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中國美術論文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中國美術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國美術論文

篇1

1裝飾繪畫簡介

裝飾繪畫以其特有的裝飾韻味和獨特的藝術語言陶冶著人們的心靈,美化著人們的生活環境,很早就成為了繪畫門類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門類。裝飾繪畫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的彩陶藝術,以及夏、商、周時期的青銅紋飾,秦漢時期的瓦當和畫像紋樣,漢唐時期絲綢制品上的圖案紋樣,宋明時的瓷器紋樣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以及富有極其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手工藝。wWW.133229.Com以上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傳統裝飾藝術的強勁生命力和其特有的神韻。已故著名工藝美術家陳之佛先生在他關于裝飾學的手稿中寫到“裝飾可以說是一種思想”,也可以說裝飾繪畫是畫家對自己內心精神世界的表現,與其他門類的繪畫同樣具有其時代的烙印,而點、線、面這三種造型基本元素在畫面里所反映的視覺特征也明顯的帶有歷史時代的氣息,是研究某個歷史時期繪畫作品風格、特征的依據。通過對裝飾畫面中的語言表達因素的研究,對于研究裝飾藝術的發展和造型規律、發掘和整理其規律,是很必要的一個課題。

2點、線、面的特性和功能

點、線、面這三種元素是人類在繪畫發展歷程中運用的永恒語言。抽象派畫家康定斯基在論述點、線、面的特性和功能時說點、線、面是造型藝術表現的最為基礎的語言和單位,它們具有符號和圖形的特性,能表達不同的性格和豐富的內涵,它們抽象的形態賦予了造型藝術的本質及超凡的精神。點、線、面在裝飾繪畫里,不論要表現的主題是具象的還是抽象的或是意象的都是那么的重要,因為它們是視覺元素的一部分,永遠的體現著各種視覺上的感觀。創作者在視覺邏輯美的前提下,可以真實的在畫面上向人們再現具象的畫面,通過發揮聯想和幻想將現實與夢幻,主觀與客觀,真實與虛幻融匯,從而表現抽象的主題。

3點、線、面的情緒特征

正是前面所述的這些,來分析思考這三種元素作為一種媒介傳達的藝術家們的情緒世界及存在的必然。它們的形成是人類主觀要對所處環境,加以主觀記錄或客觀的再現而產生的,是人類生理視覺的需要,也是人類具有抽象思維的一種驗證。

3.1點點,作為繪畫藝術中的最小視覺元素和語言元素,它的產生是必然的?!包c”在現代幾何圖形中沒有長、寬、厚,而只有位置。是畫家在創作畫面時,從具象到抽象,從復雜的

視覺世界中提取出來的最為簡單的視覺語言元素。“點”在畫面上的突出抹掉了空間在畫面上的價值,使得空間變的更加意象了。我們欣賞北宋畫家米芾的《蕭湘奇觀圖》,這幅作品完全使用水墨并強化“米點”,不去沉溺于傳統的山水畫的那種用筆墨的勾皴來表現那些樹林、山石,而畫面效果也就有了那些“點”的組合出來的視覺信息,也成就了差異于在此之前的山水畫的特殊的神韻。當我們欣賞米羅的那幅《米羅美術館聽覺室的共鳴板》的同時,發現了“點”的意義被米羅推到了一個及至,米羅要在畫面里所要表現給人們的空間變的更加意象。畫家米芾和米羅,將點、線、面抽象出來直接裝飾他們的情緒世界,哪怕那是具象的感覺,但更多的蘊藏了畫家個人的抽象情緒,而且在努力突出著“點”的韻律組合。他們力求從復雜的具象景物中提取更為簡單抽象的圖形語言因素,是為了更好的表達他們對那些景物的感知,從而讓他們內心的那種情緒感染每一個人的視線,對于畫面來說那不單是一種單純的表達景物,而更多的是一種情緒的升華與滿足,是一種心靈上的裝飾?!包c”在裝飾畫面里運用是廣泛的,可以理解為是對畫面的一種說明,“點”沒有本身的長、寬、厚的限制,只有位置的幾何圖形的這種特征,使它對畫面產生的視覺沖擊,對活躍畫面氣氛,平衡畫面組成顯的那么不可或缺。它同時也豐富了畫面的層次,“點”的各種形式的排列可以產生不同肌理效果的“面”,這時點作為裝飾繪畫里略顯單一的表達語言開始活躍起來,這是“點”作為畫面語言出現的一種表現手段,同時也是藝術家的一種思維組合形式的體現,作為裝飾畫面里最小的語言單位它本身就是一種情緒的流露,同時“點”作為一種符號,也就傳達給我們一種獨特的視覺信息,就像一段悅耳樂曲的音符,傳達著一種視覺的慰藉。

3.2線“點”在空間里連續移動所產生的軌跡,使人類在視覺上抽象出“線”的存在。當我們欣賞一幅繪畫作品時,“線”把畫面中停留的那種瞬間的情感連接成一片,使我們的情緒潛移默化的隨之流動著,這種情緒的流動是發自我們內心深處的,相對于這種視覺語言來說,它讓我們感受著畫面里充滿的種種矛盾、聚合與分割。一個“點”任意移動所構成的圖形,可以劃出直線和曲線的痕跡?!熬€”作為幾何學中的定性,比“點”的表達意象程度豐富的多。在二維的空間里,“線”只有長和寬,沒有厚度的描述著繪畫的主題。畫家把對事物的觀察,通過線條的組織表達畫家的感覺,同時也為觀賞者轉述可視的形象。東方繪畫藝術,尤其是中國畫在線條的運用上,可謂匠心獨具,傳統的中國畫線條很講究線條的本身韻味,畫家把本身的思想與情緒寄托于線條的長短,虛實,抒發著畫家的感性認識。在中國書法和篆刻的藝術世界里,彰顯著線條的恒久魅力,書法和篆刻可以說是把線的表現發揮到了極致,同時線條也把書法和篆刻藝術表現的淋漓盡致。

作為構成書法和篆刻的主要語言元素,藝術家賦予了線條靈性,意象的表達著藝術家的感情歷程,篆刻中所傳達的那種陰陽相生相克的視覺沖擊,被線條分割、連接、融匯的那么自然與完美。對于裝飾繪畫里的線條而言,它是依附于形體之上的,同時線條也會獨立于形體之外,而充分的表達著其自身的形式美。其一,現代裝飾繪畫的線條依靠形體的變形,變形而不破形,筐形而不媚形,變形使得線條顯得不過于呆板而富于變化,同時也產生了線條的自身韻味和裝飾性。例如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婀娜多姿,線條圓潤、流暢,四肢舒展,彩帶似云飄拂。這時的線條在其造型上顯示出了這一時期所獨有的風格樣式。其二,靠線條本身的組織、結構,線條的穿插關系以及虛實濃淡的變化,關鍵在于線條對于形體而言結合的和諧,且富于形式的美感。最重要的是變形后的形體能夠很大程度地表現對象,更能抒發畫家內心的那種裝飾情緒,和追求那種獨到的裝飾性及風格。從古代的地中海地區、埃及、希臘、羅馬等地區的裝飾圖案中可以領略線條在其裝飾圖案中的價值,其中的線條肩負記載歷史、事件等畫面的主題,同時也成為一種視覺符號。

