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個人的事,而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所以,我愛你,與你無關。”十三歲,她初遇男人的剎那,便一見傾心、不能自拔。在歲月的洪流中,那的愛有增無減。她三次委身于他,一生等待他的召喚。她去撿他抽過的雪茄煙頭,撫摸他觸過的門把手,甚至為了他們的孩子流落風塵。這一切,他一無所知,甚至記不起那張熟悉而又陌生的女人的臉。
在臨終之前,她飽蘸一生癡情,寫下了一封絕望的匿名信,記錄了這段不凡的愛情。依稀可見,她躺在命運凄涼的甲板上,晶瑩的浪花將她推向了虛無,她輕輕訴說:我要讓你知道,我的一生始終都是屬于你的,而你對我的一生卻始終一無所知……親愛的,以后誰還會在你生日的那天為你獻上一束白玫瑰呢?
本書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小說精選集,其中收錄了《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灼人的秘密》等7篇中篇小說名作。其文筆清麗細膩,于無聲之中見熾熱之情,于行文之中顯悲切之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更被高爾基評價為“一篇驚人的杰作”。
你的一生中有沒有那么幾秒、幾分鐘、幾小時,為了做一件事情而奮不顧身?
她,僅僅一瞬間,為了愛情,耗盡一生,顛覆了整個世界。
這是一個女人的“悲劇”,卻成就了全人類的“愛情童話”。
一段深情要埋藏多久,一封長信要遲來幾天?彌留之際,我用斑斑字跡,向你訴說:我的一生。
“我毫無閱歷,毫無準備,我一頭栽進我的命運之中,就像跌進一個萬丈深淵。從那一秒鐘起,我的心里就只有一個人——就是你!”——然而,委身三次,癡戀一生,他卻從未記起她:我們在哪里見過嗎?
“也許對于一個男人來說,一個少女、一個女人的臉想必是變化多端的東西……可我不埋怨你,我愛你,愛的就是這個你:感情熾烈,生性健忘,一見傾心,愛不忠誠。”
◎茨威格的小說,如同一把手術刀,將一切不可思議之事剖析得理所當然;他讓純愛之花綻滿枝頭,卻又令其流下血一般的熱淚。文字在他的筆下,可如涓涓細流,如脫韁的野馬,有體貼入微的情致,有字字錐心的隱痛,你不忍再看,卻必要一口氣讀完。——他被高爾基贊譽為“世界上了解女人的作家”。
◎本書收錄茨威格7篇中短篇小說名作,癡情一生的少女,欲拒還迎的少婦,讀懂世間純愛,遇見曾經奮不顧身的自己。
◎知名德語翻譯家高中甫、韓耀成譯作,貼切精準地呈現那段深入骨髓的暗戀情愫,德語直譯更貼心。
◎由徐靜蕾執導的同名電影攬獲多項國際大獎,成為同期票房冠軍;由孟京輝改編的話劇,自2013年首演至今,場場爆滿,盛演不衰。
作者介紹]
斯蒂芬 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和戲劇。代表作包括中篇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長篇小說《心靈的焦灼》 ,回憶錄《昨日的世界》 ,傳記《人類群星閃耀時》和《三大師》 。
其作品長于描摹人性內在的情感因素,如虛榮、仇恨、愛情,為讀者營造出一幕幕戲劇般的沖突,極大地開拓了側重人物性格描繪的文學傳記樣式。羅曼 羅蘭曾評價“茨威格是奧地利的市民社會高貴的代言人”。
譯者介紹]
高中甫,畢業于北京大學西語系,1978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從事德國文學研究。主要翻譯作品包括《少年維特之煩惱》《希臘神話故事》等。
韓耀成,畢業于北京大學西語系。曾任《人民畫報》德文版負責人,中國社科院外文所《外國文學評論》常務副主編等職。主要譯作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少年維特之煩惱》《城堡》等。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灼人的秘密
月光巷
國際象棋的故事
看不見的收藏——德國通貨膨脹時期的一段插曲
日內瓦湖畔的插曲
被遺忘的夢
