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情緒心理學的通俗讀本,分析了情緒的性質、起源與變化,突出強調了情緒對我們生活的重大影響,以及如何控制消極情緒、發掘積極情緒等,以便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本書依據情緒的主題分類,劃分為九章,包括情緒的性質、情緒的變化、情緒的誘因、情緒的調整、觀念的改變等。這些內容與生活緊密相關,其指導方法也對我們的生活有特殊的指導意義。
孫科炎,北京華通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企業經營管理、項目策劃咨詢實戰派專家,對組織經營管理、企業群體行為等問題頗有研究,長期從事教育管理、工業生產管理、文化產業創意等多種項目的組織與策劃。作者近十年來潛心研究管理學和心理學,出版相關著作十多部。
叢書序
前
第六章控制情緒傳導
人際交往中,他人的情緒、我們對他人的態度等,都會直接影響到我們自身的情緒,這種現象叫"情緒傳導",可分為積極的情緒傳導與消極的情緒傳導。對于積極的傳導,我們要多加利用并有意創造;對于消極的傳導,則要保持警惕,盡力避免,并有效遏止。
情緒搖擺你受到他人情緒的左右了嗎?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個叫愛地巴的人。他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習慣,每當與他人生氣要起爭執的時候,他便會以最快的速度跑出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地邊喘氣。等到他后來變得很富有了,他也依然保持著這樣的習慣。很多人都問他為什么這樣做,愛地巴回答說:"年輕時,我碰到生氣、吵架之類的事情時,就繞著房地跑三圈,邊跑邊想,我的房子這么小,田地這么少,我哪有時間、哪有資格去跟人家生氣,一想到這兒,我的氣就消了,于是把所有的時間與精力花在工作上。當我變很富有后,還是會碰到讓人生氣的事情啊,這時我繞地走三圈,邊走邊想,我的房子這么大,土地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計較呢?想到這兒,氣就消了。"
應對他人的情緒,是我們自身能夠持續擁有良好情緒的關鍵。不幸的是,很多人并沒有掌握這一技巧,情緒與脾氣變得越來越大。他人的壞情緒常常成為自身壞情緒的導火索,針鋒相對,直至兩敗俱傷。
通常來說,對他人情緒的不良處理與錯誤應對方式包括以下四種類型:懲罰型、遷就型、冷漠型、說教型。
(1)懲罰型。認為他人出現的情緒是挑釁,對方應當因此而受到懲罰。當他人表露出自身情緒時,自己會立刻以更大的情緒、更激烈的表現壓倒對方氣焰。而此時,如果對方也以相同的方式來應對,便會使戰火越燒越旺,最終雙方都失去理智,在憤怒的火焰中無法自拔。
(2)遷就型。當他人表現出情緒時,自己會投其所好地遷就對方。給予一些對方在乎的東西以使情緒暫時消失。這種方式雖然能暫時性地消除或減弱對方的情緒,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還會在雙方之間形成不健康的相處方式,就像小孩子總是用哭鬧來要求吃到更多的糖一樣。
(3)冷漠型。認為情緒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對對方的情緒視而不見、不理會或不予反應,讓它自生自滅。例如,當女友表露自己的情緒時,男友認為她應該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或者不應該將情緒顯露出來。于是,假裝看不見,置之不理。這使得二人的矛盾積蓄下來,女友的情緒進一步惡化。
(4)說教型。不顧對方的感受與真實心理需求,以教育者的姿態說大量的道理,以期教育、訓導對方。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很多人習慣使用"應該"和"不應該"的大道理、嚴厲的責備或過度的說教去阻止或消除別人的情緒。在說教的過程中,你的話語和情緒只是強烈地表達了你個人主觀的意識與看法,而不是你對他的關心,結果忽略了對方最真實的心理需求,自然不會有什么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使對方陷入更大的情緒困擾之中。
以上四種應對他人情緒的方式都是不恰當的,對人對己都沒有什么好處。根據現代心理學理論,正確處理他人情緒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步驟:接納、分享、設范、規劃。
及時步:接納——接納對方的情緒,表露出"你這個樣子我是接納的,我愿意跟你溝通"的意思。
接納對方的情緒,就是不管對方因為什么事情處于什么樣的情緒狀態中,都假定這件事對他很重要,認為他表現出來的情緒是合理的、正當的。例如,看到同事不開心,不要躲著他,而是走到他身邊,用關切的語氣問:"我看到你愁眉不展的樣子,好像不開心,發生了什么事?需要我的幫助嗎?"當你用這種接納的口吻和對方說話時,對方一定能感受到你的關懷及誠意。因此,在進行這一步驟時,切忌以挑戰、質疑、否定與批評的態度對待對方的情緒。例如:"你怎么又發怒?。?
