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英國《衛報》數據新聞實踐的藍本,數據新聞和數據可視化領域的代表性著作, 由現Google趨勢數據主編分析師,《衛報》"數據博客"前任主編西蒙·羅杰斯撰寫。羅杰斯親述數據新聞一線工作者從業經驗,并將《衛報》2006年-2012年制作的眾多經典案例匯入其中,多方位展現了數據新聞媒體、數據新聞記者的工作狀態,可謂是"媒體人必讀的數據新聞領域的之作"。
通過書中生動、美麗的數據可視化作品,你能看到《衛報》是如何解讀英國政府的財政開支,如何與維基解密合作解讀阿富汗、伊拉克戰爭日志,如何以創新性的角度報道倫敦奧運會……你能看到數據新聞讓我們開始以全新的方式看待世界,而它也終將改變世界。
西蒙·羅杰斯
現任谷歌趨勢數據主編分析師(Trend Data Editor),曾任Twitter 公司首任數據編輯,屢獲殊榮的英國《衛報》網站"數據博客"和"數據倉庫"(guardian.co.uk/data)前任主編、《衛報》新聞編輯。通過和圖表設計團隊通力合作,他賦予了數據生命、使之躍然紙上。他曾深度參與和推動力《衛報》諸多開拓性創舉,發動讀者用"眾包"的方式分析了45萬條英國國會議員開支記錄,以及阿富汗和伊拉克維基解密戰爭日志。他是2012年英國皇家統計協會"杰出數據新聞獎"得主,被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提名為"2011年度英國互聯網記者"。
衛報》的"數據博客"
英國《衛報》是世界上較早從事數據新聞實踐的媒體之一,成績斐然,別具一格。2009年《衛報》開創了"數據博客",可謂數據新聞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衛報》的數據博客是一個每日更新,數據信息全部可視化的數據新聞博客。它涵蓋政治、經濟、體育、戰爭、災難、環境、文化等不同領域,采用圖表、地圖以及互動效果圖等不同形式,既有量化數據也有質性數據,還有兩者兼顧的混合數據;它倡導用數據講述新聞故事,增加新聞的可信度,揭露事實真相;它鼓勵讀者對這些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和研究。
譯者
岳躍
畢業于武漢大學,目前就職于新華通訊社。他既是財經記者、新聞主播,又是英文翻譯和數據達人。立志成為全能型媒體人的他,創建了國內首個專注于數據新聞的自媒體公眾號"大數據新聞"。他堅信,數據改變世界。
第1章 導
第2章 數據無處不在
第3章 追根溯源
案例分析:維基解密
第4章 解讀財政開支
歡迎提出修改意見
第5章 點"數"成金
第6章 衡量幸福
案例分析:2012年倫敦奧運會
第7章 數據的世界
第8章 眾包
案例分析:2011年倫敦騷亂
第9章 新朋克
第10章 怎樣做數據新聞
譯者后記
附錄
"評論是自由的,但事實是神圣的。"1921年,在《衛報》成立一百周年之際,時任總編輯的C.P.斯科特寫下了這句至理名言。"從根本上講,這就是要我們講求誠實、行事正派、英勇無畏、心懷公平,這是一種對讀者和社會的責任感。"這些話,對當代的新聞記者讀來仍然受用。
九十年后,刊印那些神圣的事實已經發展成為新聞報道的一種新形式:數據新聞。今天,它也迅速地發展成為現有新聞報道體系的一部分。
2009年《衛報》的"數據博客"上線后,等待我們的是一片尚未開墾的土地。但也不斷有人在問,從數據中挖掘到的新聞真的是新聞嗎?數據新聞教父艾德里安·霍洛韋提(Adrian Holovaty)曾回答過此類問題,他是這樣說的:
"數據算是新聞嗎?一些沒經過處理的原始數據也算是新聞?關于這個問題,我今天給出最終的答案,概括為以下兩句話:
1. 誰在乎它是不是新聞?
2. 我希望我的競爭對手們盡量多浪費些時間去爭論這個問題。"
可一旦你拿到了國會議員的開支數據、掌握了維基解密泄露的資料,并據此做出有影響力的數據新聞報道,那就沒有人會再問那些問題了。他們反而想知道:"怎樣才能做出這種報道呢?"
