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際儲備貨幣的戰略價值為中心,以美國、歐洲、亞洲三者之間的貨幣博弈為半徑,用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為線索,把各國的歷史經驗和現實困境,有機地縫合成一張大國崛起的全景線路圖。
中國的全球化不是歐美化,而首先應該是亞洲化。
只有立足亞洲,中國才能走向世界;只有團結亞洲,中國經濟才能成功轉型;只有一個統一的亞洲貨幣,才能在國際上與美元和歐元分庭抗禮,形成三足鼎立的貨幣戰國時代!
宋鴻兵,國際金融學者,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概念“貨幣戰爭”一詞的首創者,曾被商業雜志美國《商業周刊》評為“2009年中國有影響力的40人”。
2007年出版《貨幣戰爭》,成功預測了美國2007年次貸危機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引發全球關注,持續暢銷7年。“貨幣戰爭”系列著作壟斷中國財經圖書暢銷榜第 一名多年,被譯成多國語言暢銷海外。2010年以來,“貨幣戰爭”一詞被各國政要、媒體廣泛引用,世界貨幣戰爭的爆發也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除此之外,作者最早提出的“剪羊毛”、“次貸地震”、“金融海嘯”、“金融高邊疆”、“中國大媽”等詞語皆成為流行詞匯。
目錄CONTENTS
新版序/005
自序/009
及時章
雄心初起,美元失敗的遠征
馬克投懷送抱,英鎊喜出望外/003
英國推銷貨幣“水變油”:外匯儲備呱呱落地/007
美元橫刀奪愛,馬克傍上了新大款/009
凱恩斯發現,美元正在顛覆金本位/014
貿易結算,美元的側翼打擊/017
逼迫各國恢復金本位,美國欲“挾黃金以令諸侯”/020
金匯兌本位:流動性泛濫的根源/023
匯率沖擊波與法郎保衛戰/024
滑向經濟大裂谷,金錢權力的真空/030
第二章
攝政天下,剿滅英鎊割據
金本位崩潰,英鎊區割據自立/039
美聯儲險些解體,美元驚魂的48小時/042
三輪貨幣量化寬松,美國并沒有走出大蕭條/048
“我的命運,我自己操盤!”/054
被遺忘的美國崛起真相/057
乘人之危,美國豪奪英國資產/061
及時章 雄心初起,美元失敗的遠征
馬克投懷送抱,英鎊喜出望外
1923年12月31日晚10點,滿腹心事的沙赫特從柏林趕到了倫敦。霧氣朦朧的寒冷冬夜,并不能驅散英國人慶祝新年的熱情。大街小巷的酒吧里人聲鼎沸,觥籌交錯間,已全然將5年前那場空前慘烈的戰爭盡拋腦后,人們在盡情地享受著和平的美好時光。
此時沙赫特的心情卻異常沉重,他的祖國——德國正在貧困、饑餓和憤怒中掙扎。一戰失敗的巨大陰影,割讓1/10領土的奇恥大辱,英法125億美元(相當于德國戰前一年的GDP)巨額戰爭賠款的勒索,法國最近出兵強占德國魯爾工業區的粗暴行為,特別是今年橫掃德國的超級通貨膨脹,徹底洗劫了德國中產階級的財富。眼睜睜地看著德國馬克的價值被拋進人間煉獄,德國人欲哭無淚,沙赫特扼腕長嘆。沙赫特深知此行對德國馬克命運的意義重大,他是來向英國人借錢的。
僅僅在一個半月前的11月12日,沙赫特才被緊急任命為德國貨幣委員會主席,享受內閣部長待遇,對德國的貨幣問題擁有的否決權,地位堪稱德國的經濟沙皇。臨危受命的沙赫特,立刻投入了拯救德國馬克的工作中。
此時的德國馬克,已經從一年前的1美元兌9000馬克,狂貶到1美元兌1?3萬億馬克!馬克的信用已經徹底崩潰,無法挽救了。沙赫特和德國政府只能另想他法。由于德國黃金短缺,他們發明了一種以德國土地和土地上的全部資產為抵押的新馬克,被稱為“地租馬克”,試圖重新贏得人們對紙幣的信賴。這樣一來,德國將同時流通兩種馬克,新馬克成功的關鍵是尋找恰當的時機,鎖定新老馬克兌換的比率,然后迅速完成老馬克退出流通的工作。