我想同你單獨談談,及時次把一切都告訴你,向你傾吐;我要讓你知道,我的一生始終都是屬于你的,而你對我的一生卻始終一無所知。可是只有當我死了,你再也不用答復我了,現在我的四肢忽冷忽熱,如果這病魔真正意味著我生命的終結,這時我才讓你知道我的秘密。假如我會活下來,那我就要把這封信撕掉,并且像我過去一直把它埋在心里一樣,我將繼續保持沉默。但是如果你手里拿到了這封信,那么你就知道,那是一個已經死了的女人在這里向你訴說她的一生,訴說她那屬于你的一生,從她有意識的時候起,一直到她生命的一刻,她的生命始終是屬于你的。作為一個死者,我再也無所求了,我不要求愛情,也不要求憐憫和慰藉。我要求你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請你相信我這顆痛苦的心匆匆向你吐露的一切。請你相信我講的一切,我要求你的就只有這一件事:一個人在其獨生子去世的時刻是不會說謊的。
我要向你吐露我的整個一生,我的一生確實是從我認識你的那24小時才開始的。在此之前我的生活郁郁寡歡、雜亂無章,它像一個蒙著灰塵、布滿蛛網、散發著霉味的地窖,對它里面的人和事,我的心里早已忘卻。你來的時候,我十三歲,就住在你現在住的那所房子里,現在你就在這所房子里,手里拿著這封信——我生命的一絲氣息。我也住在那層樓上,正好在你對門。你一定記不得我們了,記不得那個貧苦的會計師的寡婦(她總是穿著孝服)和那個尚未發育的瘦小的孩子了——我們深居簡出,不聲不響地過著我們小市民的窮酸生活——你或許從來沒有聽到過我們的名字,因為我們房間的門上沒有掛牌子,沒有人來,也沒有人來打聽我們。何況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過了十五六年了,不,你一定什么也不知道,我親愛的,可是我呢,啊,我激情滿懷地想起了每一件事,我及時次聽說你,及時次見到你的那24小時,不,是那一刻,我現在還記得很清楚,仿佛是今天的事。我怎么會不記得呢,因為對我來說世界從那時才開始。請耐心,親愛的,我要向你從頭訴說這一切,我求你聽我談一刻鐘,不要疲倦,我愛了你一輩子也沒有感到疲倦啊!
你搬進我們這所房子來以前,你的屋子里住的那家人又丑又兇,又愛吵架。他們自己窮困潦倒,但卻最恨鄰居的貧困,也就是恨我們的窮困,因為我們不愿跟他們那種破落無產階級的粗野行為沆瀣一氣。這家男人是個酒鬼,常打老婆;哐啷哐啷摔椅子、砸盤子的響聲常常在半夜里把我們吵醒。有一回那女人被打得頭破血流,披頭散發地逃到樓梯上,那個喝得酩酊大醉的男人跟在她后面狂呼亂叫,直到大家都從屋里出來,警告那漢子,再這么鬧就要去叫警察了,這場戲才算收場。我母親一開始就避免和這家人有任何交往,也不讓我跟他們的孩子說話,為此,這幫孩子一有機會就對我進行報復。要是他們在街上碰見我,就跟在我后邊喊臟話,有一回還用硬實的雪球砸我,打得我額頭上鮮血直流。全樓的人大家都本能地恨這家人。突然有一次出了事——我想,那漢子因為偷東西給逮走了——那女人不得不收拾起她那點七零八碎的東西搬走,這下我們大家都松了口氣。樓門口的墻上貼出了出租房間的條子,貼了幾天就拿掉了,消息很快從清潔工那兒傳開,說是一位作家,一位文靜的單身先生租了這套房間。那時我及時次聽到你的名字。
這套房間給原住戶弄得油膩不堪,幾天之后油漆工、粉刷工、清潔工、裱糊匠就來拾掇房間了,敲敲錘錘,又拖地、又刮墻,但我母親對此倒很滿意,她說,這下對門又臟又亂的那一家終于走了。而你本人在搬來的時候我還沒有見到你的面:全部搬家工作都由你的仆人照料,那個個子矮小、神情嚴肅、頭發花白的管事的仆人,他輕聲細語地、一板一眼地以居高臨下的神氣指揮著一切。他使我們大家都很感動。首先,因為一位管事的仆人在我們這所郊區樓房里,是件很新奇的事;其次,他對所有的人都非常客氣,但并不因此而降格把自己等同于一個普通仆人,和他們好朋友似的山南海北地談天。從及時天起他就把我母親看作太太,恭恭敬敬地向她打招呼,甚至對我這個丑丫頭,也總是既親切又嚴肅。每逢他提到你的名字,他總帶著某種崇敬,一種特殊的尊敬——大家馬上就看出,他對你的關心遠遠超出了普通仆人的程度。為此我多么喜歡他、多么喜歡這個善良的老約翰啊!雖然我忌妒他時時可以在你身邊侍候你。
我把一切都告訴你,親愛的,把所有這些雞毛蒜皮的、簡直是可笑的小事都告訴你,為的是讓你了解,從一開始你對我這個既靦腆又膽怯的孩子就具有那樣的魔力。在你本人還沒有闖入我的生活之前,你身上就圍上了一圈靈光,一道富貴、奇特和神秘的光華——我們所有住在這幢郊區小樓里的人(這些生活天地非常狹小的人,對自己門前發生的一切新鮮事總是十分好奇的),都在焦躁地等著你搬進來。24小時下午放學回家,看到樓前停著搬家具的車,這時對你的好奇心才在我心里猛增。家具大都是笨重的大件,搬運工已經抬到樓上去了,現在正在把零星小件拿上去;我站在門口望著,對一切都感到很驚奇,因為你所有的東西都那樣稀奇,我還從來沒有見過;有印度神像、意大利雕塑、色彩鮮艷的巨幅繪畫,是書,那么多、那么好看的書,以前我連想都沒有想到過。這些書都堆在門口,仆人在那里一本本拿起來用小棍和撣帚仔仔細細地撣掉書上的灰塵。我好奇地圍著那越堆越高的書堆躡手躡腳地走著,你的仆人并沒有叫我走開,但也沒有鼓勵我待在那里,所以我一本書也不敢碰,雖然我很想摸一摸有些書的軟皮封面。我只好從旁邊怯生生地看看書名:有法文書、英文書,還有些書的文字我不認識。我想,我會看上幾個小時的。這時我母親把我叫進去了。
