影節(jié)四十周年獎、威尼斯電影節(jié)終身成就金獅獎等。

費里尼以強烈的個人風格擴展了電影藝術的表現力,成為歐洲藝術電影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他與英格瑪 伯格曼、安德烈 塔可夫斯基并稱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圣三位一體”,被譽為20世紀影響廣泛的導演之一。

目錄

我記得……

與羅西里尼相遇

開機

卡比利亞之夜

信手涂鴉

編故事

情迷朱麗葉

薩蒂里康

獻給馬戲團

電視

羅馬

再見里米尼

電影是什么

結語

附錄:費里尼電影創(chuàng)作表

在線預覽

昨天晚上我夢見里米尼港灣,澎湃蒼綠又駭人的大海,如大草原般滾動,海面上厚重的云塊朝向陸地奔騰而去。

巨大的我從小小的、狹窄的港灣出發(fā),想游到大海去。我告訴自己:“我如此巨大,但大海終究是大海,要是游不到呢?”然而我并未因此而苦惱,仍繼續(xù)在小海灣中伸長了手臂劃水。我不會溺斃,因為腳碰得到底。

這是一個膨脹的夢,或許是想讓我重拾對大海的信心。一個自我保護的小小機制:誘惑人高估自己,或者低估那些可能會限制自己起跑的障礙。總之,我搞不清楚到底是應該拋棄起步時的小港灣情結,還是應該高估自己。

不過,有一件事是確定的。我,并不十分樂意回里米尼。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障礙。我的家人還住在那里,我母親,我妹妹。我是懼怕某些感情嗎?主要是我覺得,回到那里是一種對記憶欣然但自虐的反復咀嚼,這是一種戲劇和文學的動作。當然,它自有魅力。昏昏欲睡且混亂的魅力。其實是我沒法把里米尼視為一個客體,不如說,也只能說,它是記憶的世界。的確,當我人在里米尼時,總是被已經存檔、安撫過的記憶幽靈襲擊。

如果我留下來,這些純真的幽靈說不定會默默向我提出令人困窘的無聲的問題,而我不能用相反的意見或謊話來回答它。我必須從家鄉(xiāng)找出緣由,不含任何欺騙。里米尼是什么?它是一個記憶的世界(虛構、摻假、被侵犯的記憶),而我利用它如此之久,以至于心里沒有一絲尷尬。

但我不得不繼續(xù)談它,甚至有時自問:終有24小時,當你遍體鱗傷、疲憊不堪、不再有競爭力,難道不想在這片港灣買一棟小房子嗎?老城那一邊的港灣,小時候,我在對岸看著它,看著船骨搭造起來。海灣靠這邊的一半,讓人聯想到喧鬧嘈雜的日子,與開奔馳轎車往海邊去的德國人一點兒也不搭界。

其實,早期那里都是貧窮的德國人。突然間沙灘上隨處可見斜躺的自行車和籃子,水中則滿是小胖子與“大海象”(矮胖的大人)。我們小孩子戴著羊毛罩耳帽,由我父親的伙計帶到海邊。那個時候,在老城那邊的港灣,我只看到了枯枝,還聽到一些聲音。

前一陣子,通過朋友蒂達 本齊,我買了一棟房子,價格低廉。我以為找到了一個固定點,或許可以回歸純樸生活。不過這不可能成真,因為我到現在都還沒看過那房子一眼。其實,光想到一棟緊閉的房子,沒有房客,在那兒空等,我就覺得不舒服。

