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宣言譯叢包括現代混合經濟、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貨幣與國際金融體系,以及失業與通貨膨脹等議題
在目睹了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為深刻的一次金融危機之后,薩繆爾森以其現代混合經濟代言人的堅定立場,寫下了一個折衷主義者的后宣言。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洋洋灑灑百余萬字,正如高鴻業先生所言,它就是一部"流動的百科全書"。為了讓普通讀者在當下全球經濟的大動蕩中,能夠聆聽到大師對熱點問題的解讀,我們推薦后的宣言譯叢:《薩繆爾森談效率、公平與混合經濟》、《薩繆爾森談財稅與貨幣政策》、《薩繆爾森談金融、貿易與開放經濟》、《薩繆爾森談失業與通貨膨脹》
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畢業于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是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系的創始人。他的許多著作使他在年輕時就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他于1970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美國及時個獲得此項大獎的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教授曾長期為美國《新聞周刊》的經濟學欄目撰稿,曾擔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經濟顧問,屬于那種能夠同普通民眾進行交流和溝通的為數極少的科學家之一。薩繆爾森常出席國會聽證,并為聯邦儲備、財政部、許多私人機構和非營利機構擔任咨詢專家。除了在麻省理工學院做研究工作和經常打網球之外,薩繆爾森教授還是紐約大學的客座教授。他的6個孩子(包括一次三胞胎)為薩繆爾森家族衍續了15 個子孫。
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美國杰出經濟學家之一,出生于新墨西哥州的阿爾布開克。本科就讀于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現任耶魯大學斯特林經濟學教授,考爾斯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理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研究員。諾德豪斯的經濟學研究范圍很寬,包括環境、能源、技術變革和經濟增長,以及利潤和生產率的增長趨勢。此外,對經濟政策研究非常感興趣。1977~1979 年是卡特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的成員,曾多次出席政府顧問委員會的會議,不時為《紐約圖書評論》和其他報刊撰文。在耶魯大學他主講經濟學原理課程。諾德豪斯教授與妻子芭芭拉居住在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市。教學寫作之余,他喜歡音樂、旅游、滑雪,和家人在一起。
蕭琛,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1985 年在北京大學經濟學系獲學士和碩士;1987~1989 年獲世界銀行全額獎學金,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經濟學系攻讀博士課程,曾應聘任世界銀行顧問(consultant);1991 年回母校任教,1992~2004 年初擔任國際經濟系主任;現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學術秘書、《北京大學學報》編委會主任助理、北京泛亞太經濟研究交流中心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轉軌經濟教育顧問。講授《世界經濟》、《美國經濟》、《公共部門經濟學》、《市場企業和產業組織》等課程。曾參譯《國外經濟學論文選》和《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曾主譯《美國總統經濟報告》和薩繆爾森第16、17、18 版《經濟學》。著有《美國微觀經濟運行機制》、《全球網絡經濟》、《信息網絡經濟的管理與調控》、《世界經濟轉型與中國》、《"新經濟"求索與應對》、《論中國經濟改革》、《效率、公平與深化改革開放》、《財稅政策模型與數據庫》等。
一個折衷主義者的宣
1 宏觀經濟學概述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
宏觀經濟學的目標和工具
經濟成就統計
宏觀經濟政策工具
國際聯系
宏觀經濟中的總供給和總需求
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定義
總供給曲線和總需求曲線
宏觀經濟史:1900~2008 年
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
2 政府對經濟的控制
政府的政策工具
政府規模的變動趨勢
政府管制的發展
政府的職能
提高經濟效率
減少經濟不公平
通過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經濟
執行國際經濟政策
公共選擇理論
3 政府支出
財政聯邦制
聯邦支出
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開支
文化和技術影響
4 稅收的經濟學問題
稅收原則
受益原則和支付能力原則
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
稅收中的實用主義折中
聯 邦 稅
個人所得稅
社會保險稅
公司稅
消費稅
州和地方政府的稅收
財產稅
其他稅收
稅收的效率與公平
有效征稅的目標
效率和公平
5 中央銀行和聯邦儲備系統
中央銀行概論
歷 史
組織結構
中央銀行的目標
聯邦儲備的功能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中央銀行是怎樣決定短期利率的
聯儲操作業務概覽
聯邦儲備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操作程序
聯儲如何影響銀行準備金
公開市場業務
貼現率政策:公開市場
法定準備金的作用
聯邦基金利率的決定
6 貨幣傳導機制
簡要概述
貨幣政策的改變對產出的
流動性陷阱的挑戰
總需求- 總供給框架中的
貨幣政策的長期影響
7 貨幣經濟學的應用
貨幣主義以及貨幣和價格
貨幣主義的根源
交易方程式和貨幣流轉
價格數量論
現代貨幣主義
貨幣主義者的政策綱領:固定的貨幣增長
貨幣主義者的實驗
貨幣主義的衰落
開放經濟中的貨幣政策
國際間的聯系
開放經濟中的貨幣傳導
8 政府債務的經濟后果
財政史
政府預算政策
實際預算、結構性預算和周期性預算
債務與赤字的經濟學
政府赤字的短期影響
短期與長期
財政政策和乘數模型
政府債務和經濟增長
歷史趨勢
外債與內債
稅收造成的效率損失
資本的替代
債務和經濟增長
9 穩定經濟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相互作用
需求管理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組合
固定規則與相機抉擇
立法機構的預算約束?
