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散文中清新脫俗的文字,古典文學里的典雅大成者。溫潤流暢,警句迭出。
與《菜根譚》、《圍爐夜話》并稱為中國人修身養性的三大奇書。
寫景、寫情、寫人、寫道
修身、養性、明理、處世
古雅意蘊,當代哲思
冷雋悠遠,深刻警醒
順著清澈的文字,進入心靈的世外桃源。
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又號麋公,松江華亭人。諸生,隱居昆山之陽,后筑室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能文,書法蘇米,兼能繪事,名重一時,屢征不起。其所作“或刺取瑣言僻事,詮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今存著作,除《小窗幽記》外,尚有《見聞錄》、《六合同春》、《陳眉公詩余》、《虎薈》、《眉公雜著》等。
卷一 醒
醒食①中山之酒②,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無一日不醉。趨名者醉于朝,趨③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聲色車馬。安得一服清涼散,人人解醒④。集醒及時。
中華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內容非常深刻,也是我喜歡的大開本。很好。
漢族格言警句類小品文~語言蠻好懂的~這個版本是一句話附一段解釋~雖然不是很喜歡這個排版,但是讀起來還是挺方便的~~~是一部好作品~許多金句~用在現代也很貼切~不過時的經典作品~贊贊
適合大人給孩子讀。我家孩子9歲,暫時還不能理解。但書里的內容很有意義。我也是反復斟酌了好久才買的。
同學在看《菜根譚》我就買了其余的同款兩本,包裝挺好的,喜歡,性價比高
買來提高個人修養的,汗一個。這套書確實是中國比較有名氣的修身養性的書,讀讀有好處。
書看了一部分,就是字與字之間太緊密了,看著有些累眼,書還是很喜歡的。可能是內容太多,所以字的間隔很小。
這些都是國學經典名著看了你會懂很多 不看會吃虧 希望大家都能認真讀書塑造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體現出在社會上的價值好好看書積極進取
寫景、寫情、寫人、寫道 修身、養性、明理、處世 古雅意蘊,當代哲思 冷雋悠遠,深刻警醒
和《圍爐夜話》一起買的,感覺很好,書中大多是為人處世的道理,很好,值得學習
首先,這本書的封面真的討喜,摸起來很舒服。內容不必說,展示出了國人數千年追求的淡泊的精神境界,讀來心曠神怡。
買了這本書一套,非常好,沒有破損,我覺得是全本,搭配菜根譚和圍爐夜話,好評,精裝硬皮
高中的時候因無意中看到一句“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而由此記住了《小窗幽記》,如今買來拜讀,記誦,抄寫。內容警醒人心,實為佳作。
《小窗幽記》一直想入手的,現在看準時機下單了,收到后果然沒讓我失望,不僅封面精美,而且紙張很好,里面的字體大小看著也蠻舒服,有解析,有翻譯,有評點,是本很不錯的書,修身養性,閑來翻翻看看,也是種愉悅。
作者陳繼儒是能夠悟透生死關、看破名利場的智者。陳繼儒在集中寫道:”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情趣。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好喜歡這個版本的《小窗幽記》!!!有注釋有譯文,而且評點也挺好看的,給精裝封面點贊?跟菜根譚、圍爐夜話一起買的?
說實話,感覺和圍爐夜話一樣,超不過菜根譚,說的大多是些眾所周知的道理。唯獨覺得小窗幽記這四個字很有韻味,也是看到了書名才有了閱讀的興趣。
《小窗幽記》和《圍爐夜話》、《菜根譚》一樣是三大奇書,但是在印刷上比同一出版社的《菜根譚》好多了。在內容上,三本書均已對仗句形式撰文,真是嘆為觀止。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文字技巧上都值得學習。
本來挺高大上的書,被翻譯和感悟的成了朋友圈的心靈雞湯了,這本書的道理和語言都很好懂,建議大家還是買不帶翻譯和感悟的版本來看,這本書很大,攜帶不方便,包裝簡單,書角都褶皺了,愛書的人看到會不舒服。
《小窗幽記》、《圍爐夜話》、《菜根譚》是古代三大處世奇書。雖然是文言文,但是比較淺顯易懂,多讀點不錯
《小窗幽記》,很不錯哦,硬紙包裝,排版疏松,便于認讀。它是中國三大煉性書之一,里面的人生道理人人都懂,但也就是這樣的人生道理又最容易被人忽略,因此,無人能將它們寫作處出來。感謝作者。
(與《圍爐夜話》同期選讀)可解乏,可深析,個中情趣非一時半會兒可一一嘗盡。沒有嚴密的邏輯思維,每一句自成一段,看似隨手寫下的語句,卻成就了一筆溫存的熨帖,且絕不是花間派的無病呻吟。
小窗幽記,圍爐夜話,菜根譚。中國人修身養性的三大奇書。買了兩本,菜根譚 總是缺貨我也很無奈有原文,注釋,譯文,評點。很棒的學習用書
書雖不厚,但字字珠璣,字里行間所蘊藏的處事名言隨淺顯易懂,但卻振聾發聵,好些在忙碌與慵懶之間已拋諸腦后的樸素道理,卻實實在在的令人警醒。這本與《菜根譚》、《圍爐夜話》一同購入,以圖時常自省。
中華傳統修身養性三書之一-小窗幽記,通讀全文建議慢慢看,平常多拿出來看看很不錯。書印刷的很好很清晰,可能是沒有版權費用非常好,愿有所得。
因為自己是偽文藝,又跟“窗”字很結緣,所以看到這本書就一時沖動買下來了。不過還好沒有白買,內容很贊,小清新呀修身養性文藝范什么的~警句迭出,點評也很有文采,不過還是要帶著自己的思路去看,不要被別人牽著走。
很多聲名卓著的文人雅士稱譽《小窗幽記》的作者陳繼儒是能夠悟透生死關、看破名利場的智者。陳繼儒在集中寫道:”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情趣。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這充滿智慧的格言,如一縷清遠氣息,在這初夏的涼爽中縈繞著我。 掩卷遐思,在這幽緲的氣息里,仿佛看見一個智者的模糊輪廓,顫動在歷史長河的粼粼波光中。書卷里除了高蹈超脫的哲性,還存有某種雋永、慎密的理性思維。 品讀一本充滿智慧的書,其實就等同在剖析作者內在的精神形態。《小窗幽記》這本書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是因其所言訴的思想有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