當我決定賣掉房子時,蒂達跟我說:“那可是你的家鄉(xiāng)!”好像在提醒我,不要再一次背叛它。

在此之前,蒂達曾說服我在馬雷奇亞買了一小塊地。那地方看起來很適合謀殺站街女郎。

我們去看地的那個傍晚,聽到一陣軍樂聲。一個穿四角褲的男人正在吹降旗號。他是菲奧倫蒂尼,知道所有加里波底的事跡。此外,他還研究桑祖維斯葡萄酒。他的家里堆滿了印刷品、軍旗和破爛古董。那晚,始終穿著一條四角褲的菲奧倫蒂尼仿若泥偶的臉在黑暗中閃閃發(fā)光。他說:“我看到一張很和善的臉,可是我不認識這位先生。”“怎么會?”蒂達說,“是費里尼!”“天殺的……”菲奧倫蒂尼驚嘆道。接下來他馬上說:“我找到了一瓶桑祖維斯葡萄酒……得讓你們嘗嘗。”他是個酒鬼,有點頑固,因為我沒用手心暖杯而吼我。“來嘛,費里尼。”蒂達繼續(xù)說,“來住這里嘛。”“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釣鯔魚了。”菲奧倫蒂尼很有把握地說。馬雷奇亞這一帶因為多石,一片荒蕪凄涼。但是蒂達建議我買下那塊地。“你等著,小白癡,”蒂達說,“這里將有公路通過,地價會漲。”結果公路開到另一邊去了,現在菲奧倫蒂尼向我出價五十萬里拉,但地還是我的。

我及時次去馬雷奇亞時,還是小孩。我們在學校當“海鴨”。什么意思?就是我們逃學了。我跟在卡林尼后面。河邊有一輛黑色的巴里拉汽車,里邊坐滿了警察。他們像青蛙那樣,下到遍布卵石的河灘。有幾朵云低垂著慢慢游蕩,掉入樹梢枯枝設下的圈套。我們走進一處楊樹林,有一個人上吊了,他頭戴鴨舌帽,身邊守著兩名警察。我當時沒搞清楚那是怎么回事,只看到一只掉落的鞋和沒穿鞋的腳上的男襪,還有兩條滿是補丁的褲管。

里米尼的家。那些我住過的家,我還記得很清楚;只有一個例外,我出生時的家,在夫瑪卡利路。我七歲那年的一個星期天下午,我們坐馬車漫游。那是在冬天,馬車車篷緊閉,我們六個人擠在車內:我父母、三個小孩、一個女傭,在黑暗中堆疊。車窗也得關上,否則雨水會進來。我什么都看不見。陰暗里,只見到父母的臉。能坐在馬車夫旁邊真是極大的快樂,因為只有那兒可以呼吸。

那個星期天下午,馬車轉進一條我從沒走過的大道,一排房子,一棟緊臨著一棟。爸爸說:“你是在那兒出生的。”而馬車一溜即過。

我真正記得的及時個家是利帕大樓。它還在,是大街上的一棟大樓。房東總是一身藍:藍衣服、藍色圓頂帽,還有一大把白胡子,像供人朝拜、不可侵犯的神祇。我母親一面把手擦干,一面說:“孩子們,不要動,利帕先生來了。”然后老先生就進來了。24小時早上,我聽到一陣咆哮,外帶悠長的哀鳴。大樓中庭擠滿了牛和其他牲口。或許有市集或大拍賣,我不知道。

想著里米尼,一個一筆成形的詞(Rimini),一排小士兵,我無法把它客體化。里米尼是亂七八糟,是夾雜不清,是不尋常,是溫柔,是寬闊的胸襟、空曠的海洋。在那兒,鄉(xiāng)愁格外清澈,尤其是冬天的海、白色的浪花、狂飆的風,如我及時次所見。

另一個家,也就是我們住過的另一棟房子,靠近火車站。這個家讓我察覺到“天意”的蛛絲馬跡,那是一座屋前有花園的小別墅,屋后的大菜園跟一棟龐大的建筑相連—一個軍營,一間教堂?那上面用白色字母圈寫成半圓形:“里米尼劇場”。少了兩個字母,掉了,不見了。由于我家的菜園比較低洼,所以矮墻后面那片立有建筑物的土地看起來特別高,像立在墻頭。

