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就成為綁架案主角的席拉有機會走進桃莉·海頓的特教班,從此她與這位老師親密無間、難舍難分。
但席拉一直無法走出被母親遺棄的陰影,她不明白為什么愛她的人都會"遺棄"她,甚至是特教班結課后離去的桃莉。不斷成長卻無法打開心結的席拉,仍然是大人眼中的問題少女:因為同情,十四歲的她帶走了桃莉診所里的小男孩;在報上刊登廣告尋找母親……這一切都是因為席拉陷入悲傷的往事,不能自拔。
桃莉已經習慣了席拉的不辭而別和情緒的反復無常。她總是將席拉從困境與幻象中一次次拉回現實,席拉也經常把桃莉當成是自己的母親。終于有24小時,長大成人的席拉懷揣著桃莉賜予她的力量和勇氣,走出嶄新而精彩的人生。
她是智商超過180的女孩
喜歡讀《小王子》
熱愛莎士比亞
但她也是沒有安全感的女孩
桃莉的懷抱是她永遠的歸宿
席拉是個智商超過180的小女孩,她喜歡讀《小王子》,而且無比熱愛莎士比亞的《安東尼和克里奧佩特拉》。可她的童年并不快樂,生活潦倒不堪,年輕的母親拋棄了她,帶著弟弟從她的生活中消失,與她相依為命的父親卻酗酒嗑藥,屢教不改。
席拉在六歲的時候,把鄰居家的小男孩用火燒傷……成為問題兒童的她會走進桃莉·海頓的特教班,從此她和桃莉很難再分開,她的生活將因此改變嗎?
五個月后,特教班結束,桃莉走出了席拉的生活,席拉的人生因桃莉得到救贖了嗎?多年后她們再相見,席拉居然忘記了當年的很多事情……那樣美好而理應記憶深刻的事情,她為什么會遺忘?!這一次,桃莉還依舊可以走進她的內心嗎?
桃莉·海頓,心理學專家、教育學家,是特殊教育領域的。她不但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更有風格獨特、充滿真愛的教育方式,因此被美國教育界推崇為"愛的奇跡天使"。她以好奇心、慈悲心、永不放棄的心,一次次叩開孩子的心門,每個故事都來自真實人物奇跡般的成長和改變,她的作品譯成30種以上的語言,影響了世界億萬父母和老師。受到美國圖書協會強力推薦,榮獲臺灣"好書大家讀"獎和中小學生推薦讀物。
桃莉的部作品《她只是個孩子》誕生于1980年,她只用了8天就完整地寫下了這個故事,決定出版之后也僅用了42天梳理修訂。正式出版后,立刻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這本書不但持續暢銷,更獲得全世界讀者的關注。她的創作都是根據自己的真實案例改編成的故事,沒有說教,更多的是從一種關愛的角度,讓你學會聆聽。
而這本《總想逃跑的席拉》是《她只是個孩子》的續篇,臺版譯名《又見席拉》。那個曾經六歲飽經人生苦難的女孩子長大了,她依然有擺脫不掉的心結與夢魘,多年后與桃莉重逢,她仍是那個需要幫助的女孩。
桃莉·海頓,心理學專家、教育學家。她不但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更有風格獨特、充滿真愛的教育方式,因此被美國教育界推崇為"愛的奇跡天使"。
桃莉老師的文字細膩、發人深省。她的創作都是根據自己的真實案例改編而成,沒有說教,更多的是用故事去影響讀者,讓人們發自內心地體驗和感受。
前言_001
及時部
1綁架案主角_003
2被母親遺棄的陰影_016
3留住席拉_022
4告別特教班_030
5收到席拉的信_038
第二部
6完成及時本書_049
7私人診所_054
8與席拉重逢_059
9閱讀自己的故事_068
10迷路_076
11助手席拉_087
12亞雷赫上樹了_098
13"引導作畫"練習_109
14另類著裝_120
15席拉的畫作_128
16生日禮物_141
17故地重游_147
18糟糕的野餐_159
及時部
1
綁架案主角
就犯罪案件來說,報紙上的那篇報道實在很小。文中敘述一名六歲大的女孩把一名當地剛學會走路的小男孩從他家庭院拐走,將他帶到附近一處林地,把他綁在一棵樹上放火燒他。受到嚴重燒傷的小男孩現在躺在醫院里。這段內容就刊登在報紙的第六版,連載漫畫下方一塊空白補白處。我讀到這篇報道,十分反感,就翻過那一頁,繼續看其他頁。
六個星期后,特殊教育主任艾德打電話給我。當時是一月初,我們剛放完圣誕節假期回來。"你班上將會有個新來的女孩。記得十一月放火燒小孩的那個小女孩嗎?"
