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業在國民經濟中處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位,關系到全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獨特的地位和固有的特點使其專業性較強,而金融市場的發展也瞬息萬變,因此金融法律有著龐雜的法律系統與不斷變化的法律規定,給使用和研究金融法律的讀者帶來許多不便。
為了適應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需要,促進金融業的規范發展,方便國內外人士更及時、、地了解我國金融業的法律規定,我社在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合作出版的《中國金融法律》(活頁版)的基礎上,推出了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編纂的大型金融類法律法規匯編——《中國金融法典》,共分為銀行卷、證券卷和保險卷三卷。
金融法典的每一卷都收錄了與行業有關的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每一大類下最多有三級分類,基本上按照法律文件的重要程度、效力層級以及頒布時間順序排列。為了方便讀者快速查找到需要的法規資料,對于數量最為龐大的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還專門按發文機關和發文時間編排了文號索引,以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
金融行業在國民經濟中處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位,關系到全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獨特的地位和固有的特點使其專業性較強,而金融市場的發展也瞬息萬變,因此金融法律有著龐雜的法律系統與不斷變化的法律規定,給使用和研究金融法律的讀者帶來許多不便。
文號索引
一、綜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年10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節錄)(1999年3月1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1992年11月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錄)(2006年6月29日)
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2006年6月15日)
保險許可證管理辦法(2007年6月22日)
關于保留的行政許可項目的通知(2004年7月7日)
關于印發已取消行政審批項目后續管理措施的通知(2004年7月1日)
關于印發
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2005年10月149)
法定分保條件(1999年12月1日)
保險業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規定(2003年12月18日)
關于印發《保險資產管理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指引》的通知(2007年5月30日)
關于施行《保險業務外匯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2002年9月24日)
關于年度報告編報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2007年2月13日)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復議辦法(2007年7月5日)
保險業重大上訪事件處理辦法(2003年8月27日)
保險業對外宣傳管理暫行規定(1999年1月19日)
二、機構管理
(一)保險監管部門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規章制定程序規定(2006年3月14日)
關于保險監管機構列席保險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會議有關事項的通知(2006年2月7日)
中國保監會保險監管問責制試行辦法(2006年1月20日)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定(2004年6月30日)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現場檢查工作規程(2001年4月29日)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程序規定(2005年11月、8日)
中國保監會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程(2004年7月7日)
關于修訂《中國保監會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程》有關內容的通知(2005年3月28日)
關于修訂《中國保監會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程》有關內容的通知(2007年7月5日)
中國保監會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程說明(2004年7月7日)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宣傳管理暫行辦法(2005年7月29日)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信訪工作辦法(2005年5月26日)
(二)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管理規定(2004年5月13日)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2004年4月2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01年12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2004年5月13日)
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指引(試行)(2007年4月6日)
關于規范保險公司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試行)(2006年1月5日)
……
三、財產保險
四、人身保險
五、中介
六、財會
七、資金運用
八、統計
一、綜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1995年6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根據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于修改的決定》修正)
目錄
及時章 總則
第二章 保險合同
及時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財產保險合同
第三節 人身保險合同
第三章 保險公司
第四章 保險經營規則
第五章 保險業的監督管理
第六章 保險人和保險經紀人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及時章 總則
及時條 為了規范保險活動,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對保險業的監督管理,促進保險事業的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保險活動,適用本法。
第四條 從事保險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遵循自愿原則。
第五條 保險活動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六條 經營商業保險業務,必須是依照本法設立的保險公司。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商業保險業務。
第七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需要辦理境內保險的,應當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保險公司投保。
第八條 保險公司開展業務,應當遵循公平競爭的原則,不得從事不正當競爭。
第九條 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本法負責對保險業實施監督管理。
第二章 保險合同
及時節 一般規定
第十條 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
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
第十一條 投保人和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應當遵循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愿訂立的原則,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保險的以外,保險公司和其他單位不得強制他人訂立保險合同。
第十二條 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
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
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
保險標的是指作為保險對象的財產及其有關利益或者人的壽命和身體。
第十三條 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條 款達成協議,保險合同成立。保險人應當及時向投保人簽發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并在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中載明當事人雙方約定的合同內容。
經投保人和保險人協商同意,也可以采取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書面協議形式訂立保險合同。
第十四條 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約定交付保險費;保險人按照約定的時間開始承擔保險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