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問題著名專家、評論員尤里•塔夫羅夫斯基耗時一年多,五次沿著新絲綢之路實地考察,既詳細解讀了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下的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發展情況,又描繪了古絲綢之路的歷史、新絲綢之路的創建過程。作者認為,主席的“一帶一路”倡議是近年來全球偉大的倡議之一,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的一次歷史性機遇。在不久的將來,俄羅斯和中國的關系將會更加密切相連,不能割裂,“一帶一路”是俄中兩國之間共同的重要工程之一。
1.中俄同步出版面世,中央高規格推薦。
2.著名漢學家、中國問題著名專家尤里 塔夫羅夫斯基傾情巨獻。
3.歷時18個月,五次深度調研,實地考察邊疆和內地,深入解讀了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下的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情況,成為國家一帶一路的必備參考。
尤里 塔夫羅夫斯基
俄羅斯著名漢學家、政論家,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1949年出生,畢業于列寧格勒大學。曾任職于蘇共中央意識形態部門,主管對中國、日本、韓國和越南等亞洲國家的宣傳工作。他對華友好,對中國歷史有深入研究,持續關注中國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后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治國理政新理論與新實踐。他治學嚴謹,著有俄文版《:正圓中國夢》等書
前言 中國轉向西方
及時章 連云港——新絲綢之路的起點
第二章 鄭州——神州大地的交通樞紐
第三章 安陽和開封——地下王朝的入口
第四章 西安——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中心
第五章 富平—— 大絲路上的小城
第六章 寧夏——偉大的絲綢之路與長城和黃河的交匯
第七章 甘肅——絲綢之路的黃金段
第八章 河西走廊——延綿千里的奧秘與奇跡
第九章 敦煌——沙漠中的世界奇跡
第十章 哈密——古絲路上的新城
第十一章 阿拉山口——打開通向歐洲的窗口
第十二章 霍爾果斯——成長中的城市
第十三章 伊寧——新疆的無冕之都
第十四章 烏魯木齊——既古老又年輕且日新月異的城市
后記前言 中國轉向西方
及時章 連云港——新絲綢之路的起點
第二章 鄭州——神州大地的交通樞紐
第三章 安陽和開封——地下王朝的入口
第四章 西安——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中心
第五章 富平—— 大絲路上的小城
第六章 寧夏——偉大的絲綢之路與長城和黃河的交匯
第七章 甘肅——絲綢之路的黃金段
第八章 河西走廊——延綿千里的奧秘與奇跡
第九章 敦煌——沙漠中的世界奇跡
第十章 哈密——古絲路上的新城
第十一章 阿拉山口——打開通向歐洲的窗口
第十二章 霍爾果斯——成長中的城市
第十三章 伊寧——新疆的無冕之都
第十四章 烏魯木齊——既古老又年輕且日新月異的城市
后記
前 言
尋找新的經濟發展引擎
中國正在全力以赴尋找新的經濟發展引擎,這是2016年我在考察新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區域——江蘇、河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省區之后產生的印象。
中國人對“西方”的理解與我們不同,對于中國人來講,“西方”不只是充斥著一批又一批征服者的敵對區域,同時也是充滿著夢想與浪漫,是新的發展空間和新的經濟增長點?,F在的中亞、波斯和印度許多不為人知的地區在古代都被稱為“西域”。在西方,女神西王母統治著天堂,那里生長著“長生不老的仙桃”,馳騁著“天馬”。中國古代統治者關注西方,派使者去那里尋找長生不老之藥,更重要的是尋求戰略盟友。正因為如此,中國的古代帝王開辟了通過費爾干納盆地的通向古希臘王國之路。被漢武帝(前140—前87)派往西域的使臣張騫,經過15年的囚禁和在沙漠中的流浪,最終帶回來信息,打通了通向中亞、西亞的一條橫貫東西的通道,后也稱為“絲綢之路”。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京城長安即現在的西安,要比現在首都北京的位置更往西,這有利于促進中國與西域地區人民的貿易往來。
西漢之前的朝代秦朝(前221—前206),總的來說是由中國古代戰國七雄中最西部的王國締造的。它的統治者秦始皇指揮著比中原居民更善戰的半游牧部族,擊敗了“純漢族”的軍隊,首次統一了中國。
