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一代翻譯巨匠,多藝兼通,在繪畫、音樂、文學(xué)等方面,均顯示出獨特的高超的藝術(shù)鑒賞力。時,曾參加在街頭的講演游行。北伐戰(zhàn)爭時參加大同大學(xué)附中學(xué)潮。1927年冬離滬赴法,在巴黎大學(xué)文科聽課;同時專攻美術(shù)理論和藝術(shù)評論。1931年春訪問意大利時,曾在羅馬演講過《國民軍北伐與北洋軍閥斗爭的意義》 ,猛烈抨擊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留學(xué)期間游歷瑞士、比利時、意大利等國。1931年秋回國后,即致力于法國文學(xué)的翻譯與介紹工作,譯作豐富,行文流暢,文筆傳神,翻譯態(tài)度嚴謹。""期間,因受政治迫害,夫婦二人于1966年9月3日晨含冤而死。
高老頭
重譯本序
伏蓋公寓
兩處訪問
初見世面
鬼上當
兩個女兒
父親的死
一個夫家姓伏蓋、娘家姓龔弗冷的老婦人,四十年來在巴黎開著一所兼包客飯的公寓,坐落在拉丁區(qū)與圣?瑪梭城關(guān)之間的圣.日內(nèi)維新街上。大家稱為伏蓋家的這所寄宿舍,男女老少,一律招留,從來沒有為了風(fēng)化問題受過飛短流長的攻擊。可是三十年間也不曾有姑娘們寄宿,而且非要家庭給的生活費少得可憐,才能使一個青年男子住到這兒來。話雖如此,一八一九年上,正當這幕慘劇開場的時候,公寓里的確住著一個可憐的少女。雖然"慘劇"這個字眼被近來多愁善感、頌贊痛苦的文學(xué)用得那么濫,那么歪曲,以致無人相信,這兒可是不得不用。并非在真正的字義上說,這個故事有什么戲劇意味,但我這部書完成之后,京城內(nèi)外也許有人會掉幾滴眼淚。出了巴黎是不是還有人懂得這件作品,確是疑問。書中有許多考證與本地風(fēng)光,只有住在蒙瑪脫崗和蒙羅越高地中間的人能夠領(lǐng)會。這個著名的盆地,墻上的石灰老是在剝落,陽溝內(nèi)全是漆黑的泥漿;到處是真苦難、空歡喜,而且那么忙亂,不知要怎么重大的事故才能在那兒轟動一下。然而也有些東零西碎的痛苦,因為罪惡與德行混在一塊而變得偉大莊嚴,使自私自利的人也要定一定神,生出一點同情心。可是他們的感觸不過是一剎那的事,像匆匆忙忙吞下的一顆美果。文明好比一輛大車,和印度的神車一樣,碰到一顆比較不容易粉碎的心,略微耽擱了一下,馬上把它壓碎了,又浩浩蕩蕩的繼續(xù)前進。你們讀者大概也是如此――雪白的手捧了這本書,埋在軟綿綿的安樂椅里,想道:也許這部小說能夠讓我消遣一下。讀完高老頭隱秘的痛史以后,你依舊胃口很好的用晚餐,把你的無動于衷推給作者負責(zé),說作者夸張,渲染過分。殊不知這慘劇既非杜撰,亦非小說。一切都是真情實事,真實到每個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或者心里發(fā)現(xiàn)劇中的要素。
公寓的屋子是伏蓋太太的產(chǎn)業(yè),坐落在圣?日內(nèi)維新街下段,正當?shù)孛鎻囊粋€斜坡向弩箭街低下去的地方。坡度陡峭,馬匹很少上下,因此擠在華?特?葛拉斯軍醫(yī)院和先賢祠之間的那些小街道格外清靜。兩座大建筑罩下一片黃黃的色調(diào),改變了周圍的氣息;穹隆陰沉嚴肅,使一切都暗淡無光。街面上石板干燥,陽溝內(nèi)沒有污泥,沒有水,沿著墻根生滿了草。一到這個地方,連沒心事的人也會像所有的過路人一樣無端端的不快活。一輛車子的聲音在此簡直是件大事;屋子死沉沉的,墻垣全帶幾分牢獄氣息。一個迷路的巴黎人在這一帶只看見些公寓或者私塾,苦難或者煩惱,垂死的老人或是想作樂而不得不用功的青年。巴黎城中沒有一個區(qū)域更丑惡,更沒有人知道的了。特別是圣?日內(nèi)維新街,仿佛一個古銅框子,跟這個故事再合適不過。為求讀者了解起見,盡量用上灰黑的色彩和沉悶的描寫也不嫌過分,正如游客參觀初期基督徒墓窟的時候,走下一級級的石梯,日光隨著暗淡,向?qū)У穆曇粼絹碓娇斩础_@個比喻的確是貼切的。誰又能說,枯萎的心靈和空無一物的骷髏,究竟哪一樣看上去更可怕呢?