整個晚上我都沒法不想你,而這還是在我認識你之前呀。我自己只有十來本便宜的、破硬紙板裝訂的書,這幾本書我愛不釋手,一讀再讀。這時我在冥思苦索:這個人會是什么樣子呢?有那么多漂亮的書,而且都看過了,還懂得所有這些文字,他還那么有錢,同時又那么有學問。想到那么多書,我心里就滋生起一種難以形容的敬畏之情。我在心里設想著你的模樣:你是個老人,戴了副眼鏡,留著長長的白胡子,有點兒像我們的地理教員,只是善良得多、漂亮得多、溫和得多——我不知道,為什么我那時就肯定你是漂亮的,因為當時我還把你想象成一個老人呢。就在那天夜里,我還不認識你,我就及時次夢見了你。
第二天你搬來了,但是無論我怎么窺伺,還是沒能見你的面——這又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終于在第三天我看見了你,真是萬萬沒有想到,你是另一副模樣,和我孩子氣的想象中的天父般的形象毫無共同之處。我夢見的是一位戴眼鏡的慈祥的老人,現在你來了——你,你的樣子還是和今天一樣,你,歲月不知不覺地在你身上流逝,但你卻絲毫沒有變化!你穿了一件淺灰色的迷人的運動服,上樓梯的時候總是以你那種無比輕快的、孩子般的姿態,老是一步跨兩級。你手里拿著帽子,我以無法描述的驚訝望著你那表情生動的臉,臉上顯得英姿勃發,一頭秀美光澤的頭發:真的,我驚訝得嚇了一跳,你是多么年輕、多么漂亮、多么修長筆挺、多么標致瀟灑。這事不是很奇怪嗎?在這及時秒鐘里,我就十分清楚地感覺到,你是非常獨特的,我和所有別的人都意想不到地在你身上一再感覺到,你是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人,是個熱情洋溢、逍遙自在、沉湎于玩樂和尋花問柳的年輕人,同時你在事業上又是一個十分嚴肅、責任心強、學識淵博、修養有素的人。我無意中感覺到后來每個人都在你身上感覺到的印象,那就是你過著一種雙重生活,它既有光明的、公開面向世界的一面,也有陰暗的、只有你一個人知道的一面——這個最最隱蔽的兩面性,你一生的秘密,我,這個著了魔似的被你吸引住的十三歲的姑娘,及時眼就感覺到了。
現在你明白了吧,親愛的,當時對我這個孩子來說,你是一個多大的奇跡,一個多么誘人的謎呀!一個大家對他懷著敬畏的人,因為他寫過書,因為他在另一個大世界里頗有名氣,現在突然發現他是個英俊瀟灑、像孩子一樣快樂的二十五歲的年輕人!我還要對你說嗎?從今天起,在我們這所樓里,在我整個可憐的兒童天地里,沒有什么比你更使我感興趣的了。我把一個十三歲的姑娘的全部強勁、全部纏住不放的執拗勁一股腦兒都用來窺視你的生活,窺視你的起居了。我觀察你,觀察你的習慣,觀察到你這兒來的人,這一切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增加了我對你本人的好奇心,因為來看望你的客人形形色色,三教九流,這就反映了你性格上的兩重性。到你這里來的有年輕人、你的同學以及一幫衣衫襤褸的大學生,你跟他們有說有笑,忘乎所以;有時又有一些坐小汽車來的太太;有一回歌劇院的經理、那位偉大的樂隊指揮來了,過去我只是懷著崇敬的心情遠遠地見到過他站在樂譜架前;到你這里來的人再就是些還在商業學校上學的小姑娘,她們扭扭捏捏地倏地一下就溜進了門去。總而言之,來的人里女人很多,很多。這一方面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就是24小時早晨我去上學的時候,看見一位太太頭上蒙著面紗從你屋里出來,我也并不覺得這有什么特別——我才十三歲呀,我以狂熱的好奇心來探聽和窺伺你的行動,孩子的心目中還并不知道,這種好奇心已經是愛情了。
但是,我親愛的,那24小時,那一刻,我整個地、永遠地愛上你的那24小時、那一刻,現在我還記得清清楚楚。我和一個女同學散了一會兒步,就站在大門口閑聊。這時開來一輛小汽車,車一停,你就以你那焦躁、敏捷的姿態——這姿態至今還使我對你傾心——從踏板上跳了下來,要進門去。一種下意識逼著自己為你打開了門,這樣我就擋了你的道,我們兩人差點兒撞個滿懷,你以那種溫暖、柔和、多情的眼光望著我,這眼光就像是脈脈含情的表示,你還向我微微一笑——是的,我不能說是別的,你向我脈脈含情地微微一笑,并用一種極輕的、幾乎是親昵的聲音說:“多謝啦,小姐!”
