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商法基礎理論大體劃分為"價值論"、"潮流論"、"本體論"三大板塊,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構建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在"商法價值論"中,本書深入分析了商法基礎理論的研究動因與價值,對商法的理念作了內涵發掘與價值重建,并對商法的基本原則及中國商法的時代價值作了解析,彌補了傳統商法理論研究中對此重視不足的缺陷。在"商法源流論"中,本書通過商法取得獨立地位的歷史線索及典型立法例的闡述,對商法的歷史變遷作了概貌式描述。在"商法本體論"中,本書以超越于傳統商法理論體系的視角,對商法的內涵與外延、商事人格權制度、商事登記制度及商行為制度作了深入的制度解讀與理論重構,使全新的商法理論體系得以確立。
范 健 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首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1995年)。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商法、經濟法、國際商法。發表學術論文160余篇,出版獨著、合著及主編教材20部,主要有:《商法》(第三版)(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普通高等教
導論:當代商法學研究的熱點問題
一、關于商法學科的建立及其價值
二、關于商法的起源和歷史發展
三、關于商法立法模式與立法體系
四、關于商法獨立性之爭論
五、關于商法調整對象之變遷
六、關于商法基本原則之變遷
七、關于商法淵源體系之變遷
八、商法立法模式之變遷
上篇:商法價值論
及時章 商法基礎理論研究解析:動因與價值
一、商法與商法基礎理論研究現狀
二、商法基礎理論研究的動因
三、商法基礎理論研究的理論價值
第二章 商法的理念:內涵挖掘與價值重建
一、內涵流變與界定
二、私法自治
三、營業自由與投資自由
四、保護營利
五、嚴格責任
第三章 商法理念與價值的載體:商法基本原則
一、商法基本原則:研究現狀、價值與功能
二、商法基本原則的界定
三、商主體嚴格法定原則
四、維護交易公平原則
五、保障交易簡便、快捷原則
六、維護交易安全原則
第四章 中國商法的時代價值
一、中國商法產生的背景與立法狀況
二、中國商法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
三、中國商法與中國政治體制改革
四、中國商法與當代中國思想觀念變革
中篇:商法源流論
第五章 商法的歷史源流
一、商法的起源
二、中世紀商法
三、近代商法
四、現代商法與商法的現代化
五、商法的趨同化
第六章 商法的獨立性:歷史流變視角的考察
一、德國商法的獨立性
二、法國商法的獨立性
三、日本商法的獨立性
四、瑞士商法的獨立性
五、意大利商法的獨立性
六、臺灣地區商法的獨立性
七、澳門商法的獨立性
八、商法獨立性的研究基點
九、商法獨立性主要觀點辨析
十、"民法的商事化"與"商法的民事化"之于商法獨立性影響
第七章 當代主要商法體系
一、大陸商法
二、英美商法
三、社會主義商法
四、結 語
第八章 德國商法與德國商法典
一、德國商法的概念:適用于商人的特別私法
二、德國商法調整的對象:商人及其行為
三、商法、《商法典》、商法的相鄰法規
四、德國民商分立立法例的形成
五、德國商法立法體例
六、從商人法到企業私法
七、中國商法的歷史與現狀——作為借鑒德國商法的背景
八、以德國商法為代表的大陸法國家商法對中國商法的歷史影響及其在當代的局限性
九、結語
下篇:商法本體論
第九章 商法的語源及含義
一、"商"的語義考
二、商法相關概念辨析
三、商法概念界定
四、商法的特征
五、商法與相關法律部門之間的關系
第十章 商主體的概念
一、傳統商法中商主體的概念
二、傳統商法中商主體之標準考察
三、我國商法之商主體概念界定
四、傳統商法之商主體分類
五、我國現行商法之商主體類型考察
六、當代商主體觀念之變革:從商人到企業
七、我國商主體類型的理論重構
第十一章 商主體的獨立性
一、商主體獨立性的立法考察
二、商主體獨立性的一般法理分析
三、由抽象人格到具體人格
四、"人的普遍商化"與"商法民事化,民法商事化"之于商主體獨立性辨析
五、商主體獨立立法的制度價值
第十二章 商主體法律人格要素
一、商主體法律人格要素概說
一、關于公司財產獨立
二、關于公司團體意思
三、關于公司責任獨立與股東有限責任
