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萌芽雜志社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十四所重點大學聯合主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歷來是產生文學偶像的搖籃,更致力于為那些懷有純真文學夢想的新人提供一個永不落幕的舞臺。
萌19》為第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分初賽獲獎作品選和復賽獲獎作品選兩部分,收錄的獲獎作品經過精心選編,題材各異,生動有趣,滿溢著“萌”的能量。 其中,有一代青少年自我與夢想的吶喊,有校園生活、青春情愫的細細訴說,有故土之思、人生感悟,有對現實的關照、對人性的思索,還有各種新鮮的文體實驗。
萌19》共收入獲獎作品60余篇,是這一代青少年青春的書寫,才華的展現。
韓寒、郭敬明、張悅然從這里起飛;
文學偶像的搖籃,“中國語文的奧林匹克”;
14所重點大學對一等獎獲得者予以重點關注;
中國作協副主席、作家葉辛領銜,馬原、陳村、葉兆言、金宇澄、王家新、邱華棟、陳思和、陳曉明、朱國華等37位著名作家、學者教授、博學編輯擔任評委;
萌,一種年輕的能量。
孫甘露,萌芽雜志社社長,當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呼吸》(花城出版社,1997年2月初版),中短篇小說集《訪問夢境》(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9月初版),隨筆集《在天花板上跳舞》(文匯出版社,1997年1月初版)等。
Chapter 01
初賽獲獎作品選
及時輯 / 時光罅隙
定格在老照片中不可逾越的時代的昏黃,印進近在咫尺卻被輕而易舉遺忘的悠悠歷史,悄無聲息地與我們漸行漸遠……
工農路/汪月婷
八節根/張書雨
一封信的一九九三/李勝法
信仰/沈寒暑
和平路/馬晨薇
屋漏痕/吳奕曉
我們/劉宗珉
小鎮書店/婁凌云
歸鄉/李慶虎
結婚/陳戀佳
打邊爐/李旭瑩
遷/吳沁穎
離開花園和島/李雨荃
遠方有橋,近處有島/沈彥伶
第二輯 / 在眾生中
我就是我。一個令人不解的偶然,一如每個偶然……
影子/席嘉
佛心/蔡依諾
空鳥籠/夏威夷
靈山祭/呂雯昕
接升/皮曉晨
盲/楊日旭
往事如昨/虞文婕
頭魚/陳飛揚
慈悲/王畔
等一艘船/劉楚怡
報春/洪元雨
第三輯 / 風格一種
迎面而來先鋒小說的氣息,轉角遇見羅伯—格里耶……
十七歲時我們終日談論的死亡/陳驍
算/余梓溦
后悔藥/趙瑞寧
老巷/朱瑤
臉/俞悅
擺渡/嚴歆雅
都市狗道/臧國偉
逐鹿/趙一凡
沙海/陳意林
我碾碎了那顆葡萄/王楚睿
老狗/王淳
的倉頡/褚奕雄
第四輯 / 皮靴里的鮮花
我有雙皮靴它無牌無碼,穿上它可就踢里踏拉
踢里踏拉中我漸漸長大,長大以后我卻不再想家
這雙皮靴它陪我浪跡天涯,疲憊之后它盛開了鮮花……
南方群島/吳斌
皮靴里的鮮花/賈小我
鴕鳥不會飛/許雪菲
洛桑的短笛/唐若瑤
鄉訣/丁元惠
豁口/韓煜瑋
墻有茨/羅悅
年夜飯/許文
顧顏,顧顏/游鈺泓
同床/婁羽慧
老管/李辰熠
羊和狗王/曹非凡
左鬢發/宋雨亭
萬劫不復的夏天/周林帆
人,人,人/鄭可欣
Chapter 02
復賽獲獎作品選
自拍/劉思柒
訪錢宇彤:夢想又不是生活必需品/錢宇彤
自拍/林硯秋
對話科比:籃球是堅持的力量/李辰熠
隱形人/陳意林
杜棲桐:你好我是矛盾體/杜棲桐
自拍/陶易赟
十字之難/趙一凡
似水流年/遲宗浩
自拍/程舒穎
Chapter 03
附錄
“ONE 一個杯”第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 一等獎名單