當地租馬克面世時,已成驚弓之鳥的德國人對兩種同時流通的馬克都沒有信心,人們仍在瘋狂拋棄馬克換取美元。至11月14日,黑市匯價馬克跌到1美元兌1?3萬億馬克,官員們催促沙赫特趕緊鎖定地租馬克與老馬克的兌換率,沙赫特不為所動。11月15日,馬克跌到了1美元:2?5萬億馬克,官員們已經急得快上房了,沙赫特仍然不露聲色。11月20日,當老馬克跌到1美元:4?2萬億馬克時,沙赫特立刻下令,鎖定地租馬克兌換老馬克的比率為1:1萬億。沙赫特經過精心計算,認定當人們的恐慌情緒充分釋放后,將最終回到這一平衡點。果然,新老馬克由于市場慣性仍然繼續下跌,到11月26日,甚至跌到了1美元兌11萬億馬克。但就像拉伸過頭的橡皮筋,市場奇跡般地出現了馬克反彈。到12月10日,美元兌馬克終于穩定在1美元:4?2萬億馬克的平衡點上。事實證明了沙赫特的判斷是的,而且時機拿捏得相當到位。市場開始驚呼,沙赫特是經濟奇人!同時,德國政府用盡全力,終于在1924年1月實現了預算平衡。
地租馬克終于站穩了腳跟,在1美元:4?2萬億地租馬克一線扎住了陣腳。
但是,沙赫特心里明白,地租馬克僅是權宜之計。他認為,以土地為抵押發行的貨幣,是純粹的信心游戲。誰會真的相信巴伐利亞的農場或魯爾的廠房,與他們手持的地租馬克有任何實際聯系呢?在他的心目中,貨幣的抵押品必須具備三個核心要素:高度的流動性、方便的可交換性和的國際公認性,而同時符合上述條件的貨幣抵押品就只有黃金!
但德國恰恰缺乏黃金。戰前德國擁有價值10億美元的黃金,支撐著價值15億美元的帝國馬克,在美、英、德、法四大經濟強國中,馬克的黃金支持度還相當不錯。但戰后5年來的戰爭賠款和超級通貨膨脹,使德國的黃金儲備下降到僅剩1?5億美元,已經無力支撐龐大的德國經濟身軀。
沙赫特的解決之道就是借黃金或借有足夠黃金儲備的外國貨幣,這些外匯能夠在需要時自由兌換成黃金,只有黃金和外匯才能最終穩定德國馬克的幣值。問題是,向誰借呢?
當然美國的黃金最多,在四大強國6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總額中,美國已坐擁45億美元!但美國此時在歐洲是出了名的吝嗇鬼,被法國人和英國人痛斥為“夏洛克大叔”。英法盟國工業被戰爭嚴重損毀,傷亡數百萬士兵和平民,結果英國欠了美國50億美元的債務,法國欠了40億美元,本來英法滿心希望已經大發戰爭橫財的美國會念兄弟之情,慷慨地減免盟國債務,可是“山姆大叔”不冷不熱地甩出一句:“美國不是盟友,而僅僅是一個合作者,歐洲盟國的戰爭借債是商業借貸。”生意就是生意,一分錢的欠債也不能少!美國的無情把英國氣得半死,逼得法國公開打劫。連對同盟國都如此摳門,沙赫特覺得以戰敗國的身份去向美國人借錢,嚴重不靠譜。
法國就更別提了。天真的法國人一直認為會從德國人身上狠狠敲上一筆,最初法國總理聯合英國人獅子大開口,要求德國戰爭賠款至少1000億美元,相當于德國8年GDP的總和!后來自己也覺得不大合適,但咬定550億美元是一口價!還是美國人出來打圓場,勸英法將賠償降到了125億。其實,以德國當時的經濟現狀,要償還這24小時文數字的賠款,根本就不現實。由于法國人認定德國這次的巨額賠款指日可待,所以一旦收回1870年普法戰爭中被德國奪走的洛林和阿爾薩斯兩省后,就立即投入40億美元的重建經費,致使政府財政赤字高居不下。法國反復威逼德國立刻拿錢,德國卻遲遲交不出來,法國人盛怒之下,居然武裝打劫,出兵占領了德國魯爾工業區。這時去向法國人開口借錢,沙赫特感到可能立刻就會被法國人亂棍打出來。
的希望就是英國人了。而且,沙赫特深知,他能開出一個讓英國無法拒絕的條件,他把英國人那點兒小心思算是琢磨透了。他此次英國之行,志在必得!
