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容來看,該報告共有十一章和兩個專題。由于這是及時部關于京津冀一體化物流發展方面的報告,具有奠基性的意義,報告的基礎性、資料性、條理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這部報告強調的是理清京津冀物流發展歷史脈絡,反映京津冀一體化物流發展現狀,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要求提出一體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建議。
王旭東,北京物資學院院長。中共黨員,教育學博士,教授。曾任北京語言大學黨委辦公室秘書、高教研究室副主任、學生處處長、學工部部長。研究領域:教育學原理、教育社會學、高等教育管理。主講“高等教育學”“教學論”等課程。著有《國外師生關系研究》《師生關系的理論與實踐》等著作。主持國家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地方院校社會服務的模式與體制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借鑒國外經_x001f_驗,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面上課題的研究。近年來發表《論地方高校社會服務職能拓展》《論義務教育財政責任》《構建促進北京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教育財政體制》等論文20余篇。
及時章京津冀物流通道建設1一、京津冀物流通道的總體情況1
第六章京津冀電子商務發展狀況265
及時章京津冀物流通道建設1 一、京津冀物流通道的總體情況1
及時章京津冀物流通道建設梁晨物流通道是連接各物流節點的貨運網絡系統(包括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網絡及各類貨運站場等節點)。物流通道建設的主要工作是構建快速暢通的貨運道路體系,保障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等物流節點的有效聯系和各項物流功能的順利實施,達到貨暢其流的目標。物流通道建設先行,加速構建一體化的物流通道網絡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支撐。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過程中,形成以快速鐵路、高速公路為主體的快速運輸通道格局,培育干支結合的現代機場體系,建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現代港口群,打造京津冀地區全新、融合、順暢、互聯的網絡系統對京津冀物流通道的建設將產生重大影響。本章針對京津冀物流通道的總體情況展開,從各主要貨運方式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并重點圍繞京津冀地區公路、鐵路、海運、航空四種運輸方式展開分析,對京津冀地區物流通道建設情況及貨運情況進行分析,說明京津冀物流通道建設的發展趨勢和建設重點,明確京津冀通道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促進京津冀物流通道建設的相關建議。一、京津冀物流通道的總體情況物流通道建設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領域,在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根據2015年《河北經濟年鑒》的京津冀固定資產投資情況表,2014年京津冀交通運輸投資合計28765億元,與2013年相比,增長了086%,占2014年京津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627%。加快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通道建設先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體現。(一)京津冀物流通道的發展規劃情況京津冀是我國經濟發展具潛力的區域之一,高效成熟的物流通道不僅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更是引導區域協調發展的先行條件。京津冀物流順利發展,將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礎,物流的發展離不開交通、物流通道建設。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進程中,物流通道的建設伴隨著各類交通設施的發展,在物流一體化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京津冀地區的交通條件和基本格局反映了物流通道的整體情況。長期以來,為保障京津冀地區交通發展,國家和地方政府著力共同推進京津冀交通運輸體系和物流通道建設一體化運作,構建京津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始終是政府規劃關注的重點。如表11所示,列舉了近年來國家、京津冀三地政府規劃中涉及交通、物流通道建設的代表性的規劃,其中2015年11月26日正式獲批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是京津冀物流一體化建設進程中及時個專項規劃,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及時章京津冀物流通道建設表11京津冀物流通道發展的代表性規劃規劃名稱時間部門主要建設目標主要內容和重大項目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2015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京津冀地區“四縱四橫一環”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高效密集軌道交通網;完善便捷通暢公路交通;構建現代化的津冀港口;打造國際的航空樞紐;實現區域一體化運輸服務;統一京津冀地區機動車注冊登記、通行政策、排放標準、老舊車輛提前報廢及黃標車限行等政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年3月國家發改委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構建一體化現代交通網絡建設高效密集軌道交通網,強化干線鐵路建設,加快建設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完善高速公路網絡,提升國省干線技術等級;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建立海事統籌監管新