“ONE 一個杯”第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 二等獎名單
“ONE 一個杯”第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 入圍獎名單
“ONE 一個杯”第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 初賽評委名單
“ONE 一個杯”第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 組委、評委、工委名單
工農路
汪月婷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高三
我2014年搬到工農路,在這之前它一直叫作工農路,這個名字可能要追溯到某個我未曾經歷的,熱烈的年代,不過這無所謂。它叫勞動路,紅色路,健康路……都一樣,都不能改變它如今是一條平庸的路這個事實,甚至因為平庸,所以地名成了負累。而對于我而言,它開始擁有某種特質,開始和勞動路,紅色路,健康路區別開來,都是在我搬過來之后發生的事情。
我在這里住了一年有余,其間搬了兩次家。原因是樓上住了一個外國青年,白天在學校里面教書,晚上也許還有另外一份兼職,總是到后半夜才到家,更壞的是他家洗手間下水出了一點問題,每回他沖廁所,我家總能聽見響亮的水聲。所以我睡夢中總是有踢踢踏踏的走動聲,和無盡的潮水。母親上去和他交涉過一次,沒想到老外也挺苦惱,因為房子是學校替他租的,房東似乎很不待見他(或者是他糟糕的中文),每回他聯系房東,房東都隨口敷衍幾句,讓他也很為難。事情至此,我媽媽只好留了微信,說有什么事可以找我們。這是我們家人和他的交集,我沒有參與這場談話,只隱隱約約聽到上面每個人都重復說著“burden”(負擔)。后來他們從沒在微信上講過話,下水照樣是壞的,夜里依然有人在頭上走路。又過了幾個月,我家就因為不堪忍受而搬走了。
你習慣了那種鄰里互助或者跨越國界的友誼故事時,會覺得這一切無聊透頂。這里的生活真沒意思,即使是金發碧眼,來自文明國度的外國人,來到這條街上以后,也和這里的其他人一樣,被拖著沉到生活的泥潭里來了。我老是想起那個被重復的burden,要維持的生計,要修理的屋子,找你麻煩的鄰居,這個是負擔,那個也是負擔,始終退讓也是一種負擔,或者等待別人退讓也是。雖然搬家,但還在這條街上,住的時間長了,才有一種更加隱蔽的交情慢慢顯露出來。由于是老城區,勢必有許多小館子,這里又尤其多。后來有朋友來拜訪我,我漸漸能說得上各家的優劣特色,次數一多,我仿佛也有種我是東道主的錯覺,常常忘了自己也是寓居于此的。
大概是三四月份的時候,樓下開了一家花甲店。那會兒正值市里有幾家店引進了錫紙花甲,形式與傳統花甲不同,多加蒜蓉和甜醬,非常受歡迎。之后又過了一些日子,街頭巷尾的一些小店有所察覺,后知后覺地模仿起來。我家樓下的那家花甲店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張的。
新店開業有非常劃算的折扣,我隱隱約約記得是半價,打印在一張A4紙上面,貼在玻璃櫥窗上,顯得很小家子氣。我貪圖便宜,和朋友去吃過一回。主人是一對中年夫妻,男主人在廚房里面,女主人在外面招呼客人。店里面新裝修過,桌椅都是新的,還沒有陳年累積下來的油垢,日光燈白亮亮的,望上去有種嶄新的寒冷。我坐下來,便問她有沒有無線網,她小心翼翼地說:“還沒有來得及裝,你下回來就有了。”此時店里沒有什么顧客,花甲端上來后,她坐在我們對面跟我們聊天:“現在這個吐殼的盆子不好,太小了,你們下次來就換成這么大的了。”她舉起手在空中虛虛比了一下。過了一會兒,又問我們:“這個湯怎么樣?”