當沙赫特走出倫敦利物浦大街車站時,一個高高的個子、胡須花白、眼光犀利的英國紳士正在寒冷的夜風中佇立著。他來到沙赫特的跟前,伸出手來自我介紹。沙赫特大吃一驚,原來他就是名震世界的英格蘭銀行行長蒙塔古?諾曼(MontaguNorman)。沙赫特對于諾曼親自來迎接,感到有些受寵若驚。
諾曼雖遠在英國,卻一直關注著德國的超級通脹情況。1923年在德國所發生的貨幣惡性貶值,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和最劇烈的一次紙幣崩潰,對于所有將通貨膨脹視為及時大惡魔的中央銀行家來說,德國馬克的經歷令人瞠目結舌。從未有過管理中央銀行經驗的沙赫特,居然在兩周多的時間里,一舉制伏了令所有人絕望和膽寒的超級通貨膨脹,不能不令諾曼刮目相看。
第二天是元旦,新年中的倫敦城空空蕩蕩,諾曼領著沙赫特參觀了英格蘭銀行,然后來到諾曼的辦公室。簡單地客套之后,沙赫特直奔主題,他提出希望英格蘭銀行為德國中央銀行提供價值2500萬美元的英鎊貸款。這其實并不是一個大數,沙赫特準備用這筆錢做種子,再將德國海外銀行的2500萬美元補充進來,以5000萬美元作為核心資本,他就有把握在倫敦金融市場融到2億美元的貸款,從而奠定德國新馬克的牢固基石。這顯然是一步以小博大的高招,關鍵是及時筆2500萬美元的資金必須到位,后面的棋才能走得活。
諾曼靜靜地聽完了沙赫特的請求,略顯吃驚,然后就是沉默不語。諾曼心想,想借錢?憑什么?一個破產的國家,背負著125億美元的巨額戰爭賠償,而沙赫特僅僅上任才一個半月,還不是正兒八經的央行行長,居然上來就獅子大開口。
的確,德國政府內部對傲慢無禮的沙赫特爭議頗大,現任德國央行行長黑文斯坦(Rudolf vonHavenstein)就對沙赫特非常不滿。1922年5月,戰勝國通過立法將德國中央銀行從政府的控制中獨立出來,如果黑文斯坦拒絕辭職,沙赫特根本接不了央行行長的班。正是因為德國政府動不了黑文斯坦,只得因人設事,
搞出個內閣部長級的“貨幣委員會”,實際上就是另立山頭,結果德國同時出現了兩個中央銀行,分別發行各自的馬克,堪稱世界奇觀。當然,沙赫特干脆利落地制伏了超級通脹,能力和聲望已無可替代。黑文斯坦在應對超級通脹中的拙劣表現也已舉世皆知,在政府和民眾的巨大壓力下,恐怕他自己也不好意思繼續賴在央行行長的位置上了。
正當諾曼思前想后,不知該如何措辭拒絕時,沙赫特似乎看透了諾曼的心思。停頓了片刻,沙赫特拋出了他苦思冥想的一張王牌,一個諾曼無法拒絕的誘惑。沙赫特以德國政府貨幣決策者的名義聲明,德國中央銀行準備用英鎊做貨幣儲備資產!非但如此,而且發放的貸款也用英鎊計價!
