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育健康聰慧的寶寶,必須做好孕前保健。《孕前保健》作者就這一問題做了詳細介紹,包括近親不能結婚、婚前體檢、選擇佳年齡和時機懷孕、消除影響優生的不健康因素、改善不利于優孕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孕前飲食營養補充、丈夫優良精子的培養,以及遺傳咨詢和婚育相關法規等。 《孕前保健》內容豐富,通俗易懂,科學實用,是渴望生育健康寶寶的夫妻推薦閱讀書,也是培訓計劃生育工作者的好教材。本書由孫學東,孫玉琴編著。
一、近親不能結婚
一)近親結婚后代不健康
二)近親結婚的慘痛教訓舉例
二、婚檢是優生優育的保障
一)婚檢可封殺遺傳病
二)婚檢可避免夫妻間傳播疾病
三)婚檢有利于婚后性生活和諧美滿
四)忽視婚檢的負面影響
五)婚檢注意事項
三、孕前加強營養和強身健體
一)營養的內容
二)孕前飲食保健方案
三)增強孕前保健意識
四)孕前運動強體益處多
五)科學減肥有利懷孕
六)孕前健美化妝十不宜
七)孕前疫苗接種
四、孕前保持精神愉悅
一)婦女孕前的一般心理特征
二)精神壓力對生殖器官健康的影響
三)女性常見精神心理疾病的預防
四)科學調整精神心理狀態的方法
五)女性精神心理健康的標志
五、改善孕前工作生活條件
一)家居環境與優生
二)警惕噪聲對優生的影響
三)避開或改造不利于優生的環境
四)孕前孕期家中不要養寵物
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六)不宜在新裝修的房屋里懷孕
六、選擇年齡生育
一)女性生理階段劃分
二)女性一生排卵數量
三)年齡生育益處多
四)過早生育的危害
五)女性高齡生育弊端多
七、選擇受孕時機
一)蜜月懷孕不明智
二)科學選擇受孕時間
三)獲得優孕的三大措施
四)容易受孕的性交體位與姿勢
八、孕前月經期保健
一)月經生理知識及保健措施
二)經期飲食保健
三)經期飲食宜與忌
九、孕前乳房保健
一)乳房的解剖結構與生理功能
二)乳房的衛生與保健
三)乳房疾病的自查
四)孕前消除乳房不適的措施
十、消除影響優生的不健康因素
一)帶病懷孕有害無益
二)警惕"黑五類"疾病干擾妊娠
三)莫讓卵巢早衰襲擊花樣年華
四)肝病對妊娠的影響
五)對優生有影響的性病
十一、孕前進行遺傳咨詢
一)遺傳咨詢的意義
二)遺傳咨詢的內容
三)容易遺傳的疾病
四)影響胎兒性別的因素
五)血型遺傳與親子鑒定
六)避免遺傳性疾病發生的措施
十二、妻子受孕前丈夫的保健
一)精子質量與胎兒健康
二)影響精子數量與質量的因素
三)丈夫的保健措施
四)健康男子的標準
五)丈夫對妻子關愛有利于受孕與優生
十三、依法婚育
一)依法登記結婚和計劃生育
二)依法進行婚前保健
三)依法維護婦女婚育權益
四)輔助生殖技術簡介
醫學專家指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疏忽了對情緒的調節或者對健康的重視不夠,才導致乳腺增生病及子宮肌瘤等疾病的發生。為此,呼吁所有女性,尤其是尚未生育的婦女和計劃懷孕的婦女更要注重精神心理因素的自我調節,掌握保健的主動權。維護生殖器官的健康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調節情緒,防止大怒大悲、多思多慮和多愁,也就是中醫所說的"七情"致病。提倡性格開朗、豁達、知足常樂,避免過度疲勞,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太大等現象發生。這樣就能做到五臟調和,氣血暢通,氣行則血通,氣血和則百病不生。也就是現代醫學所指的免疫功能旺盛,身體健康,抵抗疾病能力強,有利于妊娠。
如何減輕精神心理壓力呢?醫學專家給女性朋友提出如下建議和措施:
(1)增強保健意識:俗話說,無病早防,有病早治。人們的健康觀念近年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是以治病為導向和重點,現在是以健康為導向和重點。過去患者到醫院去都是為治病,頭痛醫頭,腳痛治腳。這種觀念現在看來是比較落后了,這是單純從生物醫學角度來看一個人的健康,是很片面的。
現在是以保健強身為主的預防醫學為導向,樹立的健康觀念,更重視生物醫學變化的前因后果及其背后的影響因素,即新型醫學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對于精神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對生殖器官的影響,對生殖功能的影響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
