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社會學這個傳統的許多重要概念,如整合、團結、功能、分化等,都不免濃厚的社會救治的味道的話,那么有一個概念可能是個例外,這就是失范。涂爾干簡明地揭示了這個概念對于社會學家的悖謬:失范意味著“社會在個體身上的不充分在場”和“社會的缺席”。作者對于社會學理論不能面對困境的這一根本的“困境”有著深刻的理解,所以選擇從“失范”概念入手來重構社會學面對“社會的缺席”,甚至“斷裂”時刻的理論可能性。本書榮獲第三屆(2003年度)胡繩獎。
本書是作者的成名之作,榮獲第三屆(2003年度)胡繩獎。其寫作是出于對"失范現象"之命運的"關懷",是一份研究性綱領,其寫作在各種思想和各種思想風格之間來回跳躍和游移,不限于某種特定的或既定的說法,對研究社會失范現象的人士以及對社會學感興趣的人士都會大有裨益。
渠敬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渠敬東教授,長江學者,當代杰出的中青年社會學家。1998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社會學研究》主編,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好書,湊足5個字
哈哈就斤斤計較斤斤計較斤斤計較
裝幀印刷太贊了,包裝也棒,包著塑料膜,相信當當沒錯
研究涂爾干的經典作品,大力推薦!
缺席與斷裂:有關失范的社會學研究(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