24小時早上,我想在菜園用蘆葦搭一扇拱門,突然聽見一陣嘈雜聲。是劇場鐵卷門發(fā)出的巨響,我從沒注意過的鐵卷門正在上升,露出一個巨大的黑洞。正中央,有一個穿風衣戴巴斯克帽的男人和一個打毛衣的女人。他倆有這么一段對話。男人:“兇手應該是從窗戶進來的。”女人:“窗戶是關著的。”男人:“強納頓下士發(fā)現有撬開的痕跡。”

然后那個男人問待在菜園的我:“樹上有無花果嗎?”“我不知道。”

他們來自史塔拉契 賽伊納提劇團,正在排一出恐怖劇。

在那個男人的幫助下,我進到黑洞里。我看見了舞臺和頭頂正上方掛在幾根繩子上顫顫巍巍的火車頭,夾在紅、白、黃色的賽璐珞之間。

那是劇場。

之后,那男人繼續(xù)窗子的話題。我不懂那是一種游戲還是什么。大概過了很久,我忽然聽見母親在叫我:“飯好了。”“他在這里。”戴巴克斯帽的男人回答了我母親的呼喚,然后幫我重新跨過矮墻。

兩天后,父母帶我去看戲。母親說,在演出期間我一動也不動。火車頭從幽暗的布景中向前推進,那是深夜,它幾乎就要碾過一名被綁在鐵軌上的女子。待那名女子被救起,上方便猛然落下巨大、沉重又柔軟的紅布幔。

這樣的激動持續(xù)了整晚。中場休息時,我去看了側面的布景、劇場正廳后排的小沙發(fā)、天鵝絨布、銅管樂器、回廊,還有神秘的走道,我像只老鼠在里面竄來竄去。

這個靠近火車站的家,也是我交上及時個朋友的家。至于那個位于克雷蒙提尼路九號的家,則是初戀的地方。房東(奧古斯提諾 道奇,五金店老板)是路易吉諾的父親。路易吉諾是我的高中同學,那個在《伊利亞特》劇中扮演赫克托爾的家伙(我們自己演的《伊利亞特》)。

對面大樓里住了一戶南方人,姓索里安尼,有三個女孩,艾爾莎、碧揚奇娜和內拉。碧揚奇娜膚色微黑,從我的臥房就可以看到她。她及時次出現在玻璃窗后面時,好像——我不記得了——穿得很女人,胸脯美麗而豐滿,已經像是做母親的人了。

如今住在米蘭的她說,我們并沒有像我描述的那樣(我描述的?)逃到波隆那①,最多只是騎自行車—我載著坐在橫桿上的她—去了奧古斯都城門外。

那個時候,對我而言,阿姨是女人的代名詞。當然,我也聽說過住著某種女人的房子。靠近河邊,克洛迪亞路上的朵拉之家,“河畔朵拉”。可是當大家談到女人時,我腦海里只有那些在奶奶家做床墊的阿姨、用篩子篩麥子的干貝托拉的女人,所以我當時并不懂,之后我察覺到有些女人是不一樣的,因為朵拉之家會租兩輛馬車,每十五天一次地在大街上展示新來的雛兒作為宣傳。于是,我會看到涂脂抹粉的女人,戴著奇怪而神秘的面紗,用金煙嘴抽煙:朵拉之家新來的女人。

干貝托拉,羅馬涅省的內地,小時候我夏天都會去那兒。我奶奶總在手里握著一根藤杖。她可以用它來使男人像卡通人物般跳起來。總而言之,她能讓那些當天雇來要到田里工作的男人乖乖站好。早上,先是會響起一陣喧鬧的吱吱喳喳,之后,那些粗魯的男人像進了教堂似的,恭恭敬敬地來到她面前。接下來,奶奶分配咖啡牛奶并管理一切。她要尼克拉呼氣,好知道他有沒有喝酒。他便用手肘頂一頂旁邊的人,靦腆地笑著,變成了小孩子。大黑巾罩著頭和口鼻,一對眼睛晶亮如瀝青,我的奶奶法蘭潔絲卡像是“坐著的公牛”①的同伙。她對動物也有非凡的能力,猜得出它們的病痛、情緒、想法和花招:那匹馬不知怎么回事,愛上那只母貓了。“再過三天‘嘉本’會來。”她無比自信地宣布,而且無誤。“嘉本”是羅馬涅特有的風,反復無常,變幻莫測,無法預測—對其他人而言如此,對她則不然。

