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造成不平等的原因?再分配的機制如何設計?公正再分配有可能達到嗎?本書作者,法國新銳經濟學家托馬斯 皮凱蒂在本書中演示了這些不同的理論和思想是如何一種協調的方式走到同一個框架內,并提出一個的再分配方案。作者認為,造成不平等的原因有先天的和后天的兩種,在人類社會中,不平等必然會出現,必須要用再分配來調節它。如何設計公平的再分配體系?畢竟再分配是一種集體選擇,私人信息與一般稅收、選民與投票、社會流動性與政治態度等都與公平再分配問題休戚相關。皮凱蒂從經濟學方法和模型的角度出發,探討了財富再分配與公平分配的問題。本書為《21世紀資本論》提供了再分配理論的微觀基礎,回溯了皮凱蒂財富再分配思想的源起。
21世紀資本論》微觀分析基
追溯新銳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財富再分配思想的源起
書中分析了財富再分配理論的四大問題:
不公平問題:在市場機制下,社會不平等和分配與再分配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
體制問題:什么是促進再分配的zui優市場機制?
規范性問題:如何確定社會再分配是否公平?
政策問題:政治機制和經濟結構如何決定再分配有效進行?
作者在書中也得出了不少有意思的結論。如,在第6章關于財富分配與政治選舉的內容中,他關注于選民與階層流動的問題,這些問題在當下都是熱點問題。他指出:個人流動性對政治行為能夠產生重要的間接影響,這一點對我們來說變得愈發重要了……研究表面如果用父母的觀點來限定個人投票,那么社會流動性的影響會消失:換句話說,出身貧寒而處于高收入階層的人比出身良好處于高收入階層的人更有可能投票支持左派,因為他們的父母支持左派的概率很大。結合近的美國大選,這些有意思的結論確實能對現實給出一定的解釋。
托馬斯•皮凱蒂,法國經濟學家,生于 1971 年,22 歲即完成博士論文,23 歲時在麻省理工大學任教,專注于研究財富不平等現象,2002 年獲得法國zui佳青年經濟學家獎,是巴黎經濟學院的創始人之一。他發表過多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著作。
21世紀資本論》的作者。
序
致謝
緒論
及時部分 可行的再分配
1 再分配與信息I:道德風險
2 再分配與信息II:逆向選擇
3 存在公平的再分配
第二部分 再分配的集體選擇
4 再分配與多數規則
5 保守主義與動態分配共識
6 公平再分配與社會流動性
7 為何要進行再分配?
參考文獻
譯后記
因此在長期內,收入與社會出身似乎是影響政治行為的因素,因為它們能夠告訴我們不同的人最有可能屬于哪一個階層。當然,只有當每一個家族都趨同,這個情況才能夠成真,但是這在實際操作中這又是不可能實現的;在趨同之前,并不能夠區分開社會流動性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一些低層的人之所以停留在低層,是因為他們的看法使得他們沒有付出太多的努力,因此無法獲得美好的前程,然而反過來看的話,他們在經濟上的不濟正符合了他們的初始看法。除此之外,這個看法形成的過程對于每一個家族來說極其不穩定:因為只要借助一個合適的社會軌跡,在有限的幾代內,一種看法有可能轉化到另一種看法。
然而,個人社會流動性對政治行為能夠產生重要的間接影響,這一觀點對我們來說變得愈發重要了,因為最近的一些研究加強了這個觀點,研究表明如果用父母的政治觀點來限定個人投票,那么社會流動的影響幾乎會消失:換句話說,出身貧寒而現處于高收入階層的人。比出身良好現處于高收入階層的人更有可能投票支持左派,因為他們的父母支持左派的概率很大。
從更普遍的意義上來講,如果不借助能夠解釋為什么一些家族支持高比例再分配,但是他們在再分配過程中有更大的可能處于不利地位的理論,對我們來說似乎很難同時解釋政治再現的高概率以及低層選民比高層選民 更加支持高比例再分配的事實。我們的學習模型就是給出了這樣一個理論。
現代經濟學早已拋棄了古典經濟學家對財富分配與公平問題的研究主題,而皮凱蒂力圖復興它。在21世紀,收入與財富的分配不均已成為全球重大問題,皮凱蒂的這本書必將像他的《21世紀資本論》一樣受到廣泛閱讀。
——張軍,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再分配是現代國家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矯正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均的主要手段。皮凱蒂教授的《21世紀資本論》揭示了資本主義導致財富分配不均的規律,本書是這部恢弘巨著的姊妹篇,相信讀者從其中能夠發現新的有意義的見地。
——姚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世界經濟遲遲不能復蘇,這與全球收入差距的擴大有關。簡單講,就是在現有全球收入分配基礎上所形成的全球總需求吸納不了全球總供給,不得不借助量化寬松等貨幣政策來創造需求。同時,自由競爭的市場均衡有時并不符合政治角度看的公平性和建立在一定價值判斷基礎上的合理性。2016年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選舉表現出來的社會分化,再一次說明財富再分配是何等重要。……希望廣大讀者讀懂《財富再分配引論》,追尋皮凱蒂的學術之路,理解當今社會的大問題。
——袁志剛,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財富分配不公平的社會,不僅會面臨經濟發展的困局,亦將導致社會分裂和政治動蕩。政府運用合理的政策工具進行再分配,確保每個社會成員擁有羅爾斯式正義的底線尊嚴,這是既具有道德價值,也具有經濟內涵的必要措施。皮凱蒂回顧了人類財富分配的歷史及先哲的批判,繼而從制度、價值規范和政策等多個角度,運用經濟學和政治哲學的分析框架,在微觀層面討論了財富再分配何以可能、應該如何以及有何種后果。這是一本匯萃了關于這一主題豐富思想的經典之作。
——陳憲,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為什么要進行再分配?這是因為自由放任政策會自熱而然地對運氣與社會生活條件進行分配,然而這種分配與個人價值并不符合,因此這時就需要公共權力進行干預。
——托馬斯•皮凱蒂
剛上市的新書,留著慢慢看。
收到啦非常不錯
本書基于作者對經濟不平等的杰作《21世紀資本論》,進一步對財富再分配政策進行探討,學術參考價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