事情的經過就是這樣,親愛的;可是從此刻起,從我感到了那柔和的、脈脈含情的目光以來,我就屬于你了。后來不久我就知道,對每個從你身邊走過的女人,對每個賣給你東西的女店員,對每個給你開門的侍女,你一概投以你那擁抱式的、具有吸引力的、既脈脈含情又撩人銷魂的目光,你那天生的誘惑人的目光。我還知道,在你身上這目光并不是有意識地表示心儀和愛慕,而是因為你對女人所表現的脈脈含情,所以你看她們的時候,不知不覺之中就使你的眼光變得柔和而溫暖了。但是我這個十三歲的孩子卻對此毫無所感,我心里像團烈火在燃燒。我以為你的柔情只是給我的,只是給我一人的,在這瞬間,我這個尚未成年的丫頭的心里,已經感到是個女人,而這個女人永遠屬于你了。
“這個人是誰?”我的女友問道。我不能馬上回答她。我不能把你的名字說出來:就在這一秒鐘里,這的一秒鐘里,我覺得你的名字是神圣的,它成了我的秘密。“噢,一位先生,住在我們這座樓里。”我結結巴巴、笨嘴拙舌地說。“那他看你的時候你干嗎要臉紅啊?”我的女朋友使出了一個愛打聽的孩子的全部惡毒勁兒冷嘲熱諷地說。正因為我感到她的嘲諷觸到了我的秘密,血就一下子升到我的臉頰,感到更加火燒火燎。我狼狽之至,態度變得甚為粗魯。“傻丫頭!”我氣沖沖地說。我真恨不得把她勒死。但是她卻笑得更響,嘲弄得更加厲害,直到我感到盛怒之下淚水都流下來了。我就把她甩下,獨自跑上樓去。
從這一秒鐘起,我就愛上了你。我知道,許多女人對你這個寵慣了她們的人常常說這句話。但是我相信,沒有一個女人像我這樣盲目地、忘我地愛過你。我對你永遠忠貞不渝。因為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比不上孩子暗地里悄悄所懷的愛情!因為這種愛情讓人不抱希望,曲意逢迎,卑躬屈節,低聲下氣,熱情奔放;它與成年女人那種欲火中燒的、本能的挑逗性的愛情不同。只有孤獨的孩子才能將他們的全部熱情集聚起來,其余的人在社交活動中濫用自己的感情,在卿卿我我中把自己的感情消磨殆盡,他們聽說過很多關于愛情的事,讀過許多關于愛情的書。他們知道,愛情是人們的共同命運。他們玩弄愛情,就像玩弄一個玩具,他們夸耀愛情,就像男孩子夸耀他們抽了及時支香煙。但是我,我沒有一個可以訴說心事的人,沒有人開導我,沒有人告誡我。我毫無閱歷,毫無準備,我一頭栽進了我的命運之中,就像跌入了萬丈深淵。從那一秒鐘起,我的心里就只有一個人——就是你!我在夢里見到你,把你當作知音:我父親早就故世了,我母親總是郁郁寡歡、悲悲戚戚,她靠吃養老金過活,生性怯懦,掉片樹葉還生怕砸了腦袋,所以我和她并不十分相投;那些開始沾上了行為不端的壞毛病的女同學又使我感到厭惡,因為她們輕佻地玩弄那在我心目中視為較高的激情的東西——因此我把原先散亂的全部激情,把我那顆壓縮在一起而一再急不可待地想噴涌出來的整個心都一股腦兒向你擲去。在我的心里你就是——我該怎么對你說呢?任何比喻都不為過——你就是一切,是我整個生命。人間萬物所以存在,只是因為都和你有關系,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相連才有意義。你使我整個生活變了個樣。原先我在學校里學習并不太認真,成績也是中等,現在突然成了及時名。我讀了上千本書,往往每天讀到深夜,因為我知道,你是喜歡書的;突然我以有點兒近乎頑固的勁頭堅持不懈地練起鋼琴來了,這使我母親大為驚訝,因為我想,你是喜歡音樂的。我把自己的衣服洗得干干凈凈,縫得整整齊齊,好在你面前顯得干凈利索,讓你喜歡;我那條舊學生裙(是我母親的一件家常便服改的)的左側打了一個四方的補丁,我感到難看極了。我怕你會看見這個補丁,因而瞧不起我,所以我上樓的時候,總是把書包壓在那個補丁上,我嚇得直哆嗦,生怕被你看出來。但是這是多傻啊!你后來再也沒有,幾乎是再也沒有看過我一眼。
