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保險法》于今年2月底修訂通過后,結合的法律規定以及保險法前沿理論,對保險法進行的系統闡述。本書詳略得當,結構合理,體系清晰完整,對保險法的教學作了科學編排,是一部不錯的法學本科教材。
鄭云瑞,華東政法大學民商法學教授,主要從事民法總論、物權法、合同法和保險法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已經出版的著作有《民法總論》(2004年版、2007年版和2009年版)、《民法物權論》(2006年版)、《財產保險法》(2004年版)和《再保險法》(2004年版);譯著有《合同
緒論
及時章 保險法的歷史沿革
及時節 西方保險法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中國保險法的歷史沿革
及時編 保險合同法
總論
第二章 保險合同
及時節 保險合同的概念和性質
第二節 保險合同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保險合同的主體
第四節 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第五節 保險合同的變更、中止與復效
第六節 保險合同的解除與終止
第七節 保險合同的解釋
第三章 保險合同的效力
及時節 保險人的義務
第二節 投保人的義務分論
第四章 人身保險合同
及時節 人壽保險合同通用條款
第二節 受益人的權利
第三節 人壽保險合同的質押
第五章 財產保險合同
及時節 損失補償原則
第二節 重復保險
第三節 保險代位權
第四節 保險委付制度
第六章 再保險合同
及時節 再保險制度
第二節 再保險方式
第三節 再保險合同
第四節 再保險合同的效力
第二編 保險業法
第七章 保險組織的監管
及時節 保險業的組織形式
第二節 保險組織的設立和變更
第三節 保險組織的解散、破產與清算
第四節 保險組織的整頓與接管
第八章 保險經營的監管
及時節 保險分業經營
第二節 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
第三節 保險資金的運用
第四節 償付能力
主要參考書目
緒論
及時章 保險法的歷史沿革
"無風險,則無保險",風險的客觀存在及其危害后果是保險制度產生、存在的前提條件。保險作為一種非常有效的彌補災害事故損失的手段,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明的規避風險的好方式。保險有利于維護社會經濟生活的穩定,保障國民安居樂業。隨著現代保險業的發展以及保險品種的增多,更多的風險漸次被納入保險體系,通過保險和再保險予以吸收、分散,這標志著人類對抗風險能力的不斷提高,意味著人類擁有更大的活動自由。在法律上,保險僅為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的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在經濟上,是基于同一危險的多數人所構成的團體,為了共同補償其中少數成員財產上的需要有組織、有技術的一種制度;在保險的功能上,是個人關聯與社會關聯的協調與融合。
及時節 西方保險法的歷史發展
對保險法律制度歷史沿革的論述,有助于深入理解和研究保險法。人類社會早期就存在組織共同體的資金在其成員在生活中受到特定的災害時,給予經濟上的援助,從這種最基本的互助組織發展到有確切可查文獻的保險,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現代保險制度可追溯到合作社式的相互危險承擔與商業契約式的保險,無論是合作社式的相互保險還是商業式的保險,均為憑借共同體所聚集的資金承擔成員所可能遭遇的危險,而且成員一旦遭遇危險產生損害即可獲得必要的補償。
一、保險業的起源和發展
保險是一個歷史的經濟范疇。保險業的產生需要一定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基礎,最根本的基礎是生產力水平的發展達到一定程度,導致剩余勞動和剩余產品的出現,這是保險和保險業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經濟條件。此外,人類歷史與文明的研究表明,對安全的需求是人類社會物質與文化成長最有力的動力之一,人類社會早期通過家庭及其部落獲得安全②,然而,伴隨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保險卻成為人類對社會安全需求的普遍回應。
……
內容詳實
喜歡
太臟了,怎么不好好包裝一下?
好
不錯,挺好的,考試用
買的書太多了,積累了很多未評價的訂單,也因此失去很多積分的機會,很不公平。所以我統一用這段話作為評價內容,說明這款產品沒問題,至少優秀;精彩的書我會不吝贊揚,而比較差的產品,我也會用心的差評,以提醒其他讀者留意。
質量好,速度有點慢
這本書講了很多國外保險法的內容,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應然而非實然的保險法,當然,也有結合我國的保險法。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是新保險法出臺之后寫成。總而言之,還是本不錯的教材,只是案例略少,理論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