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同志提出編寫《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的任務,并在編寫工作啟動后親自審定編寫工作方案,作出長篇重要批示,給予重要指導。本書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室務委員會具體領導下,歷時六年編寫完成。在編撰過程中,注意吸收《中國共產黨歷史》卷、第二卷和《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的精華,并積極吸收黨史研究成果。
在本書編撰過程中,恰逢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了記述內容的完整性,將時間下限向后順延,反映了1921—2012年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全書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三冊,共60余萬字。本書隨文插圖400余幅,圖文并茂、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90余年的奮斗歷程、光輝業績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這部通史類黨史基本著作的出版,是黨史學界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也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學習黨史提供了一部重要的教科書。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是黨中央直屬管理部門,是中國共產黨黨史研究部門。1988年7月由原中共中央黨史委員會工作機構――中央黨史研究室和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合并而成。按照職能的定位,中央黨史研究室既是黨的歷史的研究部門,又是主管黨史業務的工作部門。
目錄 1
及時章 中國共產黨的創建 1
一、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和革命任務 3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和中華民族的
兩大歷史任務 3
辛亥革命的意義和局限 6
二、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10
北洋軍閥的統治和工人階級的成長壯大 10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12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7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20
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26
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及其活動 26
黨的及時次全國代表大會 35
四、制定民主革命綱領,開展工農運動 42
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42
工人運動的高潮和農民運動的初步開展 46
第二章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53
一、及時次國共合作的建立 55
黨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和國共合作的建立 55
革命新局面的形成和黨的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60
二、五卅運動和大革命高潮的到來 64
五卅運動和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統一 64
國民黨新老右派的限共、反共活動和
共產黨的退讓 68
三、北伐戰爭和工農運動 72
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73
湘鄂贛工農群眾運動的高漲 77
黨的建設的推進和組織的發展 80
四、國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失敗 82
國內外反動勢力以為中心的集合 83
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 84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及其后的形勢 86
危急形勢下召開的黨的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90
大革命的失敗及其教訓 92
第三章 掀起土地革命的風暴 97
一、以武裝斗爭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99
國民黨在全國統治的建立和革命的低潮 99
八七會議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 103
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109
二、與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辟 112
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向贛南閩西進軍 112
古田會議與黨和紅軍建設綱領的制定 117
關于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 120
三、革命走向復興時的“左”傾錯誤的糾正和紅軍反“圍剿”斗爭的勝利 123
革命的復興和“左”傾冒險錯誤的出現及糾正 123
紅軍的反“圍剿”斗爭 129
根據地的土地革命和各方面建設 136
四、九一八事變后的局勢和“左”傾錯誤的嚴重危害 141
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141
“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 144
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和左翼文化運動 148
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51
五、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的勝利 156
遵義會議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 156
紅軍北上,一、二、四方面軍會師 159
南方紅軍游擊戰爭和東北抗日聯軍的斗爭 165
六、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斗爭 169
華北事變和一二九運動 169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的制定 171
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173
總結歷史經驗,迎接抗日高潮的到來 177
第四章 全民族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181
一、抗日戰爭爆發和黨的抗戰路線的
制定 183
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183
黨的抗戰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 188
二、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 193
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 193
敵后戰場的開辟和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196
三、克服右傾錯誤,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 201
四、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 205
戰略相持階段到來后的局勢和黨的方針 205
敵后游擊戰爭的發展和百團大戰 207
淪陷區人民的抗日斗爭 214
打退和制止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高潮 217
五、克服嚴重困難,鞏固抗日民主根據地 221
敵后軍民艱苦的反“掃蕩”、反“清鄉”斗爭 222
克服經濟困難,開展大生產運動 228
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 230
六、國民黨統治區的抗日民主運動 235
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 236
愛國民主運動的高漲 238
提出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 241
七、加強黨的建設,開展整風運動 244
提出加強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 244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系統闡明
新民主主義理論 246
整風運動和《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247
八、黨的七大和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 253
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253
確定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257
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258
第五章 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 265
一、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267
戰后國際國內政治形勢和黨的方針 267
重慶談判 270
政治協商會議 273
二、以積極防御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 278
內戰爆發 279
打敗進攻的政治方針和軍事原則 281
