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音》主要敘述信吾一家人的故事,兒子的外遇,女兒的婚姻失敗,人到老年的悲哀,信吾對美麗兒媳菊子微妙的眷戀……川端康成以慣有的唯美筆觸,細膩冷靜地將戰后的世相、風格與現實,凝聚在日本自古以來的悲哀愁緒中,展現了詩與戲劇重迭意象的技巧。本書與《千只鶴》被公認為日本文學的之作。
川端康成經典作品
日本文學之作
全新精裝收藏版,余華傾情推薦
川端康成的作品籠罩了我初三年多的寫作。 余華
川端康成極為欣賞纖細的美,喜愛用那種筆端常帶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語言來表現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諾貝爾獎文學授獎辭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作家。生于大阪。1968年以 “敏銳的感受,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日本人的精神實質”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古都》、《千只鶴》、《山音》、《睡美人》等。
尾形信吾緊雙眉,微微張開著嘴,似乎在思考什么。別人看來,或許覺得他不是在思考,而是在悲傷。
兒子修一發現了,卻習以為常,毫不介意。
兒子理解得,父親不是在思考,而是在回憶什么。
父親用右手摘下帽子,放在膝上。修一默默地將帽子拿過來,放到電車的行李架上。
“嗯,喏……”這時信吾有點難以啟齒,“前些日子回去的女傭叫什么來著?”
“您是說加代吧?”
“對,是加代。她是什么時候回去的?”
“上星期四,五天前啦。”
“是五天前嗎?她五天前請假回家,現在竟連她的容貌、衣著都記不清了。真煩人啊。”
修一想,父親多少有點夸張。
提起加代,就在她回去的兩三天前吧,我出去散步,剛穿上木屐,嘟噥了一句:‘大概是有腳氣。,加代卻說:‘是磨傷的吧。’她說得很雅,我很欽佩。上回我散步,木屐帶磨破了皮膚,她說‘磨破’,我以為她是在‘磨傷,這詞的前邊加了敬語呢,聽起來很悅耳,我很欽佩。可是,現在我發覺她是說木屐帶磨破皮膚,而不是在‘磨傷’這個詞的前邊加敬語,沒什么值得欽佩的。加代說話的重音很怪。現在我突然覺得自己是被她的重音騙了。”信吾說,“你說個加敬語的‘磨傷,給我聽聽。”
“磨傷。”
“木屐帶磨破皮膚呢?”
“磨破。”
“瞧!還是我的想法對了嘛。加代的重音錯了。”
信吾不是東京人,對東京話的重音沒有把握。修一是在東京長大的。
“我還以為她說磨傷加敬語,聽起來很悅耳。她送我出大門,就跪坐在那里。現在我突然覺得她是說木屐帶磨破,而不是磨傷加了敬語。我不由得這么想。可我想不起加代的名字,她的容貌、衣著,我也記不清了。加代在咱們家也待了半年吧?”
“是的。”
修一習慣了,所以對父親一點也不表示同情。
……
川端康成極為欣賞纖細的美,喜愛用那種筆端常帶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語言來表現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諾貝爾獎授獎辭
十五年前冬天里的一個深夜,當我從川端康成的《雪國》里讀到“一只壯碩的黑色秋田狗蹲在那里的一塊踏腳石上,久久地舔著熱水”這樣一個句子時,一幅生動的畫面栩栩如生地出現在眼前,我感到像被心儀已久的姑娘撫摸了一下似的,激動無比。我明白了什么是小說,知道了應該寫什么,也知道了應該怎樣寫。川端康成小說中的一句話,如同暗夜中的燈塔,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莫
川端康成的作品籠罩了我最初三年多的寫作。 余華
及時次接觸到川端康成的作品時,我就喜歡上這位日本作家了。我喜歡他,是喜歡他作品的味,其感覺、其情調是川端式的。賈平凹
昨日始讀川端康成的《雪國》,雖未盡畢,然亦不能釋手。其細致、、優美、真切,在我讀過的幾篇中十分明顯。 曹禺
談論川端先生的人一定要接觸到美的問題。誰都說他是一位美的不倦探求者、美的獵獲者。能夠經得起他那銳利目光凝視的美,是難以存在的。但是,先生不僅凝視美,而且還愛美。可以認為,美也是先生的憩息,是喜悅,是恢復,是生命的體現。東山魁夷
老老實實買了川端康成的一系列書……我就不過多評價了……很棒。
作為諾貝爾獎的得主,川端康成的文字擁有它特別的魅力與美感。
因為這本是最早看的,現在已經不記得是講什么的了。但是我覺得是川端康成那么多小說中寫得最好最順的一本。
紙張很好,印刷,裝幀都還可以,封面很漂亮,故事還沒有讀完,總體感覺還行
日本的文化也是神奇的緊,日本的文學也一樣是其文化表現的載體
