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人社局工作經驗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企業退休人員檔案審核的問題
(一)領導層重視不夠。企業退休人員在每年的退休群體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嚴格審核企業退休人員檔案是關系民生的大事。而大多數領導認為檔案管理和審核是工作人員的事情,檔案室也就成為單位最“清閑”的養老院,檔案室管理人員年齡普遍較大,新老交替工作鏈完全脫節,對檔案室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的基礎設施配備相對薄弱。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審批中就是單純地簽字和蓋章,對企業退休政策把握不到位,把關不嚴,審核不力。
(二)工作人員素質低普遍不高。企業退休人員檔案的審核關系到企業退休人員的工齡、待遇和心理滿意度等,因為在當前的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檔案管理人員在工作中不積極,僅僅將檔案的審核當作工作來做,而不是一項事業。工作中只憑已有的工作經驗,對加強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欠缺,各級檔案部門組織的檔案專業知識培訓普遍偏少,而且重理論輕實踐,造成理論與實踐“兩張皮”和企業檔案管理人員素質普遍偏低。
(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性不強。企業退休人員在企業工作了一輩子,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也為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了努力。因此加強企業人員退休審核工作是關系到他們切身利益的大事,企業、經貿委、檔案局和人社局在實際工作中配合性不強,相互獨立,造成企業退休人員檔案審核困難重重,百姓與工作人員矛盾不斷升級。因此各相關部門都要通力合作,相互配合,為企業申請退休人員的檔案審核提供一切可提供的幫助。
二、企業退休人員檔案審核的解決策略
企業退休人員檔案的審核主要是確定其檔案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參加工作時間和繳納基本社會保險費的情況等,企業退休人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審核過程中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不可“一刀切”。企業退休人員檔案的審核工作要單位領導、企業退休人員、檔案審核工作人員和各相關部門的相互協作才能完成。
(一)主管領導的高度重視。中國已步入老齡化階段,近幾年是企業退休人員集中退休的活躍期,企業退休人員檔案審核工作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單位領導要高度重視檔案審核工作,保證企業退休人員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實現,不要只停留在簽字和蓋章上,要熟悉企業退休人員檔案審核流程和標準,加大對檔案室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力度,做好新老交替工作鏈的銜接等。
(二)企業退休人員要做好檔案審核相關工作。企業退休人員要具有檔案意識,在單位工作期間要學會收集檔案和保存檔案,特別是對重要材料要備份保存。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許多企業人員對自己參加工作時間、下崗時間、社會保險費的繳納等情況無法確定,這對企業退休人員的檔案審核工作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企業人員要具有檔案意識,人在檔案在,人走檔案走。
(三)人社局采用“望、聞、問、切”法。1.細心觀察,“望”清其表。所謂“望”,就是檔案人員通過細致地觀察,先對企業退休人員檔案進行全面性、綜合性地了解,能夠把握住檔案的“始終”變化和相互之間的聯系。比如工作時間:根據政策要求,主要是把握住“企業招工登記表”所填寫的時間,如果所占指標時間在1986年10月之前則將1986年10月之前的工作時間確定為視同繳費時間,之后則要從1986年10月開始繳費(從繳費起始時間開始計算工齡)。從而有效開展政策解答。2.耐心傾聽,“聞”全其聲。在工作中,“傾聽”同樣也是檔案工作人員充分了解企業退休人員情況的有效手段。作為檔案工作人員不僅要正確解釋政策法規,還應像朋友一樣善于傾聽企業退休人員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隨時隨地的同企業退休人T“心理換位”,想其所想,再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才能真正成為企業退休人員工作中的良師益友,這也是檔案審核工作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前提。3.真心關懷,“問”明其想。