我是知道有這種手段的,同顧客聊天來與顧客產生感情方面的聯系,從而贏得長期的客人。我發覺自己洞穿了她的算計,心里生出一種隱約的驕傲,何況那湯料根本說不上好,更加懶得和她說一些贊美的場面話。我說:“外面的湯,似乎跟這個不太一樣啊。”她仿佛因此受到了某種驚嚇一般,嘴唇動了動,努力地說:“都是這樣的,我特意托人買的火鍋底料(早就沒人用了,我心想),外面用的都是這種啊。”
她說話時依舊是那樣小心翼翼的神情,可能是因為到了這樣一個年紀,健壯,底氣,年輕氣盛都很容易被生活扎癟下去,留下來一張與生俱來般瘦弱而帶有苦相的臉孔。她說什么都如同在討要原諒。我向來不喜愛這樣的人,讓人覺得似乎是自己犯下了某種過錯,是我謀害了她一般。又想起糟糕的味道,沒有無線網,種種缺漏,不喜愛竟然變得近乎憎恨了。
離開的時候她給我和同伴每人一張積分券,我隨口問:“三個人可以積分在一張券上嗎?”她非常認真地跟我解釋:“不行啊,你們多來幾次,很快就會積滿的。別人家都要十次才滿。”“你看,”她指著印刷得很精致的積分券,“別人家都要十次才算積滿,我家五次就行了。”
那時,我突然發現她發尾上扎了一個紅色的蝴蝶結,這對于她來說過分活潑了,降落在她干枯的頭發上,如同稻草上不合時宜的火焰。蝴蝶結很新,應該是今天剛剛戴上去的。我想起來中國的一個老傳統,本命年要穿紅,預示著福運,也許在她看來這個店的開張,是與本命年同等隆重的一件事。她這樣的年齡,應該十分相信這個。那個瞬間一切都變得清晰起來: 我對她無緣無故的憎惡,正是和她的期待一起流淌出來的。這是多么無端的,難以言喻的期待啊。她在廚房里裝了三個電磁爐,我們這邊客流量較大的店,才用得著這么多爐子,她不停地對我們說“下一次來”,不知道自己受人蒙騙,買了過時的湯料,不知道眼前這幾個拿了積分券的顧客根本沒打算過再次光臨……她不知道。她始終心懷熱望,一無所知,清白無辜。
我對她的憎惡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害怕則藏在水下——我多么害怕這樣的事,白白地叫人難過,叫人灰心喪氣。那個春天雨水真多啊,天上地上,壞掉的人行道縫隙里面,到處都是灰色的,灰色的水。我依舊每天從她門口經過,雨天讓店里的燈顯得更加光明,她坐在門邊,臉也被燈光照得白亮亮的。她凝視著外面無窮的雨幕。沒有顧客,店里始終沒有顧客,門口幾大桶生的花甲放在那里,每天都是那么多,正在腐壞。這家店現在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個災難,只要我經過那里,就不讓我好過。我先前做的事情,貪圖優惠、驕傲、無心的憎惡,現在全都報應在我身上了。我每天等待著在店里看到一個顧客,這對我和她來說都是一種救濟。她始終保持著原來的姿勢,神情平靜,似乎并不怎么難過。但我知道終究有什么東西正和外面的雨水一起緩緩地流走。她期待的神情漸漸失去了。終于有24小時,我發現她把那個紅色的蝴蝶結除了下來,可能是意識到了它與己身并不相配。但更有可能是,這是一個拙劣的小說,她作為故事的主人公,此刻終于抵達了那個早就被所有人獲悉的懸念: 這件事,開店這件事,終于是敗了,搞砸了,無可挽回了。她必定夢到過一條金光閃閃的坦途,自己與一種理想的幸福貼面而過,嗅到了它甜美的香氣,可那個瞬間過去了,她僅擁有一個漫長而寒冷的春天,以及更為險峻的未來。