奶奶有一位最要好的朋友,比她老一點兒,也比較壯,每天晚上都去小酒館接她喝酒的丈夫,把他放在手推車上帶回來。他叫恰帕洛斯,并不是希臘名字,意思是“撿骨頭”。24小時晚上,在受過大家的嘲笑后,男人雙腿懸在妻子拖拽的手推車外,一副安心苦修的樣子。就是那晚,在那頂破帽子下,我遇見了那個男人的目光。

農民之間經常爭吵。有三個姐妹和一個男同性戀為了一份遺產爭執(zhí)了二十年之久。他們互丟糞便,偷對方的雞,持續(xù)不斷地移動土地交界的圍籬。直到24小時清晨,三姐妹顯然經過了一夜的深思熟慮,決定到男同性戀家里,用拍地毯的藤拍把他痛打一頓。

我希望有24小時能拍一部關于羅馬涅農民的電影,一部沒有左輪手槍的美國西部片,片名叫“去他的圣母馬利亞”,是句罵人話,不過就發(fā)音而言,要比“羅生門”好聽。

有個叫納西的人老是說:“我能控制而且我想控制。”他雙腿殘廢,因為他坐在樹枝上鋸樹的時候坐錯了位置。他是個牲口販子。

這個納西,像極了羅馬涅古代滑稽戲的一種面具。由于斷了腿,他的動作跟魚鰓一樣起起伏伏,像只青蛙。他一開始以歪七扭八的姿勢行進時,就喊道:“我能控制而且我想控制。”有一次,他從老是穿著法西斯黨服、長靴锃亮、胡尖抹過肥皂像大頭針一樣直挺的泰歐多拉尼的嘴里抽出香煙,說:“現在你不準抽煙,現在納西抽煙。”

每當我想起干貝托拉,想起一位身高兩米的修女,想起那些在火光中駝背的人、破舊桌子后面的瘸子,腦子里就閃過希羅尼穆斯 波希①。

干貝托拉也有吉卜賽人和向阿布魯佐山區(qū)遷移的燒炭工人經過。晚上,在動物可怕的嘶叫聲后,一個煙霧騰騰、衣衫襤褸的身影就出現了。先看到火花,然后是火苗。那是閹豬人,從大路上來,穿著千瘡百孔的黑斗篷,戴一頂破帽子。豬群已提前感覺到他即將現身,驚恐得吭哧亂叫。閹豬人跟全鎮(zhèn)的女人上床。有一次,他讓一個可憐的白癡懷了孕。大家都說那是惡魔的孩子。我為羅西里尼寫的電影短片《奇跡》,靈感就源于這里。還有那促使我實現《大路》的心底騷動,也源于此。

在鄉(xiāng)下,從吉卜賽人那兒,我常常聽到關于愛情迷藥和巫術的事。我想到一個女人,安吉莉娜,曾到家里來做床墊(應該要有一整章獻給這些行業(yè):磨刀工人和他的破車、全身墨黑的煙囪清掃工和最令傭人害怕的人物)。安吉莉娜要在我奶奶家住三天,還包吃。有24小時,她正在把一個個棉花球縫進床墊里,我瞥見她脖子上掛了一個小匣子:一個小玻璃盒,里面裝著一綹打了結的毛發(fā)。“那是什么?”我問她。“這些是我的頭發(fā),那些是我男朋友的胡子,是我趁他晚上睡覺時剪下來的。這樣,去特里艾斯特工作的他就跟我緊緊綁在一起,不會分離。”