再說我,我整天都在等著你,窺伺你的行蹤,除此之外可以說是什么也沒做。我們家的門上有一個小小的黃銅窺視孔,從這個小圓孔里可以看到對面你的房門。這個窺視孔——不,別笑我,親愛的,就是今天,就是今天,我對那些時刻也并不感到羞愧!——這個窺視孔是我張望世界的眼睛,那幾個月,那幾年,我手里拿了本書,整個下午地坐在那里,坐在前屋里恭候你,生怕媽媽疑心,我的心像琴弦一樣繃得緊緊的,你一出現,它就不住地奏鳴。我時刻為了你,時刻處于緊張和激動之中,可是你對此卻毫無感覺,就像你對口袋里裝著的繃得緊緊的懷表的發條沒有一絲感覺一樣。懷表的發條耐心地在暗中數著你的鐘點,量著你的時間,用聽不見的心跳伴著你的行蹤,而在它嘀嗒嘀嗒轉動的幾百萬秒之中,你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我知道你的一切,了解你的每一個習慣,認得你的每一條領帶、每一件衣服,不久就認識并且能夠一個個區分你那些朋友,還把他們分成我喜歡的和我討厭的兩類。我從十三歲到十六歲,每一小時都是生活在你的身上的。啊,我干了多少傻事!我去吻你的手摸過的門把手,撿了一個你進門之前扔掉的雪茄煙頭,在我心目中它是神圣的,因為你的嘴唇在上面接觸過。晚上,我上百次借故跑到下面的胡同里,去看看你那一間亮著燈的屋子,這樣雖然看不見你,但是可以清清楚楚地感覺到你在那里。你出門去的那幾個星期——我每次見那善良的約翰把你的黃旅行袋提下樓去,我的心便嚇得停止了跳動——那幾個星期我活著像死了一樣,毫無意義。我滿臉愁云,百無聊賴,茫然若失,不過我得時時小心,別讓母親從我哭腫了的眼睛上看出我心頭的絕望。
我知道,我現在告訴你的全是些怪可笑的感情波瀾、孩子氣的蠢事。我該為這些事而害臊,但是我并不感到羞愧,因為我對你的愛情從來沒有像在這種天真的激情中更為純潔、更為熱烈的了。我可以對你說上幾小時,說上好幾天,告訴你,我當時是怎么同你一起生活的,而你呢,連我的面貌還不認識,因為每當我在樓梯上碰到你,而又躲不開的時候,由于怕你那灼人的眼光,我就低頭打你身邊跑走,就像一個人為了不被烈火燒著,而縱身跳進水里一樣。我可以對你說上幾小時,說上好幾天,告訴你那些你早已忘懷的歲月,給你展開你生活的全部日歷;但是我不愿使你厭倦,不愿折磨你。我要講給你聽的,只有我童年時期最最美好的那次經歷,我請你不要嘲笑我,因為這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但是對我這個孩子來說,這可是件天大的大事。一定是個星期天。你出門去了,你的仆人打開房門,把那幾條他已經拍打干凈的、沉重的地毯拽進屋去。他,這個好人,干得非常吃力,我一時膽大包天,走到他跟前,問他要不要我幫他一把。他很驚訝,但還是讓我幫了他,這樣我就看見了你的寓所的內部,你的天地,你常常坐的書桌,桌上的一個藍水晶花瓶里插著幾朵鮮花,看見了你的柜子,你的畫,你的書——我只能告訴你,我當時懷著多么大的崇敬,甚至虔誠的仰慕之情啊!對你的生活我只是匆匆地偷望了一眼,因為約翰,你那忠實的仆人,是一定不會讓我仔細觀看的,可是就是這么看了一眼,我就把整個氣氛吸進了胸里,這就有了入夢的營養,就能無休止地夢見你,無論醒著還是睡著。
這,這飛快的一分鐘,它是我童年時代最最幸福的時刻。我要把這時刻講給你聽,好讓你這個并不認識我的人終于能開始感覺到有一個生命在依戀著你,并為你而消殞。這個最最幸福的時刻我要告訴你,還有那個時刻,那個最最可怕的時刻也要告訴你,可惜這兩個時刻是互相緊挨著的。為了你的緣故——我剛才已經對你說過——我把一切都忘掉了,我沒有注意我的母親,對任何人都不關心。我沒有注意到,一位年紀稍長的先生,一位因斯布魯克的商人,我母親的遠親,常常到我們家里來,每回都待得很久,是的,這倒使我感到很高興,因為他有時帶我母親去看戲,這樣我便可以獨自待在家里,想著你,守候著你,這可是我的較大較大的、我的的幸福!24小時,母親鄭重其事地把我叫到她房間里,說要跟我一本正經地談一談。我的臉都嚇白了,聽到自己的心突然怦怦直跳:她會不會感覺到什么,看出了什么苗頭?我馬上想到的就是你,就是這個秘密,這個把我和世界聯系在一起的秘密。