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祥子的夢想,就是掙出一輛車,就像身經百戰的武士贏得一顆徽章,可以使他自由、獨立。他早出晚歸、風風雨雨地拼搏,打動了車廠老板的女兒虎妞,潑辣的她設計嫁給了這個比自己小十多歲、老實勤奮的大男孩。就在祥子覺得離夢想一步步越來越近時,厄運卻悄悄降臨。岳父的刁難和失蹤,虎妞的難產去世,社會局勢的混亂,使得他舉步維艱。困頓的歲月里,他與鄰家女孩小福子由憐生愛,小福子因生活所迫賣身為娼,祥子說:“等著吧!等我混好了,我來!一定來!”
“可是,祥子你得從此好好的干哪!”他囑咐著自己。“干嗎不好好的干呢?我有志氣,有力量,年紀輕!”他替自己答辯:“心中一痛快,誰能攔得住祥子成家立業呢?把前些日子的事擱在誰身上,誰能高興,誰能不往下溜?那全過去了,明天你們會看見一個新的祥子,比以前的還要好,好的多!” 可是,命運啊……
◇新課標必讀書目。通過閱讀《駱駝祥子》,培養孩子堅強、勇敢的品質。學習老舍先生如何刻畫人物形象,有利于作文小說類寫作。
◇根據老舍先生手稿影印本為底本,無任何刪節,忠于原著。
◇中國老舍研究會推薦,版本。
◇精美的裝幀設計,給孩子帶來審美愉悅。
◇《駱駝祥子》中凡是北京方言的字詞,都做了注解,無障礙閱讀,更好地體會小說的魅力。
老舍(1899-1966)
小說家、劇作家。
1899 年生于北京,原名舒慶春,滿族正紅旗人;
1918 年北京師范學校畢業,任小學校長;
1924 年赴英,任教于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正式開始文學創作;
1930 年歸國,先后任教于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
1937 年奔赴國難,直至抗戰勝利;
1966 年8 月24 日午夜,自沉太平湖。
代表作
駱駝祥子》(1936)
四世同堂》(1944-1948)
茶館》(1957)
正紅旗下》(1962)
祥子忘了是往哪里走呢。他昂著頭,雙手緊緊握住車把,眼放著光,邁著大步往前走;只顧得走,不管方向與目的地。他心中痛快,身上輕松,仿佛把自從娶了虎妞之后所有的倒霉一股攏總都噴在劉四爺身上。忘了冷,忘了張羅買賣,他只想往前走,仿佛走到什么地方他必能找回原來的自己,那個無牽無掛,純潔,要強,處處努力的祥子。想起胡同中立著的那塊黑影,那個老人,似乎什么也不必再說了,戰勝了劉四便是戰勝了一切。雖然沒打這個老家伙一拳,沒踹他一腳,可是老頭子失去的親人,而祥子反倒逍遙自在;誰說這不是報應呢!老頭子氣不死,也得離死差不遠!劉老頭子有一切,祥子什么也沒有;而今,祥子還可以高高興興的拉車,而老頭子連女兒的墳也找不到!好吧,隨你老頭子有成堆的洋錢,與天大的脾氣,你治不服這個24小時現混兩個飽的窮光蛋!
越想他越高興,他真想高聲的唱幾句什么,教世人都聽到這凱歌—— 祥子又活了,祥子勝利了!晚間的冷氣削著他的臉,他不覺得冷,反倒痛快。街燈發著寒光,祥子心中覺得舒暢的發熱,處處是光,照亮了自己的將來。半天沒吸煙了,不想再吸,從此煙酒不動,祥子要重打鼓另開張,照舊去努力自強,今天戰勝了劉四,永遠戰勝劉四;劉四的詛咒適足以教祥子更成功,更有希望。一口惡氣吐出,祥子從此永遠吸著新鮮的空氣。看看自己的手腳,祥子不還是很年輕么?祥子將要永遠年輕,教虎妞死,劉四死,而祥子活著,快活的,要強的,活著—— 惡人都會遭報,都會死,那搶他車的大兵,不給仆人飯吃的楊太太,欺騙他壓迫他的虎妞,輕看他的劉四,詐他錢的孫偵探,愚弄他的陳二奶奶,誘惑他的夏太太……都會死,只有忠誠的祥子活著,永遠活著!
“可是,祥子你得從此好好的干哪!”他囑咐著自己。“干嗎不好好的干呢?我有志氣,有力量,年紀輕!”他替自己答辯:“心中一痛快,誰能攔得住祥子成家立業呢?把前些日子的事擱在誰身上,誰能高興,誰能不往下溜?那全過去了,明天你們會看見一個新的祥子,比以前的還要好,好的多!”
嘴里咕噥著,腳底下便更加了勁,好像是為自己的話作見證—— 不是瞎說,我確是有個身子骨兒。雖然鬧過病,犯過見不起人的癥候,有什么關系呢。心一變,馬上身子也強起來,不成問題!出了一身的汗,口中覺得渴,想喝口水,他這才覺出已到了后門。顧不得到茶館去,他把車放在城門西的“停車處”,叫過提著大瓦壺,拿著黃砂碗的賣茶的小孩來,喝了兩碗刷鍋水似的茶;非常的難喝,可是他告訴自己,以后就得老喝這個,不能再都把錢花在好茶好飯上。這么決定好,爽性再吃點東西—— 不好往下咽的東西—— 就作為勤苦耐勞的新生活的開始。他買了十個煎包兒,里邊全是白菜幫子,外邊又“皮”又牙磣1。不管怎樣難吃,也都把它們吞下去。吃完,用手背抹了抹嘴。上哪兒去呢?