根據工作經驗總結得出,企業退休人員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特指男60歲,女50歲)主要的利益訴求就是工齡的確定、基本養老保險費繳納情況和具體退休時間。那么,檔案工作人員主要通過查詢個人檔案來初次確定,然后通過談話形式和結合社保系統來二次確定,最后綜合各方信息來最終確定,通過這三個重點問題的問詢來解決企業退休人員的利益訴求,最終達到雙方的一致統一。4.客觀評價,“切”準其脈。在綜合“望、聞、問”這三個重點,最終確定企業退休人員的利益訴求,對癥下藥才能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篇2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9C-0174-02
隨著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廣西與東盟之間的貿易往來密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按照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現在的發展速度,到2015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才需求量將達100萬人,特別是國際商務、物流、建筑等行業。當地企業用工需求量將大大增加,而商務經濟類高職院校畢業生成為企業用人的首選對象。
但近幾年的就業調查表明,大部分企業仍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才。主要原因是學生在校學習的大多為理論知識,實踐能力欠缺,畢業生在剛工作的兩年難以適應工作需要。因此,建設商務經濟類高職院校創業實習基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搭建平臺實現學生與企業崗位零距離接觸,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是高職院校目前的緊迫任務。本文以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創業示范基地為例,對此進行探討。
一、建設示范基地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響應國家和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支持和鼓勵大學生創業,以帶動就業的號召,以培養外向型、技能型、應用型、創業型商務經理人才為己任,通過建設大學生創業基地,扶持大學生創業,孵化創業企業,培養未來的企業家,并在全區、全國乃至東盟各國起示范帶頭作用,傾力打造商務財經類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
2011年,學院投資300多萬元,在學院圖書館二樓建成占地1400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業園,免費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實踐場所。2011年9月被自治區教育廳評為“廣西高校創業示范基地”建設單位(廣西高校首批兩個基地之一),并與南寧市工商局緊密合作,孵化微型企業,打造廣西高校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扶持大學生創辦微型企業,為“八類人群”做示范
2011年6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了《廣西關于大力發展微型企業的若干意見》的文件,自治區工商局也推出相應舉措,積極推動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農轉非”人員、庫區移民、被征地拆遷戶、殘疾人、城鄉退役軍人等八類人群創辦微型企業,通過財政資金補助、稅收扶持、融資擔保扶持、行政規費減免等優惠政策,提高微型企業的成功率。學院立即與南寧市工商局聯合,在校園內進行微型企業政策宣講,微型企業深入人心,自2011年8月份開園到現在,已經扶持微型企業將近40家,平均每個星期扶持1家。創業園還作為2011年“全區扶持微型企業發展現場會”的會議現場,有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高雄、全區各市分管微型企業的市領導、各市工商、財政、人社單位負責的同志、微型企業代表等一行170多人參觀了創業園,并將學院扶持微型企業的做法帶回本地,借鑒扶持“八類人群”,特別是對大中專畢業生的創業中。2011年9月,南寧市高新區微型企業發展辦公室授予學院園區“微型企業創業創業園”、“微型企業創業示范園”榮譽稱號。
(二)以創業園為平臺,開展示范性創業教育
為培養大學生創新、創造和創業意識,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學院因地制宜地設置創業教育課程。秉承著一切創業必須從“商”字起步的理念,以創業園為實踐基地,引導學生練攤、創辦企業,把創業教育的課程列為學院所有學生的公共必修課,并納入到大學生職業指導的一部分,安排在大二講授,共12個課時,給予0.6學分,由全國的職業指導師和專業指導隊伍進行授課指導,采取kab和siyb的專業培訓辦法。課程內容包括對企業及創業的認識、自我創業能力評估、創業項目的選擇、創業計劃的制訂、微型企業政策、風險評估等。同時,邀請學院的創業明星為學生開展講座,安排學生到創業園進行觀摩實踐,與創業企業和業主親密接觸,感受創業的氛圍,并以他們為榜樣,激發創業的熱情。