我教的那個班級在我們那個地區被稱為"垃圾班"。那是國會法律引進"主流教學"前的一年,它要求所有有特別需求的孩子都要在最沒有限制的環境下受教育 ;因此,我們這個地區仍然擁有無數小型的特教班,每個班級對應不同殘障學生的需求,有生理殘障班、心理障礙班、行為失調班、視障班……只要你說得出來的,我們都有。我班上那八名學生是剩下的,是別人不愿分類的。他們全都有情緒失調的問題,但是大部分也同時有心理或生理上的障礙。我們共有三個女孩和五個男孩,其中有三個不會說話,一個會說話但拒絕說話,而另外一個只會重復別人說的話。其中三個還在包尿布,另外還有兩個經常出意外。因為我班上的學生人數已經達到州法律所規定的重度殘障兒童班級的滿額人數,學期開始時,我分配到一名助理 ;不過他原本不是我所期待已被學校聘雇、聰明又吃苦耐勞的那一類人。他是位墨西哥裔美國移民,名叫安東,是從當地福利事業名單中挑出來的。他沒有高中畢業文憑,甚至沒有整個冬天都留在北方的經驗,當然也不曾幫七歲大的小孩換過尿布。我其他的助力來自惠妮,她是名十四歲的初中生,放棄了自習時間,自愿到我們班上幫忙。
根據大家的說法,我們是個沒有什么希望的團體,而初期,混亂更是眾人的笑柄。然而,幾個月之后,我們改變了。事后證明安東是個細膩、吃苦耐勞的人,幾個星期內,他對孩子們的奉獻就變得十分明顯。孩子們對于班上有個男人也有不錯的反應,他們互相支持。惠妮的青春活力偶爾使她比較像學生而不是教職員,不過她的熱誠是有感染力的,讓我們能用較輕松的心情把發生的事件看成冒險而不是災難。孩子們成長并改變了,到了圣誕節時,我們變成一個有凝聚力的小團體。現在,艾德卻要把一個六歲大的危險人物送到我班上來。
她的名字叫席拉。接下來那個星期一,她到了,是被艾德拖進教室的,而校長則憂心忡忡地跟在后面,他用手在她后面趕,像是要把她扇進教室一樣。她十分嬌小,眼神里充滿了怒火。她有一頭長長的、沒有光澤的金發,還有一股很難聞的味道。我很訝異她竟然那么小。由于她的惡名昭彰,我原本以為她是力大無窮的。事實上,她大概不會比她綁走的那個三歲男孩大多少。
綁架?我很謹慎地打量她。
因為學區的官僚式繁文縟節,席拉的學校檔案并沒有在她到校之前先送達學校,所以當她及時天去用午餐時,安東和我就趁機到樓下辦公室迅速翻看了一下她的檔案。即使以我這個班的水平來看,她的檔案讀起來還是很凄涼。
我們這個小鎮瑪麗斯維爾(Marysville)鄰近一所大型精神病院和一座州立監獄,而這種情況造成了這里除了移民之外,有相當比例的下層階級,這些人很多都生活于十分低劣的貧困中。移民營里的建筑物原本是建來當作臨時夏季住宅的,里面除了木頭和防潮紙之外,實際上一無所有,甚至連基本的設施都付之闕如,可是在冬天時卻擠滿了那些沒有能力負擔更好生活的人。席拉和她的父親就住在這樣的地方。
席拉的父親因為嗑藥和酗酒問題,在她小時候的大部分時間里不斷地進出監獄。他是個無業游民,目前正處于假釋期間,除了上戒酒課外,其他連一點小事都沒做過。
席拉的母親離家出走的時候只有十四歲,她和席拉的父親交往,并懷了孕。席拉是在她母親十五歲生日前兩天出生的。十九個月后,她母親又生下第二個孩子,這次是個男孩。雖然檔案里不難看到、酒精和家庭暴力等字眼,但對她母親的敘述并不多。不管怎么樣,她一定是受夠了,因為席拉四歲時,她離開了那個家。檔案里簡短地敘述了她似乎原本打算把兩個孩子一起帶走的,可是后來有人發現席拉被棄置在小鎮南方大約三十里的高速公路上。從此,席拉的母親和她的弟弟吉米就再也沒有任何消息。