3.3面從客觀的角度來講唯一存在于我們所處環境中的,真實存在的只有我們稱之為“面”的視覺元素。與點、線等造型元素性質相比較,面的能量表現更占優勢,任何點、線的擴展延伸都以面的形態出現,所以面在構成畫面時以較大的形態出現,充分發揮其不同的量感,影響著整個空間的意味。去仔細揣摩克里姆特的作品《吻》,其中在人物服飾的創作上集合構成了大小不等微量元素但規律排列的面,使畫面即充滿節奏又不失圖案的生動變化。面可以分很多種,其中包括虛面和實面,不同的面質給人不同的感受,同時在畫面中創造著不同的空間感觀,反映著創作者不同的情感思緒。在克里姆特的《人生的三個時期中》中,背景應用直線分割,把平板的空間分成上部分黑色平涂,形成實面,而下部分應用了不同肌理處理手法,形成虛面,這種虛實對比打破了背景空間的單調。在背景之間,主題人物之間,以及主題和背景之間應用了不同的實面和虛面構成了不同的亮度層次,形成了豐富的節奏感,同時不同的實面虛面表現的量感各有不同,充分傳達了作者要表達的主題人物和思想。這些作品里所用的面已成為克里姆特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一種媒介,一種比文字更能透析自己心靈的語言,對于畫家那是心靈的表述,對于畫面那是一種裝飾的表達。

4結論

裝飾繪畫作為繪畫的一種,憑借著自身的獨特性,美化環境裝點空間。點、線、面作為裝飾繪畫的基本語言單位,充分發揮著自身的特性、構成的美感,傳達著創作者的審美及情感,而其自身韻味和裝飾性在裝飾繪畫中也充分的體現出來。作為裝飾畫面中基本單位元素——點、線、面將永恒存在著,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裝飾作品中發揮著他們的價值和意義。

5參考文獻

1韋自力.設計一點通-面構成[m].廣西美術出版社,2004:6

2趙殿澤.構成藝術[m]遼寧美術出版社,1987:6

3德比奇(法),徐慶平譯.西方藝術史[m].海南出版社,2001:9

篇2

研究報告描述了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傳統主導國家所面臨的挑戰。1996年,美國發表的科研論文數量是中國的十多倍。到2008年,美國的科研論文總量只略微增加,達316317篇,中國則增長7倍多,達184080篇。

篇3

康有為在《廣藝雙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條評論標準,即所謂“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輝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發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郭紹虞在《怎樣欣賞書法》中提出了六條標準:“一、形體,看結構天成,橫直相安;二、魄力,從筆力用墨看;三、意態,要飛動;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標準看帖;五、才學,書法以外關系;六、氣象,揮樸安詳。wWW.133229.cOM”

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分析、欣賞書法作品時的參考。如果進一步加以歸納,則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謂“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筆畫線條所構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筆畫、字的結構、一幅字的布局;所謂“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內在的精神,包括筆力、氣勢神態、情感等各個方面。因此,欣賞書法作品,不僅要看一點一畫、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筆力、氣勢、神態。如果外形美觀多姿,內在奕奕有神,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形神兼備”的好作品。分析、欣賞書法作品,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字的筆畫長短、粗細、濃淡是否多變而適宜

漢字是由若干個線條式的筆畫有機的組合而成的,這若各個筆畫,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筆畫,在字中不能長短、粗細、濃淡一模一樣,應該而且必須有所變化。如“多”字的四個“撇”畫,唐太宗認為,應該分別寫作,一縮,二少縮,三亦縮,四須出鋒。這里所說的“縮”,就是筆勢收縮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鋒”就是筆勢伸展而不收縮,含有“長”的意思?!岸唷弊值摹捌病碑嬍沁@樣,其它的筆畫也是這樣,否則,字形就顯得死板,單調,也就無藝術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給人以穩健的感覺

字姿可以而且應該多種多樣、千姿百態,但不可忽略必須把字的重心“穩住”。歐陽詢的字,初看起來,有搖搖欲墜之感,但仔細一看,它猶似千年古塔,雖欲傾卻“重心”不離地,依然穩健如新。有些書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紙上似乎四平八穩,不偏不倚,但如果一豎起來,則往往東倒西歪,中心不穩。因此,要判別字的重心如何,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把紙豎起來,看看它有沒有“倒塌”。

三、字勢是否自然

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論書名言:“不必勉強方通神?!彼^“不必勉強”,就是歷來的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們都一致強調的要“自然得體”。王羲之在給他的兒子王獻之傳授書法經驗時說:字要“自然寬狹得所”,“分間布白,遠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穩?!蓖豸酥臅ㄖ浴蔼毶靡患抑馈?,關鍵在于“天質自然”。

四、看整篇書法作品的章法、筆勢是否一氣呵成、融會貫通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猶如一幅好的山水畫,它必然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氣勢連貫,筆雖短而意卻連。汁白以當黑,疏密得當,給人以無窮的遐想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書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體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處,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畫蛇添足,也會有損于整幅作品的藝術性。

五、看書法作品中的筆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

書法藝術具有極強的繼承性,書寫者必須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僅有繼承,甚至與古人寫的一模一樣,還稱不上真正書法藝術,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書”,還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因此,在評論和欣賞書法作品時,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確的處理好繼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

六、在欣賞書法作品時,要適當地了解其創作的時代背景

書法作品和文學作品一樣,與作者書寫時的心情有著密切的聯系,它的藝術風格常隨作者的年齡和心情的變化而變化。同一個書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情而寫出不盡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來,如顏真卿中期寫的《多寶塔碑》,是在和平環境的得意之中寫就的,字勢端重渾厚,清晰悅目,成為楷書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寫的《祭侄文稿》則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兒不幸身亡之中寫就的,悲憤之情奪腔而出,于是,出現了筆畫濃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獷、瀟灑的風格,成為行書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去評論和欣賞,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篇4

畫家注重對物象進行能動反映與參照,體現畫家主觀心意與客觀物象的有機融合,對物象進行提煉或創造,直至夸張、變形,從而使畫家的審美意識與原初物象的審美特征達到完的統一。

早期的油畫家常玉、關良、林鳳眠等,在他們的油畫中不求明暗之微妙,而重對物象造型的提煉,以中國傳統繪畫的寫意手法參合西方現代繪畫的意趣,線色交融,輕松自如,畫面單純明快,物與物之間在不經意處見功夫,無矯揉造作的痕跡,卻有一種稚拙的趣味。

當代新表現油畫家申玲、陳均正等人的作品也比較鮮明地體現出對中國意象理論的解釋。他們作品中的形象已不是對客觀物象的機械反映,而是畫家主觀審美情思的能動表現。wwW.133229.COm他們在作品中采用意象造型,粗獷的壁櫥與機理反射出畫家內心逸氣,書法了他們個人的“性靈”與審美情操,這都對中國傳統表現藝術借鑒轉換的結果。

(二) 充滿神韻的精神內在

畫家在創作過程中舍棄或淡化某些非本質部分,突出或強化那些最能表現審美對象的神態與情態,以內心世界的沖動為源泉,注重形式語言的再現,在作品中釋放出只可意會難以言表的精神內在與格調風度。

尚揚、丁方的作品在這一方面最具代表性。尚揚的《爺爺的河》《黃土》系列,丁方的《城》《走向信仰》等系列作品,均以其堅定執著的對民族精神的思考,通過極具粒度的形和色來表現作品中深邃的精神境界。以文化母土所蘊含的雄渾粒度,經過生命的激情與感性的升華,給人的靈魂以巨大的震撼和鼓舞,才賦予繪畫形式以永久的光輝。他們的作品不重形式而重神似與氣韻,所以使藝術形象具有一種氣韻生動的內在精神,給人以呼之欲出的,過目難忘的審美印象與審美享受。這樣的作品由于消解了原初對象的真實與客觀,所帶有極強的情感張力,給觀眾以巨大的審美聯想空間,使作品具有一種只可意會難以言表的藝術境界。

(三) 蘊籍含蓄的藝術境界

水墨中的意境可謂是妙不可言。那種注重情景的交融、強化一種詩意,而且有神氣的藝術境界與充滿豐富情感的想象力,給人一種若隱若現,蘊籍含蓄的藝術美感,從而產生一種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應。

中國油畫在對已經的追求與再現可與水墨畫相提并論,油畫家注重作品意境營造的比比皆市,舉不勝舉。羅工柳的《霧中日如月》張欽若的《新月當空》蘇天賜的《春》歐洋的《韻》,單看這些作品的題目就讓人們感受到了“詩情畫意”?!凹幢闶菬o題也并非無思想性,知識意味深遠的詩境難用簡單的一個題目來概括而已。繪畫作品的無題當更易理解,因形象之美往往非語言所能代替,何必一定要用語言來干擾無言之美呢?”(吳冠中)