但是媽媽自己卻感到不好意思,她溫柔地吻了我一兩下(她平素是從來不吻我的),把我拉到沙發上挨她坐著,然后吞吞吐吐、羞怯地開始說,她的親戚是個鰥夫,向她求婚,而她呢,主要是為了我,就決定答應他的要求。一股熱血涌到我的心頭:我內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我的全部心思都在你的身上。“我們還住在這兒吧?”我結結巴巴地勉強說出這句話來。“不,我們要搬到因斯布魯克去,斐迪南在那里有座漂亮的別墅。”別的話我什么也沒有聽見。我覺得眼前發黑。后來我知道,當時我暈倒了;我聽見母親對等候在門后的繼父悄聲說話,我突然伸開雙手往后一仰,隨后就像塊鉛似的摔倒了。以后這幾天里發生的事情,我,一個不能自己做主的孩子,是如何反抗她那說一不二的意志的,這些我都無法向你描述了。就是現在,一想到這件事,我正在寫信的手還發抖呢。我真正的秘密是不能泄露的,因此我的反抗就顯得純粹是耍牛脾氣,故意作對,成心找別扭。誰也不再跟我說了,一切都在暗地里進行。他們利用我上學的時間搬運行李;等我回到家里,總是不是少了這樣,就是賣了那件。我看著我們的屋子,我的生活變得零落了,有一次我回家吃午飯的時候,搬家具的人正在包裝東西,把什么都搬走了。空空蕩蕩的屋子里放著收拾好了的箱子,以及母親和我每人一張的行軍床:我們還要在這里睡一夜,一夜,明天就動身到因斯布魯克去。
在這的24小時,我懷著一種突然的果斷心情感覺到,沒有你在身邊,我是不能活的。除了你,我想不出別的什么解救辦法。我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在那絕望的時刻我究竟能不能頭腦清楚地進行思考,這些我永遠也說不出來,可是我突然站了起來,身上穿著學生裝——我母親不在家——走到對門你那里去。不,我不是走去的:我兩腿發僵,全身哆嗦著,被一種磁石一般的力量吸到你的門口。我已經對你說過,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干什么:跪在你的腳下,求你收留我做個女仆,做個奴隸,我怕你會對一個十五歲姑娘的這種純真無邪的狂熱感到好笑的,但是——親愛的,要是你知道,我當時如何站在冰冷的樓道里,由于恐懼而全身僵硬,可是又被一種捉摸不到的力量推著朝前走;我又是如何把我的胳膊,那顫抖著的胳膊,可以說是硬從自己身上扯開,抬起手來——這場搏斗雖只經歷了可怕的幾秒鐘,但卻像是永恒的——用手指去按你門鈴的電鈕,要是你知道了這一切,你就不會再笑了。那刺耳的鈴聲至今還在我的耳朵里回響,隨之而來的是沉寂,之后——這時我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我全身的血液凝固了——我只是豎起耳朵聽著,你是不是來開門。
但是你沒有來,誰也沒有來。那天下午你顯然出去了,約翰可能是為你辦事去了;于是我就蹣跚地——單調刺耳的門鈴聲還在我的耳邊震響——回到我們滿目凄涼、空空如也的屋子里,筋疲力盡地一頭倒在一條花呢旅行毯上,這幾步路走得我疲乏之至,仿佛在深深的雪地里走了好幾個小時似的,雖然疲憊不堪,可是他們把我拉走之前我要見到你、跟你說話的決心依然在燃燒,并未熄滅。我向你發誓,這里面并沒有一絲情欲的念頭,我當時還不懂,除了你之外,我什么都不想,我只想見到你,只想再見一次,緊緊地抱著你。于是整整一夜,這漫長的、可怕的整整一夜,親愛的,我都在等待著你。母親剛一上床睡著,我就躡手躡腳地溜到前屋里,側耳傾聽,你什么時候回家。整整一夜我都在等待著,而這可是一個冰冷的一月之夜啊!我疲憊不堪,四肢疼痛,想坐一坐,可是屋里連張椅子都沒有了,于是我就平躺在冷冰冰的地板上,從房門底下的縫隙里嗖嗖地吹進股股寒風。我的衣服穿得很單薄,又沒有拿毯子,躺在冰冷的地板上,渾身骨節眼里都感到刺痛;我倒是不想要暖和,生怕一暖和就會睡著,就聽不到你的腳步聲了。這是很難受的,我的兩只腳痙攣了,緊緊蜷縮在一起,我的胳膊顫抖著:我只好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在這漆黑的夜里,可真把人凍死了。但是我等待著,等待著,等待著你,宛如等待著我的命運。