貨幣規則為的是聯儲?
10 經濟增長
企業的精神
促進技術進步
開放經濟中的經濟增長
促進開放經濟的增長
國家和市場
增長和外向型經濟
亞洲"龍"
中國的崛起
譯后記
1 宏觀經濟學概述
找份工作是困難還是容易?實際工資和生活水平是否正在迅速提高,或者由于通貨膨脹降低了實際工資,消費者是否正拮據地量入為出?經濟是否處在股價快速攀升的金融繁盛時期?或者中央銀行是否正運用貨幣政策以竭力擺脫房價下滑和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化和對外貿易如何影響國內的就業與產出?
請記住,宏觀經濟學是將整個經濟運行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研究的,所考查的是影響企業、消費者和工人的總體因素;相反,微觀經濟學所研究的卻是單個產品的價格、數量和市場。
研究宏觀經濟學以兩大核心命題為主要線索:
·產出、就業、金融環境和價格的短期波動,也即所謂的商業周期:
·產出和生活水平的長期變動趨勢,也即所謂的經濟增長。
20世紀經濟學的一項主要突破是宏觀經濟學的發展。它促使人們更好地理解如何應對周期性經濟危機和刺激經濟長期增長等方面的問題。面對大蕭條,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創立了自己的革命性理論,它有助于揭示經濟波動的決定因素,并就政府如何控制商業周期中最嚴重的生產過剩問題提出了對策。與此同時,經濟學家也一直致力于討論長期增長的機制問題。
宏觀經濟問題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主導了美國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進程。20世紀30年代,當美國以及幾乎所有的工業國的生產、就業和價格體系出現癱瘓等問題時,經濟學家和政治領導人都在大蕭條中艱難地摸索。60年代的越南戰爭和70年代的能源危機,給美國帶來了棘手的問題——"滯脹",低增長、高通脹并存。90年代迎來了高增長、低失業率和低通貨膨脹的黃金時期——這一不尋常的時期被稱為經濟學的"新時代"。然而,在21世紀及時個十年中,資本市場的泡沫就曾兩次破滅。及時次沖擊是在2000年,科技股的價格急劇下降;接來下的就是2007年之后的房價猛跌。2007,2009年的房價下跌引發了一場深重的金融危機,進而導致了經濟長期嚴重衰退。
……
紐約時報》的評價:薩繆爾森先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
◎ 著名經濟史學家Randall E.Parker:"現代經濟學之父"。
◎ 現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他是經濟學界最偉大的教師之一,是經濟學巨匠。"
◎ 61歲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我們這個歲數的中國經濟學者,都讀過他的教材。"
◎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梁小民:"1977年、1978年那批中國經濟學人最早接觸經濟學讀到的都是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他的書給我一種撲面而來的清新感,我的起點就是薩繆爾森的《經濟學》。甚至毫不夸張地說,全世界經濟學家都是薩繆爾森的徒子徒孫。"
◎ 北大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保羅?薩繆爾森是經濟學集大成者,他的去世是整個經濟學界的損失""那些不屑于花費時間和精力在教材上的中國經濟學家應該反思。"
◎ 知名經濟學家李稻葵:"薩繆爾森的理論地位猶如牛頓力學之于物理學。" "薩繆爾森是現代經濟學最輝煌時代的代表,他的體系堪稱現代經濟學領域最的結果。"
◎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他改變了經濟學的語言。"
偶還來哈!哈哈,要記得偶啦
還行吧奔著商務印書館買的
書非常好,物流快,包裝好,快遞服務員態度好
正在看
很好
還不錯
書不錯,內容好,包裝仔細,性價比高,印刷好,發貨時速度快
大師之作,一脈相承,受教。
不錯
很好用,貨真價實
可以
非常好,值得買
很好
東西收到了,好的話會回購的
內容比較豐富,值得一讀。
good,很不錯
感覺不錯呀
薩繆爾森經濟學精選
圖書不錯,具有較好的閱讀價值,性價比也較好!
值得一讀的好書!
奔著薩繆爾森名氣來的,還沒讀,應該不錯,個人思想的東西就是比大雜燴好的多
最喜歡這樣的書了,薄薄的,印刷紙張都很有感覺,并且涵蓋了大師的思想
經典著作,但是這種西方經濟學,只能說,還是沒有看懂中國國情!
看了薩繆爾森的這本談財稅與貨幣政策明白了政府的職能是提高經濟效率,減少經濟不公平,通過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經濟;執行國際經濟政策。貌似我們不是這樣的。
書很薄,小巧,印刷裝幀很簡潔,商務印書館譯著一向風格
包裝印刷都不錯,就是物流慢了,但是沒有及時給予溝通,讓人捉急。
薩繆爾森在肯尼迪執政期間曾協助制訂了著名的稅收政策——肯尼迪減稅方案,當前中國的稅費太高了,物價又貴,是到了給企業給百姓減稅的時候了,期望出臺中國版的減稅方案。
作為非經濟學的學生,這本薩繆爾森談財稅與貨幣政策看起來很帶勁,對于書里面講到的財稅與貨幣政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能使我們看懂目前政府使用的貨幣和財稅政策對于我們普通百姓的影響,很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