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和重點進攻 283
三、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二條戰線 287
國民黨統治區的政治、經濟危機 287
學生運動的高漲 289
人民運動的廣泛發展 291
四、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 292
挺進中原和戰略進攻的展開 293
土地制度改革運動的發展和整黨運動 297
五、奪取全國勝利綱領的制定和實施 301
闡明奪取全國勝利的政治、經濟綱領和軍事原則 301
增強全黨的政策和策略觀念 303
六、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鞏固和擴大 308
愛國民主運動的新發展 308
派的歷史性抉擇 309
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局面的形成 314
七、偉大的戰略決戰——遼沈、淮海、平津戰役 316
抓住戰略決戰的有利時機 316
進行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318
八、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 330
將革命進行到底 330
為新中國繪制藍圖 336
中
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和《共同綱領》的
制定 341
小 結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
基本經驗和偉大意義 347
目錄2
第六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 355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形勢和黨的任務 357
執政之初面臨的考驗 358
地方各級人民政權的建立 361
新中國外交方針的制定和實施 364
沒收官僚資本 建立國營經濟 369
穩定物價和統一全國財經 371
黨的七屆三中全會 373
二、
抗美援朝戰爭、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 375
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 376
廢除封建土地制度 381
鎮壓反革命運動 385
社會各方面的民主改革 388
三、恢復國民經濟和各項建設的展開 394
調整工商業和擴大城鄉交流 394
民主建政和統一戰線工作 398
教育科學文化衛生事業除舊布新 403
“三反”“五反”運動 408
國民經濟的恢復 411
四、為實現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而奮斗 416
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 416
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起步 420
引導個體農業手工業走合作化道路 425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429
五、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和各項工作的
推進 433
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433
宣傳思想工作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438
軍隊和國防的現代化建設 441
爭取有利于建設的國際和平環境 446
加強執政黨建設和為增強黨的團結而斗爭 450
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會主義經濟
制度的建立 453
基本完成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454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確立的意義 459
第七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的良好開端和曲折發展 463
一、黨的八大和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
探索 465
二、全黨整風和反右派斗爭 482
三、“”、化運動和糾“左”過程中的曲折 494
四、對國民經濟和社會政治關系的調整 511
五、經濟上調整任務的完成和政治上“左”傾錯誤的發展 526
六、堅持獨立自主,反對霸權主義 537
七、十年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總結 545
第八章 “”的內亂和對內亂的抵制與抗爭 559
一、“”的發動和內亂 561
二、反革命集團的覆滅和糾正極左思潮的努力 580
三、經濟建設和科技等方面工作的艱難進展 597
四、打開對外工作新局面 604
五、1975年的整頓及其中斷 612
六、反革命集團的覆滅和“”的結束 624
小 結 黨在1949年至1976年的歷史性巨大成就 636
目錄 3
第九章
偉大歷史轉折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開創 643 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偉大歷史轉折 646
二、撥亂反正任務的基本完成 660
三、國民經濟的調整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682
四、黨的十二大和改革開放的展開 712
五、黨的十三大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確立 740
六、外交、國防戰略的調整和“一國兩制”方針的形成 751
七、經受政治風波的考驗和治理整頓的完成 766
八、鄧小平南方談話 786
第十章 改革開放新階段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793
一、
黨的十四大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規劃 796
二、黨的十五大和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 808
三、跨世紀發展戰略的制定與實施 822
四、政治文明、先進文化建設和人民生活實現總體小康 832
五、國防和軍隊建設、祖國統一與對外關系 848
六、扎實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866
第十一章 建設小康社會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 885
一、黨的十六大和建設小康社會綱領的制定 888
二、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895
三、黨的十七大和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部署 914
四、深化改革開放和奪取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 920
五、新世紀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外交工作與祖國統一大業 956
六、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推進黨的建設 976
七、黨的十八大和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確定 991結束語 堅定不移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推向前進 998
后 記 1019
目錄2第七章到,因為上傳字數要求,所以刪除了大章節中的小章節,請諒解。
書包裝很好,正品,剛下單,兩天就到了,很滿意的一次網購!全5分!
終于替爸爸買到他喜歡的書了,之前在大書店都沒買到,當當購書又快又省心。
發貨及時24小時內就收到了,有發票可刷卡,公務報銷不怕手續不全了
內容非常好!!!值得深入學習,尤其配合兩學一做,是很好的基礎材料。
速度超快,前天晚上下的單,第二天早上就收到了!
今天收到了該書,購書體驗很好,唯一不足是包裝過于簡單,收到該書時包裝已破損,幸好未損害到書。
書里面還有圖片,字體大小也剛剛合適,很喜歡~一聽到出版就買了,誰讓我心里流的是紅色血液呢~
其他的沒有問題,很好的書。唯一遺憾的是內容有所縮略,不夠詳盡。
正品,很好!讀了之后對黨的艱難、光榮和偉大的歷史有了更完整、清晰的認識!
這本書很不錯,補充了很多內容,買來發給老師們。
很不錯的書,一直想買,這次總算拔草了,可以系統的了解整個共產黨歷史!
超級棒,第一天買的,第二天就送到了,書也很好看
中共黨史的簡明讀物,內容正統,沒有七十年那樣大膽。
剛買回來就看到一個微信,里面列舉了書中各種史實的錯誤。我正在核實。就書本身質量還可以。
工作需要,更是信仰需要,應該對黨史有個深刻的理解的
這次購物很不愉快,包裝被打開,然后這里面的書也已經出現封面花了。這應該屬于快遞過程中的問題,我在當當買的最差的一次。以前從來沒有過。
這套時間跨度大,比黨史出版社的時間軸長,很全面,值得收藏。
今年是建黨95周年,了解我們黨的歷史是必須的功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只有學習,才能感悟,才能不忘初心。才能繼續前進。頂!
是正品,書的質量非常好!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對黨史的描述得非常仔細。送貨速度也快。點贊。
紙質不錯,書本厚實,語言淺顯易懂,歷史細節豐富,有理有據,列舉了很多數字和事件作說明。剛剛看了30來頁,簡單評價一下。
由于這本書,需要很急,和客服溝通了下,網上也就發貨了,第二天的下午就收到了,真的太給力了!贊贊。。。翻開書看了下,是正版書,紙張很好,暫時還沒有找到錯別字,不錯,下次再來購買!!
應該是目前國內寫黨史最全面、客觀、可讀性、邏輯性、權威性的一套書,讀后對黨有了更深的理解、敬仰、佩服之情!
這套書很好。通過閱讀這套書,使我對中國共產黨90年來的歷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年親人多讀讀黨史是有好處的,這套書讀玩可以對黨的發現歷史有個總體的認識,是不可多得的黨史書籍
了解中國共產黨90年歷史的一本不錯的選擇
為總支的五位成員每人買了一套用于自學,個人也將之作為史料類書籍珍藏了。書籍封面樸素大方,書頁印制得很清晰,圖片的歷史感很強(彩印)--整體上是一套編輯與印制上都很莊重、嚴肅的書籍。
全面了解我黨走過的風云激蕩的九十年歷史,值得細看
推薦看的一套書,通過看這本書,詳細了解的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風雨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