沒過多久,這家店關門了。我居然感到一陣不道德的輕松,以為終于逃脫了這局外人的酷刑。可沒有,沒有這么輕易,這間屋子始終沒能轉租給別人。門上又貼了一張A4紙: 房屋出租。只是燈是黑的,灰塵漸漸占領了玻璃,剩下招牌還掛在墻上,老遠就能看見。這里有一個夢想的嬰兒,過早地死掉了,只剩下一個襁褓在那里。
可能這真的不是讓人走運的年頭。工農路上有許多小館子。聽一聽它們的名字: 納格蘭工坊,瘋狂的小店,八月餐吧。它們的名字源于一些諧音、過時多年的網絡詞匯、自我感覺良好的幽默與情懷、期待、快樂、愛。但是這樣一種市儈的小聰明沒能讓它們得救,這些店大多不能長久,都是新店開業,無人上門,店主日復一日守著寂寞的門庭,直到最終難以為繼,不知去向。過幾天裝潢的工人上門,把原來的招牌卸掉裝上新的,敲敲打打,又換了一個主人。看多了這樣的事,我漸漸被賦予了一種不幸的能力,看著一家門面,就能想起它的前因后果來。這些四四方方,水泥鋼筋砌成的屋子,難道不是一個吞吃夢想的陷阱嗎?要不然怎么會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大傻子自投羅網,奔著這命中注定的失敗來了呢?要不然,世界上怎么有這么多失意人、傷心事呢?
在我讀過的書里面,到了一個行將衰竭的境地,人物要么被徹底地摧毀,陷入瘋狂,恐懼,自我毀滅,要么心靈深處誕生了新的愛,新的希望。在書中我們更容易發現意義,這是我們達成的一個共識,即問題必須得以解決。可現實的矛盾大多是將就的,懸置的,我們總是在問自己: 我做了我所有能做的,事事都齊備了,失敗是怎么來臨的呢?我在學校里考試,通過計算得出了很確定的答案,開始期待一個好的分數,可之后發現自己和正確答案不同,盡管錯誤已成定局,可還覺得是答案錯了。公式,計算;市場,店面裝潢。一切無缺,可最終一切都成了空,成了東流水,這難道不叫人十分費解嗎?
生活始終是難以被理解的,可能我們當中的大部分人,直到最終也沒有知曉何為失敗的智能,沒能找到那個加害者,更不值得被賜予偉大的不幸。但所幸在書中我們可以杜撰出一個有形的敵人,一個激烈的結局。比如,假如用這個女人來寫小說,那花甲店就不能無緣無故地賠本,她也不能簡簡單單地以不知去向為結局——這顯然無法令人滿意。我可能會寫她把門口成桶的花甲傾倒在大街上,那些花甲像流水一樣漫過了她的腳。
我們試圖以更激烈的方式逃脫困境,但這實際上是一種作弊。命運漸漸降臨了,可朝什么去憤怒,朝什么去拳打腳踢,這條街上大部分人還處在一個無緣得知的位置。
我后來在一個棋牌室里見過賣花甲的女人,但那其實不是她。因為我還見過她在替人送牛奶,在清晨的路中央生爐子。你們大概明白了,我如今并不能記住她的外貌,關于這個人,我也始終知之甚少,但今后我在工農路看見過許多張中年女人的臉孔,每一張都是她。現在是2016年,工農路上正在拆遷,有許多工人,過去也許有農民,但我沒有見過。我在這條路上沒見過什么奇人異士,什么瘋子天才高人,這條路上的人,開店的,打麻將的,上學的,都長著一張和她一樣令人過目即忘的臉。或者我們其實都是她一個人,是她的過去現在將來時,我們共同等待過不會到來的客人,被誤判的答案,即將轉折的命運,我們都在夢里見過一條光輝燦爛的道路,而醒來依舊赤手空拳。