檔案大部分的內容都在描述席拉的行為。在家中,父親顯然一點都沒有約束她。一再有人發現她深夜時在移民營附近晃蕩。她曾有縱火的記錄,還曾因為刑事損害,三度遭到當地警察傳喚至法庭——對一個六歲大的孩子來說,這種記錄可謂令人嘆為觀止。席拉在學校里經常拒絕說話,正因為如此,檔案里幾乎沒有資料可以讓我了解她曾學了什么或如何學習。她曾經上過幼兒園,之后又在移民營附近的一所小學讀一年級,直到發生小男孩的那個意外事件為止,不過檔案里沒有評估記錄。一般測驗結果和學習情況摘要欄上是一長串可怕的記錄,詳述席拉具破壞力而且通常有暴力傾向的行為。
檔案是一段關于那件綁架案的簡短總結。法官的結論是,席拉要脫離父親的管教,好安置在一個安全的機構里,讓她的需求得到更充分的滿足。就這個情況來說,法官的意思是州立精神病院的兒童部。不巧的是,那個部門還處于聽證會的階段,如此一來,席拉必須等待它的開放。檔案里附加了一張最近日期的備忘錄,上面詳細說明,基于她的年紀和法律方面的問題,需要給她提供某種形式的教育,但沒有人費心地表示意見。她的安置屬于監管性質,這表示,她必須暫時被安置在學校里,可是我不必覺得有任何義務教她。
隨著席拉的報到,我的教室就成了一所臨時監獄。
青春活力是當時我事業上較大的本錢。由于滿腦子理想主義,我強烈覺得沒有所謂問題孩子,只有問題社會。不過,一開始我是勉強接下席拉的,那是因為我的教室已人滿為患,而且我的資源已經過度延伸,而不是因為孩子本身的問題。因此,一旦我接下她,我就把她當成我的學生,而且我的班級也不是臨時監獄!我對人的誠實,以及每個人和我班上每個孩子所擁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是深深相信的。
嗯,情形幾乎是這樣。在席拉改變之前,她給了我所有的信念一次很大的震撼,而且是在她到達的及時天就開始了。那天午餐時間,當安東和我坐在前辦公室查看席拉的檔案時,席拉就在我們的
教室里把魚缸里的金魚一條一條舀出來,還把金魚的眼睛戳出來。
席拉穿著過小的連身工作褲和一件褪色的T恤,看起來亂七八糟。她說的每一件事都是尖叫出來的,她碰到的每樣東西都是被弄壞、被打壞、被壓扁,或是被弄得支離破碎的,而每一個人,包括我在內,全都是"敵人"。至于她的行為,安東把它們形容為"動物模式",最初那段日子并沒有出現太多"兒童模式"。別人的動作只要稍微超出她的預期,她就視之為攻擊,眼神會變得陰沉,臉漲紅起來,身體變得僵硬,接下來她不是打架,就是驚慌失措地跑掉。當她處于"動物模式"時,我們的方法比較像是馴服而不是教導。
然而……席拉是獨特的。她身上、她的眼神中,甚至在大多數兇悍時刻她行動的敏捷里,存在著某種有電的東西。我無法確切說明那是什么,但是我能感覺到。
我非常愛我班上的孩子,可事實是,他們并不聰明。大部分的孩子都有情緒上的障礙,由于花了太多的精力在處理這些障礙上,因此沒剩多少時間可以學習。此外,其他癥狀也常常會成為產生心理問題的助因或原因。例如,其中有兩個患有胎兒酒精癥候群,另外一個有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緩慢退化的神經疾病。因此,雖然有幾個孩子智力很正常,但所有孩子的活動力都未達到同齡孩子的平均標準。因此,在席拉剛加入我的班級時,發現她的加減法很不錯,我感到驚訝,畢竟她只上過三個月的一年級課程而已。
幾天之后,又有一件令我更驚訝的事。我發現她竟然懂得稀有名詞的意思,其中之一是"動產"。
"你究竟在哪里學到像這樣的名詞?"我終于忍不住好奇而問她。
個頭嬌小、渾身臟兮兮,而且味道相當臭的席拉弓著背坐在我桌子對面的椅子上。她透過一頭亂發向上盯著我看。"《愛的動產》(Chattel of Love)。"她回答,接著用她特有的方言加了一句,"那是我發現的一本書的名字。"
"書?什么地方?什么書?"