沙赫特的這一手,直接命中靶心!諾曼毫不猶豫地爽快答應——借錢。
英國推銷貨幣“水變油”:外匯儲備呱呱落地
一戰結束后,諾曼最苦惱的事,就是如何把英鎊塞進其他中央銀行的儲備資產中去。沙赫特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輕松地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今天,外匯儲備作為各國央行的貨幣儲備,并以此為抵押發行本國貨幣似乎是個常識,但是,在1922年,這種概念匪夷所思!在傳統的金本位中,央行主要的貨幣儲備就是絕大部分的黃金和短期本國票據,而只有黃金資產才能同時滿足高流動性、易交換性和國際公認性這三大特點。
在金本位的機制中,各國央行主要關注黃金儲備,如果不是巨大的市場動蕩(如黃金大量外流),央行很少積極干預金融市場。在金本位中,物價、利率、信貸、財政和貿易平衡基本可以自我調整。各國貨幣都有自己的含金量的法定基準,所有貨幣都與黃金看齊,也幾乎不存在匯率波動的問題。從19世紀初到一戰爆發前,大英帝國所奠定的金本位貨幣制度極大地促進了世界貿易和經濟的發展。工業革命和城市化,在及時次全球化的浪潮中,將西方文明的成果迅速推向了世界的各個角落。在近半個世紀沒有大規模戰爭和革命的情況下,以鐵路、航運、電報為代表的新技術日新月異,國際貿易空前繁榮,全球資本自由流動。金本位將西方推上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巔峰。
但是,發展注定了不平衡。德國突飛猛進,美國后來居上,20世紀初的大英帝國已是耄耋老者。看似穩定的地層中,正在積聚著日益增強的斷裂壓力,地火呼之欲出。及時次世界大戰,就是這種巨大的經濟斷裂能量的總爆發。社會生產能力被大部分轉向軍工,然后在戰火中彼此摧毀。全球貿易崩潰了,世界市場被分割,更重要的是保障世界經濟齒輪運轉的全球資本流動停止了。金本位的失效,導致各國紙幣嚴重超發,物價輪番上漲,原本大致均衡的各國黃金儲備極度失衡。
1913年戰前的四大經濟強國——美、英、德、法共有黃金儲備50億美元,其中美國最多,為20億,英國8億,德國10億,法國12億。注意,這些黃金儲備并不全在中央銀行手中,商業銀行和流通貨幣也占有很大比例。有趣但合理的是,四國黃金儲備分布情況大致與其經濟規模相當,稍有例外的是法國。1923年,由于黃金產量增加,四國黃金儲備總量上升到60億美元,但分布發生了急劇的扭曲。由于戰爭中避險的原因,歐洲總共有20億美元的黃金涌到了美國,美國的黃金儲備量大幅攀升到了45億美元,英國略有減少,法國損失較大,而德國流失最為嚴重。
戰后歐洲各國已陸續準備恢復金本位,而大英帝國的處境最為尷尬。如果倫敦要想重新恢復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鎊就必須重新回到戰前的價值水平,只有如此才能取信于天下,金融的基石就是信用。但英國貨幣已經超發了一倍,顯然,與黃金儲備相比,英鎊紙幣過剩了。面對黃金占優勢的美國,英國的金融霸權地位可謂是倍感壓力。如果英鎊繼續疲軟,則世界各國經濟與貿易融資遲早會投奔更加堅挺的美元,全球資本將向紐約匯聚,200年來苦心經營的金融帝國將從此萬劫不復。假如喪失金融霸權,大英帝國的全球貿易組織者地位,國際結算計價貨幣的壟斷,商品市場的定價特權,都將逐步瓦解,甚至遍布世界各大洲的英聯邦體系能否繼續維持,帝國海軍是否還具備保護世界各大洋通道的財力,都變成了可怕的疑問。
作為大英帝國的金融掌舵人諾曼,殫精竭慮、苦思冥想如何解決黃金短缺的困境。最終,他的出路就是硬把英鎊紙幣當成黃金對待,勸說和強迫各國接受這一觀點,在各國央行貨幣儲備資產中,除黃金之外,再加上英鎊。當然,諾曼會拍胸脯向大家保障,如果需要,英鎊可以隨時被兌換成黃金。1922年在這樣的思路指導下,英國主導的國際聯盟(Leagueof Nations)金融委員會,在熱那亞會議(GenoaConference)上,向各國正式推薦英國的貨幣新發明,英鎊紙幣與黃金相同。這就好比貨幣領域中的“水變油”怪論,水不可能變成油,紙幣英鎊同樣不可能變成黃金!最終,熱那亞會議決議案第9款,明確要求各國“建立一種新的國際慣例,為了節約黃金,貨幣儲備中可以持有外匯”。
波蘭副總理、經濟部部長萊佩爾幾年前即看過《貨幣戰爭》圖書,奉為經典,多次在波蘭政府工作會議中提及此書,號召政府工作人員閱讀,以更加清醒地認識和了解世界經濟歷史和當下形勢,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國際金融市場變化。 ――京華時報
在中國財經類圖書中,很難找到像《貨幣戰爭》系列叢書這樣,不僅在國內一石激起千層浪,同時也引發國際上的廣泛關注。 ――鳳凰讀書網
因《貨幣戰爭》書系曾預言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美債危機、其后的金銀價格走勢等,作者宋鴻兵被定位為“金融預言家”,引發持續關注。隨著書中的一個個揭秘被歷史逐一證實,隨著一次次預言逐漸被兌現,人們已經不得不承認,這是部奇書。 ――東方財富網
《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以國際儲備貨幣的戰略價值為中心,以美國、歐洲、亞洲三者之間的貨幣博弈為半徑,用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為線索,把各國的歷史經驗和現實困境,有機地縫合成一張大國崛起的全景線路圖。
《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以國際儲備貨幣的戰略價值為中心,以美國、歐洲、亞洲三者之間的貨幣博弈為半徑,用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為線索,把各國的歷史經驗和現實困境,有機地縫合成一張大國崛起的全景線路圖。
3-5的開本明顯打了一些,果然換了出版社封面和紙張就不一樣了,很好!
