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哲學的歷史導論》是一部的科學哲學導論著作,內容均衡而翔實,語言簡潔而清晰。它為科學哲學的不同觀點提供了歷史闡述,特別是圍繞“如何正確評價科學”這一長期存在爭論的問題,對不同歷史時期、派別的重要哲學家和科學家的觀點給出精當的陳述和分析。此新版結合科學哲學的當代進展,包含了關于理論評價、實驗活動、科學實在論爭論以及生物學哲學的新近工作。
一本深入淺出圖文并茂的科學哲學入門教材。
全球12種語言譯本。
中文版由著名青年學術翻譯家張卜天精心迻譯。
內容均衡而翔實,語言簡潔而清晰。
為理工學科提升哲學思想的深度,為人文學科填補科學思維的短板。
約翰 洛西(JOHN LOSEE),美國拉菲耶特學院哲學教授,這本《科學哲學的歷史導論》是其代表作,曾被譯為12種語言。
譯者簡介:張卜天,1979年生,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學士,北京大學科技哲學博士,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西方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科學思想史。著有《質的量化與運動的量化——14世紀經院自然哲學的運動學初探》,“機械論的起源、演變及其問題研究”課題獲得201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資助,主編和翻譯“科學源流譯叢”,主要譯有《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韋洛克拉丁語教程》、《世界圖景的機械化》、《現代性的神學起源》、《科學革命的編史學研究》等四十余部著作。
目錄:
導
及時章 亞里士多德的科學哲學
第二章 畢達哥拉斯主義傾向
第三章 演繹系統化的理想
第四章 原子論和背后機制的概念
第五章 亞里士多德方法在中世紀的確證和發展
第六章 關于拯救現象的爭論
第七章 17世紀對亞里士多德主義哲學的抨擊
一、伽利略
二、弗朗西斯 培根
三、笛卡爾
第八章 牛頓的公理方法
第九章 新科學對科學方法論的暗示
一、科學定律的認知地位
二、科學程序理論
三、科學理論的結構
第十章 歸納主義和假說-演繹的科學觀
第十一章 數學實證主義和約定主義
第十二章 邏輯重建主義的科學哲學
第十三章 正統學說受到抨擊
第十四章 科學進步理論
第十五章 解釋、因果關系和統
第十六章 確證、證據支持和理論評價
第十七章 對評價標準的辯護
第十八章 關于科學實在論的爭論
第十九章 描述性科學哲學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