另外,馬雷奇亞的小市場里,有一位老人可以使雞和羊生病或痊愈。

俱樂部附近有一個鐵路工人的老婆會“恍惚出神”。她這樣治病也能賺不少錢。有24小時,我也排入要去接受診治的老先生和老太太的隊伍中,我站到一間小客廳的門口,房間里簡直是家徒四壁。一張椅子上,坐著一位臉上噴灑了水珠的老太太,弓著脊背,身體僵硬,跟一個我看不見的人說:“克拉—多那—累—特羅—佩—特(那個女人比你強),你得讓她去。”說完話后,老太太哭了起來。后來走出一個驚慌的大男人,他不愿被人看見。他站在階梯上,頭上戴著帽子,不肯離開。或許他是想找到勇氣,再回去尋求不同的神諭。

大家也常談到那些住著幽靈的鬼屋。“卡爾雷塔”是我朋友馬里奧 蒙塔納利的別墅。據說一百年前,別墅主人在灌醉表妹后把她掐死了。他們說,有些夜晚,可以聽到酒窖里傳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大家認為,那是被掐死的表妹戳破酒桶的橡皮蓋往殺她的兇手嘴里灌酒,好讓他不得安寧,永遠溺斃在酒里。

羅馬涅—海上冒險和天主教教堂的混合體。這兒有圣馬力諾,一座陰郁而自命不凡的山丘。一種奇怪的狂妄自大和瀆神心理,摻雜著對上帝的迷信與挑戰(zhàn)。老百姓沒有幽默感,也不設防,但是喜歡嘲弄和自我吹噓。有一個人說:我可以吃下八米長的香腸、三只雞和一根蠟燭—居然還有蠟燭,簡直是馬戲團表演。然后,他真這樣做了。一吃完,他們馬上用摩托車把他載走了。他臉色發(fā)紫,眼睛翻白,而大家面對這種殘忍和死亡的威脅卻放聲大笑。

有一個家伙叫“由山上升起”。是升——我也不懂——而不是降:就仿佛一次假想的空中散步。還有“哦不”,四海漂泊的水手,偶爾會寄一張明信片給他在拉烏爾咖啡館的朋友:“經過鸚鵡島,想起你們大家。”

這一帶有一種口音,極為甜美,或許來自大海。我記得一個小女孩的聲音,夏日午后,在一條陰影層層疊疊的小巷子里:“現在幾點?”“應該恰好四點……”有人回答。而小女孩哼哼唧唧,好像是說一定比這晚:“哼,才沒有恰好……”

同時,女人有東方式的肉欲沖動和態(tài)度。早在我讀幼兒園的時候,就有一位尚未皈依的女管家,黑色的頭發(fā)和黑色的工作服,一張臉因為血脈僨張引起的癤子而紅撲撲的。很難說她多大,但可以確定的是她的女性特征像俗語所說的,一觸即發(fā)。總之,這女人摟著我,摩搓著我,身上散發(fā)出馬鈴薯皮、蛤蜊湯和修女襯裙的味道。

我讀的幼兒園是圣文森修道院建的,有大帽子修女的那所。有24小時,正在排隊準備一場宗教儀式時,她們讓我負責握一支小蠟燭。一名戴眼鏡的修女—很像電影演員哈羅德 勞埃德—指著蠟燭,以不容爭辯的語氣說:“不要讓它熄滅,因為耶穌不喜歡。”那時刮著很大的風,幼小的我被那巨大的責任湮沒。有風,而蠟燭不能熄滅。否則耶穌會怎么處置我?隊伍開始行進,緩緩地,沉重地,隨著手風琴的樂聲碎步移動。一段小快步,然后靜止;又前進,再次靜止。領隊在干什么?行進儀式中還得唱歌:“我們要主,他是我們的父……”夾在一群長袍修士、神父、修女之間,突然,一股的憂郁、死亡和嚴肅的氣氛迎頭罩下。就是這隊人嚇到我了。,我哭了起來。