因此,廣大的女性朋友都應該增強自我保健意識,關心自己的健康,不要把健康的責任推給醫生,而自己聽之任之,這是不明智的。
(2)女性要多方面關愛自己:21世紀女性健康的主題是生命的準備、生命的保護和生活的質量。女性要從身體、思想、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多方面關愛自己,促進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有學者把現代的健康觀,特別是女性的健康觀比作一片叢林,需要自然調節,更需要自動控制和自我調節。在自然環境中有一個自然變化的過程,同時有一個自動調節和自我分析的過程,也就是大社會與小自我的關系。人不是一部簡單的機器,如果只依賴藥物和技術來給人體進行一個調整是不可能適應的,也是不夠的。女性朋友更要關愛自己,加強自我保健,主要是營養均衡、合理,情緒飽滿健康,適時適度鍛煉,從而促進這片叢林――健康,更好地生長發育與茂盛。
(3)警惕藥物對生殖健康的影響:藥物是治療疾病的手段之一,因此藥物不可不吃――為治療而吃;不可濫吃――無選擇性吃藥。同時也要了解和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所以社會上流傳"是藥三分毒"是值得警惕的。例如,磺胺類藥物能抑制細菌生長,治療感染性疾病,但磺胺類藥物產生的"結晶"會影響腎臟功能,對這種不良反應是要高度警惕的。又如四環素、土霉素類能殺菌、抑菌,抗感染有效,但它們會影響人體對鈣、鐵、鎂、鋅元素的吸收與利用,還會給嬰幼兒帶來"四環素牙"的長期不良影響。
現在醫院流行液體療法――通過靜脈輸液給藥。專家指出,藥典規定每毫升輸液液體中粒子直徑大于10毫微米溶液微粒不得超過10個,但實際上遠遠超過了這個標準。人體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毫微米,藥物中的粒子直徑大于10毫微米時可直接造成微血管栓塞。如果一個人一生中輸液量40升,其肺臟中存在微血管栓塞灶及肉芽腫達5000個之多。
對生殖健康及胎兒健康有影響的藥物更多更廣,孕前婦女更要加倍警惕。例如,含雄激素成分的制劑容易使女胎生殖器官發生畸形;即使女性激素,除天然孕酮外,人工制劑中的安宮黃體酮等可造成胎兒器官發育異常,尤其是生殖器官損害嚴重,導致畸形。
4.孕前對生殖器官疾病早防治
祖國醫學中有三句名言,"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之病,下醫治已病"。這里的"上醫"、"中醫"、"下醫"不是醫生的等級,也不是醫生的分類,而是醫學對疾病的三種態度或處理方法:治未病,即預防為主,是上策(上醫);治欲病之病――亞健康狀態,是中策(中醫);治已病,是下策(下醫)。女性生殖器官重在保健和呵護,以預防為主,如有的女性已知自己月經周期不規律,或經量太多、太少,或者經期延長、淋漓不盡等,已經是亞健康狀態――屬于欲病之范疇,就應該及早去醫院診治。人們還記得香港著名女星梅艷芳女士,尚未結婚,因患子宮頸癌,英年早逝了。不用諱言,她是對自己健康不關心、不注意所釀成的惡果,這是值得職業女性高度警覺的例子。當然,也有人提到,梅艷芳因事業上的壓力太大,總是處于超負荷的忙碌之中,再加上家庭矛盾和婚姻問題的困擾,導致健康情況每況愈下,終被子宮頸癌吞噬了年輕的生命。
因此,專家建議女性朋友,尤其是職業女性,要堅持每半年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一次體檢,乳房和婦科檢查是重中之重。如果沒有實質性疾病就聽從醫生的保健指導;如果發現了疾病,及早有效治療,才能確保身體健康。準備懷孕的女性,通過體檢使你了解了自己的生殖器官健康狀況和生育能力,從而思想放松,精神愉快,有利于受孕。當然,如果經歷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正常婚姻生活(一般是2年),自己又無影響妊娠的因素而尚未懷孕,就要主動關愛丈夫的生殖健康及生育能力,因為夫妻不孕不育的原因中男方占25%~40%的比例。P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