終于——大概已經是凌晨兩三點鐘了吧——我聽見下面開大門的聲音,接著就有上樓梯的腳步聲。頓時我身上的寒意全然消失,一股熱流在我心頭激蕩,我輕輕地開了房門,準備沖到你面前,伏在你的腳上……啊,我真不知道,我這個傻姑娘當時會干出什么事來。腳步聲越來越近。燭光忽閃忽閃地照到了樓上。我哆哆嗦嗦地握著房門的把手。來的人果真是你嗎?
是,是你,親愛的——但你不是獨自一人。我聽到一陣挑逗性的輕笑,綢衣服拖在地上發出的窸窣聲和你低聲細語的說話聲——你是帶了一個女人回家來的……
我不知道,我是如何挨過這一夜的。第二天早晨八點鐘,他們就把我拖往因斯布魯克,我已經沒有一絲力氣來反抗了。
我的孩子已在昨天夜里去世了——如果我當真還要繼續活下去的話,那我又將是孤苦伶仃的一個人了。明天要來人了,那些陌生的、黑炭似的大個兒笨漢子,他們將抬一口棺材來,收殮我那可憐的、我那的孩子。也許朋友們也會來,送來花圈,但是鮮花放在棺材上又頂什么用?他們會來安慰我,對我說幾句話,但是他們又能幫得了我些什么呢?我知道,這以后我又是孤零零一個人了。再也沒有什么東西比在人群之中感到孤獨更可怕的了,這一點我那時就體會到了。在因斯布魯克度過的沒有盡頭的兩年歲月里,即從我十六歲到十八歲的時候,像個囚犯,像個被摒棄的人似的生活在家里的兩年時間里,就體會到了這一點。繼父是個生性平和、寡言少語的人,對我很好;我母親好像為了彌補她無意之中所犯的過失,所以對我的一切要求總是全部給予滿足,年輕人圍著我獻殷勤,但是我都斬釘截鐵地對他們一概加以拒絕。不和你在一起,我就不想幸福地、愜意地生活,我把自己埋進一個晦暗的、寂寞的世界里,自己折磨自己。他們給我買的新花衣服我不穿,我不肯去聽音樂會,不肯去看戲,或者跟大家一起興高采烈地去郊游。我幾乎連胡同都不出:你會相信嗎,親愛的,我在這座小城里住了兩年,認識的街道還不上十條?我悲傷,我要悲傷,看不見你,我就強迫自己過著清淡的生活,并且還以此為樂。再有,我懷著一股熱情,只希望生活在你的心里,我不愿讓別的事情來轉移這種熱情。我獨自一人坐在家里,一坐就是
高爾基在寫給茨威格的信中說:“這個短篇以其驚人的誠摯語調,對女性的超人溫存,主題的獨創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藝術家才具有的奇異表現力,使我深為感動。讀著這篇小說,我高興得笑了起來——您寫得真好!由于對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動得難以自制,我竟絲毫不感到羞恥底哭了起來。”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真是一篇驚人的杰作。
——蘇聯著名作家、《童年》作者 高爾基
茨威格的文學榮譽直達地球上的后一個角落……也許自埃拉斯謨以來,沒有一個作家像茨威格這樣著名。
——德國現實主義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托馬斯 曼
茨威格的小說,不用眾多的人物、廣闊的歷史背景、絢麗多彩的風俗畫面、錯綜復雜的故事情節來收到引人入勝的效果;而是以狂暴激烈的內心斗爭,變幻莫測的感情起伏,也就是以內心世界波瀾壯闊的變化和深刻尖銳的矛盾來動人心弦。這就是他的作品能夠跨越時代和國界,獲得一代又一代讀者喜愛的原因。
——北京大學德語系教授、國際茨威格學會理事 張玉書
陌生女人帶著強烈宿命意味的勇氣,讓人不忍看卻又不能不看,這種的美感就是藝術的真實……當你和悲劇進行對話的時候,你會油然而生某種生命的力量,這是一種奢侈的美感,是一種幸福。
——中國著名話劇導演 孟京輝
在喜馬拉雅聽了這本書,實在太想擁有,讀了三遍,遍遍都很精彩
懷疑茨威格是gay,太了解女人啦。這本巨好看!!!強烈推薦!!