蘇天賜的作品《水邊的幽篁》可以說是水墨畫的再現。但又賦予了油畫一種新的形式。作品空靈,用筆大膽而有分寸,筆筆見功夫,尤其是枝干,蒼勁、挺拔、富有力度。色彩雅而不俗、淡而不薄,特別是對中景遠景以及水面的處理簡單而又有內涵,整體卻又有變化。若隱若現,蘊籍含蓄,是一幅難得的中國油畫精品。

(四) 不拘形式的再現效果

在構圖方面吸取中國畫中的散點透視或無點透視來豐富畫面的感受,巧妙地處理畫面中的空白,使無畫處皆成妙境。在技法方面用筆,勾、點、搽、曲直、濕筆、側筆等水墨筆法在中國油畫中運用的相當廣泛。同時學習西方油畫對光和色的科學理解,借鑒純客觀的自然主義描繪和色彩極具表現的現代繪畫。為了強調物象的特征或為了畫面的藝術效果和主題思想的表現,畫家會對色彩進行主觀再創造,達到一種妙超自然的境界。

篇5

具體而言,水彩畫的藝術特色可分為以下四大層面予以解讀—

a.造型的集中性

水彩畫同中外所有的繪畫藝術一樣,都是造型藝術,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水彩畫更加強調造型的集中性,這種集中性,又具體通過以下幾大手法來體現:

其一是以平面顯立體。水彩畫同所有的繪畫一樣,都是平面(二維空間)造型藝術,但它并不是孤立呆板、單調僵化的平面藝術,而是以平面顯立體的藝術,即以二維空間表現三維空間的藝術。繪畫作品只有長與寬,而沒有高,只能從正面通過視角進行觀賞。這的確是繪畫藝術之短,但作為水彩畫,卻可以揚長避短,甚至以短見長,即通過觀賞者的第一視覺印象的聯想與想像,獲得最大的藝術信息量,創造出一個更為廣闊的立體空間,獲得審美的極致。

其二是以瞬間顯永恒。水彩畫選取的是瞬間的物象,但卻以這瞬間的物象顯示了人物或事物的永恒。wwW.133229.cOm狄德羅說:“畫家的筆只有一個頃刻:他不能同時畫兩個頃刻,也不能同時畫兩個動作?!雹偃R辛也說:“繪畫要選擇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頃刻,使得前后都可以從一頃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雹谝虼?,水彩畫選擇的瞬間形象,應當是事物發展與人的感覺的頂點,因為頂點就意味著止境。萊辛認為:在一種激情的整個過程里,最不能顯出這種好處的莫過于它的頂點,到了頂點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再朝遠處去看,想像也就會停止了。水彩畫畫出這人世間的瞬間物象,它又被圈定下來,顯示出人世間事物的永恒。

其三是以靜止顯動態。水彩畫是靜止的藝術,但它卻通過靜止的畫面表現動態性特征。例如大海的波濤在畫面上是靜止的,但它卻顯示出動態的洶涌之姿;藍天上的白云也是靜止的,它也顯示出不斷飄動的意象。

由此可見,水彩畫正是通過以平面顯立體、以瞬間顯永恒、以靜止顯動態的辨證統一的藝術手法,來實現它的集中性的。

b.形象的多樣性

水彩畫的繪畫形象,也是多種多樣的。它既有人物形象,又有動物形象,還有景物形象、器物(靜物)形象,具體可分為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靜物畫、動物畫、宗教畫、歷史畫、壁畫、年畫、兒童畫等各種形式。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些形象之中,還飽含著畫家深刻的思想與深厚的情感。也就是說,水彩畫的形象,是主觀與客觀的有機統一,也是形與意的有機統一。例如一幅藍天大海的風景水彩畫,其形象是碧海、藍天、白云、海鷗、帆船等等,而在這些形象的背后,又透出畫家對自然景色的喜愛之情與渴望飛向更廣闊的天地的向往之心和理想之趣。

由此可見,水彩畫的形象,是多樣的,這種多樣性,既表現在物象本身的多樣性,又表現在物象之外的多樣性,即所謂“象外之象”、“畫外之畫”。用我國傳統的繪畫理論而言,就是“詩中有畫,畫外有詩”。

因此,水彩畫的學習與創作,都要仔細品味、認真揣摩、全面把握由形象性所形成的這種“味外之旨”、“弦外之音”、“畫外之蘊”。

c.風格的寫實性

水彩畫作為西方繪畫的品種,屬于寫實主義范疇。從美學原則與藝術精神的視角考量,它是受西方傳統美學原則與傳統藝術精神所制約的。正如當代著名美學家彭吉象先生所概括的那樣:“中國傳統美學強調美與善的統一,注重藝術的倫理價值;西方傳統美學則強調美與真的統一,更加重視藝術的認識價值。中國傳統美學強調藝術的表現、抒情、言志;西方傳統美學是強調藝術的再現、模仿、寫實。我們從中西美學史上可以發現,‘模仿說’是古希臘美學的普遍原則,亞里士多德以模仿的基礎建立起的《詩學》體系,在歐洲雄霸了兩千年。而‘表現說’則成為中國先秦美學的核心,‘言志’、‘緣情’是我國詩論重視表現的最早見解,在情與理的統一中,將‘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作為最高境界。”③

作為寫實主義風格的水彩畫,主要通過明暗處理與焦點透視來得以具體體現。通過光影與明暗的不同,通過近大遠小成比例的焦點透視法,來加強其真實感。

d.色彩的獨特性

水彩畫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它色彩的獨特性上。正如馬克思所說:“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雹芩室坏撵`魂是水彩,它是用膠水和顏料等調制而成的,作畫時用水溶解于紙上,利用畫板的白地與水分互相滲透等條件,表現出透明感,具有輕快、濕潤等特殊效果。既不同于油畫的油質色彩,也不同于水粉畫的用水調合的方法。一言以蔽之,水彩畫色彩的獨特性,就在于它具有“水彩味”。

注釋:

篇6

中國繪畫自宋以來,山水花鳥題材、水墨渲淡的表現手段,寫意抒情的創作方法和清新自然、簡遠淡泊的審美意境,構成了中國古代繪畫的主流。在繪畫理論上,所謂“畫意不畫形”“深于畫者,得意忘象”等,在某種意義上將中國繪畫的表意性作了充分的肯定和強調。在繪畫實踐中,畫家更是注重作品意念的內蘊,把在畫中表“意”作為衡量作品得失的重要依據。“意”是美學概念,又是1個具有豐富內涵的哲學概念。在繪畫中,“意”除了指畫家的主觀意志、情思意緒外,還指神似、神韻、意趣,也指藝術表現上的精練和概括,當然,更指意境。意象不是單純的客觀世界的再現,也不是單純的主觀心靈世界的表現,而是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1種有機結合。或者說是畫家主體心靈對客觀世界的投射并與之遇合的結果,它發生并形成于主客體之間,有1種明顯的“主體性”,它是畫家對外界事物特殊的能動反映,是中國畫“意境美”塑造的基本前提。③對于1個具有創造性的畫家來說,創作作品時不可能只是像鏡子和照相機那樣作機械地再現,而是必須將個人的主體意識加入到“主體意向性”的過程中去,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薄巴镌?,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這些都是對客觀世界的情感化體驗,是客觀世界轉化為藝術創作中的“情景交融”,意象不同于自然主義的摹寫,也不同于抽象主義的不拘表現,而是寓情于景,景因情設,情因景生,從而產生出形象有限而意象無窮的藝術境界——“境”。④