西漢時期的絲綢之路,不僅成為中外文化產品和貿易交融的典范,也成就了與異族人的血液的融合,與中國相鄰的突厥人也發生了大規模的與中國人的聯姻。反過來說,唐朝朝廷,它的貴族和軍隊,通常也不被認為是源于純正的漢族血統,而是“胡漢的混血”。中國漢族和突厥民族的融合共生,不僅創造了“舉世聞名的融合”,加快了新國家的發展,同時也幫助唐朝大力向西拓展——偉大的詩人李白,被稱為“中國的普希金”,有一種說法李白就是誕生于伊塞克湖附近的中國軍事關卡村,即現在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城。
西部地區流動性大,對于中國大多數朝代都是如此,對于經常進犯中國的民族國家來說也一樣。 元朝建立(1279—1368)之后,蒙古軍隊繼續沿著絲綢之路奔向太陽下山的方向,直到喀爾巴阡山和黑海,征服了半個世界。300年后,只有50萬人的滿族部落奪取了中國明朝(1368—1644)的政權,之后又將清朝(1644—1911)的疆域擴大到新疆、蒙古、西藏。當然,西征首先就要通過絲綢之路的主干線。清朝統治被推翻之后,中國進入了軍閥混戰時期,西部邊疆處于軍閥控制之下,但仍是中國的一部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后,形勢日漸好轉。蘇聯施以援手幫助建立新的工業部門、未知的科學和技術領域,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同時也使西部省區煥然一新。但是穩定和發展的時間持續得不長,1958年開始“”,1966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史無前例的“”,中國西北部地區也未能幸免。
1978年以后,中國才回到了正常發展的軌道上。但是,前進的引擎最初在東部地區,那里建立了經濟特區,吸引了來自中國香港、臺灣地區,以及日本、美國和歐洲國家的“海歸人士”,他們帶來大量的資本和技術。
與此同時,中國西部,包括甘肅、陜西、青海、貴州、四川、云南,以及直轄市重慶和五個民族自治區(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和西藏)還籠罩著貧窮落后的陰影。這些地區的面積占中國領土的70%,但人口卻不到總人口的30%,只有約15%的GDP。東部和西部省區發展不均衡十分明顯,這也是危險的。
2000年,北京通過了 “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計劃。當然,在這個決定之前,中國西部已經有所開放、有所發展,譬如甘肅—新疆鐵路、世界上及時條高山鐵路——青藏鐵路、甘肅省酒泉和四川省西昌的航天發射場、甘肅和青海的核研究中心、甘肅玉門油田和嘉峪關有色金屬冶煉等。1992年底,集裝箱車沿著“新歐亞大陸橋”(當時叫“新絲綢之路”) 開始通過幾個落后的西部省區,該路從連云港開始,經過鄭州、西安、蘭州、烏魯木齊、阿拉山口,以及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直到荷蘭的鹿特丹港口結束。
新的變化在發生
在中國,一如既往,首先成立一個特別工作組,由朱镕基同志領導戰略的制定和執行。工作組吸收有經驗的專家和地方政府成員參與制定了的長期計劃,重點是發展通訊和電信、能源、防止環境污染等。正是那時通過了決定鋪設上海—新疆的全長4200公里的天然氣管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全國三分之一的石油、天然氣儲備)、建設熱電廠、供應東部省份用電的輸電線路、長江和黃河水電站的整個網絡。“人力資本”也不能忽略——支持現有的、創建新的高等教育機構、醫院和學校。在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到2006年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已超過1萬億元。激勵措施結出了碩果——西部地區接下來幾年的GDP的平均增長率超過10%,2004年的GDP總量達到3.33萬億元,比2000年1.66萬億元多一倍。
還有一個沖擊是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國領導層已決定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注入資金發展基礎設施和住房建設。就在那時全國各地開始建設高速鐵路和公路,其中有許多已經開通運營或即將上馬:現代機場候機樓、火車站候車廳、大學城和校園、辦公樓、博物館、豪華酒店、城市與鄉鎮之間的的高速公路,西部省區一改舊日容顏。
離開陜西、甘肅10年后,再回到那里,我認不出來以前的老地方。幾乎每個城市都出現了“開發區”,里面建了新的街區、新的住宅樓,從老區到開發區都有很好的路。靠國家和地方預算建起來的長期性基礎設施也被大量私人投資所包圍——高層公寓樓、購物中心。便捷的交通也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新公司。