"我沒有偷,"她防衛性地反駁道,"它是在垃圾桶里,我發現的 。"
"什么地方?"
"真的是我發現的。"她又說了一遍,她顯然認為這是我要的答案。
"是的,好,"我回答,"可是在什么地方發現的?"
"在巴士站的女生廁所里,可是我沒有偷它。"
我露出微笑 :"對,我確定你沒有偷。我只是很想聽聽關于它的事。"
她用疑惑的眼神盯著我。
"你對那本書做了什么?"我問。
席拉顯然不明白我為什么想知道這些事 :"嗯,我拿來讀。"她說,聲音中充滿了不信任,就像我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一樣。然而她還是很擔心,仍然認為那是一種指責。
"你讀了那本書?它聽起來像是大人看的書啊。"
"嗯,我沒有全部讀。可是它的封面上印有`愛的動產`幾個字,所以我真的對它很好奇,因為那張圖片,因為那個男人對封面上那個女人做的事。"
"我明白了。"我的回答也不是很確定。
她聳聳肩 :"可是我在書里找不到什么好東西,所以我又把它丟掉了。"
我們不久就發現席拉的智商超過一百八,像是充了電似的。事
實上,她更像核子武器。
席拉是個天賦極高的孩子,但這對于改變她的貧困、她受虐的背景、她持續無法無天行徑的事實并沒有幫助。她有太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我不知道該從何處著手,只好從很小的事情,從那些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可以改變的事情開始。
席拉的衛生狀況令人不敢恭維。她實際上只有一套衣服 :一件褪色的棕色條紋T恤和一件穿得很舊的牛仔布連身褲,全都太小了。她穿了一雙紅白相間的帆布鞋,腳趾處還有破洞。她穿了內衣,但沒有穿襪子。就算這些行頭曾經清洗過也不太看得出來。
席拉當然也沒有洗澡。她的雙手和手肘還有腳踝附近全都是污垢,所以這幾個部位的皮膚上都已經出現一條一條黑黑的線。更糟的是,她還會尿床。席拉所到之處都有一股尿騷味。我好奇地問席拉有關她家的清洗設備時,才發現他們沒有自來水。
從這個地方著手似乎最理想不過。靠近席拉令人感到很不舒服,所以大家都離她遠遠的 ;于是我帶來毛巾、肥皂和洗發精,開始在教室后面的大水槽里幫席拉洗澡。
我在幫她洗澡時及時次注意到她身上的疤痕。那些疤小小的,圓圓的,而且相當多,尤其是她的上臂和下臂內側。那些都是舊傷疤,而且早已愈合,可是我看得出那是什么疤 :是香煙燙傷皮膚后留下來的。
"這些是你爸弄的嗎?"我問,試著盡可能讓語氣聽起來很平常,像對話的樣子。
"我爸,他才不會這樣!他不會傷我傷得那么重。"她回答,語中帶刺,"他愛我。"我明白她知道我在問什么。
我點點頭,把她抱出水槽擦干身子。席拉沉默了一會兒,接著扭過身子看著我的眼睛 :"不過,你知道我媽媽做的事嗎?"
"不知道,什么事?"
她抬起一條腿,把它轉過來給我看。那條腿的外側,就在腳踝上方,有一道大約兩寸長的疤 :"我媽媽,她把我推出車外,我跌了下去,因此有塊石頭割到了我的腳。看到了嗎?"