本書將告訴你,我們是如何做的,我們對數據改變世界的一些思考,以及從中得到的啟發。"數據博客"上線以來所做的一些新聞案例,也會貫穿全書。當然,這本書不只是一部新聞報道的作品集,它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呼吁大家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看待世界。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數據新聞已經成為我們的行業標桿,也成為了《衛報》做重大報道的方式。
數據不僅僅和新聞報道、新聞機構有關,對于世界各地的企業來說,它也意味著商機。不管是數據挖掘還是數據分析,它都是一個潛在的收入來源。新聞編輯室和新聞現場越來越近,它們的界限逐漸被打破,這正是因為數據發揮了巨大作用。
所以,我們不是孤獨的。每天都有新人進入這個領域,更富創新精神的記者、開發者和企業家,帶著他們的新技能和新技術而來。數據新聞在不斷自我完善發展的同時,也在改變著新聞業,改變著世界。
數據新聞記者的十條真理
1.數據新聞雖然引領潮流,但它并不是新事物
有數據的地方就有數據新聞。早在1858年,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就用圖表的形式寫了一篇關于英國士兵健康狀況的報告;在更早之前的1821年,《衛報》創刊號上就有一張占據了大半個版面的表格,羅列了曼徹斯特每所學校的收費標準和學生人數。這些與我們今天所做的數據新聞難道有很大不同嗎?以前,數據刊印在昂貴的書本中,被當成一幅幅美麗的插圖,幾無他用;而現在,數據能以電子表格和各種電子格式的文件儲存,這就賦予了它無限的價值,可以讓電腦通過數據分析來發現問題、找出故事。
統計學已走進千家萬戶,它不再是少數專家的獨門絕技。如今,在每個人的電腦、手機和智能設備中,都安裝有電子表格軟件。誰都可以拿到海量的數據,并對它們進行處理,使之條理化。或許他們分析的方法不太科學、不甚專業,但找一個統計高手來幫忙也并不是難事。在數據新聞的道路上,我們不再獨自前行。
2.數據開放成就數據新聞
對于數據新聞來說,多樣化的數據來源至關重要。在《衛報》,你只要參與了新聞制作的過程,就算是采編部門的一份子(新聞機構就喜歡搞這些內部劃分)。去參加那些重要的編前會吧,試著讓數據成為編輯們選題討論的一部分。
3.做數據新聞有時像辦一場展覽
數據新聞也是策劃一場展覽?有些時候是吧!當今世界已經被數據充斥,我們做的數據新聞報道就是要為受眾篩選并展現其中最關鍵的部分,然后盡可能多地去找尋正確的信息和合適的采訪對象,據此去寫一篇洋洋灑灑的新聞報道。我們已經開始提供一些全球政府數據和國際動態數據的搜索服務。
4.事情雖小,數據不少
數據正變得越來越多——僅維基解密上的關于伊拉克戰爭的數據就多達391 000條,這相當于英國財政部綜合在線信息系統數據庫的規模;政府用來評估全英國貧困水平的多重剝奪指數,達32 482條之多。在不斷增長的政府數據中,大部分都是關于一些瑣事的。讓那些數據變得更容易獲取和更方便操作,已經成為數據新聞發展進程的一部分。
5.數據新聞=80%的汗水+10%的靈感+10%的呈現
數據新聞=80%的汗水+10%的靈感+10%的呈現。的確如此。我們得花好幾個小時來做諸如PDF文件轉格式、不同數據集的整合的數據工作。很多時候,我們扮演著一種橋梁的角色,一頭是電腦中晦澀難懂的數據,一頭是現實世界里迫切想知道真相的讀者。
6.不全是耗時費力的調查
據說以前,一些平庸的數據新聞記者往往會用幾個星期的時間去研究一個數據集,繞來繞去地搞出來一篇不痛不癢的報道。而一些的數據新聞記者,會在獨家爆炸性新聞之前,花幾個星期去做周密的數據調查策劃。但我們現在越來越多看到的,是一種制作過程相對簡單的數據新聞。在新聞事件正在發生的時候,記者們就能非常迅速地找到關鍵數據進行分析,并引導讀者參與到報道過程中來。不過,對于這種討巧的數據新聞制作方法,我們《衛報》早就用過了。有些媒體的制作速度和我們差不多,而且做得還可以。
7.誰都可以做
特別是我們用了一些免費的工具后,如谷歌數據融合表(Google Fusion Tables,上圖所示),Datawrapper,谷歌圖表(Google Charts)和Timetric。你可以在我們的Flickr小組上看到一些讀者的作品。
8.但美工設計很重要
好的設計真的非常重要。有時候它就像一本高級公務員概況指南(如12頁圖所示),有時候它能展示出新聞集團電話竊聽事件中復雜的關系網,有些時候它能清晰闡明什么時間發生了什么事情。這樣良好的傳播效果當然不只是制圖軟件的功勞,熟稔整個新聞事件的設計師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9.不必成為"程序猿"
想當一名頂尖的程序員不是不可以,但更艱巨的任務是,你要像一名新聞記者那樣去看待數據,而不是像數據分析師。這些數據有沒有意思?有什么新意?如果把其他數據和它"攪和"在一塊兒會發現什么?回答這些問題至關重要。