西部地區,對海外投資有很好的優惠政策——所得稅減少15%,投資開放領域包括:能源、農業、服務業、電信業,創建項目工程和設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外資銀行有權用人民幣結算。現在,來西部省區的外國人可以從事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項目,如鋪設管道以及鐵路和公路運輸。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政府提供的優惠措施,包括對進口材料和設備為期2—5年免征所得稅。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項目,減少注冊費和土地租賃費。當世界還在談論金融危機,應對經濟衰退和停滯的時候,中國政府的激勵措施和當地優惠政策的協同作用已經取得明顯的成效,但最有趣的事情還在后面……
沿絲綢之路西行
在2013年秋天,中國領導人提出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這意味著將加快中國和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這一倡議很快就被另外一個題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所補充。這兩項倡議是如此突然和規模宏大,令歐亞國家最初難以理解,甚至不信任,其中也包括俄羅斯。經過不長的時間,懷疑的眼光開始變成了贊許的目光。預測“歷史的終結”的日裔美國哲學家弗朗西斯 福山稱為雙首創,簡稱為“一帶一路”和“21世紀重大戰略”。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如果‘一帶一路’能夠實現中國設計者的愿望,那么整個歐亞——從印度尼西亞到波蘭—— 一代人的生活都會發生改變。中國模式將在國外盛行,為沿線國家增加收入并因此產生對中國產品的需求。新的市場將取代世界其他地區停滯不前的市場”。
事實上,向歐亞大陸的鄰國提出共同開發基礎設施和工業項目的宏偉計劃以后,中國已經從追求擴大產品銷售轉變為建立新的市場和擴大現有市場,他們已經在中亞國家、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和錫蘭、希臘、匈牙利、塞爾維亞和白俄羅斯等國家,實現了在惠的條件下建設鐵路和公路、隧道、水壩、科技園和自由貿易區。
在這方面,中國不強任何人所難,如果愿意——就加入,如果不愿意——請站到一旁,他們很快就會為所錯過的機遇而惋惜。到2016年年中,同中國簽署合同的國家超過30個,中國同17個國家建立了46個合作領域。不久前為投資“一帶一路”項目而建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有57個國家加入,注入資金1000億美元。中國宣布為實現陸路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項目,預計注入資金1.4萬億美元。另一個新的金融工具——絲綢之路基金,400億美元首先瞄準俄羅斯和中亞國家。資金已經被分發投資到俄羅斯廣袤領土上的大型項目上。
美國及其歐洲盟友的政治力量、媒體和企業界時而公開、時而隱晦地批評中國的這一倡議。質疑北京,要么利用高效經濟來“殖民”俄羅斯,要么利用我們的自然和人力資源來預防“似乎見底”的中國經濟不可避免的崩盤。“反華集團”在權利金字塔上各層都能有效地游說,以延遲俄羅斯同中國的雙邊合作,干擾落實普京總統和主席會見時簽署的新絲綢之路與歐亞經濟共同體對接項目和近年來簽署的其他合同。
“絲綢之路”拼圖如何拼
“一帶一路”目前的狀態就像一張大的“拼圖”,現在需要把它們拼接起來。這里,中國的這一片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拼接好了。我在完成中國的考察并參觀完新絲綢之路的各主要站點之后,我對此就更加確信了。
在開始的時候,我看到了連云港巨大的海港,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在那里交匯,“新歐亞大陸橋”的鐵路和“西歐—中國西部”國際公路都從那里出發。在連云港港口,我還看到了為沒有出??诘膬汝憞夜_克斯坦開設的專用碼頭。
在鄭州市我看到了貫穿整個中國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交匯于此。這里還奠定了“電子絲綢之路”的基礎——電子商務物流終端不久前投入運營。在“陸港”我還看到了正在裝載的集裝箱,它們將通過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發往德國漢堡。
在西安,兩千年的帝都、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我不僅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還看到了與歐亞國家互相往來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新的物流中心。