我彎腰向前檢查那道疤。
"我爸,他愛我,他不會把我丟在馬路上。她不應該那樣對小
孩子的。"
"是的,是不該。"
我幫她擦干身子,開始梳理她剛洗好的頭發,這期間,我們都沒說話。席拉悶悶不樂起來,"我媽媽,她不是那么愛我。"她說。她的聲音很認真,但是冷靜又實際。她像是在討論班上一個孩子、一張作業,或是像天氣那類的事情 :"我媽媽,她帶吉米到加州。吉米,他是我弟弟,他四歲了,只是我媽媽離開時,他只有兩歲。"過了一會兒,席拉又看了一下她的疤 :"一開始,我媽媽帶了吉米和我,只是她厭倦我了。所以,她就打開車門,把我推出去,有塊石頭就割到了我的腳。"
和席拉相處的頭幾個星期好像搭云霄飛車,有些日子像在爬升。席拉對她所處的這個新環境有種歡喜的敬畏,給她的性格帶來些許陽光。她渴望融入團體里,還用她特有的方式努力取悅安東和我。然而其他日子卻像下坡,有時候就這么突如其來。盡管席拉一開始進步神速,但她依然會做出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行為。
席拉認為這個世界非常險惡。她生存的信條就是先下手為強,報復的手段尤其激烈。如果有人錯怪了席拉或只是對她有點專制,她就極需要精準而痛苦的報復。有一次,她在另一位老師的教室里造成好幾百元的損失,以報復那位老師在餐廳里斥責她。
復雜的校車行程解救了我們。席拉到我班級來的頭幾個月,她的行為已經讓她成為之前兩班校車的拒絕往來戶,現在她能搭的是高中的校車。不幸的是,這班校車在我們班下課后兩個小時才會開。因此,席拉必須和安東還有我留在學校里,直到車來的時候才走。
我剛得知這件事時好擔心,因為放學后那兩個小時是我的計劃和準備時間,而且我無法想象,我在做這些事的同時,還要照顧一個像席拉這樣反復無常的孩子。然而,我們沒有選擇的余地。
一開始,我讓她玩教室里的玩具,而我則坐在桌子旁忙我自己的工作。不過她自己玩了約十五分鐘后,一定會走到正在工作的我旁邊。她總是有一大堆問題。那是什么?這是做什么用的?你為什么要做那個?這個怎么會是這樣?那個東西你是要做什么用的?沒完沒了。后來我才明白,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談話,才明白自己有多喜歡和她談話。
她喜歡看書,而且我認為任何我拿給她的書她都能讀。她的困難并不是看不懂書上的字,而是如何把書上的字轉換為有意義的東西。席拉的生活太過貧乏,因此對于很多她讀到的東西都沒有感覺。因此,我開始和她一起看書。
和席拉共看一本書是有點強迫性的事。當我準備大聲念書給她聽時,我們會一起依偎在閱讀角落里,而因為她是那么急于想聽那本書,整個身子興奮得緊繃起來。小熊維尼(Winnie the Pooh)、獨腳海盜(Long John Silver,《金銀島》一書中的人物)和彼得潘(Peter Pan)的魅力確實勝過《愛的動產》。然而,所有的書當中,席拉最喜歡的是圣埃克蘇佩里(Saint-Exupery)的《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她對這個困惑又復雜的小主角深深著迷,能了解他的差異性。小王子時而成熟,時而不成熟,時而具有深度,時而器量狹小,而且總是置身事外,與席拉深刻對話。那本書我們讀了好多遍,以致她都能默背出長長的一段。不看書時,我們就談話。席拉會靠在桌上看著我工作,或是在我們看到書中某個點時停下來讓我來解釋一個觀念,接著話匣子就這樣打開了,再也沒有回到書上的故事。