當新聞記者和數據分析師這兩種角色融為一體時,才會做出好的數據新聞。我們所做的"利比亞北約軍事行動指南"報道,就是根據北約每日行動簡報的電子表格來進行動態更新的。只有經過精心的設計,它才能如此地受讀者歡迎;也只有每天更新起來極為方便,它的時效性才能得到保障。
10.故事為王
數據新聞并不只是花花綠綠的圖表,它是盡可能用好的方式去講故事。因此,有的時候它會是一張數據可視化作品或是一幅地圖,有的時候它就只是一篇文字新聞報道,還有的時候什么都不用說,只需擺出數據就足夠了。
越來越多的記者開始意識到,數據新聞的意義在于,它是一種更為靈活的、做報道的手法。似乎一夜之間,我們就有了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和競爭對手。因此,數據新聞也沒什么與眾不同的。
這就是新聞。
數據新聞的目標可表述為:讓每個記者玩轉新聞,讓每個農民看懂新聞。本書是數據新聞領域先驅實踐者的集大成之作,案例精致,不僅可作為新聞傳媒業者的必備資料,對大數據和數據可視化從業人員也有極高的學習和收藏價值。
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陳為
西蒙的書一如他帶領的團隊做出的數據新聞作品——清晰、簡潔、明快、、坦誠開放又不失英式幽默。作為數據新聞界最早的領軍人物之一,他的書深入淺出地分享了他在《衛報》的實操經驗。這里既有庖丁解牛般的案例剖析,又有高瞻遠矚式的思考總結。本書是數據新聞從業者及信息可視化愛好者必讀書籍。
數據新聞網聯合創始人 馬金馨
西蒙·羅杰斯和《衛報》團隊用數據探尋事實真相,這本書則用詳盡的案例、實用的經驗告訴我們如何擁有數據思維、如何創作專業的數據新聞。對于當下的數據新聞實踐,這本書很有價值,它值得每一位希望在媒介融合中轉型的新聞人研讀。
新華網數據新聞部 馬軼群
數據新聞是可視化傳播的產物,大數據加速了數據新聞的發展。在媒介融合的時代,數據新聞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豐富和擴展,數據新聞成為新聞事業的一種核心競爭力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以大數據挖掘為要素的數據新聞,將給新聞事業帶來更具可信度的傳播公信力和全球化視野。這本書是數據新聞報道的實戰寶典,相信會讓您收獲頗豐。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沈浩
作為國內門戶數據新聞的實踐者,對于此書的愛意和敬意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數據新聞絕不是嘩眾取寵的一種新興的模式,它旨在讓公眾更直觀地了解自己的國家,對事實更加尊重。本書深入淺出地帶領讀者們了解這個看似復雜的領域,讓人們明白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數據新聞是深入媒體,深入生活的。希望更多的人閱讀此書!
網易數讀欄目 吳曉琪
數據新聞在國內已出現一段時間,像財新數字說、網易數讀、搜狐數字之道等媒體給大眾帶來很多精彩案例,甚至有電視頻道推出了如《數說天下》這樣的節目。這本書通過精彩的案例講解,讓您了解數據新聞的前世今生,為在轉型路上的傳統媒體提供了更多參考。
數盟社區 興寶
本書是數據新聞領域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對于中國新聞業正在蓬勃興起的數據新聞與可視化實踐,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與借鑒意義。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新媒體傳播碩士項目主任 周葆華
在這個好的大數據時代,資訊像河流一樣源源不斷地從各角落融入信息海洋中,與其望洋興嘆不如靜心學習研究數據挖掘和形式包裝。希望這本譯作能啟發大家,讓我們把信息傳播做得更好看、更有生命力。
搜狐新聞中心設計總監 張靜波
很好,就是網上的簡介明顯弄錯了
很好,滿意。
一如既往的好
不錯,好評!
物流太快了,很好。
較為前沿的著作。
書好
超級贊,不過自己的先學會辦公自動化軟件~
好
貨到了,很漂亮啊~ 好賣家~
好賣家,寶貝相當理想,關注ing! 有新貨了,記得通知我~
比圖片是漂亮多了~
非常好非常好
很好
可以
價格比較貴但是彩頁很好!
不錯不錯!
很醒目的一本書,很精美。基本每頁都是圖,都是一目了然,不那么費腦子~
插圖很多,但跟期望的不一樣,暫時看起來像欣賞別人的數據新聞作品,但還不知道能不能給我帶來啟發
書很大,全彩頁,圖很多很形象,不愧是數據可視化~很適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