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微電影,學習微電影拍攝技巧,掌握微電影制作經驗,學習微電影劇本創作和導演執導經驗,把微電影培訓班搬到自己的家中來,就是本書的目標。 本書從微電影導演的角度,以實際的拍攝案例和經典影片的創作思路出發,通過6大部分共36講內容,手把手帶領初學者步入微電影創作的大門,系統地對鏡頭“語言”進行梳理,讓讀者從導演的角度了解各部門的合作重點及運作原則,揭示劇組的運轉方式,幫助讀者完成初學者到微電影導演的轉變。 無論對于想實現一個小小電影夢的愛好者,還是有豐富經驗的職業導演,本書都是一部而易于理解的進階指南。
本書在講解中,以微電影中各個知識點的實例化運用為主,用作者創作、拍攝、制作的微電影為“線索”,對各個案例和知識點進行連接。書中的課程具有漸進式,因為從影片中提取出來的知識點具有重疊屬性,對某一個知識點的概括和總結,都不可避免地會涉及新的知識點。作者在對各個知識點的編排上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本書每節課程會有一個重點,講解過程中涉及的新知識點,會盡量放置在鄰近的篇幅中,使兩個或多個知識點能起到關聯作用。本書的每一講會列舉幾個案例(對同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這樣的安排可以給大家更多的學習視角。一部片子的容量有限,對影片中所涉及的技巧分析也難免片面,所以作者創作的微電影不會在每一講中都出現。在“鏡頭語言”這個單元,作者并沒有與大家探討故事敘事方面的技巧,而是與大家分享鏡頭的推拉運動、景別的變化,實現的具體畫面如何在影片中產生影響?分析它們帶給觀眾的種種視覺感受。像固定機位、長鏡頭、鏡頭的焦點這些看似平常的內容,實質上都對影片的情緒表達產生了影響。學習運用攝影機創建視覺感受,是導演應該掌握的一項技能。作者認為鏡頭的運動是一種客觀的體驗,這種體驗能夠配合故事的情景更好地引發觀影者的共鳴。運用影像講故事就是向觀眾延展導演對人、對事、對故事講述方式的感受。認同感是導演運用故事觸發了觀眾客觀經歷的相似性,從而讓人能夠喜歡影片中的人物,認可導演所講述的這個故事。作者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會不斷地提示聲音的重要性,對影片選用的音樂感受,經常在片例中提及。本書選用了聲音特征明顯的片例,來闡述旁白、自述、聲音前置/聲音后置等知識點。通過對它們的解讀,試圖使無形的聲音變得形象化。需要導演掌握的知識不僅局限于前期,像后期制作中的特技,如轉場、疊化、快剪、倒放、電腦特效等技巧,本書也專門選擇了相應案例進行講解。時間在電影里是個變量,它可伸縮、可重置、可跳躍……配合創作者的想象力,實現對故事節奏的控制。作者將控制、影響影片時間的幾個元素(閃回/閃前、倒敘、時間拉伸、時間壓縮)放置在時間控制單元中逐個闡述。作者想用影片中的“時間”元素提示各位導演: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創建出更多的戲劇沖突和服務故事主線的情節點,以提升影片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豐富觀景者的體驗。在講故事與導演思維環節中,作者用知識點的“功能”講了一個“首尾呼應”的“故事”:開篇設計、故事線、揭示、懸念、遞進、高潮、影片結尾。通過展示一個個具體的影片案例,還原作者指導導演班學員畢業創造的過程,過程本身并沒有與好壞之分,但過程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問題。隨著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得到解決,我們的成長也變得清晰可見。故事講究的是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希望導演創作實錄與教程能夠完成“講故事”的使命:幫助電影、微電影愛好者解決拍攝過程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期待各位導演的大作早日問世。
第1部分 導演基
001
5.3 蒙太奇創建的預測功能
2.1 用時間設定目標《世界因愛
3.2 用回憶的方式揭示壞人
3.3 平行敘事結構中的壞人
4.1 老師與學生兩條線平行敘事
4.2 父女兩條線平行敘事
4.3 醫院、公路、公園三條線
002
002 006 008
010
010 012 014 016 016
023
025
027
027
030
032
6.1 主觀視角的童年回憶
6.2 主觀視角揭示人物性格
7.2 舞臺表演的前奏