此外,中國畫中的意象亦是1種美學創造,是人與自然的精神遇合后孕育的心靈之花。在意象的創生中,畫家是“以心靈映射萬象,代山川而立言”。宗白華曾詩意地描述了意象生成的動人場景(冒號):在1個藝術表現里情和景交融互滲,因而發掘出最深的情,1層比1層更深情,同時也透入了最深的景,1層比1層更晶瑩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為景,因而涌現了1個獨特的宇宙,嶄新的意象,為人類增加了豐富的想象,替世界開辟了新境,正如惲南田所說(冒號):“皆靈想之所獨辟,總非人間所有”。他所表現的是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交融互滲,成就了1個鳶飛漁躍,活潑玲瓏,淵然而深的靈境,這靈境就是構成藝術之所以成為藝術的“意象”。⑤

中國傳統繪畫把表“意”看得比表“象”更為重要,并在以表“意”為核心的繪畫觀念的指導下,形成了它獨特的審美體系。畫家對所表現的對象在主觀上達到了認識的高度自由,從而超越了對象的形貌表層,胸中對所描繪的對象達到“意”明后,在藝術傳達中便體現出以“意”用筆,筆在運用中便體現出了超然和創新,產生出活潑的意氣。真可謂胸中有主見,耳不聞其聲,眼不見其形,不再斤斤計較于形貌章彩的歷歷俱足,而是師心獨見,所畫非所覽,聽任于內在生命律動的驅動,心隨筆運,揮灑達于1片天機。

注釋 (冒號):

①張啟亞.中國畫的靈魂.文物出版社,1994.

②俞劍華.國畫研究.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篇7

2受時空限制

使用傳統媒體的展覽方式,觀眾只能在特定的時間去特定的場所進行欣賞,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嚴重。由于空間的限制,每次展覽只能服務當前或是周邊城市的觀眾,影響面受限。同時一次展出的國畫作品也有限,無法將更多優秀的作品展示給觀眾。

3難以展示說明信息

國畫藝術展示過程中,除了對畫作本身的展示,還需要提供畫作相關背景信息的展示,比如作者生平、創作風格、創作時代背景、作品藝術價值等。傳統媒體展示主要通過展板方式展示這些說明信息,但是這種方式無法平衡大量文字不便閱讀和少量信息不足以幫助觀眾理解之間的矛盾。特別是具有時代背景或者反映歷史事件的國畫作品,如何讓缺少相關背景知識的觀眾較好欣賞國畫作品已經成為傳統媒體展示方式必須面對的挑戰。4缺乏互動性與趣味性近年來隨著數字媒體技術應用的不斷擴展,人們逐漸改變了接收信息的習慣,越來越傾向于通過圖像、聲音、動畫等方式接收信息,并且追求與信息傳遞者之間互動的效果。而傳統媒體進行國畫展覽時信息傳播是單向的、靜態的,缺乏趣味性與互動性。

二、數字媒體技術特點及在國畫展覽中的優勢

1展示能力強

使用數字媒體技術可以全方位地展示國畫作品,有效彌補實物展出時展廳空間、照明限制以及缺乏細節展示的缺陷。比如使用高清數字掃描技術將國畫作品轉化為數字圖像展示給觀眾,可以對作品任意部位進行局部放大、旋轉等操作,觀眾可以欣賞作品整體的同時品味每個部分的細節,特別是對于大型畫作效果更為明顯。又比如使用數字修復技術,將已經受損的國畫作品進行復原,讓觀眾可以欣賞完整的作品。

2不受時空限制

數字媒體技術由于其虛擬化和數字化特點,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傳播,打破了傳統展示技術的時空限制。例如故宮博物院將其館藏畫作的高清數字版本放到網站上,方便人們欣賞,觀眾不受到參觀時間和參觀地點的限制,可以對國畫藝術作品進行更細致的觀賞和學習。在網站上同時也提供了方便的查詢功能,讓觀眾方便地在大量作品中找到目標作品,提供了更好的觀賞體驗。

3內容信息量大

傳統展示技術因為受到展板或展廳面積的限制無法大量展示的信息通過數字媒體技術可以容易的實現。將國畫藝術展覽所需要的背景知識和相關信息等錄入計算機,構成信息數據庫,在展廳中部署信息查詢設備,讓觀眾可以根據需要瀏覽畫作相關信息。查詢系統可以容納大量數字信息,有效設計交互方式后可以高效地提供信息。同時極大地節約了展館空間,也避免了大量展板引起的雜亂,幫助觀眾全面了解展覽作品。

4互動性與趣味性

使用數字媒體技術,可以將傳統媒體展示技術中單調的信息轉化為視頻、動畫、游戲等豐富的展現形式提供給觀眾,增強了展示的趣味性與觀眾的接受度。使用數字媒體展示可以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和展示的互動性,將信息的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的交互。觀眾在互動中可以有針對性的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時將意見反饋給展覽方,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針對性和目標性,讓觀眾獲得更好的觀展體驗。

三、數字媒體技術在國畫藝術展覽中的應用原則

1形式與內容相統一的原則

在國畫藝術展覽中應用數字媒體技術的首要原則就是形式與展覽內容的一致性。傳統媒體的展示方式是描述性的,而數字媒體的展示屬于闡釋性的。傳統媒體可以先確定展示內容,然后根據內容設計形式。由于數字媒體可以提供更大的信息量并且更具有交互性,因此在策劃展示內容時就需要同時考慮展示的形式,并且根據展示形式的不同調節展示內容。

2科學嚴謹的原則

在使用數字媒體追求展示效果華麗的同時,必須堅持展覽內容的科學性與嚴謹性。所展示的文字、圖片、影像都必須有完整的學術依據,系統地對國畫作品相關信息進行展示。用數字媒體技術進行場景再現時,要特別注意對場景歷史真實性的把握,不能憑空臆造。設計的展示方式必須生動活潑,寓教于樂,但不能是拋棄客觀事實的純粹的娛樂。

3合理適度的原則

在國畫藝術展覽中,必須確立展覽的主體為國畫作品本身,數字媒體技術是展示過程中使用的輔助手段,控制數字媒體技術應用的范圍和頻率,讓觀眾把注意力集中在畫作上,不可以喧賓奪主。合理適度的原則是指合理安排數字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比例,既不讓觀眾長時間被動接受信息,也不能讓觀眾把時間都花在多媒體展示項中。根據相關研究和實踐表明,多媒體展示項占據觀眾的參觀時間大約控制在總時間的30%左右可以達到最好的展示效果。

四、國畫藝術展覽中數字媒體技術應用設計制作流程

1確定展示需求

在國畫藝術展覽中使用數字媒體,首先必須確定展示需求,作為傳統展示方式的補充,數字媒體應用主要滿足以下幾種需求:全景或細節的展示,大量背景知識與相關信息的展示,與觀眾互動的需求,網上作品展示等。根據國畫作品自身特點與傳統手段展示的不足,確定數字媒體展示方式,并且確定在數字媒體上需要呈現的內容。比如使用數字媒體技術展示《清明上河圖》,其需求一是展示畫作的全景和各部分細節,二是重現北宋繁華的景象,三是展示畫作時代背景知識與作者相關信息。因此可以選擇數字媒體技術,利用歷史資料結合作品重現畫作場景。明確需求是后續工作開展的基礎,必須進行充分的分析和調研才能確保需求的準確。

2策劃與設計

根據需求就可以選擇合適的數字媒體技術,并且對展示方案和方式進行設計。在進行策劃與設計時必須遵守上述討論的原則,達到展示形式與展示內容的高度統一,并且以歷史事實為依據。對國畫藝術展覽來說,設計依據主要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畫作本身,任何展示技術都必須建立在忠于原作的基礎上;其次是對該畫作的研究成果,可以廣泛采納學術界的研究成果豐富展覽信息,幫助觀眾欣賞畫作;再次就是畫作年代社會歷史背景資料,對畫面內容做合理的擴充,以達到全面認知的目的。

篇8

科學發現和科技發明是人類最客觀、最嚴謹的活動之一,設計也屬于其中。雖然“直覺”和“設計”兩者從表意上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可是還是有許多科學家認為直覺才是發現、發明和設計的源泉。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玻恩說:“實驗物理的全部偉大發現,都是來源于一些人的‘直覺’。

直覺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應用的一種思維方式。小孩親近或疏遠一個人憑的是直覺;男女“一見鐘情”憑的是各自的直覺;軍事將領在緊急情況下,下達命令首先憑直覺;足球運動員臨門一腳,更是毫無思考余地,只能憑直覺。

那么,什么是直覺設計呢?