模式;打造國際航空樞紐,構建航空運輸協作機制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2014年4月國家發改委完善綜合運輸通道網絡,強化城市群之間的交通聯系,加快城市群交通一體化規劃建設強化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支撐,完善城市群之間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構建城市群內部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建設城市綜合交通樞紐;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交通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年9月國家發改委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初步形成網絡設施配套銜接、技術裝備先進適用、運輸服務安全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完善區際交通網絡,發展高速鐵路,完善國家公路網規劃、建設。完善以國際樞紐機場和干線機場為骨干、支線機場為補充的航空網絡,推進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加速港口規模化發展。加強鐵路、公路、港口、機場、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機銜接,加快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續表規劃名稱時間部門主要建設目標主要內容和重大項目河北省現代物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年12月河北省發改委著眼于完善現代化綜合運輸網絡,加快建設物流功能完善、集疏運通暢的港群服務體系和以鐵路、公路主干線為支撐的陸運服務體系推進京津冀交通運輸體系和物流管理一體化運作,加快7個環首都現代物流園區建設。進一步拓寬冀東和冀中南兩大物流通道,強化港口的橋頭堡作用,加強物流通道節點和物流設施建設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年)2007年10月天津市規劃委員會圍繞海、空兩港,加強鐵路、公路建設,構筑區域一體化的現代交通網絡將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作為區域快速交通,完善市域鐵路樞紐,強化樞紐環線功能,建設高效、快捷的公路網絡,重點強化與北京的高速公路聯系;港口重點加大海港、空港和內河航運三個方面的建設;擴建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建設成為“中國北方航空貨運中心及東北亞航空貨運集散地”。規劃天津港、天津石化基地至北京、石家莊、保定、滄州、黃驊的油氣管廊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2005年4月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實現區域交通與城市交通一體化,引導城市空間與區域空間結構協調發展進一步強化京、津之間的交通聯系,建設快速交通走廊。加強北京主要出海通道的建設。加強北京市域范圍內的貨運通道建設。加強樞紐建設,實現航空、鐵路、公路等對外交通與城市交通之間的順暢銜接(二)主要物流通道的建設歷史京津冀物流通道的建設對加快京津冀一體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對加快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和實現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的經濟快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部分建設歷史如表12所示。
京津冀公路通道的建設著重在于加強京津冀的聯系,方便京津冀三地的貨物流通。京秦高速公路、塘承高速公路是連接濱海新區與寶坻、薊縣、河北承德以及東北部的重要高速通道,對于提高天津市高速公路路網的載體功能,緩解疏港交通壓力具有重要意義。京秦二高速河北部分路段建成通車成為京哈高速的重要補充,是北京通往秦皇島的又一條快速通道,加強天津北部、唐山、秦皇島地區與北京直接的交通聯系,有利于構建京津冀東部地區的高速公路網絡,對促進京津冀區域經濟、交通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京津冀鐵路通道建設不斷強化對鐵路貨運的運輸便捷性,2014年8月16日起,北京鐵路局每日新增2列南北環雙向循環貨運列車,新開1列京九線南倉至清河城間往返運行列車,自此,京津冀貨物快運列車每天開行達5列。此次增開京九線貨物快運列車,新增貨物快運作業站9個,包括永清站、霸州站、任丘站、肅寧站、饒陽站、深州站、棗強站、大營鎮站、清河城站,京津冀貨物快運覆蓋廊坊、衡水等地區。實施天津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對于增強城市載體功能、加快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實現天津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增強貨運保障能力,而且促進構建大型門戶樞紐機場和我國北方國際航空物流中心。此外,天津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的實施,將加快推進天津北方貨運中心的建設速度。京津冀管道建設主要是原油管道建設,用于京津冀三地的工業和制造業。天津至石家莊管道全長313千米,沿線共設5座輸油站場:天津站、滄州站、河間站、安平站及石家莊站。此外,津華原油管道的竣工對華北石化年1000萬噸油品升級改建項目發揮主要作用,為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三)各主要貨運方式的地位和作用1京津冀貨運量及各運輸方式分擔情況京津冀總貨運量及三地比重情況如表13所示。京津冀總貨運量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的貨運量,括號中的百分數分別代表省(市)占京津冀總貨運量比重,比重越高,對京津冀貨運量的貢獻越大。其中,河北省占京津冀貨運量的比重遠超北京市、天津市。2008—2013年河北省的貨運量占比持續增加,對京津冀貨運量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同期北京市和天津市占京津冀貨運量的比重則逐漸減小。2014年北京市、天津市在京津冀貨運量中所占比重較2013年均有所增加,不排除2014年公路、水運貨運量統計口徑變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