可以投奔的,可依靠的,人,在他心中,只有兩個。打算努力自強,他得去找這兩個—— 小福子與曹先生。曹先生是“圣人”,必能原諒他,幫助他,給他出個好主意。順著曹先生的主意去作事,而后再有小福子的幫助;他打外,她打內,必能成功,必能成功,這是無可疑的!
誰知道曹先生回來沒有呢?不要緊,明天到北長街去打聽;那里打聽不著,他會上左宅去問,只要找著曹先生,什么便都好辦了。好吧,今天先去拉一晚上,明天去找曹先生;找到了他,再去看小福子,告訴她這個好消息:祥子并沒混好,可是決定往好里混,咱們一同齊心努力的往前奔吧!
這樣計劃好,他的眼亮得像個老鷹的眼,發著光向四外掃射,看見個座兒,他飛也似跑過去,還沒講好價錢便脫了大棉襖。跑起來,腿確是不似先前了,可是一股熱氣支撐著全身,他拚了命!祥子到底是祥子,祥子拼命跑,還是沒有別人的份兒。見一輛,他開一輛,好像發了狂。汗痛快的往外流。跑完一趟,他覺得身上輕了許多,腿又有了那種彈力,還想再跑,像名馬沒有跑足,立定之后還踢騰著蹄兒那樣。他一直跑到夜里一點才收車。回到廠中,除了車份,他還落下九毛多錢。
一覺,他睡到了天亮;翻了個身,再睜開眼,太陽已上來老高。疲乏后的安息是最甜美的享受,起來伸了個懶腰,骨節都輕脆的響,胃中像空了,極想吃點什么。
吃了點東西,他笑著告訴廠主:“歇24小時,有事。”心中計算好:歇24小時,把事情都辦好,明天開始新的生活。
我發現老舍小說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國界的。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勒 克萊齊奧
據我接觸到的文學情報,目前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朱光潛
老舍是市民文學的代表,獨特的下層生活經驗,使得老舍對北京市民的性格和生活有著深入的了解和體會,老舍作品中的愛與恨同市民社會中的愛與恨是一致的。
——陳思和
老舍先生的小說,只要印成本子,我差不多都看過,在藝術上,《駱駝祥子》是成熟的。在這部小說里,我們清晰的認識出一個人,他的性格,體態,遭遇,都活生生的在我們眼前跳躍著。其中文字的美妙處,雖然不一而足,雖然是出色的一點,但是我在讀完之后不能不說文字的美妙乃是次要的。我掩卷之后,心里想的是祥子這個人,他的命運,他的失敗的原因,他那一階級的人的悲劇。至于書中的流利有趣的文章,我一面瀏覽,一面確覺得它有引人入勝的力量,可是隨看隨忘,沒有十分的往心上走。看到盡頭處,我的注意力在書中的主人公身上,我覺得他是一個活人,我心里盤算著的是這一出悲劇,我早忘記了作者是誰,更談不到作者的文筆了!這是藝術的成功處。
——梁實秋
老舍顯然已經認定,在一個病態社會里,要改善無產階級的處境就得要集體行動;如果這個階級有人要用自己的力量來求發展,只突然加速他自己的滅亡而已……毫無疑問,老舍是把社會批判當做小說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駱駝祥子》是一本深含個人情感的小說,在這里老舍向具體寫出他對個人單獨救國的必然徒勞所感覺到的新信念。要是沒有健全的環境,祥子所作的那種個人主義的奮斗努力不但沒有用,后還會身心交瘁。
——夏志清
對城市文明病與人性關系的探討……這部小說的成功在于其真實地反映了舊中國城市底層人民的苦難生活,揭示了一個破產了的農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會拋入流氓無產者行列的過程,以及這一過程中所經歷的精神毀滅悲劇。老舍在祥子的下層城市貧民身上所發現的不敢正視現實、自欺欺人的幻想,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個人奮斗道路破滅以后的茍且忍讓,與他在其他一些小說中常寫道的“老中國的兒女”之間顯然存在著某種共同點,這是同一經濟文化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國民性格中的某些弱點。……老舍不止于批判現實社會,也不止于批判傳統文明和落后的國民性,他顯然在思考城市文明病如何和人類沖突的問題。
——錢理群
老舍探索勞動人民解放道路所得出的一個嶄新的結論,顯示了他過去作品所沒有的可貴的進展。——唐弢
祥子的悲劇是深刻的,因為他具有人生悲劇、家庭悲劇和心靈悲劇的多重性。
——楊義
洋車夫、老媽子、便衣警探、車廠老板、妓女、擺小攤的,他們出沒的場景則是大雜院、小茶館和街邊巷口。……可是在老舍的筆下,他們都有了生命,有了靈魂,并且活色生香!是我們透解他們也有夢想,也有奮斗,也都活鮮鮮的惹人愛,惹人愁,可歌和可泣。俗語云:“點鐵成金”,有所謂“化腐朽為神奇”,唯有《駱駝祥子》才當得起。
——司馬長風
祥子的形象,是在當時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畫面上,在他與各種社會力量的復雜關系中凸顯出來的。他的悲劇,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個社會的產物。
——樊駿
對于“個人主義末路鬼”的譴責,當然說明了作者思想的進展——他對集體主義的贊成和向往。但是應當認為:使祥子這樣的人物得到這樣的一個結局,是不真實的,是不應該的。故事的結尾太低沉了,太陰慘了!
——劉綬松
處處寫他(祥子)那一死兒的守常,不能應變,那股子又爭又讓,半推半就,含著辣又嚼著甜,軟不是,硬不成的勁兒,實很出色。
——畢樹棠
要改善他們的命運是不可能的,除非消滅了洋車夫的存在。而這個問題就關系于國家的命運,國家若做了奴隸,祥子們的悲劇和定命就得繼續演開下去,絲毫沒有救藥。
——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