我們知道,設計作品都是具有功能性的,無論是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還是環境藝術設計,都是以創造符合人類使用的功能性為目的。所以,直覺設計就是“你不需要用一個說明書去告訴人們怎么使用,它必須很直覺的,讓人自然的去使用。”

直覺設計經常不被人們所注意,甚至不被人認為是設計,正是因為直覺設計作品是源于生活并融入生活的。wwW.133229.COm

為什么抽屜和柜門會有把手?基本上不會有人去想這個問題。因為人們從習慣上把把手當作了抽屜和柜門的一部分,實際上把手是獨立存在的,從功能性的角度來分析,把手只是打開抽屜和柜門的一個輔助工具?,F在,人們可以將各式各樣的把手安裝在不同的抽屜和柜門上,并且很自然的去使用把手,但從來不會有人需要說明書去了解把手的功能。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設計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可以說,生活產生了設計,設計又改變了生活?!傲Φ淖饔檬窍嗷サ摹?,設計的作用也是這樣。根據我們的坐的需要,我們設計出椅子,可根據椅子的造型不同,椅子反過來又限定了我們的坐的方式。比如方型的椅子面決定了我們坐著的方向;椅背的高度決定了我們向后靠的角度和姿勢;椅子的扶手又決定了我們坐時手臂的擺放等等。這一切都是順其自然、順理成章。實際上,從遠古開始人們的那些所謂創造和設計都是從生活中自然而然產生的,就是一種直覺的設計。

人類社會的發展,外部的物質環境發生變化,人們的思維也發生了變化,人們開始偏愛理性的和可證實的信息,而不再單純的依靠直覺和感覺了。思維的變化,結果也很明顯,出現了使生活更加方便的設計產品,但同時也人為的創造出了一些束縛人們的設計產品。設計產品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之深已超出了我們自己的想象,我們最原始的直覺已經被重新整理并且改變了。

正因為如此,能喚醒我們最原始直覺的設計,成為了我們這一代設計師的一個重要任務。日本的著名設計師深澤直人就是直覺設計的倡導者和杰出代表。他認為直覺設計是一種特殊的觀察方式,當普通人喝水時,他不會去思考喝水用的玻璃杯,而直覺設計師卻能從中發現杯子和人之間的微妙關系,從而通過不同的喝水方式來設計出更多的杯子。深澤直人為無印良品公司設計了一個cd唱機,外觀看上去就像個風扇,正方型的底座中間嵌入圓形的cd碟片,靜靜的掛在墻上,然后一根線從底座中間悠悠的垂下。人們看到這根線自然的就想去拉它,這是一種直覺,而且人會自覺的想,拉動一下線就應該有風從中間飄出來,不過這一次,轉動的cd碟片卻跟經驗開了個玩笑,飄出來的不是風,而是悠揚的音樂,如此真是仙樂飄飄。

街邊的窗臺上、街頭的扶手欄桿上總有人放著空的牛奶瓶或者易拉罐;地鐵站和公交站盲道上總是粘著香煙屁股和口香糖;自行車車籃里則往往塞了空飲料瓶和包裝袋。這些日常常見的現象能告訴我們什么呢?隨手把喝完的牛奶盒放在扶手上,把空的包裝袋扔進自行車籃里,這些絕對不是偶然的行為,這是人的一種直覺,因為那些扶手、車籃、盲道,看起來就像是專門給空罐子、包裝袋和煙頭準備的,而且還非常的適合。在普通人看來,這就是人的素質問題,可在我們設計師的角度來看,既然人們那么自然的做出這樣的行為,說明我們的公共設施的設計沒有做到全面,于是就出現了集垃圾箱為一體的街頭扶手等新設施。自然,人們用起這些新的設施來也是非常的方便。

由此看來,直覺設計是需要設計師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高度提煉的,關鍵是觀察的方式還有思維的方式,讓順應自然成為生活中的理所當然,這樣,設計就無所不在了。比如,在家門口的水泥臺階上有一條縫,如果是下雨天,人的直覺往往是會把傘插在縫里,這其實也是一個設計,積水能從縫里流走,而傘還能被很好的被固定住。人不用太多的思考,直覺讓我們合理的去利用,而且是自然而然的利用。

普通人不去思考,而更多的憑直覺使用產品。設計師要多思考,從專業角度觀察普通人的行為,理解普通人的直覺,設計出讓普通人使用起來得心應手又不用費力思考的優秀產品。

參考文獻:

篇9

室內設計作為一種學科隨著與應用科學,藝術一起不斷的深入發展,為人類提供更新,更進步的空間和更廣闊的生存空間理念,思維空間,從而推動著社會生活的精神文明進步,提升大眾的生活品質,為大眾真實地服務著。

現代藝術設計在中國,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年的歷史。如果說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的第一代(也就是二十幾年前從美術中分離出來,扯起現代藝術設計大旗的藝術家和設計師),為完成了開天辟地的使命,那么,發展到今天的現代設計,則需要我們新生代藝術家和設計師,探索和建立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理論。從古到今,從原始到成熟,在發展形式上,屬于時間維的縱向狀態,趨向于潛伏期。與設計藝術相區別,藝術設計更多屬于現狀的研究范疇。屬于空間維的橫向狀態。趨向于爆發期??梢哉f當設計藝術處于空間維的橫向發展機會中關注的越多,受重視的程度就越大,那么潛伏期也就相應的爆發,其實目前我們所處于的中西文化的碰撞,正是設計藝術的發展爆發期。WWw.133229.COM

對于一種潮流時尚的追求,是社會人們要求進步的一種表現,而從事表達實現這一追逐的設計師行業的設計人不應只站在商業因素的左右去“巧妙”變化,更應該深入了解室內空間藝術設計的實際內涵,體現人文關懷的一種精神,彰顯自己藝術修養和品位人生的態度,去引導時尚,真實地實現大眾愿望而服務于大眾,不只是簡單的“迎合服務”的商業因素左右求全。

民族風格的新發展是一件讓各國設計師們共同追求的課題,現代社會單純的說某種東西是民族風格是會讓人發笑的。新風格的出現也是新文化到來的預兆。運用傳統的文化思想的香味,結合今天的科學技術創造出的作品自然會產生新的民族文化和風格,她的世界文化既民族綜合創新探索追求。現代世界室內空間設計流行的風格就是民族共存,共追求的新風格。對傳統的認識價值,包括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軍事史、經濟史、建筑史、科學史、技術史、教育史等等人類活動的一切方面的歷史?,F代室內空間設計是一部存在于空間環境之中的大型的、直觀的、生動的、全面的史學書。

不斷延續風格,潮流與社會經濟活動的需要,相互貫穿與延續,深入考量,而不是把自己的范疇圈起來,在狹義的范圍內玩起“設計”的游戲,這將在未來的工作效果與格局受到很大的拘束,這對剛剛投入到室內設計這個領域的設計人非常不利。所以設計師在將來的思維空間中以地方概念為出發,綜合全面的學習多元化知識信息并能主動地融入與國際接軌的觀點,檢視設計方案,創造自己的風格,多元思維,全面,科技,生態的維系目標,必將隨社會發展而發展,同行服務于大眾,樹立設計師自己的社會價值。

設計師本人就是一個比例尺。無論在任何環境里必須拿出這個比例尺,對所處的空間進行比例、尺度的比較分析,時間長了自然成了一種職業的習慣。設計意識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對空間、環境、形態、比例觀察而產生的一種職業習慣。