7.3 準備工作成為前奏
8.2 神奇事件重復發生
8.3 重復事件的創造性運用
038
041
041
042 045 049 050
053
053
056
057 058
060
060
062
063
第5講 蒙太奇
034
第2部分 鏡頭語
066
5.1 時空旅行的蒙太奇《指尖上的
5.2 傳達危險信息的蒙太奇
034
037
9.2 揭示人物狀態,渲染情緒的推鏡
第1講 時間、地點、人物
1.1 環境與人物出場《心曲》
1.2 人物職業與空間《車四十四》
1.3 時空變換《玩具島》
第2講 設定目標
而生》
2.2 用表白設定目標《情竇初開》
2.3 目標與視角《貧窮的吸血鬼》
第3講 角色/壞人
3.1 一群壞小子《心曲》
老男孩》
You Can Shine
第4講 平行敘事
指尖上的夢想》
的農場》
平行敘事《米蘭》
復印店》
第6講 視角/視點
三分鐘》
指尖上的夢想》
6.3 試探式視角《心曲》
6.4 偷窺者的視角《復印店》
6.5 創造第三人視角《宵禁》
第7講 前奏
7.1 樂隊演奏的前奏《心曲》
You Can Shine
的農場》
7.4 預示著危險的前奏《米蘭》
第8講 重復
8.1 相同事件不斷重復《下一層》
8 號房間》
復印店》
夢想》
驚喜》
第9講 推鏡頭 067
9.1 用推鏡開篇《宵禁》 067
老男孩》 068
-----------------------------------------------------Page 5-----------------------------------------------------
?
目 錄
9.3 指向人心的推鏡《衣柜
15.3 “開玩笑”式的旁白
070
093
第10講 拉鏡頭
072
第16講 自述
096
第11講 長鏡頭
074
096
11.1 人物出場長鏡頭
16.2 劇中人物的自述
11.2 展示重要道具的長鏡頭
074
075
16.3 采訪形式的自述
097
099
11.3 揭示人物關系的長鏡頭
第17講 聲音前置/后置
101
077
101
第12講 焦點
079
17.2 具有喚醒功能的聲效
12.1 起關注作用的變焦
103
12.2 營造神秘感的變焦
14.1 紀實風格的手持拍攝
079
081
083 085
085 086
18.1 鏡頭搖轉場《指尖上的
18.3 開門、關門轉場
106 107
107 108
110
112
第3部分 聲音處理
089
19.1 具有回憶功能的疊化
第15講 旁白
090
112
15.1 老電影效果和旁白
19.2 實現時間壓縮的疊化
15.2 雜亂聲音組成的旁白
090
114 115
092
第20講 倒放
119
IV
迷藏》
紅領巾》
16.1 主人公自我介紹《八歲》
復印店》
衣柜迷藏》
二加二等于五》
貧窮的吸血鬼》
衣柜迷藏》
17.1 聲音前置 / 后置《衣柜迷藏》
衣柜迷藏》
老男孩》
深藏不露》
第13講 固定機位
第14講 手持拍攝
宵禁》
14.2 動感十足的跟拍《八歲》
第4部分 后期技巧
第18講 轉場
夢想》
18.2 鏡頭推拉轉場《衣柜迷藏》
衣柜迷藏》
第19講 疊化
老男孩》
縮水情人》
衣柜迷藏》
19.3 渲染情緒的疊化《老男孩》
深藏不露》
-----------------------------------------------------Page 6-----------------------------------------------------
?
目 錄
第21講 快剪
121
第26講 時間壓縮
147
121
26.1 時間壓縮表現人物關系的
21.2 混剪將多個時空融為一體
147
You Can Shine
124
26.2 時間壓縮人物年齡變化
21.3 混剪實現情緒的高潮
148
22.1 摳像與虛擬攝像機運動
22.2 動畫背景連接多個情景
125
127
127
26.3 片子中的時間被壓縮
26.4 時間壓縮代表了成長
第6部分 講故事與導演
150
151
130
思維
154
22.3 實拍、合成、動畫、電腦特效
第27講 開篇設計
155
134
23.1 閃回再現人物的相遇
136 137
137
27.3 強烈的沖突開篇
159
160 162 163
23.2 閃回給出答案《給予是好的
第28講 故事線
165
138
28.1 以主人公命運形成的故事線
140
165
第24講 倒敘
142
28.2 母親尋找孩子形成的故事線
24.1 倒敘展開故事
167
142
28.3 以失蹤形成的故事線
24.2 倒敘角色可疑的舉動
168
143
第29講 建置
171
第25講 時間拉伸
145
29.1 生活的細節建置出家庭環境
171
V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