第二步:分享——分享對方的感受與面臨的事情。
與對方分享情緒,并非告訴他這是他應該有的感覺。而只是單純地幫助他正確認識當時的內心感受。在與對方分享情緒時,可以提供一些相關的詞匯幫助對方把內心的情緒澄清。例如,"你感到很尷尬,是嗎?""你感到很焦慮,是嗎?""怪不得你有這樣的反應,你心里現在覺得怎樣?"
如果你先讓對方說出事情的內容而不是先化解對方的情緒,那么對方很容易越說情緒越激烈,使問題更難處理。
第三步:設范——勾畫一個規范構架,對適當的行為予以肯定,對不適當的行為提出質疑。
實踐這一步驟的技巧在于,首先應對適當的行為予以肯定,給予對方尊嚴與自信,引起心理共振,然后再對不恰當的行為進行質疑,讓其明白什么是應當的,什么是不應當的。
例如,"你對你目前被分配到這樣的工作崗位感到郁悶,我很明白你的感受。但你這樣不思進取就不對了。你想,你這樣做24小時和尚撞24小時鐘,不是把自己給耽誤了嗎?"
第四步:規劃——提供給對方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幫助對方選擇采納。
通過以上步驟,對方會覺得:"我有這樣的情緒原來不是錯誤,但是應該怎樣去處理問題呢?"此時你可以幫助對方找出更好的做法。
例如:"在工作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提高工作技能,以后不愁找到更好的工作。"
你還可以引導他去拓展自己的想法,幫助他做出好的選擇,鼓勵他自己去解決問題。你可以說:"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你應該采取哪些預防措施呢?"
負面情緒該聰明的時候,要聰明一些
處在人際交往大圈子中的我們,難免會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當他人的不良情緒波及你時,如何正確地處理這些情緒將關系到你自身的心理與生理健康。
如果不能有效地釋放他人帶給自己的負面情緒,將會導致
許多身體疾病。英國有項以進行乳房檢查為主的女性研究,指
出:幾乎不生氣的女人和脾氣暴躁的女人,似乎比適當發泄怒
氣的女人更容易有惡性腫瘤產生。心理學家布魯克絲調查了1100位沒有乳癌的女性,將結果和15位良性腫瘤及15位惡性腫瘤患者進行比較。
"良性瘤和惡性瘤患者中,有絕高比例的表示在過去一年中生的氣比1000多位健康者還多。"布魯克絲博士說,"而大多數有惡性瘤的女性又比良性瘤的更常生氣。良性瘤的患者在過去一年中又比健康人更常生氣。"
而這些女性表達怒氣的方法亦不相同。有惡性乳癌的女性,即使自己沒錯,也較常為自己生氣而道歉,因此她們不論何時,一表現敵意常立刻回收。而良性瘤患者則傾向于一生氣就一直氣下去,因此其怒氣常變成無法解決的內在沖突。健康的女性,則較容易氣過就忘了,將心力轉移到愉快的事上面。
以上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對方釋放給你不良情緒時,如果壓抑自己的想法與情緒,藏在心里,并不利于身心健康。這種方式常常會讓人產生壓抑感、沮喪感、疲憊感或者慣性頭痛癥狀;而如果針鋒相對,一味地生氣下去,則容易產生更多的情緒性問題。
在面對他人的憤怒、怨恨、誤解等情緒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不同的解決路徑。例如,一些夫婦發現,經過一場激烈的爭吵甚至打斗之后,他們在性生活中會更加興奮和熱情;相反,也有人把憤怒視為致命毒藥,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來避免憤怒的出現。因此,如何應對他人帶給自己的負面情緒,并沒有正確與有效的方式,需要因時、因地、因人進行靈活的應對。當然,前提是,你需要對此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了解并掌握通常的應對技巧。
及時,正確表現你的情緒,但要適可而止,別讓自己成為情緒化的人。只是理解他人的情緒或者干脆置之不理,對我們毫無益處。如果有需要,應當將你對對方的不滿、生氣等情緒以非攻擊的方式表露出來,讓激起你怒火等不良情緒的人知道,他們的行為使你不滿,這樣才能讓他們停止這樣的行為。而且,這種做法能夠及時排解涌在你心頭的那股情緒能量,對身心是很有好處的。
