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通信網基本概念與主體結構(影印版)圖書
人氣:47

通信網基本概念與主體結構(影印版)

本書內容大致分為三部分。 及時部分由前3章組成,主要介紹通信網絡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的傳輸要求。其中,第1章是對網絡大環境的概述;第2章介紹網絡協議的層次結構,并以因特網為例說明協議層次設計的實...
  • 所屬分類:圖書 >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理論   圖書 >計算機/網絡>影印版  
  • 作者:[利昂]-[加西亞]([Leon]-[Garcia],A.),[維德加加]([Widjaja],I.) 編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大學計算機教育叢書
  • 國際刊號:9787302041238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01
  • 印刷時間:2000-12-01
  • 版次:1
  • 開本:--
  • 頁數:867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大致分為三部分。 及時部分由前3章組成,主要介紹通信網絡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的傳輸要求。其中,第1章是對網絡大環境的概述;第2章介紹網絡協議的層次結構,并以因特網為例說明協議層次設計的實現;第3章介紹音、像、圖、文等不同媒體數字信號的傳輸特性及其對網絡的基本要求,并介紹了基本的檢錯技術。 第二部分以不同的通信網絡為例,介紹不同網絡協議層的主要技術及其在各種網絡中的應用。這部分由第4章至第9章組成,其中,第4章討論電話網絡及其傳輸系統物理層的連接、交換與復用;第5章討論對等層協議,主要幾種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6章討論共享介質的訪問控制技術,較為詳細地介紹了訪問、預約訪問和信道化訪問的控制方式,同時以較大篇幅介紹了移動通信網和無線局域網的基本訪問方式;第7章介紹廣義的分組交換網,對分組網絡中聞風而動到聞風而動的連接和無連接傳送作了仔細的比較,并介紹了分組網絡中的路由選擇、基本算法及其實現,對分組網絡中的擁塞控制也作了必要的當介紹;第8章討論了因特網的TCP/IP協議,主要介紹因特網的各種路由算法,并討論了移動IP和組播的路由選擇;第9章介紹ATM網絡,重點討論不同類型的連接對服務質量的影響及其有關控制機制,并討論了適配層在不同通信業務中應用。 第三部分涉及錄前研究的一些熱點內容,其中,第10章介紹在ATM上運行IP的方法;第11章討論網絡安全問題及其標準;第12章介紹多媒體業務對網絡的要求,包括模/數據轉換技術和這些技術在不同媒體中的應用與相關標準。 總之,本收取材廣泛,內容新穎;既有基本的介紹,又有較為深入的分析,還有大量的習題,可作為計算機、電子等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用書,或作為各行業網絡技術人員、服務人員的參考讀物。

編輯推薦

本收取材廣泛,內容新穎;既有基本的介紹,又有較為深入的分析,還有大量的習題,可作為計算機、電子等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用書,或作為各行業網絡技術人員、服務人員的參考讀物。

目錄

Preface

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ervices

1.1 Networks and Services

1.2 Approaches to Network Design

1.3 Key Factor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Evolution

1.4 Book Overview

2 ApPlications and Layered Arcbitectures

2.1 Examples of Layering

2.2 The OSI Reference Model

2.3 Overview of TCP/IP Architecture

2.4 The Berkeley API

2.5 Application Protocols and TCP/IP Utilities

3 Digital Transmission FundamentaIs

3.1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3.2 Why Digital Communications?

3.3 Character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3.4 Fundamental Limits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3.5 Line Coding

3.6 Modems and Digital Modulation

3.7 Properties of Media and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3.8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4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the TeIephone Network

4.1 Multiplexing

4.2 SONET

4.3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4.4 Circuit Switches

4.5 The Telephone Network

4.6 Signaling

4.7 Traffic and Overload Control in Telephone Networks

4.8 Cellular Telephone Networks

4.9 Satellite Ce1lular Networks

5 Peer-to-Peer ProtocoIs

5.1 Peer-to-Peer Protocols and Service Models

5.2 ARQ Protocols

5.3 Other Adaptation Functions

5.4 Data Link Controls

6 Local Area Networks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Is

6.1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6.2 Local Area Networks

6.3 Random Access

6.4 Scheduling Approaches to Medium Access Control

6.5 Channelization

6.6 LAN Standards

6.7 LAN Bridges

7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7.1 Network Services and Intemal Network Operation

7.2 Packet Network Topology

7.3 Datagrams and Virtual Circuits

7.4 Routing in Packet Networks

7.5 Shortest Path Algorithms

7.6 ATM Networks

7.7 Traffic Management and QoS

7.8 Congestion Control

8 TCPlIP

9 ATM NetWorks

l0 Advanced Network Architectures

ll Security Protocols

Epilogue

ApPendices

A Delay and Loss Performance

B Network Management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河县| 惠州市| 绍兴市| 方山县| 富川| 仁寿县| 罗甸县| 金堂县| 毕节市| 广灵县| 河北省| 北京市| 方正县| 沙坪坝区| 黎城县| 孟村| 山东| 邛崃市| 南京市| 行唐县| 东平县| 漳州市| 浮山县| 齐齐哈尔市| 镇坪县| 宝兴县| 楚雄市| 海伦市| 鹤峰县| 天等县| 两当县| 固原市| 黔西县| 来宾市| 伊吾县| 宾川县| 钦州市| 邵武市| 平顺县| 荥阳市|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