夜里我站在陽臺上,已經是后半夜了,夜風吹得別人家陽臺上的塑料袋嘩啦嘩啦地響,聽上去非常寒冷……月亮真大啊,月亮下還有更大的,流動的云,云下面還有更遼闊的土地。我聽見一些人家在睡夢里的咳嗽和交談聲,起夜時撞到椅子的摩擦聲,每過一段時間,就能聽見那種老式的自鳴鐘咣咣地響起來,夢鄉里的人們竟然也不會因此覺得吵鬧。兩三點鐘的時候我會見到今夜一個人,他騎著電動三輪車,帶著手電筒翻我家樓下的垃圾箱,有時候那一束光會晃到我臉上來。黑暗中永遠有千千萬萬條路,千千萬萬個睡夢,千千萬萬種生活,可如今我不再去想那里面,那些屋子和街道上有什么,也不再去想未來會發生什么了,我們必將擁有同一個困境,同一個人生。我在樓下走一圈,仿佛把自己的一輩子都看完了。工農路上的小館子門口都放著一口鍋,不生火的時候黑洞洞的,到了飯點就會沸騰起來。它們不向你說明什么道理,只是提供一些隱喻,我也只知道這些東西將要順著食道流到眾人饑餓的肚腸里,所以也包含了人世間這些有限又常說常新的事情: 肉欲,光榮,誠懇,厭憎,俗世夢想。
點評
日常生活里的徒勞無望是一種常見但不容易寫好的情緒,而作者選擇工農路上新開的花甲店為切入點,可以說是為這種情緒的書寫做了適切的、具體的鋪墊。老板娘認真而謹小慎微的勞作、為了好彩頭而綁的紅蝴蝶結發飾與花甲店毫無改觀的種種缺漏在作者冷靜克制的筆下顯得格外醒目、沉重,如同一記記無聲的鈍擊,毫不留情地揭示著花甲店終將歇業的結局。與此同時作者心中的憎惡、害怕、冷漠、同情等情感也隨之暗流涌動,在作者看來,老板娘是眾多心懷熱望但注定難以為繼的勞動者的縮影,而這些類似的、重復上演的失意失敗并不能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或可以因之受到譴責的罪人。
在本文的后半部分,作者不再聚焦于這條路上種種無端的失敗,而是將思緒情感向外延伸、鋪展開來,她不動聲色地揭示出人在面對無解命運時的無力與被動,毫不留情地把生活徒勞無望的真相挖掘出來,這是所有人都逃不掉的困境。在這樣的構思中,我們能夠看到作者思考的深度與情緒的張力,也可以被其中平淡卻犀利的敘述所打動。作者對于生活的認知感悟有超越其年紀的部分,這十分難能可貴,加之其文筆嫻熟淡然,對于人物、環境的描寫著墨得當,抒發情緒也有張有弛,對行文節奏把握得較好,是一篇非常不錯的作品。
《萌芽》雜志社編輯 胡瑋蒔
內容不錯,包裝很好,有書香,文筆很好
每一年都追的 很不錯
《萌19》為第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分初賽獲獎作品選和復賽獲獎作品選兩部分,收錄的獲獎作品經過精心選編,題材各異,生動有趣,滿溢著“萌”的能量。 其中,有一代青少年自我與夢想的吶喊,有校園生活、青春情愫的細細訴說,有故土之思、人生感悟,有對現實的關照、對人性的思索,還有各種新鮮的文體實驗。
這才是真正的新概念作文,每一篇都給人不一樣的感受
要想學寫新概念作文 必瀆《萌》系列
蠻厚的一本書,顏色很萌
好看。。。
很萌的萌19,值得看,質量很棒,非常好。
快遞包裝都破了
書很好,就是字有點小……
適合高中生看,很喜歡
正版,很好!
包裝太差,
挺不錯的,
丫頭喜歡看這類書的內容很好
非常棒,非常喜歡這本書
好看的!!
非常滿意的買書體驗,下次還會買。
可以,就是字太小了點
黃粉藍綠,下一款是什么顏色呢。。質量一如既往地高
這是新概念作文中最權威的一本,最適合學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