設計作品的表現手法異常之難是不難想象的。不同的空間,不同的設計要求,給人能夠對話的引導是設計師在設計中尋求的道路。找到適合現代室內空間環境,探討室內空間環境設計是每一位設計工作者在現時環境空間設計領域里追求空間表現的一個課題。

要改變、引導全社會對傳統觀念的新認識。在現實的環境里找出一條中國民族風格的新表現方法。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國人的建造物里面肯定有適合今天社會文化的精華,努力去尋找定會找出新的表現形式,尋找它為民族風格的發展發行了一張在空間設計領域中跨進21世紀室內空間設計的門票。

在室內空間設計物身上附加照搬古代文明符號,是設計上最要不得的東西。文明的歷史香味飄進了現代建筑空間,同時香味也飄進了室內空間。而這種香味指在某種程度摻進傳統的精神。它是在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消化基礎上所產生的一種時代風貌。這就是設計者今天要追求的時尚,它既要強調歷史性、文化性,同時還要產生時代性。

認真對每一個細節進行分析,是對一個設計師的設計水平綜合評判的唯一標準。把握整體大方的形態,仔細刻畫是勢態、形態、姿態加強的重要視點。新一代設計師追求的應該是去掉鏡框的作品,有新的構思。

設計師是提高修養、品位的時候了。對比例、尺度、色彩和造型的完美和諧與統一,是這個時代的要求,精品應該誕生在對環境和條件深入的調查與理解。 對維護傳統風格、奪回傳統風格、唯我獨尊、以自我為中心的設計心態應嚴加克服。積極探索,試圖超越,設計觀念的異彩紛呈是檢驗一個設計師的標準。

切記設計師匆匆忙忙,顧此失彼 建筑物在功能、構造方面,現代人比古代人更科學了,可空間、環境、形象、風格在當今社會里確實成了設計師的一大研究主題。

設計行業的更新 我國的室內空間設計師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初具實力的職業設計人才寶庫,無論從人數量和素質上都達到了一定的水準。同樣也面臨著設計人才的更替,設計隊伍重組及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室內空間設計師作為一個熱門職業的同時也存在著潛伏的危機。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室內空間設計逐步走上了正軌。同時出現了大批的年青設計師。 室內設計師隊伍面臨著一個不可抗拒的人員交替。正如改革開放初期老一輩室內空間設計師還發揮著作用,但隊伍的中堅力量已由出生于5060年代的第二代室內設計師所代替。等到了進入21世紀,接力棒將傳到80年代出校門的新一代室內設計師的手中。這一代的設計師們將擔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他們在任何一個方面都要顯示出了一定的優勢。同時也將決定中國室內空間設計今后創作及發展方向。

相信,21世紀的未來人類生活方式的革命將對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室內設計產生巨大震撼。人類的生活需求更趨于個人的“專有”。設計師是一個為各類人服務的綜合產業。也許這種革命性的變革,會把我們今天所堅信不移的生活理念“砸”個粉碎,但我們如果已準備好自己的知識,堅信,室內設計將會給日益發展的人類社會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室內設計將更加“以人為本”,給人類更加關愛。

參考文獻:

篇10

水墨動畫的巔峰之作《山水情》,相較之前的作品已趨于完美,因為它將山水的意境表現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影片主要描述的是:—位神秘出現,又神秘離去的老琴師,他不幸暈倒在渡口,幸遇小漁童相救,悉心照料,老琴師無以回報,見漁童彈琴似乎頗有天分,就教之以琴。接下來展開的畫面是美麗的山水,閑暇之中,看老鷹飛過,浪花卷起,似乎隱藏著不安。江對面若隱若現的山河,老琴師將心愛的古琴贈給漁童,獨自走向山巔白云之間,漁童為老琴師彈琴相送。wwW.lw881.com全片重在山水的表現,無論是靜景還是活物都完全融入國畫的寫意之中,這部動畫給觀眾留下更多的是深邃、悠遠的韻味美和登峰造極的意境美,加上古琴的渾厚音色,讓人心曠神怡,從而演繹了一個曠世知音的動畫。

一、意境的解讀

意境是什么?以通常的說法:意境就是情景的結合,或叫“情景交融”。盡管某些人在口頭上,把“意境”作為廣泛地解釋,而從欣賞的實際經驗或創作實踐方面來看,“意境”確有其特殊性能和特殊概念。一般來說,藝術是作者主觀意識對客觀現實反映的表現,但由于所表現的內容、題材、體裁、形式等等的不同,卻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性能效果。有的重抒情、有的重“境闊”、有的驚心動魄、有的絲絲扣入人心、有的以空間的景物來感人、有的有意境、有的沒有意境。因此,意境有它自己的性能和特點,意境不同于其他藝術的表現,也就是藝術具有一個空間的境象。這個空間境象,有的雖然不是直接的表現出來,也能間接的引人對它的聯想。所以當人們感受到一幅畫或一首詩有意境時,便會在眼前呈現出一片清新的,或寧靜的,或開朗的,或壯麗雄偉的等等空間感覺,仿佛自己親臨于大自然之中一樣??梢哉f,意境的特點,主要是依據空間境象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

二、水墨動畫創造意境的源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詩詞

畫與詩都追求意境,意境與詩畫之間的關系表現為:詩產生意,畫產生境。詩和意是主觀情感,畫與境是客觀的景象。主客觀契合,即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中有境,境中有意。如詩句中“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描寫,將對美景短暫的留戀與珍惜表現的淋漓盡致,黃昏下溫和的斜陽映照著一種凄婉、憂傷、悲涼的情景,詩人的瞬間感受留在了心底筆尖,這種色彩烘托的視覺圖像已形成了畫面的意境。

以傳統水墨畫的形式演繹的動畫片《山水情》充滿了中國式的優美前味,將中國文人長久以來的追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用中國的方式表現??陀^上展現了文化的傳承精神,更是體現了傳統的人文精神。整部作品將筆墨情趣與優美的詩境融進了每一畫面里,通過繪畫性的水墨,表現了江水煙霧蒙蒙,山巒云起繚繞和人物的音容情感,讓人完全陶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間。

三、水墨動畫意境的審美特征

意境作為中國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它具有審美特征。水墨動畫將水墨技法和電影技術相結合形成一個個“活”的流動的畫面,《山水情》中揉合了各種現代動畫手法,充分發揮中國水墨畫的特色,創作出中外藝術史上獨具中國特色的意境之說,具體來說它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虛實相生的取境美

唐代劉禹錫說的“境生象外”,指出了意境所具有“象”(實)與“境”(虛)的兩個層面。虛與實,是中國繪畫中一對重要的理論范疇,它包括隱現、藏露、濃淡、黑白的對立統一。它顯示山川萬物的陰陽變化及創作主體的獨特感受,虛實相生,意味無窮。虛,指筆線不到的空白處;實,指有筆墨有物象的實部。水墨畫往往簡單勾繪甚至干脆省略背景,留下大片空白,以虛襯實,凸現主體,拓展畫面意境,增強表現效果?!渡剿椤分杏谩鞍脒叀睒媹D和空處留自展現煙云水氣的甜潤靈秀,清新飄逸;用“梅花點瓣”式的筆觸濃濃的刻畫出蒼茫山色,水的“白潤”與墨的“黑韻”交融在流動的畫面中,虛中帶實,實中帶虛,從而形成一個意中之境的藝術空間。

(二)民族音樂的朦朧美

在音樂中,我們常常會體會到一種朦朧美,因為音樂的形象具有不確定性。當音樂響起時,音樂之聲到底描寫的是山還是水,是青松還是翠竹,欣賞者不可能有具體的形象感受,正是在一片朦朧之中,在說不清楚美在何處的陶醉之中,才感受到了意境美的存在。