當然,將你的情緒表露出來,這一點很容易做到。你需要掌握的技巧在于:情緒釋放針對正確的對象,用恰當的程度,在恰當的時間,為正確的目的——要做到以上這些并不容易。一個重要提示:以"我"而不是"你"來表達,例如,與其說:"你不公平,你錯了。"倒不如說:"我覺得受傷,你所作所為并沒有考慮我的需要。"
第二,及時釋放他人給你造成的負面情緒。
如果你在表露情緒時過于激動,或者在情緒表達之后很長時間不能從中擺脫出來,那么這種方式就會給你自身造成危害。
心理學家艾克哈特?托爾曾描述過兩只鴨子。這兩只鴨子在水中戲水時發生了爭斗,然而它們在短暫的沖突之后,會分開然后往相反的方向游去,并不約而同地用力振動幾次翅膀,好釋放剛才打架時所累積的負面能量。之后,它們會繼續安詳地在水面上漂流,好像剛才什么事都沒有發生一樣。能夠很快地從不良情緒擺脫出來,將情緒釋放或轉移,壓力就不會存在,對身體狀況亦較有正面的影響。
第三,如果可以,壓制你的情緒,但絕非壓抑。
調查發現,愛生氣的孩子得不到其他孩子的認可,而愛生氣的成年人則缺乏社交魅力。這說明,把情緒表現出來要付出一些代價,尤其是憤怒的行為和言語會毀掉我們和他人的關系,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長期的,而且常常還會引起憤怒的報復。
因此,如果你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事情本身并不值得你去生氣,那么好不要隨意表露出針鋒相對的情緒,并且按照有益的方式行事,盡量不攻擊激怒我們的人。這就像心理學家卡羅爾?塔弗瑞斯所說的:"只要我們能夠控制引發憤怒的局面,只要我們不是痛苦地堅守自己的憤怒,而是把它看作一種需要糾正的不滿情緒,只要我們敢于對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負責,你就應當壓制住你的憤怒,而且這對于你是有益的。"
當然,壓制并非壓抑,其差異在于你的意識。例如,你如果因為不壓制你的情緒,但絕非壓抑。想引起爭端而下意識地忍下怒氣,這叫壓制;如果你從七歲起就對父親的粗暴敢怒不敢言,下意識地將怒氣藏起來,這叫壓抑。
第四,冷靜處理問題,對事不對人。
當面對一個激起我們負面情緒的人時,最為理想的方式是,你能夠冷靜下來,把激怒我們的人和他們做的事分開對待。我們要試著去了解這個人為什么要激怒我們,體會他的感受,集中思考是什么使他生氣。如果你這樣做時,你便能夠以"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從而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辦法。原則是,對事不對人。
只要是中國電力出版社社的書都不會差的。
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學讀物
物流很快,拍下兩天就收到了!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好~~內容嘛 日常生活吧 適合平時看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很不錯的哦
非常喜歡,性價比很高,包裝不錯哦。送貨很快!
非常喜歡,性價比很高,包裝不錯哦。送貨很快!
非常喜歡,性價比很高,包裝不錯哦。送貨很快!
比起專業的,更容易懂
當自己心煩意燥的時候,就靜下來看看這樣的書,讓自己在思想的腦海了回想所做的那些抱怨的事,讓自己漸漸變得更有內涵。沖動的時候看看手上的紫手環,就會不由自主地平靜下來了,那種心靈上的暗示還真有用。
很不錯的一本書,內容與商品介紹相符,值得一讀,推薦
此書不錯,老師推薦的
挺實用
內容不錯,書的質量很好
這本書感覺不是很專業,內容很一般,沒什么內容可以這么說
特別好的一本書,在圖書館無意間看到的,看完了。就在網上買了一本,以后需要還會看,你一本值得收藏的書
對于這個我只想說,看了真的很不錯,對交際幫助很大,交流時我們可以察言觀色
讀心術與藏心和情緒心理學書這本不錯,值得去看。
情緒是阻礙個人發展的大敵,讀過這本書至少能讓我們了解自身存在的情緒問題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