一點一滴地,我了解了更多關于席拉在移民營里的生活,關于她父親和那些在深夜和他一起回家的女性朋友們的事。席拉跟我說,她把他的啤酒藏在沙發后面,不讓他喝太多,還有,在他睡著后,她會起床把他的香煙熄掉。我聽到更多有關她母親、她弟弟和她被遺棄的事,聽到席拉另一所學校和其他老師的事,還有她沒和我們在一起時如何打發白天和夜晚的時間。為了回饋她,我告訴她我的世界和我的希望,那同樣也可以是她的世界和希望。
那兩個小時是天賜良機。席拉短短幾年的人生都被忽略和否定,而且經常公然遭人排斥。她很少和成熟、有愛心的成人相處,她的環境也很少安定過,而現在,她發現了成熟、有愛心的成人和安定的環境,于是急于擁有這些。上課時,教室里的忙碌氣氛不允許我分心照料單獨一個學生,自然也就無法彌補席拉所缺少的關愛。但是在我們單獨相處的寧靜午后時光,她已經嘗試按照我教給她的行為方式開始新的生活。
2
被母親遺棄的陰影
席拉真正的問題,在于她和她母親兩年前在那條漆黑的高速公路上所發生的事。她高于常人的智商把那件事描述得相當清楚,非常明確地表達了她的痛苦。
被遺棄這件事和席拉的行為障礙之間的關系,在學校的作業上變得最為明顯。盡管席拉天資聰穎,但她就是不愿意做任何書寫的作業。一開始我并沒有把這兩件事聯想在一起。我原本認為她攻擊性的不良行為是任性,之后我才明白那是她避免拿著筆坐在桌子前的手段。強迫她坐在桌子前是一大奮戰,而即使她坐到桌子前,也拒絕寫作業。當她終于開始接受書面作業時,她還是會揉掉兩三張不的作業,才交出一張完整的。
有一次,席拉在上課時很不平靜,放學后獨自和我留在教室里。我辦公桌上的紙用完了,她和我下樓一起去取,這時,她在垃圾桶里發現一張五年級的數學測驗卷原稿。席拉很喜歡數學,這是她最拿手的科目,找到這張測驗卷讓她好開心。測驗卷上是分數的乘法和除法,都是我還未教席拉的部分,可是她瀏覽過那張測驗卷之后,就確定自己會做。回到教室后,她坐到我桌子的對面,開始將答案寫在紙上——這是席拉少有的反應。她做完那張測驗卷后,很得意地把卷子拿給我看,還問她答得對不對。乘法部分正確,但可惜的是,除法的部分她并沒有把分數倒過來,所以全都答錯了。我把那張測驗卷翻過來,在上面畫了一個圓,把那個圓分成幾部分,解釋為什么必須把分數倒過來。我還未開口說明,席拉就發覺她的答案錯了。她迅速從我的鉛筆下抽出那張卷子,把它揉成一小團,用力往桌上一敲,然后啪嗒一聲坐下來,把頭埋在雙臂之中。
"你不懂,親愛的。沒有人教過你這個啊。"
"我想讓你知道,就算沒有人幫忙,我也會做。"
"席拉,那沒有什么好難過的。你做得很棒。你試過了,那是最重要的部分。下次你就能做對了。"
我說什么都安慰不了她,她用手遮住臉,坐在那里好一會兒。后來,她慢慢把手拿開,攤開那張紙,在桌面上把它壓平 :"我打賭,如果我可以答對數學題目,我媽媽,她就不會把我留在高速公路上,像她之前那樣。如果我會做五年級的數學題目,她就會以我為榮。"
"席拉,我不認為數學題目和那件事有什么關系。"
"她走了,因為她不再愛我了。你不會把你愛的孩子留在高速公路上的,像她對我做的那樣。而且我還割傷了腿,看到了嗎?"她及時百次展示那道小小的白色疤痕,"如果我好一點,她就不會那么做了。"
"席拉,我們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么事,不過我認為你媽媽有她自己的問題要處理。"
"可是她帶了吉米。為什么她能帶著吉米,卻遺棄了我?"