公寓側(cè)面靠街,前面靠小花園,屋子跟圣?日內(nèi)維新街成直角。屋子正面和小園之間有條中間微凹的小石子路,大約寬兩公尺;前面有一條平行的沙子鋪的小路,兩旁有鳳呂草、夾竹桃和石榴樹,種在藍白二色的大陶盆內(nèi)。小路靠街的一頭有扇小門,上面釘一塊招牌,寫著:伏蓋宿舍;下面還有一行:本店兼包客飯,男女賓客,一律歡迎。臨街的柵門上裝著一個聲音刺耳的門鈴。白天你在柵門上張望,可以看到小路那一頭的墻上,畫著一個模仿青色大理石的神龕,大概是本區(qū)畫家的手筆。神龕內(nèi)畫著一個愛神像:渾身斑駁的釉彩,一般喜歡象征的鑒賞家可能認做愛情病的標記,那是在鄰近的街坊上就可醫(yī)治的①。神像座子上模糊的銘文,令人想起雕像的年代,服爾德在一七七七年上回到巴黎大受歡迎的年代。那兩句銘文是:
不論你是誰,她總是你的師傅,
現(xiàn)在是,曾經(jīng)是,或者將來是。
天快黑的時候,柵門換上板門。小園的寬度正好等于屋子正面的長度。園子兩旁,一邊是臨街的墻,一邊是和鄰居分界的墻;大片的常春藤把那座界墻統(tǒng)統(tǒng)遮蓋了,在巴黎城中格外顯得清幽,引人注目。各處墻上都釘著果樹和葡萄藤,瘦小而灰土密布的果實成為伏蓋太太年年發(fā)愁的對象,也是和房客談天的資料。沿著側(cè)面的兩堵墻各有一條狹小的走道,走道盡處是一片菩提樹蔭。伏蓋太太雖是龔弗冷出身,"菩提樹"三字老是念別音的,房客們用文法來糾正她也沒用。兩條走道之間,一大塊方地上種著朝鮮薊,左右是修成圓錐形的果樹,四周又圍著些萵苣、旱芹、酸菜。菩提樹蔭下有一張綠漆圓桌,周圍放幾個凳子。逢著大暑天,一般有錢喝咖啡的主顧,在熱得可以孵化雞子兒的天氣到這兒來品嘗咖啡。
四層樓外加閣樓的屋子用的材料是粗砂石,粉的那種黃顏色差不多使巴黎所有的屋子不堪入目。每層樓上開著五扇窗子,全是小塊的玻璃;細木條子的遮陽撐起來高高低低,參差不一。屋子側(cè)面有兩扇窗,樓下的兩扇裝有鐵柵和鐵絲網(wǎng)。正屋之后是一個二十尺寬的院子:豬啊,鴨啊,兔子啊,和和氣氣的混在一塊兒;院子底上有所堆木柴的棚子。棚子和廚房的后窗之間掛一口涼櫥,下面淌著洗碗池流出來的臟水。靠圣?日內(nèi)維新街有扇小門,廚娘為了避免瘟疫不得不沖洗院子的時候,就把垃圾打這扇門里掃到街上。
房屋的分配本是預(yù)備開公寓的。底層間有兩扇臨街的窗子取光,通往園子的是一扇落地長窗。客廳側(cè)面通到飯廳,飯廳和廚房中間是樓梯道,樓梯的踏級是用木板和彩色地磚拼成的。一眼望去,客室的景象再凄涼不過:幾張沙發(fā)和椅子,上面包的馬鬃布滿是一條條忽而暗淡忽而發(fā)光的紋縷。正中放一張黑地白紋的云石面圓桌,桌上擺一套白瓷小酒杯,金線已經(jīng)剝落一大半,這種酒杯現(xiàn)在還到處看得到。房內(nèi)地板很壞,四周的護壁板只有半人高,其余的地方糊著上油的花紙,畫著《丹蘭瑪葛》主要的幾幕,一些有名的人物都著著彩色……
P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