四、關于公司獨立的名稱
五、公司法律人格之實質要素
六、其他商主體法律人格要素分析
七、小結
第十三章 企業的內涵與外延
一、企業概念的一般分析
二、企業概念法律界定的一般考察
三、企業概念的法律界定
四、企業類型一般考察
五、法人企業
六、合伙企業
七、個人獨資企業
八、企業基本形態補充說明
第十四章 商事人格權一般理論
一、人格權理論一般考察
二、人格權理論的現實困惑與解決方案
三、商事人格權內涵界定
四、商事人格權外延概說
五、商事人格權具體類型
六、商事人格權的法律屬性
七、商事人格權的制度價值
第十五章 商事登記制度
一、商事登記的概念、特征
四、商事登記的種類
五、商事登記的程序
八、我國現行商事登記制度之檢討
九、我國商事登記立法之理論構造
第十六章 商行為通論
一、商行為的概念界定
二、傳統商法之商行為特征分析
三、我國商法之商行為特征分析與構建
四、傳統商法之商行為外延考察
五、我國商法之商行為外延分析
六、商行為的獨立性考察
七、傳統商法之商行為立法模式考察
八、我國商法之商行為立法模式理論構建
結語:中國商法十五年之反思
一、十五年成就:一個時代的立法結晶
二、十五年成就:不囿于法律自身的時代價值
三、十五年成就留下新困惑:中國商法任重道遠
主要參考文獻
及時章 商法基礎理論研究解析:動因與價值
商法與商法基礎理論研究現狀
盡管古代中國并無嚴格意義上的商法,但早在清末變律引進西方法律之時,商法就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被引進到中國,并制定出未及實施的《大清商律草案》。但在上個世紀20年代關于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之爭中,立法者采納了民商合一的主張,使得形式意義上的商法不復存在于中國。新中國成立之后,受蘇聯法的觀念與立法模式的影響,商法更是被作為一種資本主義的法律制度受到排斥。不僅無意于制定商法,而且在學術研究上也將商法納入到資本主義法律制度與法律文化之中。因此,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商法這個歷史悠久的概念,在中國卻少有人知。上世紀80年代之后,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理念逐漸成為主流意識,商法觀念被人們重新引入。1993年11月,在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即明確指出,要加快經濟立法,進一步完善民商法。以此為指導,立法機關在此后短短的幾年中,頒布了一系列商事單行法,使商事法律體系得以建立起來。由此,商法已經成為一個廣為人知,并為立法、司法以及法學界普遍接受的概念。1999年6月30日,深圳市通過的《深圳經濟特區商事條例》,可視為我國形式意義上商事立法的有益探索。①從1999年開始,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商法》作為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之一,成為法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則體現了我國教育主管部門與理論界對商法的共同關注。1999年12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還在北京召開了一次討論我國商事登記法的論證會,在2000年5月9日拿出"商事登記條例"(及時稿)草案后,又在較大范圍內組織了論證。
……
值得讀一下
值得學習!
范老師的大作,需要認真讀
還沒看完,繼續看
這個商品不錯
蠻不錯的一本書,看著挺喜歡的
很不錯,很滿意!內容很齊全
這個商品不錯~
很不錯的一本書,一本作為參考還是很必要的
這個商品還可以
好評
挺好,挺專業
不錯
內容一般,
很滿意,發貨很快,書質量也不錯。
經典,必讀。
大家都來買啊
正版
非常棒,良心書
挺好挺好
很好的教材
統一批次購買,發貨速度快,包裝很好。
專業課書。所以買來看看。
讀了幾章感覺很不錯,里面內容很豐富。對理論有比較深的闡述,而且絕不拘泥于法條的闡釋。
此本書講得很深刻,對于研究生來說,有很多理解理論的幫助,值得推薦!
雖然是范建和王建文的書,但是感覺沒有他們編的商法的教材的味道,全書主體倒是挺鮮明,論述的文字也很樸實,感覺比較適合本科生。
快遞把書頁劃破了,直接不想多說什么,書還是不錯的,范老師的書,理論性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