"我不知道,親愛的。"
席拉坐在桌子對面看著我,眼神中充滿困惑和傷痛 :"桃莉,為什么會那樣呢?為什么她帶走他,卻把我留下來呢?我為什么會那么壞?"她眼中噙著淚,不過,一如往常,她的淚水還是沒有掉下來。
"哦,親愛的,這跟你沒有關系。相信我。那不是你的錯。她不是因為你不乖才離開你的。她只是自己有太多問題,那不是你的錯。"
"我爸,他是那么說的。他說,如果我乖一點,她就不會那樣做了。"
我的心往下沉。沒有什么好爭的,贏的機會太少了。
這件事影響了她所有的事 :她的功課、她的行為、她對其他小孩和大人的態度。幾個星期后,尤其經過我們在放學后時間里的大量親密接觸后,我很清楚會發生什么事。我是及時個有機會花那么多時間固定和席拉相處同時教導她的女性,而她則拼命想抓住這層關系。
該讓她這樣嗎?這個問題不斷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我所受的訓練,不論在教育上還是在心理學上,都嚴格提醒我不要過于投入,而我也努力要抓住適當的平衡點。可是,我也反對不投入。我個人的哲理基礎是保障。我認為那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明確保障,是我對那些孩子的保障,那會促成明確的改變。真誠的保障怎么能夠不投入呢?那是名詞上的矛盾。
直覺上,我認為席拉必須有這層關系,少了這層關系,她永遠無法進步。她唯有知道別人關心她、看重她、能對她許下保障,才會獲得她需要的尊重。席拉需要知道,她母親無法提供這種保障并不表示席拉不值得她這么做。然而在理智上,我知道自己正在走鋼索。
危險在二月出現了,就在席拉加入我的班級七周之后。我必須參加一場其他州舉行的會議,那意味著我必須離開這個班級兩天。為了有充分的預警,我盡力為我的缺席和代課老師做課程準備,也事先告訴席拉他們的事。席拉的反應仍然是憤怒。
"我永遠、永遠不再喜歡你了!我永遠不再做你要求我做的事了。你要離開我,這一點都不公平!難道你不知道你不應該那么做嗎?我媽媽就是那樣做的,那樣對小孩子并不是一件好事。拋棄小孩是會被抓去關起來的。我爸,他說的。"
她一再嚴詞攻擊,不論我說什么,多努力解釋自己只離開兩天,都無法平息席拉的怒氣。我不在時,她又恢復所有的惡劣行徑。她和其他小孩打架,打得流鼻血,還抓破皮膚。唱機被毀,門上的小窗子也破了。盡管安東努力盯著席拉,她還是破壞了教室,代課老師則每天都帶著眼淚回家。
我原本期待席拉會有較好的表現,看到她那么不合作,我的憤怒不亞于她。她是個聰明的孩子,她知道兩天有多長。我已經盡力解釋我要去的地方、要去做的事,還有回來的時間。她是知道的。為什么我不能信任她會在這兩天管好自己呢?
說得更明白一點,我覺得自己遭人背叛了。我知道自己允許她漸漸依賴我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因此我需要直接證明我的做法沒有錯,證明她的依賴是自然的,是健康的,不會太嚴重的。最多再過三個半月,學年結束時,我終究還是要離開她的,如果州立醫院的兒童部開放,可能還會更快。為了求心安,我需要確定自己是在幫助她,而不是傷害她——我假定自己是誠實的——我期待她會證明給我看。我已經對她付出那么多,在我內心深處,我相信她多少會回饋我一點。當她沒有達到我的期望時,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怒氣。
委婉地說,我們那24小時很不好,就連放學后我們獨處時,兩人之間還是存在著很不自然的沉默。我主動提議要做我們一直很喜歡做的事 :大聲念書給她聽,讓她協助我改作業,和我一起到樓下的教師休息室喝一杯飲料。可是她只是搖搖頭,自己一個人躲在教室遠遠的一個角落里玩玩具車。放學后的及時個小時過去了。她站起來,走到窗邊看著外面。后來當我抬起頭時,她人還在那里,不過卻轉過身子來看著我。
"你為什么回來?"她輕聲問道。
"我只是去演講而已。我從未打算要離開。這是我的工作,在這里和你們這些孩子在一起。"
"可是你為什么回來?"
"因為我說過我會回來。我喜歡這里,我屬于這里。"
她慢慢走近我工作的桌子。她已經放下防衛的姿態,但眼神中的痛苦清晰可見。
"你不相信我會回來,對不對?"
她搖搖頭 :"不相信。"
&
不錯,小朋友很喜歡!
挺好的
好
快遞很給力,昨天下單今天就到貨了,還沒有看。。
服務很周到,快遞很快,是正版圖書,值得信賴,品種齊全,客服態度好。
孩子喜歡的書。
包裝很好,正版
聽說這本書很好,買了,內容沒來得及看,但收到覺得蠻好的
紙張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