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俗是西藏社會生活狀況和樣態的文化體現。本書對西藏充滿魅力的風土民俗逐一介紹,向讀者展示雪域高原民族獨具特色的居住、飲食、衣著習俗,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的人生禮儀,以及眾多的節日習俗等,從一個特定側面為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真實中國西藏的窗戶。
本套叢書從人文視角對西藏的歷史、宗教、文學、藝術、民俗進行精當展示,獨到解讀、描繪西藏風土人情和文化風貌,向國內外讀者展示西藏魅力。各分冊在內容上較多吸收了相關領域研究成果,注重講故事,雅俗共賞。 西藏令無數人感到新奇、神秘、向往。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的西藏各族人民,辛勤地耕耘著這塊土地,孕育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與地方特色的民俗。西藏民俗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十分久遠。自從有了高原先民的活動,也就有了西藏民俗活動形式。西藏民俗文化內容豐富,民俗文物多姿多彩,飲食、服飾、居住,茶醇酒香,色彩斑斕的西藏生活民俗;誕生禮、取名、婚嫁、喪葬,西藏人生禮儀;民間信仰、苯教信仰、藏傳佛教,神圣時空中的西藏信仰民俗;歲時年節、生產節日、宗教節日、娛樂節日、時光輪回中的西藏節日民俗;斗智斗勇怡情益智的西藏游藝競技,等等。西藏的民俗以及伴隨著這些民俗所產生的文化心理內涵,既有代代相沿的縱向傳承,又有同代人之間的橫向傳播。西藏各族人民創造的民俗文化共同構成了多元整一斑斕多姿的西藏民俗文化,體現了青藏高原人們的特有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審美情趣,折射出西藏各族人民的精神風貌。本書以親臨現場的筆觸,對西藏民俗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歸納梳理,描繪展示了西藏民俗傳承的動態過程,反映了西藏民俗與祖國內地和周邊國家同類和其他文化事項及其他形式民俗的交流和交融體現了青藏高原民族的生活風情和審美情趣,展示了特有的高原風采,演繹出藏族歷史文化的豐厚、變遷、升華。西藏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自成體系。在如臨其境的描繪之外,本書特別歸納了西藏民俗的文化特征進行了理論歸納:1)從地理環境的差異決定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差異,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獨特西藏民俗文化視角,展示了西藏民俗的地域性特征;2)與其地域性特征一致的前提下,西藏民俗方方面呈現多元整一濃郁的民族性特征;3)西藏民俗對外來文化的兼收并蓄,各民族文化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交流相通中呈現出互融性特征;4)西藏民俗文化現象都是青藏高原個民族千百年來創造的文化因子的積淀和熔鑄,歷史傳承中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發展和變化,體現了特定的時代性特征。作品以通俗豐富學術,以學術支撐通俗,頗見功力和創新。
陳立明,西藏民族學院教授,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學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長期從事西藏歷史文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西藏歷史文化和喜馬拉雅文化等研究領域頗有造詣,著有《西藏民俗文化》、《走入喜馬拉雅叢林——西藏門巴族、珞巴族文化之旅》等多部學術著作,發表相關論文50余篇。
引
西藏民俗:蘊含濃郁雪域高原神韻的壯闊畫卷
及時章茶醇酒香色彩斑斕——西藏生活民俗
第二章靈魂之禮生命之儀——西藏人生禮儀
第三章瑰麗幻想神圣時空——西藏信仰民俗
第四章節慶四季歡樂海洋——西藏節日民俗
第五章斗智斗勇怡情益智——西藏游藝競
冬小麥“卓”或“袞卓”是又一類藏族主食。冬小麥的吃法比較單純,多是磨成面粉后做烤餅吃。出門旅行或外出勞作,“巴勒”(烤餅)是常帶的食物。面粉還可做藏式面條,也是做“土巴”不可或缺的原料。
.....
當當東西還是這么好,一如既往的喜歡。價格實惠,質量又好。值得信賴。
好評好評好評好評
不錯不錯不錯
剛從西藏回來,更希望了解更多的西藏。
資料翔實,文筆流暢,內容豐富
去西藏在書店看到的,翻了翻就決定要買一本回來仔細看看,是了解西藏的很好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