中國水墨動畫的一大特色就是民族音樂的充分運用,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傳統的世界觀即“天人合一”,崇仰創造萬物的大自然,又重視人的內心體驗,而音樂的產生正是源于人對大自然的感悟?!稑酚洝分杏涊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古人認為:“音樂達天地之和而與人之氣相接”?!渡剿椤分械崖?、風聲、水聲、雁聲、鷹聲、等天籟之音與悠揚琴音遙相呼應而形成了一曲美妙的交響樂,久久不絕于耳,尤其是琴藝的升華為影片創造出了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心靈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境界。

(三)深邃悠遠的韻味美

“韻味”是指意境中所蘊含的那種咀嚼不盡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韻、趣、味等多種因素。《山水情》中老琴師與小漁童惜別,傾吐對人生的贊美與祝福,老琴師便消失在茫茫山野。然而,老鷹、孤雁、江流這一意象的出現,將觀者引向了更為廣闊的、豐富的間接意象,使人們不僅看到了離別場面,而且深切感受到離別之情的深遠,正是直接意象中所引發的間接意象,構成了畫面的意境,并在意境中產生了一種韻味,離別的痛苦、友誼的深厚,一切都在這韻味之中。意境就是如此簡單而真實,其中的韻味卻是抽象、妙不可言的。

篇11

在充斥著歐美日韓風格的今天,如何從民族發掘設計靈感發展出中國特色的設計是非常迫切的問題。筆者也參加過很多講座,每當提及中國設計的時候總會引起激烈的討論,從學生到職業設計師都一直在探尋中國設計的出路。筆者認為,一種設計風格大抵上可以稱為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因此欲發展中國特色設計需承前啟后地了解歷史,探討將來。

了解歷史絕非簡單認識和記憶文物的形狀和圖案,而是一種風格、一種技藝存在并發展的深層次原因。本文嘗試在細致了解學習了嶺南的歷史、風土民情和工藝美術的基礎上思考其對現代設計的意義和啟示。

二、嶺南獨特的歷史背景

嶺南是指五嶺以南地區。五嶺指的是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和大庾嶺,位于湖南、江西南部和廣西、廣東北部交界處。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征發五十萬軍民平定南蠻(即現在的廣東廣西一帶),統一了嶺南,設南海、桂林和象郡三個郡來管治,增強了南北的交流,促進了嶺南的發展。其中,南海郡就在現在的廣東省境內,郡所在番禺(即當今的廣州市)。

仰仗天然的屏障,嶺南得以保留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穩定的社會環境。WWW.133229.Com由于海岸線長,海洋資源豐富,廣州還是最早的貿易港口。同時,歷代君王皆把嶺南作為流放之地,使得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皆在會集于此形成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并賦予其開放、兼容、多元化和開拓性的特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光孝寺、六榕寺、華林寺見證了嶺南文化的深厚;海上絲綢促進了與波斯、天竺、阿拉伯以及南洋各國的商務和文化交流,充分反映了嶺南文化的開放性與包容性。

圖1 南越王博物館

三、嶺南主要工藝美術的現代思考

嶺南藝術與嶺南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藝術形式、藝術精神不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與地域性、時代性相輔相成??梢哉f,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嶺南藝術的興起和發展無不是社會、文化和商業共同促成的結果。

(一)廣繡和廣彩繁榮背后的商業意義

廣繡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廣繡是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間刺繡工藝的總稱,因其構圖飽滿,形象傳神,紋理清晰,色澤富麗,針法多樣,善于變化的藝術特色而聞名

廣彩相對歷史較短,其始創于康熙中晚期至雍正早期??滴醵辏?684年)朝廷解除廣州海禁,對外貿易遂逐漸增多,外國對中國瓷器的需求亦隨之增加從而促使了廣彩瓷器的產生和發展。在初期無論是師傅、顏料、素瓷都是從景德鎮來,或依景德鎮彩瓷紋樣,或來樣加工,歲無定樣,故的特色不太顯著。

圖2 廣彩瓷器圖3 廣繡作品

廣繡比廣彩的歷史更為悠久,技藝也較廣彩成熟。然兩種工藝的發展繁榮無不與海外貿易息息相關,其中廣彩制品更是大部分出口海外,只有小部分留在民間使用,可算是中國最早的odm產業。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種工藝亦在清代中晚期走向成熟和繁榮,在貿易進一步發展及需求多樣化的推動下,兩種工藝亦經歷了顯著的技術進步。外來圖樣、能工巧匠及文人畫家的參與也使其藝術風格逐漸發展成熟。

廣彩與廣繡的繁榮雖已成為過去,然而仔細研究兩種工藝的發展歷程卻可以為當今中國的設計發展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兩種工藝中尤以廣彩的發展較為典型。廣彩的旦生緣起于外國人對中國瓷器的需求,遂形成將景德鎮素瓷運至廣州加工并出售的商業行為,此時廣彩尚未形成。隨著商業的興盛,本地藝人更多地參與到瓷器的制作中,使制品的紋樣和圖案漸顯嶺南風情。同時,歐美文化及技藝亦進一步影響著廣彩制品的色調和式樣,最終使廣彩成為嶺南獨具特色的工藝美術。

由此可見,一種設計風格的成熟離不開商業的推動與技術的進步,亦離不開本土文化的介入。由于我國的設計理論及設計技法大都由歐美引進,致使許多設計師難以從傳統文化及技法中吸取精華應用于現代設計,從而使中國設計流于表面。廣繡和廣彩給我們的啟示是:只有切合商業利益、具備本地文化氣息及使用恰當技術制作才有可能做出成功的中國設計。

(二)佛山剪紙藝術形式的啟示

佛山剪紙主要分布在佛山市禪城區和南海區的部分鄉鎮,是我國三大剪紙流派中南方派的代表,以其獨特的工藝及濃郁的嶺南特色而著稱,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中國其它的民間藝術一樣,佛山剪紙深刻反映了地區生活習俗和特色,在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早在宋、元年間佛山剪紙已出現商業化的動作模式,至20世紀早期更是達到3000從業手工藝人的規模。

佛山剪紙是嶺南文化中的一塊瑰玉。它最集中地最全面地概括了中國民間藝術的表現理念和手法,既不是西方傳統的明暗體系也不是西方現代從形體結構到夸張變形的表現體系,而是以表達自己觀念為主的主觀意象表現風格[2]。也就是說,剪紙作品中所表達的事物來源于客觀世界但其形式卻是超越客觀的限制。在藝術造型上佛山剪紙作品也體現了、美滿、美觀、美好、和諧的藝術內在本質,這是中國人藝術思維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現代的角度思考佛山剪紙藝術,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鑒。

1.特色取材

佛山剪紙藝術來源于普通民眾的實際生活而又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因而其取材大都有吉祥之意,如桃子象征長壽、石榴象征多子、松樹象征常青不老、花瓶中插如意象征平安如意。還有諧音寓意,如蓮花和鯉魚寓意“連年有余”等。這些取材都是獨具民族特色的,無論寓意或諧音均來源于我們的文化信仰及語言。

符號是實現信息貯存和記憶的工具,又是表達思想情感的物質手段[3]。傳統剪紙藝術已深深植根于我們的文化中,大部分的傳統藝術形象已形成了一種通用的視覺符號。其取材及寓意可以很好地應用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如vi、廣告等。因為這些圖像寓意已,使傳統題材能更好地傳達信息的思想意境。在這方面已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例如銀行的標志、一些房地產海報等。

2.簡練和抽象和藝術表現形式

佛山剪紙極具簡練的特色,因為剪紙是產生并流行了民間的藝術,其生產制作者也是普通民眾,因而沒有嬌柔做作的裝飾而是簡練而抽象的表達手法。此外,在農村地區受制作工具的制作材料的限制,只能使用最簡單的方式刻畫物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高度概括和高度簡練的藝術特點,其中的花鳥魚蟲等形象都是簡練的線條概括表現特征(如圖3所示)。

