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書院由著名學者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季羨林、朱伯崑、湯一介、龐樸、李澤厚、樂黛云、李中華、魏常海、王守常等共同發起,以及杜維明、傅偉勛、陳鼓應等港臺及海外著名學者共同創建,于1984年22月在北京正式成立。
中國文化書院的宗旨: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教學活動,繼承和闡揚中國的文化遺產;通過對海外文化的介紹、研究以及國際性學術交流活動,提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水平,并促進中國文化的現代化,為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走向中國做貢獻。
回顧中國文化書院二十多年的歷史,在它將進入"而立"之年時,編者從2010年起開始籌備編輯出版一套已故去的和現仍在世的九十歲以上導師每人一冊的"文集"。在這套"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中,收入他們有代表性的論文和他們的子女、學生的紀念文章。這套"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不僅為了表示對他們的懷念和尊敬,而且它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現代中國文化走過的歷程。 這本《師道師說(王元化卷)》(作者王元化)是其中一冊。
總序
總序二
及時部分 王元化自述
自述
記三次反思歷程
第二部分 家園深望
重返清華園日記
尋根江陵
荊州圖譜序
告別張可
我與滿濤
讀陳寅恪札記
王國維全集》序
第三部分 師友情深
記熊十力
再記熊十力
記韋卓民
記顧準
記湯用彤
記王瑤
記郭紹虞
記馮契
記林毓生
記任銘善
我所認識的馮雪峰
第四部分 學貫中西
"扶桑"考辨
"達巷黨人"與海外評注
魯迅與章太炎
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略談
讀約翰·克里斯朵夫
讀黑格爾的思想歷程
讀莎劇時期的回顧
在中日學者《文心雕龍》討論會上的講話
答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問
關于斯城之會及其他答問
與德里達對話訪談錄
第五部分 學林風語
賀麟《文化與人生》
陸丹林《革命史譚》
人和書》跋
讀書札記(三則
高調與低調
教育折騰
劉師培與《衡報》
胡適的日記》
王元化談新啟蒙
新啟蒙》編后語(節選
學術集林》編后語(節選
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譯序
岡村繁全集》中譯本序
第六部分 文論擷英
魯迅與尼采
讀黑格爾《美學》筆記(節選
對文學與真實的思考
論知性的分析方法
從文化史的角度來研究文學
文心雕龍創作論》第二版跋
風格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
關于京劇與文化傳統答問(節選
第七部分 思想精粹
韓非論
龔自珍論(節選
對五四的思考
杜亞泉與東西文化問題論戰
談盧梭《社會契約論》
人文精神與21世紀的對話
附錄從學術史角度看王元化的意義
編后記
總后記
挺好的
讓我特別受教育的一本書,我特別喜歡書的內容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套書是幫上司購買的,他也推薦我們看。
不多說,好東西
好!!!!!!!!!
王元化,一個有良心敢于說的知識分子
非常滿意。
不錯的書啊
不錯的書,收藏
這是《中國文化書院》所編寫的一套大師級的文叢中的一集,這套叢書所選之人為九十歲以上已故和健在的文化戰線上各類大師級的學者,是一套內容質量很高,且有學術價值的名家之文集。 此集是王元化先生的文集,這本文集收錄了先生生前的各方面的文章,其中有些過去已拜讀過,王老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學者,生前曾擔任過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他是一個敢講真話的共產黨人,在極左路線占統治的年代,他有許多不合當時潮流的文藝觀點,有些讓他講了,但多數不給他發表,有些還被人批評,“”垮臺后,他寫了不少文章公開撿討和批判黨內的極左路線,文集中很多文章都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