(三)引進優秀企業入園做示范,校企合作培養人才
大學生創業園還引入部分優秀企業特別是學院畢業生創辦的企業進入創業園,比如東盟外語培訓學校、欽州市博藝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廣西衡高商貿有限公司等企業,他們的成功激勵著在校的學生。企業為節約用人成本,儲備人才,在園區內招聘在校學生為企業員工。學生直接參與企業的運作和管理,熟悉企業經營內容及模式,培養適合企業的員工。在校期間,企業和學生度過磨合期,學生畢業后可直接入企業工作。
(四)打造專業人才培養基地,為國內外兄弟院校做示范
園區引進的項目均與學院開設專業相關,項目涵蓋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市場營銷、會展策劃、財會金融、旅游管理、外語培訓等,竭力打造專業人才培養基地。學院每個系在創業園都有扶持項目,每個創業項目都有專業教師進行輔導,有些甚至是系全體人員入股支持,幫助企業做業務,直接參與企業運作。專業教師把學生帶到這些企業中實習實踐,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以工作,直接接觸職場,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能力。開園以來,創業園接待全國各高校、廣西各兄弟院校、南寧市各企業、團體、協會以及東盟國家代表團大約60批次,涉及人員近1000人,園區向各來訪單位和個人介紹創業園的做法、成效,分享經驗和教訓,探討共建辦法,達到了示范和交流的目的。
(五)宣揚創業企業行為,提高學生素質教育
在指導學生創業的過程中,教師強調學生依法經營、誠信做人,以感恩的心去回饋學院和社會,得到了學生的認同。在園區內,沒有發現一例違法經營,獲利的企業紛紛以自己的方式回饋學院和社會,有直接捐款、資助困難學生、免費培訓、提供勤工儉學崗位、活動贊助等,而學院通過電視、報紙、網絡、校園廣播、校刊、課堂等宣傳他們的行為,贊揚并感謝他們的義舉。在規范創業學生行為的同時,更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讓學生學會感恩,踏踏實實做事,誠實守信。
三、存在問題
(一)學生創業成功率不高
作為創業者,需要面對項目選擇、資金投入、營銷辦法、團隊管理和風險評估等問題,還要學習各種政策、法律條款、金融知識和專業知識,對個人的能力和素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更何況是沒有任何社會經驗、人脈關系、資金積累和管理經驗的在校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潛在的風險,他們并不能預知。目前,在創業園內,能夠成功創業的企業只有三分之一,大部分的企業都因為各種原因而失敗,學生也容易因失敗而放棄。
(二)創業園管理不足
由于大學生創業是一個新生事物,沒有任何經驗可循,大學生創業有自身的特點。因此,對于創業的指導和跟蹤,創業園的管理只能一邊運作一邊摸索,盡管學院制定了一體化管理制度、成立了業主委員會,但是,實踐時很難進行統一,仍然發現很多管理漏洞。創業企業千差萬別,對指導教師的能力和素質也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因而不可能隨時注意和了解創業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學生的思想動態,因此,創業園的管理上還需要進行積累和總結。
(三)創業教育的效果未能凸顯
盡管創業教育融入到大學生職業指導課程,但由于歷史、社會、家庭和個人的原因,大學生并不重視創業指導,創業教育未能提升到素質教育的高度。且學院創業教育的隊伍基本上是就業工作的指導老師,真正從企業來,有豐富企業工作經驗的比較少,一定程度影響了創業教育的效果。此外,由于場地有限,創業實踐場所不能容納所有的學生進行創業,只有少部分同學得以實踐,這也影響了創業教育的開展。
四、成功經驗總結
(一)領導重視是關鍵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能夠成功建設創業示范基地,關鍵是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能夠一直秉承學院的辦學宗旨,打造辦學特色,以“商”字育人,商學結合、人才強商、以商會友、借商交流,形成了許多畢業生創業的優良傳統。如今,學院還會繼續沿著這個商學之路,培養更多有知識、高素質的儒商。
(二)學院扶持是后盾
學院為大學生提供免費的創業實踐場所,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一個堅強的后盾,使學生創業更加大膽;在機構管理上,成立創業指導中心,有2名專職教師負責;每一個項目都有指導團隊,在公司注冊、政策解讀和會計服務上實行一條龍服務;成立業主委員會,由教師和學生業主共同擔任管理人員;每一個創業項目的甄選、開創、管理和孵化都進行指導。這些措施,為學生解決了創業初期的困難,掃除了創業的顧慮,使學生的創業熱情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
(三)外界支持是基礎