一二年級我念的是特阿提尼小學。我在班上都跟那個一同在馬雷奇亞看到有人上吊的卡森尼一起玩。老師是個愛打學生的人,節(jié)慶的時候才變得特別友善。家長們帶來一包一包的禮物,堆疊在講臺上,像主顯節(jié)前夕那樣。收完禮物后,在我們放假之前,他都要我們唱:“青春啊青春,春天多美~~~~麗。”他非常重視那四個“~”。

之后幾年,我被送去法諾,在一所慈愛的神父們管理的寄宿學校讀書,跟小金鯛的相遇就發(fā)生在那段時期,一如我在《八部半》中的描述。

回到里米尼,我就讀的中學位于馬拉特斯提安諾路,現在已改成市立圖書館和美術館了。當時,我覺得這所中學是一座高聳入天的大樓,上樓和下樓都是一種探險。那些階梯永無盡頭。校長綽號“宙斯”,標準的自大狂。他有碩大無比,跟600型小汽車一樣大的腳,用它殘殺小孩。被他踢一腳能讓你的脊椎骨斷裂。他總是先假裝不動,然后出其不意地用那只大腳把你像蟑螂一樣踩得扁扁的。

中學那幾年是屬于荷馬和“戰(zhàn)斗”的時光。我們在學校讀《伊利亞特》,并得牢記在心,我們每個人都以荷馬書中的一個人物自居。我是尤利西斯,有點孤僻,老是望著遠方;當年已經微胖的蒂達是埃阿斯;馬里奧 蒙塔納利是埃涅阿斯;路易吉諾 道奇是“馴馬人赫克托爾”;斯塔克奇奧蒂是“飛毛腿阿喀琉斯”—他每一年級都要重讀三遍,所以是班上年紀較大的。

下午時分,我們會找一個小廣場重演特洛伊戰(zhàn)爭,特洛伊人和希臘人之間的沖突。這就是所謂“戰(zhàn)斗”。我們帶著用繩子綁好的書(那時大家習慣如此),然后揮舞著書互相攻擊,展開一場書本和繩鞭的混戰(zhàn)。

于是,《伊利亞特》在課堂上再度上演時,班上同學的臉已然與那些荷馬筆下的英雄合而為一。這么一來,那些英雄人物的冒險事跡便成了我們自己的冒險事跡。所以,有24小時,我們往下讀著《伊利亞特》,讀到了對埃阿斯的評論,荷馬稱其為“愚蠢的行尸走肉”。

“埃阿斯”蒂達便懷著對荷馬的恨意開始抗議,仿佛詩人的這句話把他自創(chuàng)世紀以來的名聲都毀了。

赫克托爾死亡的時刻到了,“赫克托爾”路易吉諾 道奇,歷經了他偉大的一刻。可憐的路易吉諾!像條蛔蟲似的在特洛伊城墻外被拖著走:

那張臉,

那張原先煥發(fā)如宙斯的臉,

如今血污斑斑,

在敵人的狂喊聲中垂向祖國的土地。

路易吉諾死了,

目睹兇殘景象,

母親打散頭發(fā),揭去面紗,

一聲哀號

沖上星空。

媒體評論

年輕時在戲院看的《大路》令我感動。欣賞費德里科 費里尼的電影,就不能錯過《我記得》與《八部半》這兩部代表作。——侯孝賢(知名導演)

費里尼這樣的天才是歷史上的,希望意大利還能出現像他這樣的大師。——喬治 納波利塔諾(意大利總統(tǒng))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事可**的評論:

裝幀好!好看

2017-10-12 15:22:2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對于此次購買十分滿意,期待下次購買。建議大家閱讀。

2017-11-15 09:57: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還是可以的 就是快遞太太慢了

2017-11-15 10:55:2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對此次購買十分滿意,期待下次購買。建議大家購買。

2017-11-16 12:58: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不錯,內容很好,印刷不錯,質量很好,排版不錯,紙張很好。

2017-11-16 18:32:4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拍電影 還是一般,

2017-11-17 17:51:47
來自**(匿名**的評論:

很不錯的書,值得購買。

2017-11-23 16:00:21
來自l***3(**的評論:

發(fā)貨速度挺快,送貨及時,包裝完好,圖書品相很好,意大利電影大師傳記,值得收藏。

2017-11-26 23:28:4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是正版,內容還沒讀。

2017-05-23 17:29: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

2017-06-03 14:38: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

2017-06-03 14:39:0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天才級人物寫的書,雖然都是小故事,卻透著智慧,讓人錯愕,不可不讀。

2017-06-05 16:47:01
來自閣***(**的評論:

拍電影 隨手買的,精神是電影大師。也算是手氣好吧。

2017-06-08 11:58:45
來自t***m(**的評論:

拍電影 哎喲不錯哦

2017-06-09 14:40: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送貨服務態(tài)度好,送貨超快的,東西經濟實惠,非常滿意!已經在當當買了很多個本了,質量都很好。

2017-06-14 14:32:43
來自晨***g(**的評論:

好書到手好評

2017-06-23 13:15: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2017-07-07 23:16:27
來自心***(**的評論:

導演文筆真好

2017-08-01 16:45: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寶貝收到了,外觀很好看,這樣效果也很好,是正品,發(fā)貨快,質量也不錯,還比實體書店價格便宜,不錯的寶貝,好評

2017-08-29 19:19:23
來自朱橫貫**的評論:

經典書目,有空再讀

2017-08-30 11:08: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買了太多的書,來不及看,以后再評論。

2017-09-09 21:36: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滿意,很喜歡

2017-10-09 07:35:05
來自season**的評論:

和上面幾本書一樣都是大師的佳作

2017-10-23 22:54:37
來自Bastard**的評論:

每一本都很好服務也很好!

2017-11-07 10:42:06
來自孤小城**的評論:

非常好!非常精美!

2017-11-09 15:54:0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拍電影 迷戀閱讀、攝影、電影,所以對看過的電影的導演也更好奇。

2017-09-20 13:29:4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喜歡費里尼,這本書紙張印刷什么的都很不錯,非常推薦。

2017-01-23 11:01:13
來自c***y(**的評論:

天才費里尼酷炫狂霸拽的人生。讀了這本書就知道他是如何開掛的。

2017-01-18 10:15:1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不錯的專業(yè)知識書籍,拓寬視野學習必備,物流相當快!

2017-03-02 21:00:0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媽的,剛買完過了兩天就是滿200減100,心情復雜

2017-04-22 19:00:34
來自s***(匿**的評論:

趁著搞活動,讓人可以走進優(yōu)秀的電影世界,是一本不錯的書籍

2017-04-30 18:52:2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挺好的書,了解一下電影大師的內心世界,看看費里尼用什么樣的視角去看世界

2017-03-24 10:31:3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拍電影 當當速度太快啦,前一天晚上買,第二天中午就到,贊一個!

2017-06-03 00:25:50
來自素***(**的評論:

喜歡作者對電影藝術的理解,對生活的觀察。影響了我的世界觀、價值觀、生活方式。喜歡這種視角

2017-04-26 10:16:0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絕對的電影大師,看這本書之前剛好看了他的《大路》。導演費里尼說:我的生活就是拍電影,那是我,那是我的生命。好書!

2017-02-20 17:28:0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最近對導演們在拍片中的心得體會很有興趣,已經買了很多這樣的書。

2017-11-07 13:16:47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阆中市| 左权县| 苏州市| 仙桃市| 岚皋县| 隆安县| 桦南县| 三穗县| 龙海市| 苏尼特右旗| 来凤县| 阳西县| 台湾省| 广灵县| 宁明县| 潞城市| 万盛区| 香河县| 旺苍县| 宜兰市| 凤山市| 霍州市| 沙湾县| 宝坻区| 达孜县| 勃利县| 河北区| 大丰市| 奉化市| 江山市| 和静县| 松原市| 兴文县| 安庆市| 治县。| 靖远县| 阿鲁科尔沁旗| 体育| 视频| 蒙阴县|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