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一對兄妹在整理母親的遺物時翻出了一段塵封往事。中年女性弗朗西絲卡婚后生活平靜瑣碎,缺乏激情。《國家地理》雜志攝影師羅伯特 金凱德為拍攝麥迪遜縣的廊橋而來,與居于此地的弗朗西絲卡相遇、相識和相戀。面對遲來的愛情與家庭責任,弗朗西絲卡選擇了后者,而羅伯特則選擇了成全。四天的之戀換來了半生的彼此懷念。
廊橋遺夢》的寫作只用了短短兩周,這部浪漫之作隨后成功打動了全球5000萬讀者,由其改編的同名電影入選美國電影協會百年百部愛情電影,由其改編的音樂劇獲得美國話劇和音樂劇的高獎項托尼獎。
"這之中只有感傷與哀痛,沒有對人性自由的呼喊和對傳統倫理的反抗與譴責。它接受了這個甜蜜的痛苦、開花的血和優美的死亡。"
作家馮驥才此語道出故事中道德倫理相對自然人性的勝出,以及古典的悲劇之美。著名學者,博學翻譯家資中筠女士以詩情譯筆再現出這個隱秘而動人的柔美境界。
羅伯特 詹姆斯 沃勒(1939-),美國小說家,攝影家,音樂家。曾任北艾奧瓦大學商學院院長,目前定居在得克薩斯州的一座高山農場,閑時寫作,攝影,玩音樂,研究經濟學和數學。多部作品曾躋身《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廊橋遺夢》是他的代表作。
開篇
廊橋遺夢
羅伯特 金凱德
弗朗西絲卡
古老的夜晚,遠方的音樂
星期二的橋
又有了能翩翩起舞的天地
大路和遠游客
灰燼
弗朗西絲卡的信
后記:塔科馬的夜鷹
"夜鷹" 卡明斯談話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