山音這本書一直都很想買,這次湊單購得。好書值的好好的讀。
川端康成的書,依舊是令人愛不釋手。相比之前買的川端康城的其他書,這本的紙質相比差了點,單憑內容,就可以評5星了。但是當當貌似換了快遞,換成了EMS,服務態度差了很多。。。
川端康成的文字美的令人窒息,封面做的也特別用心
川端的文字總是那么的細膩,但同時也晦澀難懂,一本書總是要多讀幾遍才有一點味道,只看名著的人恐怕讀不下去這種書
因為評價而買的,也因為聽過川端康成,但卻沒有認真讀過他的作品,所以毫不猶豫的買了
很喜歡川端康成的文筆,從《雪國》開始,接著的《湖》《千只鶴》,再到現在的《山音》,細膩,富有感情,流瀉筆端的文字總能輕易捕獲人的心,讓人沉浸在他的娓娓道來中無法自拔……
既寫了自然的情愛,又為傳統道德所苦,無法排解這種情感的矛盾,就不以傳統道德來規范人物的行為,而超越傳統道德的框架。從道德的反叛中尋找自己的道德標準來支撐愛情,以頹唐的表現來維系愛欲之情。
再過十天就是八月了,蟲仍在鳴叫。仿佛還聽見夜露從樹葉上滴落在另一些樹葉上的滴答聲。于是,信吾驀地聽見了山音。買了雪國之后,忍不住拍了一套。好像光是捧在手里看看書衣,就進入了川端的世界。
川端康成的書也差不多快集齊了,特別喜歡這一版,封面非常漂亮
川端康成的書總是很靜謐,很優美,但是帶有一點頹廢。這種美,川端康成獨享。
川端康成的書走的就是唯美路線,淡淡的味道,讓人轉眼就能融入到他筆下的特有的日本傳統的民風中!書衣太棒了,非常唯美,很符合川端的特色!要是收集好一套就更妙了!
川端的細膩是令人嘆為觀止的,這種細致的描寫,把純潔明亮的感傷推向美的極致。剛讀他書的時候,實在無法適應,寫的什么鬼,溫吞吞像總也燒不開的水,后悔白瞎了書錢,想不通怎么就諾貝爾獎了呢。而現在,迫不及待想看他的另一本《古都》了。
川端的諸多作品中最能引起我共鳴的一部,一貫保有的那極富美感的詞句,讀來是種賞心悅目,也讓我頗受感動,好書要分享,朋友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這本書為贈予之一,愿他能明白我送此書的意義,不枉費我一番苦口婆心,更不辜負川端那美麗的文字及如此經典的作品!
這本書講的是信吾一家人的生活,以戰后的日本為寫作背景,寫了兒子修一有情人為此的煩悶,女兒離婚的失望,對兒媳婦菊子巧妙的疼惜,和妻子和諧的家庭生活。反映現實生活日本人民戰后頹廢的面貌。作者不愧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語言和文章的結構都很精巧,實與虛相結合的寫作手法,使作品更加引人入勝!
川端康成的書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他用樸實的語言將每個人物的性格刻畫的非常真實,看似簡單的故事情節卻向我們展示了這個社會大部分人都會面對的人生百態。
川端康成筆下的人物總有一種淡淡的浪漫和生活的悲哀,就像是一個鄰家哥哥在給我講他的故事。有生活沉淀后的從容和沉靜,讓讀者很舒服。這部作品我還沒有看,但是我相信明天,后天或是某一天會沖上去看的。
一般來說,提到川端康成,都自然會先提到《雪國》《古都》《千只鶴》,這可能與那幫寫頒獎詞的人有關系。《山音》的好,以及《倚豆的舞女》的好,是嚴重被低估了的。我的眼中,真正寫柔,寫唯美,寫細節,還要數《山音》和《伊豆》。
很喜歡川端康成的作品,以前上大學時就是因為看到他優美的文字和文中彌漫的淡淡感傷才決定選修日語二外,如今日語忘記了,但腦海深處文學的記憶依舊,重讀川端康成的作品,學習從文化的角度欣賞櫻花之美。
文筆相當細膩,小說中更多寫的的是兒媳和公公,慢慢品讀,能讀出公公感慨年邁的無奈,兒媳對公公的敬重,當然似乎還有不同于父女之情的另一種感情
全書到最后別說懸念,就連人生感悟一句也沒給,很多東西需要讀者自己感受,這樣做可能會造成兩極化的評論點。此時此刻我們知道川先生是大師,身后背著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如果去掉這些,只讓你看這本書,你又會如何評價呢。
《山音》是川端康成的第一本書,究竟是不是第一本呢,我也不太有興趣多了解。買這本書是因為名字,感覺淡淡的,再加上作者是川端康成,應該不是不值得買的書。看完后,果然和書名一樣波瀾不驚,里面的很多細節我記得不大清楚,只是那種情緒一直延伸出來,讓我的心呆呆的,靜靜的。
非常精致的書,平平淡淡的筆法,不起什么波瀾的一個個片段卻囊括了外遇、墮胎、自殺這種震撼的內容,一個充斥了哀與樂、幸與不幸的日本家庭就這樣鋪陳開來。至于私情情婦的修一、離婚回娘家的房子和感情特殊的信吾跟菊子,都讓家庭的平凡走向了不平凡,但最終又終于歸為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