在甘肅省,集工廠、實驗室和物流中心于一體的國際標準化科技園——“新甘肅”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在20世紀50年代蘇聯的幫助下建造的重型機器廠已經遷到新址,在新廠開始建設20個月后,工廠就投入了生產,油漆和顏料廠8個月以后即投入生產。這些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已經出口中亞、中東國家,計劃擴大出口到俄羅斯、伊朗和東歐、西歐市場。
同樣在甘肅,從西方向中國延伸著所有運輸、石油和天然氣干線,我到過這里的在開墾處女地的鄉村,國家將山區和半荒漠草原的貧困農民搬遷到那里。在沙漠里我看到了成千上萬風力發電渦輪機和太陽能光伏發電板構成實驗性供電網。在古城武威,這個出土了著名的兩千年前的青銅器“馬踏飛燕”的地方,我參觀了新建的核醫學中心,這里的設備可以用重離子技術治療癌癥病人。從中世紀城堡嘉峪關的長城回來,在絲綢之路上,我還參觀了能夠添加稀土元素生產特種鋼的冶金廠。在工廠酒莊的品酒室,我很享受這里不同尋常的紅、白葡萄酒——葡萄園是在中亞和意大利大師的幫助下新建的。在有古老莫高窟的敦煌市,我為新建機場和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中心的建設速度(8個月)和建筑質量所震撼,這個中心有四座漢代建筑風格的石頭宮殿,它在2016年9月舉辦了首屆國際文化博覽會“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
在與歐亞大陸八個國家接壤的新疆,我看到了在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邊境交界處新建的霍爾果斯自由貿易區。在新疆最主要的城市烏魯木齊,來自東部沿海省份開發和生產的高科技產品的大企業集團和當地大公司,以及研發中心、實驗室、風險投資公司和創業公司都匯集于此。新疆正在成為整個新絲綢之路的基礎核心。
很顯然,在加快“轉向西方”的過程中,中國人并不打算白白地扔錢。他們一如既往地“摸著石頭過河”。在建造新絲綢之路基礎設施的時候,他們首先考慮到了工業中心之間的物流速度,考慮到中國越來越多的公民出行的便利——企業家、工人、學生、旅游者。在擴大高新技術和環保產品生產的同時,他們注重平衡東西部省份的發展水平。在與歐亞鄰國合作的時候,中國人不僅力求進入他們的市場,還準備開放自己的交易平臺,其中包括迅猛發展的電子商務。三年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國依靠自己的經驗,復興落后的西部省份,既努力擴大中國產品的市場,同時也力爭做到與鄰國共同走向繁榮。
中國西部省份的建設還遠遠沒有完成。全國高速鐵路和公路網尚未全部建成,新的科技園和自由貿易區還沒有有效啟動。大量的礦藏還沒有開發。農村貧困問題、工業中心環境污染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轉向“西方”將延伸到中國境外,關鍵取決于中國國內自身發展得如何。然而,初步的建設和成就使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轉向“西方”將真正成為“21世紀較大的戰略”,并且將徹底改變遼闊的歐亞大陸面貌,甚至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都難以辨認。
此次物流送貨相對及時
看開講啦“一帶一路”特別節目俄羅斯站,被安利的,五折就果斷下手買了!
很好的一本書呀,俄羅斯學者的視角看一帶一路
正版圖書,質量保障
這個商品真的很好!
\(^o^)/~好\(^o^)/~好\(^o^)/~好
尤里·塔夫羅夫斯基 俄羅斯著名漢學家、政論家,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1949年出生,畢業于列寧格勒大學。曾任職于蘇共中央意識形態部門,主管對中國、日本、韓國和越南等亞洲國家的宣傳工作。他對華友好,對中國歷史有深入研究,持續關注中國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后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治國理政新理論與新實踐。他治學嚴謹,著有俄文版《*:正圓中國夢》等書
幫同事買的,挺快
尤里·塔夫羅夫斯基 俄羅斯著名漢學家、政論家,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1949年出生,畢業于列寧格勒大學。曾任職于蘇共中央意識形態部門,主管對中國、日本、韓國和越南等亞洲國家的宣傳工作。他對華友好,對中國歷史有深入研究,持續關注中國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后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治國理政新理論與新實踐。他治學嚴謹,著有俄文版《*:正圓中國夢》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