3.勾連的藝術手法

佛山剪紙也分為陽刻剪紙和陰刻剪紙。陽刻剪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輪廓線,去除輪廓外空白的地方,每一根線條都是相互連接的,牽一根而動全身。陰刻剪紙和陽刻剪紙剛好相反,就是去除原稿的輪廓線,保留輪廓線以外的地方,它的特征是每一根線條不一定是互聯的,而作品的個體是塊狀的。

這種勾連的藝術手法具有濃郁的民族及古典味道,在設計制作中可根據主題結合現代設計方法把勾連融入作品中,如能配以色彩和傳統圖像元素的正確選用可制作中極具民族感的作品,如下圖中國聯通的標志。

圖4 佛山剪紙

圖5 中國聯通標志

四、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及工藝美術博大精深,其中蘊含了豐富的人文理念及創作手法。一個設計工作者不僅要學會現代設計理念和方法,更應深入研究中華民族瑰麗的文化,如此才能承前啟后發展民族特色的現代設計。本文對三種主要嶺南工藝的思考或許不盡全面,但愿為此類研究拋磚引玉。

參考文獻

篇12

篇13

所謂逆向思維法,就是指人們為達到一定目標,從相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中引導啟發思維的方法。[3]在面臨新事物、新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來進行分析、研究,以求解決問題。

逆向思維方式一般分為四類:

1.1結構逆向思維:從已有事物的逆向結構形式中去設想,以尋求解決問題新途徑的思維方法。一般可以從事物的結構位置、結構材料以及結構類型進行逆向思維。

1.2功能逆向思維:從原有事物相反功能方面去設想尋求解決問題新途徑的思維方法。

1.3狀態逆向思維:指人們根據事物某一狀態的逆向方面來認識事物,引發創造發明的思維方法。

1.3因果逆向思維:從已有的事物的因果關系中,變因為果去發現新的現象和規律,尋找解決問題新途徑的思維方法。如在電的發明史上,從奧斯特的電能生磁到法拉第的磁能生電,它們之間就有著因果逆向思維的聯系。其他如愛迪生發現送話器聽筒音膜有規律的振動到發明留聲機,近代的無線電廣播的播放與接收,錄像機的發明與攝像機的發明,這些都屬于因果逆向思維的成果。133229.CoM[3]可見,因果逆向思維也是進行發明的有效方法。

2.逆向思維對美術創作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人們在思考問題時“左思右想”,說話時“旁敲側擊”,這就是逆向思維的形式之一。在美術創作思維中,如果只是順著某一思路思考,往往找不到最佳的感覺而始終不能進入最好的創作狀態,這時可以讓思維向左右發散,或作逆向推理,便可能得到意外的收獲,從而促成美術創作思維的完善和創作的成功。[3]在一定的情況下,逆向思維能夠起到拓寬和啟發創作思路的重要作用。

逆向思維是超越常規的思維方式之一。當你陷入思維的死角不能自拔時,不妨嘗試一下逆向思維法,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反其道而行之,便可開辟新的藝術境界。古希臘神殿中有一個可以同時向兩面觀看的兩面神。無獨有偶,我們中國的羅漢堂里也有半個臉笑、半個臉哭的濟公和尚。人們從這種形象中引申出“兩面神思維”方法。依照辯證統一的規律,我們進行美術創作思維時,可以在常規思路的基礎上作一逆向型的思維,將兩種相反的事物結合起來,從中找出規律。也可以按照對立統一的原理,置換主客觀條件,使美術創作思維達到特殊的效果。如埃夏爾的作品《鳥變魚》,這個作品打破了思維定勢,將天上飛的小鳥經過漸變的處理手法逐漸演變為河水,而白色的天空逐漸過渡為水里的游魚,鳥和魚是圖地反轉的關系,畫面自然和諧,耐人尋味。[4]

因此,一切藝術活動都具有“想象創造”的特點,在美術創作中,要使思維擴散,激發起創作激情。如何產生靈感并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關鍵在于從原有的創作思路中提煉精華,開拓新的思路。

3.逆向思維在美術創作中的運用

美術創作的目的是確定對象的形式和性質,利用各種手段,創作出符合人的審美目標,并能展示時代特征的產品?,F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方式可謂日新月異,但是有很多習慣卻留在潛意識里。美術創作者應該勇于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和常規的觀察角度,擺脫習慣的定勢,避免被束進框子;[2]要在相對固化的傳統的思維模式之外,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則必須打破固定模式,尋找新的突破點,發現新的聯系。

我們認為,要創建新圖式、新面貌,就必須打破原有的模式。思維方式的改變會產生飛躍性的變化,它可能使你從習慣的思路和無激情的操作中解脫出來,出現新的亮點,啟動你的創造力。如何把逆向思維運用在的藝術創新上,以中國畫為例,石濤所言“筆墨當隨時代”,石濤的觀點指的是不同朝代之創作各不相同,而非指那一時代的作品必須符合統一模式標準。又曰:“夫畫者,從于心者也”;“畫受墨,墨受筆,筆受腕,腕受心。”[5]說具體點,就是手隨心動而非受時代左右。

中國畫走向現代需要具備三方面的膽識,一是繼承傳統,二是師法自然,三是借鑒創新。山水畫大師黃賓虹,所處正是中西藝術對立、西風東漸的時代,從“五四”前后發端的“美術革命”,到20世紀30年代的左翼美術主流,至50年代西洋畫壓倒中國畫,山水畫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黃賓虹從未動搖,一直深入研究歷代山水畫的傳統技法并尋求突破。1950年,先生在浙江省人代會上說:“中國千百年來之繪畫,雖未盡善盡美,取長補短,可于后來創造突出前人,非可放棄原有而另尋蹊徑?!笨梢?,黃賓虹不但不隨時代,而且超越時代。黃賓虹的超越時代表現在他實現了古典繪畫向現代繪畫的轉型,成為中國畫走向現代的帶路人。觀賞黃賓虹的作品,可以領略到我國河山的自然美,又可以發現大師吸收油畫、水彩的某些技法,熔傳統于一爐,其獨到的風格與某些照搬西畫技法的中國畫家大不相同,可見黃賓虹更是一位不隨時代的創作大師。

4.在創作中充分發揮想象和聯想

想象和聯想思維在美術創作思維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是決定藝術創作成功與否的重要條件之一。在美術創作思維的領域中,藝術的創作總是強調標新立異、不落于俗套、不斷創新的。想象和聯想思維,是藝術家們在美術創作中一個非常獨特的思維方法。當藝術家在創作中看到、聽到、接觸到某個事物的時候,盡可能地讓自己的思緒向外拓展,讓思維超越常規,找出與眾不同的看法和思路,賦予其最新的性質和內涵,從而使作品從外在形式到內在意境都表現出作者獨特的藝術見地。

藝術家的想象力除了天賦之外,后天的訓練也是舉足輕重的。因此,要讓藝術家積極地開動腦筋,針對藝術創作中的主題、類型、手法、思想內涵、形式美感和色彩表現等方面,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藝術創作的想象能力,不拘束于個別的經驗和現實的時空,而讓自己的思維遨游于無限的未知世界之中。[3]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與科學一樣,沒有想象力的藝術創作,是不可能有永恒的藝術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的。

參考文獻:

[1]李來源.論逆向思維在創意設計中的巧妙運用[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95-136.

[2]林木.美術創作思維訓練—側向與逆向思維訓練[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75-2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永善县| 鄢陵县| 吕梁市| 邓州市| 朝阳县| 徐闻县| 屏东县| 新民市| 屯门区| 曲周县| 英超| 富阳市| 定结县| 永州市| 棋牌| 中宁县| 余干县| 岚皋县| 安平县| 崇义县| 雷州市| 元氏县| 无为县| 金湖县| 邻水| 当阳市| 高密市| 鄂尔多斯市| 汪清县| 辽宁省| 莒南县| 闸北区| 芜湖县| 临汾市| 宜阳县| 松溪县| 丰顺县| 石楼县| 大余县|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