很便宜,但是紙質不如原價的好,稍顯粗糙,但是很棒很喜歡
看提示是與最新國際形勢有評論,因為宋老師出書,先寫了再看。只是不知道和上一版本是否一樣
了解學習經濟,學習整個社會有關財經方面的書
很久以前看過前面三本,后二本一直沒有買,碰上促銷滿減,立馬下單買!
已經看完了,還可以,抽時間把其他基本也看完了!
總是趕不上降價的時候,寶寶馬上到6個月了,開始囤2段了208348
貨幣戰爭這一系列書是值得看的,書本質地還可以,沒有很粗糙,但是其中一本的紙質差很多,很多碎末,不知道是否正版書
書香社會,書香家庭,不能光給孩子買書,家長也要和孩子共同進步
這本書沒仔細看,大體一翻。內容很吸引人的,物流也很快的,紙張也很好的,很有讀的欲望
內容非常精彩,,,學習到很多自己需要的東西,滿意~!|內容非常精彩,,,學習到很多自己需要的東西,滿意~!
雖然用了紙箱,但是書還是有褶皺,懷疑是出倉之前就已經褶皺了,其他還好吧
本書記錄從二戰后美國如何從大英帝國手中搶過世界金融霸主寶座。
這次包裝好,100-40活動買的。大約3.8折。內容還沒看。印刷質量還好。
宋鴻兵的這部巨作內容豐富,只是還未有這本,先買下,過些天,看一看。
必須給當當點個贊了,昨天下單今天就送到!快遞小哥頂著大雪在我家門口等!100塊買了九本書,而且包裝很贊,灰常滿意!我這種基本不寫評論的人都不能忍了!支持當當!
貨幣戰爭系列一直都在看,還沒看完這本我想應該不會讓人失望。
貨幣戰爭系列一直很喜歡,前三部都看過了,現在買第四部來看,的確收貨很大!
很喜歡的一本貨幣戰爭,寫的真的是非常的棒哇!
貨幣戰爭,一種新的視角,給我們更多的啟示就是我們的國家威脅遠不止看得見的領土糾紛和鄰居的惡心胡攪蠻纏,還包括金融領域的威脅。我們的國家改革開放30余年人民辛勤儲蓄的巨額物資,很可能會被敵人瞬間榨取完,所以,我們有必要筑起中國國家金融安全高邊疆,保衛國家360度的安全和穩固。
《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是國內有“貨幣教父”之稱的宋鴻兵“貨幣戰爭”系列的第四部,《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從二戰后美國如何從大英帝國手中搶過世界金融霸主寶座開始,先后描寫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金融決戰,中日工業化發展的比較,以及當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美債危機,歐債危機,占領華爾街運動幕后的原委,給出了中國要全面打贏貨幣戰爭,應該在房地產泡沫后如何投資、如何發展國內的經濟,如何抑制通貨膨脹,如何使用好美元儲備等諸多當下最切中要害的一攬子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法。
《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講了很多的歷史,但是目的卻是幫助讀者洞察未來。
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洲Q4貨幣,才6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H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8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人民幣,還是亞元?這是一個問題美
《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對于大眾讀者來講,信息量非常大,包括貨幣的雙重利息支付;中國大量的外匯儲備如何落入美國人的錢袋;提出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后,以有效的措施避免國內發生金融危機。這些信息都非常的有效,甚至對于國家的決策有很棒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