印證了那句我愛你與你無關 也很奇怪 這本明明是中篇小說集 那么幾個故事 印象深刻的還就那么一個
搞活動買的,紙質好評,買了一堆,這個還沒看,以后慢慢看,開心。
不同的版本 我卻選擇了你 我是一個很注重顏值的人兒
多買了一本準備送人,緊名字就讓我浮想聯翩,故事情節更是錯綜復雜引人入勝。
正好做活動,標題有趣,就買了一本,就是這么隨便,但相信不會讓我失望的,各方面評價也挺好。
很動人的作品,很令人感傷的作品,很絕望的作品,看得我很難過。世事維艱,他人即地獄果然不假。
茨威格很擅長人物心理描寫,使故事變得引人入勝
這書寫得十分細節化,很好,作者太敏感了,所以自殺了。
書收到了,很喜歡。讀了幾頁先過來評價,第一頁就被茨威格圈粉了,推薦!
女主人公通過來信表達自己的感情,感動了自己
本來是在一個里看到的一句話,看的時候看到了就想看看
以前讀過,現在買來重溫一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寫盡了女性細膩的心理。
以前只讀過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次看到這本中短篇小說選,決定買來讀讀。
我喜歡這本書 細節刻畫的非常巧妙 尤其灼熱的秘密 國際象棋
也許每個人都有過暗戀的感覺,而據說這本書是描寫暗戀最好的作品,讀完感覺真的值得一讀。
經典的外國文學著作,好多人是看了電影來買,給我們展示了不一樣的戀愛觀
一本教你學會如何去愛的偉大作品!完全意想不到的情節,愛情世界不荒蕪,等待背后便是光。
幫老婆買的,她一個上午就看完了。說故事很吸引人。
這本書說的不僅僅是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還有其他附帶的小說,感覺都還不錯
除了開篇的陌生女人來信,后面的灼人的秘密,國際象棋的故事等,都非常引人入勝,茨威格對心理狀態的細致入微的描寫真是太棒了,人物通常不多,卻觸動人心
一個女人愛一個人愛到卑微,茨威格,最懂女人愛的作家,沒有之一!
有很多關于這本書的句子,突然就出現在了我的周圍,所以買這本書來讀一讀,大概會有感動,有難過,我喜歡這種讀本,讀完來追加
一個陌生女人來信是斯威格中短篇中的代表作這本書情節曲折,而且豐富十分適合青少年閱讀。
世界名著嗎?還是我孤陋寡聞了!買它只因為它漂亮的很
到處都在推薦這本書 今天終于看完了~竟然竟然竟然真的只是一封信^O^ 說實話我只能慨嘆會有這么癡心的傻女人 世上真的有這么純粹的愛情嗎?反正我是做不到!
只有西方的作者會運用這種特殊的寫作技巧,羞澀中透者大膽,狂熱,讓中國讀者耳目一新
書很耐讀,讀過兩遍了,每次的感受都不同,很愛那個陌生女人的勇敢、真摯、毫無保留。
“愛是一個人的事,而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所以,我愛你,與你無關。”當年看了徐靜蕾拍的那部電影深深地愛上了那個陌生女人,今天在網上看到紙書,依稀又感受到了當年閱讀的感覺。很愛茨威格的小說,那種細膩而令你在不經意間動情的感覺,真好。
最初是看徐靜蕾導演的同名電影,一般看完電影都不會愿意再去讀原著,但是這本書對于我來說是個例外,一是電影很好,和原著十分契合,二是這本書真的很吸引人,代入感很強,不失為一部成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